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482|回复: 10

中国必须建立资源货币宪法下的市场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油上300美元/桶离中国很近,中国必须建立资源货币宪法下的市场经济

刘军洛 2007年11月5日

   什么叫金融霸权?什么叫食利者?什么叫美元全球化?如果您能正确掌握这几个基本常识,那么您就必然明白石油必然将很快上300美元/桶。2001年中国GDP 11万亿人民币,上升至2007年今天GDP达23万亿元人民币,升幅在2倍。而石油价格从2001年25美元/桶,上升至2007年今天达到近100美元/桶,升幅在4倍。难道是中国需求推升了全球石油价格吗?想必这应该是不合理的说法。因为今天全球每年石油贸易交易300亿桶,中国才占不到1/30。所以如果您从金融霸权、食利者与美元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会发现许多简单与许多中国人都应该面对的问题。几年前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达2000亿美元,石油价格在30美元/桶,中国可以购买近70亿桶石油。现在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一,达到1.4万亿美元,以今天石油价格100美元/桶计算,中国可以购买140亿桶石油。那么就是这几年中国外汇官方储备的美元纸币数字增长了7倍,但是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的真实购买能力才增长2倍。那么这背后的巨大财富转移到了谁的手里?如果确实存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这种财富再转移。那么会不会出现未来中国官方外汇储备上升到惊人的2万亿美元,而石油的价格也上升到了300美元/桶。那样中国外汇储备可购买近70亿美元/桶。这样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十年内事实将是无增长。如果未来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中国参与全球化就是无私与博爱的世界慈善大使。近十年,中国向世界出口的每一件中国人民的血汗产品都是在向美国世界赠送。那么未来会不会出现石油300美元/桶这个价格,这个幕后巨大的金融世界黑手是不是存在。

   1973年~1974年石油价格暴涨4倍

   1973年~1974年石油价格暴涨四倍。请中国许多主流经济学家们解释,他们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以色列人发动了“赎罪日战争”所造成的。如果我们请当时的美国宏观战略制定者来解释,那么就是,因为二战后1945年建立的全球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或金汇兑本位制,严重制约了当时美国建立世界货币权与资源权霸权目标。因为当时国际货币宪法就是,美国人没有黄金就不可以印美元。这样在1971年美国当时总统尼克松先生,终于撕毁布雷顿森林体系这部国际货币宪法,宣布美元与黄金的换购。尼克松先生提出了最符合美国货币权,资源权与华尔街食利者们的宪法,也就是今天的美元纸币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但是1971年尼克松提出的全球美元纸币本位制遭到了当时欧洲与日本的强烈反对。于是,美、欧、日关于美元纸币本位制与世界特别提款权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争吵到1973年,以色列人忽然让石油价格涨了四倍。这样欧洲人与日本人突然发现为了用美元购买非常昂贵的石油时,事实手中的美元并不多。所以为了冷战欧洲人与日本人,只能忍痛失去本身利益。这样全球货币史上最符合美国与世界食利者们的宪法,在石油大棒下诞生了。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在冷战结束后摆脱一切阻力,全力建立了现在的欧元。甚至倒霉的科索沃地区,也在欧元建立前遭到了美国的军事手术。但是欧元顶住了任何的恐吓,诞生了。因为欧洲人明白拥有货币权与资源权才是真正的财富。而另一个经济大国——日本,也在冷战结束后拼命无声地建立日元货币区。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当1997年日元贷款在东盟超过美元时,东盟遭到了美国对冲基金的冲杀。虽然日本在1997年东盟爆发危机后提出建立1千亿美元亚洲援助基金,大部分份额由日本人出。这个提议立刻遭到美国财政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强力反对。日本最终是屈服了。所以世界货币权有许多故事,因为他是最终的财富力量。1973年以色列让石油暴涨的原因我们中国人如果不能明白,那么我们也必然不能明白,明天中国房价,全球石油、黄金与粮食价格还将强力暴涨。今天的国际货币体系宪法,是美国用头脑与拳头建立的,正是有了这部美元纸币体位制的国际货币宪法,所以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必然是暴增再暴增,因为那是美国印刷机印刷出来的产品,你中国要多少,今天美国人就会给你多少。而全球石油与粮食价格必然是暴涨再暴涨。因为这些对中国今天而言已是“心脏”。还有设计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二个人,一个是美国人怀特,一个是英国人凯恩斯,最终凯恩斯被英国议员指责,损害了英国利益,而美国人怀特则被美国议员指责是共产党人。由此可见,1945年美国政治力量已经开始排斥黄金了。石油是种商品,还是美元的金融战略手段。为什么今天美国在中东投入了自己大部分军力,为什么美国新型能源研究经费占其能源总经费中不及1%,为什么今天美国汽车业燃料标准还在1985年的水平。要知道如果美国国会把美国1985年的汽车燃料标准提高20%,对美国汽车工业的成本才不过几百亿美元,这样石油人均用量十倍于中国的美国全球用量的减少将迅速再创造出全球又一个挪威国家的石油产量。那为什么美国要在中东投入上万亿元军备,而不肯出几百亿美元来节约石油。您知道吗?1973年,尼克松先生为了建立“美元纸币本位制”,这部美元权力利益的国际宪法,还停止了美国粮食出口。那么2005年小布什先生的«生物能源法案»,这个法案将在未来使美国很少有美国粮食出口到世界。请问中国人,小布什的«生物能源法案»是为了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为了全球环境,还是为了美国货币权,资源权与华尔街的食利者们。请每一个中国人知道,今天全球汽车工业在中国销售的汽车燃料标准要远低于在西方与日本的标准40%~60%。所有全球一切错综复杂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再简单不过了——财富。今天美国背负了几十万亿美元债务,中国这个本应该是世界大国的国家拥有几万亿美元储备,单中国官方就向世界借出了1.4万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想必你应该明白这个简单的计算问题了。石油价格下跌中国财富增加,石油价格上涨美国债务减少。所以21世纪的今天,石油价格会不会上演1973~1974的美元全球化的轻喜剧呢?

