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出地狱的战争(连载七)——魔咒
7、魔
咒
我们一直奉“赢在起点”为信条,为什么总是“输在终点”?
300个日日夜夜
王茂睿是04年3月份来巴学园的,大约5月份开始修复。他的尖叫,他的狂燥,他的暴力倾向,一直持续到……我在我们论坛上做那个“儿童行为障碍”的话题是今年年初吧?到那时王茂睿仍然被列在有行为障碍的孩子里面,那之后过了两个月,这种行为才算消失了。
差不多10个月的修复,300个日日夜夜,就是想一下都让人发怵,何况是一整天一整天去做呢!如果以孩子为单位计算老师们付出的心血,一个王茂睿项得上10个正常一点的孩子!甚至一个整班!
而搞这种教育,有部分不理解的家长给我们造成的磨难……如果说一个王茂睿要花费比正常孩子多出10倍不止的心力的话,应对这类家长就得花费还要多出10倍不止的心力!
记得胡子有次“审问”黄晓星:你放着国外顺畅的工作不干,为什么要到这里来?黄低头无语。他的无语,我想是在说明他已体验到了在中国搞这种教育难度。真的,搞这种教育,中国同行比起国外同行来说,多花多少心力是难以计算的!
所以,胡子不禁悲从中来,常常说:李跃儿,我们为什么要搞这种教育?在中国,这不是人能干的事情!
对以上说法,可能有一些无法将孩子送到巴学园来的外地家长会莫名其妙,会愤愤不平,会说:这怎么可能?这么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有人不理解,总要有人要为难它呢?
我不是泼冷水……我要说的是:当你真把孩子送来了,当你发现这种教育在操作层面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发现在巴学园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孩子成长的轨迹远远超出你的经验和想象时,你会怎样呢?因为那些送孩子到这里来、不断向我们施加压力甚至不断指责的家长,当初也与你一样坚定不移啊。
决
择
现在,王茂睿除了无法将蒙式教具的演示通过写算式的方式写出来之外,在其他方面——情感、心灵、人格、自律、内驱力、意志力、探索精神、合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都在飞速成长着。他变得越来越优秀了。
王茂睿虽然改变很大,但如果仅处在目前这种层面还远远不够。这种层面不足以让他应对将来的学习和社会。他还得继续重建,继续做准备,继续提升他的智慧层面和生命状态,继续利用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利用与同伴相处的机会、甚至利用与同伴之间的冲突来重建来发展。
尤其是,王茂睿得有时间将他所有获得的“重建结果”固定下来,固定在人格之中,实现稳固的同一。而现在,他的状态仍不稳定。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借用孙中山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声还须努力。
王茂睿以前从未很好地建构过自己,他以前所有的经历都是在破坏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建构。在他的心理与人格遭到破坏的同时,学习的动机也破坏了。而现在,如果要重建得彻底,不是表面的那种,就必须从心理与人格的重建开始,然后再进行学习机制的重建。
心理与人格是最基础的,没有人会在有心理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发展自己,没有人会在内心不愉快的情况下,记忆力和吸收知识的能力会很强。尤其是儿童,在无法用个人意识通过思考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时,就更无法做到在身心不健康的情况下发展自己。
其实成人也是这样。
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他的心智不但不能发展还会倒退,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坚决反对学龄前儿童上全托幼儿园,因为离开父母会给儿童造成痛苦,痛苦会使儿童心智倒退。这一点做父母的要非常清楚。如果心理与人格不能很好地重建,学习机制的重建就是空谈了。所以,在传统教育中,在成人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的情况下,只想“让成绩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这样做往往只会把孩子和家长搞得都痛苦不堪,最后老师和家长都认为是孩子不好。
如果儿童的心理修复、人格重建要与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同时进行的话,只能打一个比喻:就像盖房子,一面在打地基,一面在安窗户了!结果会怎么样?比如窗户安得不是窗户所在的位置,将来得扒掉重安,不但将安窗户的金钱和人力全部浪费掉,还得付出更大的力气弥补这一错误所造成的损失;地基也打不好,说不定房子还没盖起来,已经倒塌了;即便不倒塌,将就着住到里边,一有风雨,就摇摇欲坠;就是说,只要呆在这样的房子里,就会天天提心吊胆,苦苦支撑;最可怕是,是许多人这时并不去想房子盖时出了问题,也忘了当初比别人早住进房子时的喜悦,而是一味地怨天忧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这个世界怎么老跟我过不去?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决择就是——不要拔苗助长地提前进入到学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那个房子的比喻,哪怕暂时住在地窝子里,也要将楼房的地基打好,在这一点上,人类应该比其他动物更有智慧。
