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700|回复: 6

印光大师对妄学济公吃肉喝酒的邪见之详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世人仅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不知济公还有后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或者说"学我者下地狱,谤我者上天堂",致使谬种流传,遗害非浅。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废事的邪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烦恼覆盖,佛性不能显现,若杀生吃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报,来世还要做畜生偿还命债。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示现吃肉,以掩盖圣人之本。印光大师对妄学济公吃肉喝酒的邪见斥之甚详,下面摘录几段祖师开示,以正其讹。
        
       1、《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杨树枝居士书四》中说:”须知传扬佛法之人,必须依佛禁戒,既不持戒,何以教人修持。彼见志公,济颠皆有吃肉之事。然志公,济颠并未膺宏扬佛法之职,不过遇境逢缘,特为指示佛法之不思议境界理事。而任法道之职者,万万不可学也。而且彼吃了死的,会吐活的。某等吃了死的,连原样的一片一块也吐不出,好妄学,而且以教人乎。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

        2、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庞契贞书:“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

        3、文钞续编卷上复杨慧昌居士书三(原名宇昌):“济颠,则不守清规,显大神通。若谨守清规而显神通,则不能在世间住矣。唯藉此疯疯颠颠,以令人疑信相参,以密行教化,令人知佛法不可思议,以生正信心耳。世之无知无耻之人,从而学之,何不学吃死者以吐活的乎。何不学喝酒醉卧数日,而百千根大木,从井中运出,及喝酒大醉,吐金以装全殿佛像之金乎。此种不思议事,唯此种人行之,则无碍。若谨守规矩之人行之,必定当下去世。否则,人皆求彼,不能做一切事矣。”

        4、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七日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又有一类人说,我之食牛羊鸡鸭等肉,为欲度脱彼等耳。此说不但显教无之,即密教亦无之。若果有济颠之神通,未为不可。不然,邪说误人,自取罪过,极无廉无耻之辈,乃敢作是说耳。学佛者,须明白自己之身分力量,不可妄自夸大,至嘱至嘱。梁时,蜀青城山,有僧名道香,具大神力,秘而不露。该山年有例会,届时众皆大吃大喝,杀生无算,道香屡劝不听。是年,乃于山门掘一大坑,谓众曰,汝等既得饱食,幸分我一杯羹,何如。众应之,于是亦大醉饱,令人扶至坑前大吐。所食之飞者飞去,走者走去,鱼虾水族,吐满一坑。众大惊畏服,遂永戒杀。道香旋因闻志公之语,当即化去。(有蜀人,在京谒志公。志公问,何处人。曰,四川。志公曰,四川香贵贱。曰,很贱。志公曰,已为人贱,何不去之。其人回至青城山,对香述志公语。香闻此语,即便化去。)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一旦显示神通,当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烦恼耳。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令人疑信不决,方可。”
注释:
        1)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根据《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天花藏主人编次)载,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几口酒。以为神仙也难知道,济公指出,不承认,济公于是到阶前吐出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少一个翅膀。
        2)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根据《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记载,净慈寺遭火烧毁,重建需要大木头,浙江没有,济公答应去四川化缘,结果醉卧三日,将大木头走海路运到钱塘江,又运到寺内井里。又喝酒后在殿内呕吐,别人以为是呕吐,实际上是给大殿佛像装金,结果监寺少买一壶酒,又提前打开殿门,使一个佛像的胳膊一尺没有装上金。方丈罚监寺出钱买金子补上,但总不能与济公所装天然合一。


转自:
仁航(佛教)禅思休闲茶吧
http://blog.sina.com.cn/u/1257130294
发表于 2007-11-1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的后两句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万不可只知前半句

大多数世人只知道济公师父说过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但不知全句是: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
如同进魔道』

大师示现,非一般人可比,
无量劫来,济公大师累世修行,功德巍巍,
更有一颗慈悲无量的心。

济公饮酒食肉只不过是掩眼法,
并非真正的以食肉饮酒为生,
济公大师示现时曾说:
“酒入五中成甘露,
岂像凡夫穿肠毒。
若有我本事,
随便可食肉。”

济公曾施法力酒醉之中,
口中喷酒如泉,隔空救火,大火即灭;
将食的肉吐出,畜即复生。

他有大本领,有落地狱的精神,亳无怯退。

济公大师发愿不断投生世间,
接受由众生所造业力苦报,
受尽千磨万考一生又一生。

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
正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

如果你有济公的本领与慈悲心,
真是众生之福,不妨学济公大师的行为,
无此本领,切勿效仿,恐误已误人。

佛陀的教法中,藏传佛教弟子是食肉的,
这是特殊环境下的权宜之计。
西藏圣地处高原,地表砂石多,天气乾燥,
寒冷的时间长,粮食作物不宜成长,
加上交通自古不便,难将外地的食品运入,
所以佛陀慈悲开缘,准以食肉。