   中美会冷战吗?

   今天许多中国人都很自豪,嫦娥升空,经济强劲增长,工资与福利大副上升,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但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种主伴奏——涨啊涨。那么未来这种主伴奏会抱紧我们许多中国人的脖子,还是中国安然走向了世界大国。

   世界史是什么——文明的冲撞与霸权的争夺。哪一个新兴大国没有遭到老牌大国文化与军事的纠正。今天以地域与思想划分,欧、美、英、日是一大块,俄罗斯一块,中国一块。今天美国人口3亿,年递增250~280万;中国人口13亿,年递增800~1000万;俄罗斯人口每年递减在70~100万;欧盟人口在5亿。美国军费每年大约5000亿美元,中国军费每年大约500亿美元,俄罗斯每年大约300亿美元。目前中国经济规模是俄罗斯5倍。以中国人口因素推算中国20~30年将接近或超过美国经济规模,而俄罗斯500年都不可发生威胁到美国的经济规模。请问如果您是美国宏观战略目标制定者,会不会改变历史游戏规则,不对新兴的,威胁到自身地位的后起之秀进行文明或军事式的纠正吗?如果您为了美国货币权、资源权与华尔街食利者们的利益,您是选择俄罗斯这个再崛起老牌大国,还是中国这个新兴崛起大国呢?如果您选择文明手段,无非是发动文化、意识与金融攻击。想必所有的答案都很清楚与简单。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要到今天才发动金融攻击,为什么不再几年前就发动金融攻击。请问几年前中国大地是不是还有许多宝贵农田、森林、资源与水源。那么今天中国是不是已经是世界工厂,今天中国是不是要依靠世界资源来供养,今天中国是不是在全球高速跃进,没有货币权与资源权一个奇怪的巨龙呢?再请问每一个中国人,1990年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二届总统,克林顿与小布什谁制裁过中国的贸易权。所以今天中国是全球贸易赢余第一大国,全球官方储备第一大国,那么这个中国今天的结构是不是美国冷战后主要战略目标,是不是美国冷战结束后,主要目标是中国?如果这个结论确认,那么美国用了近45年时间用军事恐吓政策,消灭了前苏联。而美国用近20年时间用美元纸币换取了大量中国资源。今天在中国手中缺少资源的时候,石油到了近100美元/桶,那么明天将如何演变呢?是不是美国一直冷战思维主导全球控制。世界是很和平,人是很文明,然而在财富,在意识,在文化,在国家利益前,什么都会变化的。就像石油价格,笔者相信很快会到300美元/桶,因为这是民族、文化、意识与财富全球化问题。就像笔者在2001年强烈呼吁中国必须建立次级金本位人民币货币体系,建立中国全球货币与资源权。笔者在2001年提出未来的黄金价格至少3000美元/盎司,石油价格至少300美元/桶。当时2001年一句话就是——中国要么选择次级金本位,要么选择崩溃。