有一个孩子自杀后来找我的家长,仍对孩子怀有满腔的怨恨,他们怨恨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是为他好,竟然自杀了。我问是不是打算再要一个孩子,他坚决地摇着头,说伤透心了,以后绝不再要孩子了。
听了他的话,我绝望得没有一点心力再谈下去,于是乏弱地说:不用再咨询了,好好考虑安度晚年吧。
魔
咒
国内的孩子,从出生起大都没有很好地获得过工作机会和工作帮助,他们进入像我们这样的幼儿园后,绝大多数不会工作也没有工作意识。用雪莉老师的话说:“你搞这种教育太难了,因为中国的孩子在进幼儿园之前和进幼儿园之后的生活是断档的,而美国,孩子们在进幼儿园前后是统一的,他们在进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能够拿到什么都能工作了。”
她说得对。我们的孩子一般在进巴学园之后都要经过几个月的心理修复、工作兴趣的培养、及建立人群原则的适应,然后才能真正地进入正常运行轨道。这时,家长大都很着急,以为巴学园什么都没有做,他的孩子是在瞎混,而实际上,这是因为家长大都看不懂这种新型的教育,看不懂老师的教学,看不懂孩子的成长所致。
王茂睿要是在两岁或者3岁进入巴学园,4岁,最多5岁,他就会建构得很理想了。然后,从5岁多开始,我们会为他设计了一整套的学前准备课程,从对文字的认知、数理逻辑的认知,到对写字兴趣的培养,以及写字练习和算术练习等等,按照孩子的适应规律,按照中国的实际状态,一步步地进行。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为了让他做上小学的准备而破坏了他对小学的向往和学习的兴趣。这样,在他进入小学时,就会非常理想了。
对年龄小的孩子,这种过程是自然的。我们的园是混龄的,老师会利用孩子的工作和玩的间隙做一些文化的、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孩子和大孩子之间相互影响,大孩子到了绘画和写字敏感期时会到处画、到处写的,小孩子会模仿大孩子,只画了几个圈圈,就说是写的字了,大孩子就会告诉他:这不是字,小孩子就会慢慢思考并适应这个问题。而大孩子,会从小孩子的行为认知到:人并不都是与自己一样的——从而学习到应该怎样处理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中的交往及适应问题。这是一个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
文化知识和技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部分,在我们营造的环境中,无论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会接触到这一要素自然而然地去发展自己。
对于那些自然属性破坏不太严重的大孩子,我们也能实现这一目标,尽管有些困难;但对于像王茂睿这样被严重破坏了的孩子,就更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坚定地选择心理的修复与人格的重建,而将文化课学习放在下一步进行;如果实在来不及,只能劝家长推迟孩子上学。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遇到能够承受推迟上学的家长,他们往往反倒提前将孩子领走。
王茂睿来的毕竟太迟,而且年龄已经偏大,遭受的破坏又太严重。他现在已经5岁多了,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坚持既要完成自身的修复与重建,又要学好文化课知识,而且不能推迟上学的时间,几方面都想得到的话,就等于给我们出了一道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如果我们把儿童生命的发展比交通路线,银川在中间,新疆在银川的西边,北京在银川的东边。北京是要去的目的地。王茂睿的情况是,本来要去北京,却往新疆的方向走了,而且已经走出了很远。如果我们管“没有发展”叫做“零”,王茂睿以前零都不是,他是个负数。
其实这一年,我们对王茂睿所做的,是“从负数回到零”、“从新疆回到银川”,然后开始“从银川向北京前进”。这样时间就不够用,因为实际上,他光“从负数回到零”、“从新疆回到银川”就几乎用完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已经是很快的了。如果是30岁的人,就要用5到10年时间完成。
这就是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与小学接轨”像个魔咒始终箍着我们的双手。在帮助王茂睿重建心理与人格的同时,我们总能感到“尽量多学文化课知识”这朵阴云压在我们头上。现在仍然有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最近,回龙观的一个孩子,修复刚刚开始,就被等不及的家长领走了。
飞翔在生命的蓝天上
我认为,一个孩子,使他的生命从原来的那种紊乱的、萎缩的、没有光彩的、充满恐惧的、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的、对成人对老师充满不信任的、不相信成人对他的爱的、不相信自己有权利获得那种爱的状态改变过来,找到了自己,建立了自信,能够感受和表达自己,并且成长起了智慧、能力,生活得如鱼得水……这个变化够大的了吧?够天翻地覆了吧?够得上一项浩大工程了吧?