佛陀在楞严经里告知阿难尊者: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
此肉皆我神力化生,
本无命根。
汝婆罗门地多蒸湿,
加以砂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
因大慈悲,假名为肉,
汝得其味。
奈何如来灭度后,
食肉众生,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
纵得心开似三摩地,
皆大罗刹,
报终必沉生死苦海,
非佛弟子,云何得出三界?』

当今为末法期,很多前世修成魔业的人投生世间,
各立门派,惑乱众生,正邪混杂,
甚至说食肉也可成佛。
修行学佛的人,应该以佛陀经典为依据,
是理则进,不合理的切莫听从。
修行是依法不依人,
学佛才有实益。
信口而云,所谓以慈悲心吃肉,
此话不是随便说的,
是要承担起杀业的果报。
曲解义理,必断众生慧命。

戒律有开遮持犯,
有善巧方便。

受戒人食酒肉,有时可以挽救人命,
非有大悲心者,

不易做到。明朝末年,张献忠做乱,山贼横行,
到处杀掠,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
在峨嵋山,山贼劫掠,
有一群百姓慌乱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内,
寺中的住持慈悲为怀,收容难民。

谁知山贼追至寺内,劫财杀人,该住持认识山贼,
恳求不要伤害百姓,无论什么条件,只要做得到,
住持都愿承担,但求放过这些百姓。

山贼曾受过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绝,
于是想出个鬼主意,好让住持知难而退。

于是山贼拿出一些酒肉对住持说:
“和尚,我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你吃了这些洒肉,
我就放过这些人,决不失言。”

众人哗然!此计甚绝!
以为修行人饮洒食肉,开斋破戒,
将必打入畜道及饿鬼,受无量苦。
只见住持拿起酒杯,
气定神闲地说:“我以酒代茶,各位饮茶。”
说完一饮而尽。
接着拿起块肉说:“我以此肉作菜,请。”
说完一吃而尽。面不改容。
山贼为之一惊,只是有言在先,
只好放过所有的人。

佛法条条戒律有开缘,懂得开遮持犯,
什么状况下要用什么方法,是活活泼泼的。
经典中也有很多例子。

有一位受五戒的人,路上遇到猎人追一只兔子,
他看到那只兔子从这边跑了。
猎人就问他:“你看到兔子没有?”
他答:“从那边走了。”
这是妄语,骗猎人。

但这是开缘,
救兔子也救了猎人,
猎人杀生会造业。
这个妄语称作开戒,
他没有犯戒,
也没有破戒,
不但没有罪过,
还有功德。

所以,凡是利益众生的可以开戒,
凡是利益自己的决定不能开戒;
利益自己的,你要是开戒就是犯戒。
类似的故事如破山祖师和总兵李立阳的故事等等
还有很多。

所以,佛制定这些戒律,我们读了深深感激,
因为这都合情、合理、合法,
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
是性德的流露,
丝毫都不拘束。

一般人感觉佛的戒律拘束人,
这是他不懂得开遮持犯,
明白了就好了。
发表于 2007-11-27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也对济公食肉不解 现在明了 希望世人都知道后面那两句
发表于 2007-11-2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除世俗误解
发表于 2007-11-2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的教法中,藏传佛教弟子是食肉的,
这是特殊环境下的权宜之计。
西藏圣地处高原,地表砂石多,天气乾燥,
寒冷的时间长,粮食作物不宜成长,
加上交通自古不便,难将外地的食品运入,
所以佛陀慈悲开缘,准以食肉。

现在西藏已非彼时西藏,修青藏铁路时,我公司上去了几千名职工,他们都有蔬菜吃,而且蔬菜很丰富了。我看喇嘛食肉,以为蔬菜少比肉贵,他们节约下来钱办善事,可是事实是蔬菜还是比肉便宜。

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楞严经》)


[ 本帖最后由 常乐居士 于 2007-11-28 08:32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2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也。视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学道的人,须真实,不可挂羊头卖狗肉,但向己求,莫从他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说是假,行是真。充一人而多人,一家而一国,而多国,展转变化,全世界不治而化矣。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楞严二十五门,各证圆通。故云“方便有多门,归原无二路”,自己择一门为正行,余者为助行。须福慧双修,单福则属人天有漏,单慧则为狂徒。修行不断杀心,临终非作土地即城隍。我看见很多的人,吃素半世,学密宗即吃肉,实可悲痛,完全与慈悲心违背。孟子都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何况为佛弟子也?取他性命,悦我心意,贪一时之口福,造无边之罪恶,何取?何舍?何轻?何重?每见出家释子吃肉的也不少,我的嘴不好,叫我讲,我就无话不说,望大家共勉之。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他里面说的什么门堂;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一切好好丑丑所见所闻的,全都装进袋里,遇缘应机,化生办事,就把所见所闻的从袋里拿出来,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有所根据了。你我要大肚能容撑不破,大布袋装满东西,不是准备拿来作吹牛皮用的,不要不会装会,猖狂胡说。”

                    —— 虚云老和尚于民国三十二年在重庆慈云寺开示
发表于 2007-11-29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这后半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只怕是极少有人知道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3 20:23 , Processed in 0.0280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