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0036|回复: 28

丁亥冬季南方雪灾运气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令:
丁亥年六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
戊子年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

丁亥大寒(2008年1月20日)之前客气少阳相火在泉,相火不藏,发泄地气(加上人类工业化过度开发地气的推波助澜,情况更加严重),低空温度升高。主气太阳寒水当令,从高空收敛,寒热相遇半空,初期热胜则湿气弥漫,寒胜则雨水时行。后期(大寒前后)少阳相火逐渐退位,客气太阳寒水当值,与去岁主气相接,寒气渐盛。又兼戊子初气厥阴风木于东北方疏泄地气,暖气加速上升,致令南方上空太阳寒水之气急速下降,将低空湿热气凝结成雨雪降于地面。因太阳寒水之气要持续到春分(3月20日),后劲十足,所以寒降之气短期内不会改变。当去岁少阳相火所发泄的地气造成的湿热完全寒化为冰雪降于地面之后,雨雪会自然停止。可以说天空有多少湿热,地面就会有多少冰雪。冰雪天之后还会持续一段低温天气,这种低温到立春(2月4日)厥阴之气完全出于地面之后会有稍有缓解,之后直到春分依旧会风寒笼罩。过了春分进入主气少阴君火,天气会骤然大热,与客气厥阴风木风火相煽,又会形成一个迥异先前的火热天气,这时反而要留意金水收藏不成的问题了(详见《戊子年运气药食谱》)。
发表于 2008-1-2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是运气的影响,如果没有人类的推波助澜,估计不会如此的形成灾害。如果人能恬淡虚无些,精神内守些,不过度的开发石油煤炭,不过度的贪图工业化带来的享受,也不至于一个正常的运气运转,会造成如此大的气候灾害。诸位深思。
发表于 2008-1-2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南宁,从小到大都没有遇过那么冷的天气。
我体内寒气很重,还好从去年2007年6月到现在陆陆续续丝丝缕缕地排了半年的寒气,现在还能挺住,不然,不知道今年冬天怎么过哦,内忧外患,难受喔。
晚上如果没有电热毯的话,根本睡不着。如果停电,真的不敢想象???严重同情那些停电地区的灾民们。


冻灾之后,春分之后有可能会大热,会不会有大病的流行呢?就像当年非典的流行一样,现在该如何预防呢?该是中医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今年是奥运年,真的希望老百姓平平安安的。

[ 本帖最后由 麦庆元 于 2008-1-29 10:29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皆有因果
发表于 2008-1-29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遇到5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发表于 2008-1-2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明白,不是工业化会温室效应吗?
发表于 2008-1-2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从我做起来,做个环保恬淡的人!
发表于 2008-1-2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奸商发财"良机"

听说一个饭盒卖50元,一盒泡面卖30元
发表于 2008-1-29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篇说今冬是暖冬,早就在家里宣传了,可今年出奇的冷,家人都不相信我了,看了老师这篇文章才明白了,谢谢!
发表于 2008-1-3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暖冬,直到太阳寒水接替少阳相火时才有的改变。
发表于 2008-1-31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三七老师分析。
发表于 2008-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三七老师!
发表于 2008-2-2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春分(3月20日),进入主气少阴君火,天气会骤然大热,与客气厥阴风木风火相煽,又会形成一个迥异先前的火热天气,这时反而要留意金水收藏不成的问题了。

根据先生的推演,安先生分析今年小麦收成会不好。因为早春天气过热,会导致本来用来开花结穗的能量精华没有收藏好,过早流失了。早春天气寒一点,会对小麦种植有益。

人类妄自尊大,工业化过度开发,情与无情,同受其累,天道大慈,屡屡相示,但为自救,何不亟亟反省。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早春过热,可以在浇地的时候,写好麦味地黄丸的方子,烧成灰混到水中,然后浇地:
麦冬,五味子,山药,茯苓,熟地,泽泻,山茱萸,丹皮
发表于 2008-2-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节, 老弱的、体寒的, 临睡前泡脚30"暖身又保健,

回家给父母公婆泡泡,进孝促和的大好机会啊!

大家别错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3 00:38 , Processed in 0.0319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