假如在王茂睿刚刚感受到人类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时候,在他的自身刚刚修复到正常状态、他的人格中刚刚散发出人性光辉的时候,却要他整天坐在那里面对一大堆文字和数字,进行无休无止的学习,是不是太残酷了呢?让他在一个根本不适合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年龄段里学习这些,让他做他根本不愿意做的事,致使他心生厌倦,致使将好不容易修复和重建起来的东西毁掉,是不是太可惜了呢?
我对学习的看法是,人什么时候到了应该学习的年龄、什么时候为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时,就应该在那个时候学习。这一点应该成为教育的法则。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是严格遵守这一法则的。
“到了应该学习的年龄”指的是:孩子完成了对他周围环境中人和物的探索,将3岁之前形成的精神模式在6岁之前固定下来,6岁之后,不再对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物质恋恋不舍,这样,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建构了。这时,儿童天然的学习时期(即“吸收力心智”)也就结束了。这时,孩子就能学习文化知识了。继而,使用6岁之前所建构起来的精神力量继续学习和发展自己,否则就会发生皮亚杰所谓的“崩溃”。
我们的教育中有一个尤其不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因素,就是成人为孩子所定的目标不适合于他,致使大多数孩子有失败感。“失败感”给他们带来了痛苦,“怕失败”也给他们带来了痛苦。这样,凡是有学龄孩子的家庭,大多都是痛苦的。这种痛苦降低了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为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指的是:就是孩子在做这件事时心里不再难受了,生命的所有部分在做这件事时感觉不到是被窝着、舒展不开了。
0-6岁是干什么的?不是学习文化课知识的!0-6岁是人为其一生打基础的阶段,是精神生命形成与发展的阶段。这种例子在我们网上比比皆是,比如苦涩的那个贴子,比如走遍天涯的那个贴子。在这个阶段里,孩子最应该做的事是探索和认知他所处的这个世界,展开他的精神形式,健全他的心理,完善他的人格,以及让他的各种能力——如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意志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等插上翅膀,飞翔在生命的蓝天之上,为他将来的学习以及投身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与人格的基础。如果我们将0-6岁这个阶段用来学习以后还要在学校里重复学习的文化课知识,是对生命的浪费,是对生命的亵渎,是对生命的犯罪。
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并实行整整100年了,证明是成功的。既然已经证明了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实行?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教育思路是错的,那为什么我们认为正确的思路使得我们50多年来没有培养出一位世界级的人文与科学人才?
还有,我们一直奉“赢在起点”为信条(幼儿园学习文化课知识是其典型),为什么总是“输在终点”?
凡是读了《夏山学校》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孩子只要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甚至可以在两年之内学完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全部课程而考上大学,这是为什么?
了解华德福教育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最“不强迫孩子学习”的学校里,为什么考上大学的比率要比其它学校高出70%以上?
读过《窗旁小豆豆》的人都知道日本巴学园的情况,他们也从不强迫孩子学习,难道妨碍了他们成年之后的优秀?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在我国,曾有人因为厌恶现行教育体制的而把孩子领回家中自己来教,往往只用两月时间就可以学完学校需要一年才能学完的课本,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奥秘?
我们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在我们国家,教育在干什么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厌学!提起学习就想呕吐!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在干这样的事情呢?
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在最不应该学习文化课知识的时候,让孩子来做这件事——比如幼儿园;
在最应该休息的时候,让孩子学习——比如周末和节假日;
一个生字写50遍——让他见了生字就烦;
一篇课文抄5遍——抄得都呕吐了……
谁都知道兴趣是学习之母,学校老师这样说,校长也这样说,可是,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在做先将孩子的兴趣破坏掉、然后再逼着他学这样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孩子,你只要培养起他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支撑,他就不可能学不好文化课知识!这样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即便是面对应试教育!
巴学园的学前课
如上所说,让孩子提前学习文化课知识是错误的,但如果不学,孩子幼儿园毕业之后又很难融入传统学校,这就是中国的现实,谁也回避不了。那就得找到一个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巴学园的学前课,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在保护孩子探索、创造、生命的建构与发展的前提之下,逐步进入到文化知识的学习。
每一个儿童的精神成长都在重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完整过程,就是从生活中提取经验,由经验形成知识,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更新知识。巴学园的学前课也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一、创造使用知识的生活;
二、发现知识,并被知识所愉悦;
三、重复使用准知识;
四、提取、归纳、形成知识;
五、输入约定俗成的知识,并形成学习习惯,以至完全适应课堂。
比如,让孩子将传统学前语文数学的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去运作,并将运作的发现记录下来,再进行总结。
这就等于是孩子自己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提取出知识,再用老师输入的技术记录下来,这个记录就会成为学前班的课本,只不过,课本由孩子自己编写。
例如加法的学习——在认识了单字数和双字数的规律之后,就要进行加减法概念认知,用“加法板”让孩子们发现“加法”的意义及规律。“加法板”是一个模板,顶上格子写着1到19的数字;下面每排19个格,一共10格,蓝色和红色的1到9的数格,一个指环,一个数卡袋,孩子们可以按顺序把蓝色的1和红色的9、蓝色的2和红色的8、蓝色的3和红色的7以此类推一直到蓝色的9和红色的1。
之后,老师会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说,他们发现1加9等于10、2加8等于10、3加7等于10、4加6等于10、5加5等于10、6加4等于10、7加3等于10、8加2等于10、9加1等于10等等。
这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孩子从其中会发现许多规律,这些规律使他们形成数理逻辑的思维方式。将这个过程写下来就是算式。如:从“提卡袋”中抽取“提卡”,用数格摆出“算式”,记录的结果就是“算式题”——这个过程都是由浅到深地进行。
老师在利用写字纸、沙纸卡、算术艺术化等方法让孩子爱上书写和计算之后,才发给他们小学用的练习本,用来抄写、算题,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算式题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用途而对这项工作失去兴趣了。
大家会看到,这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了,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了。我们说在巴学园孩子们除了获得健康的心理及完善的人格等等之外,“学”的东西要比传统幼儿园的多,其中就包括了这样的内容——让孩子不但学会知识,更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学前课过程比较复杂,内容也很多,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能说清楚,这里只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有个感觉。
我认为学班教育应该为上学做准备。这个准备包括情感的、思维的、心理的、动机的、技术的、知识的等等。知识的学习仅仅是一个方面。
与时间赛跑
在王茂睿应不应该多上一年巴学园的问题上,我与他妈妈很多次地讨论过了。我也能理解她对中国教育现实的担忧。但是,我仍然坚持认为,只要能让王茂睿变得更优秀,让他彻底完成心理与人格的重建,并将这种重建固定下来,推迟一年上学是可以考虑的。
7岁多上学不算晚啊,真的没有关系。没关系的。
我们国家教育的难度,按孙瑞雪的说法是,孩子应该9岁上学才能承受,所以,7岁上学真的没有关系啊。
如果仔细想一下……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回头细想,迟一年上学早一年上学真的没有关系啊。就算是迟上两年甚至3年也没有关系啊。如果一个孩子,他的生命状态被窝着、没有展开、心理呀人格呀建构得非常不好,而有一种办法,能让他优秀起来、发展得全面起来、心理状态和人格状态正常健康起来……实现这一点,所付出的代价是“推迟一年时间上学”,你选择哪一个呢?
要是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我有太多这样的体验和案例。比如我的儿子,小时候,他的心理机制、人格机制和学习机制都被严重破坏了。13岁开始停学修复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最佳时期是6岁以前)。1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那时我们没有经验,没修复好就让他上学了。为此,我们可以说第二次付出了代价(第一次是摧残他)。所以,我打算以后一定要再来一次弥补,就是在他读大学之前,再给一到两年的时间让他继续修复。
我儿子本来因上一次修复比同龄的孩子晚上了一年学,如果再修复,比同龄孩子要晚两到三年学,步入社会也得晚这样长时间。但如果因此与事有补,晚几年是值得的,真的没什么啊。
有一次,听中宣部的一位部长讲家庭教育,讲到他的一个外孙女,比规定的上学的年龄小了几天,因而需要找人说情。一家人在一起讨论——是找人今年上学,还是晚一年上学?全家得出的结论是:
早上一年学,早一年毕业;早一年毕业,早一年工作;早一年工作,早一年挣钱——在现在这种生活条件下,作父母的是不是很需要这“早一年”的“工资”呢?
再看晚一年的好处:孩子可以好好地玩一年,然后再上学;由于玩好了,年龄也大了一些,学习起来就会特别轻松;更重要的是,这“轻松地玩一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找不回来。
于是,这个孩子就比别的孩子晚上了一年学。上学后,他们从来没有为他的学习操过心。
这个问题对王茂睿来说,已不仅仅是“玩一年”的问题了,而是“继续重建继续发展”,以及“将他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精神模式固定下来”的问题了。
我说王茂睿还需继续重建继续发展,是因为据我观察,他现在的生命状态刚刚进展到两岁孩子的阶段……就是那种对世界对事物极感兴趣的阶段。他现在对探索、对探索身边的事物有着极大热情,兴致极其高涨,在这个时候,我们实在不愿用“学习文化课知识”将他的这种热情镇压下去,不愿阻止他不去探索事物和进行心理与人格的重建。如果我们让他学习文化课知识,那就等于强制他放弃他的兴趣,终止他的建构,就会使他重新陷入苦难。
所以,如果我是他的妈妈,肯定会让他保持这种热情,保持他生命展开的势头,直到他——探索的欲望彻底满足之后,重建的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夏山学校里那个不愿上课的男孩在教室外面游荡到17岁,之后有了上学的欲望,学习两年就考上大学了,我们为了孩子的重建,延迟1年真的有问题吗?
但是,我们无权停止王茂睿学习文化课——这也是让我最感痛苦的事情。现实有时真的很无奈。作为一个老师,我无权主导我的课程,无权实施我的想法,无权按我自己的想法走路,甚至无权捍卫我们通过无数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成果……
我们只能“两线作战”:一方面,继续王茂睿的重建,另一方面,每天都给他加一些学前班课程。也就是,一边打地基,一边安窗户。
我们和王茂睿一起在跟时间赛跑。我们跑得气喘吁吁汗流夹背。跑得真累啊。但是,无论我们跑得多快,时间总是不够。
我认为,只要再给我一年时间,这个过程就能完成。
巴学园里要写的孩子很多,为什么我要把王茂睿作为第一个讲出来呢?就是对王茂睿而言情况紧迫啊。我是想借这个贴子与王茂睿妈妈彻底地沟通,让她明白:既然因为当初为儿子选错了幼儿园使他受到了伤害,既然已经送到了巴学园,既然她的儿子为了
自己的修复和重建付出很大的努力,在他还需要继续建构、极需稳定的时候,作妈妈的应该想通一件事:7岁上学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