   次级金本位与新冷战

   次级金本位——以黄金、石油、土地、森林、水源以及稀缺矿藏组合的人民币支付,储备与贸易需求的货币体系。一个货币体系的目标是什么——优化效率与优化配置。一个经济体系的财政目标是什么——公平分配。一个大国的目标是什么——全球货币权与资源权。那么2007年的今天中国货币目标、财政目标、全球目标建立了吗?请不要告诉大家住房市场化是提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请不要告诉大家资源市场化,让我们享受到了廉价中国煤炭产出的电力。难道一个国家的资源需要建立市场机制分配,而不是以一部货币宪法来分配。今天我们60%的电力是为全球服务,而由这产生的100%环境破坏,资源破坏则是在为我们中国服务。今天我们建造的99%的大楼比西方发达国家能效低60%,建造这些不负责任大楼的人在中国是富甲一方。资源市场机制分配出来的中国私人利益集团,最终是给中国带来效率、民主与进步,还是最终的高消耗与贫富严重分化。

   2001年笔者提出中国必须建立“次级金本位”人民币货币体系,必须建立中国资源货币宪法化,必须建立中国全球货币权与全球资源权,否则中国必然是被美元掏空资源,被美元恶化配置,被美元在国内建立强大的私人利益集团与强大的美元买办集团。
       今天美国人与IMF谈全球经常帐户失衡,而欧洲人谈环境货币建立。这二个看似不同的目标在全球的结果是什么,答案是——欧洲与美国希望石油价格暴涨。这个答案是再简单不过了,在今年6月笔者强烈呼吁中国必须认清美、欧、日已达成全球利益再分配的目标。经常帐户失衡最简单地转嫁就是美元贬值。而谈环境货币建立,而不谈提高新兴国家汽车燃料标准与西方一致,无非就是要求全球少用煤炭,多用石油。美元贬值必然是世界性通胀出现,必然推升石油通胀价格,环境货币的推出,必然是推高目前石油实际需求。如果确实是主要发达国家默认石油价格,那么石油价格将疯了。

   国与国之间的联盟必然只有利益,环境货币没有美国同意是不可能诞生的。欧洲是全球掌握最领先绿色能源的地区,未来环境货币的建立必然创造出全球十几万亿美元的绿色能源市场。而美国急需解决新兴大国的崛起问题。所以未来美元怎么走、全球石油、黄金与粮食价格怎么走,答案非常简单。

   如果单单只是石油价格上涨出现中国财富骤减,美国财富骤增这场荒唐闹剧,那么我们中国人都节约再节约,重新增加财富。只怕到时,石油到疯涨时,美国突然进入高利率与高赤字美元政策。要知道在1979年美国里根与沃尔克突然让美元进入高利率与高赤字美元政策。拉美地区一夜之间变成了美元帝国的长期金融奴隶。今天美国重量级人物格林斯潘出版的新书中,与笔者的观点一致认为美元未来会进入高利率政策。那么1980是拉美地区变成美国金融奴隶,1990年前苏联被美国冷战解体,1990年日本被美国升值战打成长期通缩, 1997年东盟面对美国对冲基金是纷纷瘫痪。那么今天如果美国战略目标是让中国陷入石油、粮食与美元危机,那么中国就必然不是什么财富损失的问题,而是最终大量的中国高级技术人才大量被迫移民,而中国私人利益集团与美元买办集团则负责把中国巨额财富转移到美国。美国世界是人财两要,这个是故事会不会是必然的事实。你见过1990年冷战的苏联吗?那么请你看看未来的世界石油、黄金与粮食价格吧,这就叫做金融战争或者是新冷战。

   中国的确本应是一个大国,但是我们有私人利益集团有美元买办集团,要知道美国今天房产市场最垃圾债券叫——次级债,最大的买主是中国人,那为什么中国不可拿出这巨额资本在中国建立“廉价租房基金”。要知道美国财政部最大债券购买者也是中国人,美国财政部拿出这笔巨额财富在中东驻军,在关岛建立最大美国军事核基地,你知道关岛在哪吗?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石油储备在50亿桶,以100美元/桶计算,市值在5000亿桶。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在1.4万亿美元,事实是世界发达国家建立丰厚的石油储备,军备开支,研究经费都是建立在中国资本身上。还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拥有了几万吨黄金储备,中国只是1千吨黄金储备,不过中国确实有几万吨美元纸币储备。请问每一个中国人最终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以文明的方式保障中国人的财富,还是让石油、粮食与黄金疯了再疯以食利者身份“善待”中国财富呢?次级金本位是中国建立世界货币权与资源权的唯一途径,也是唯一可以对抗全球食利者们在美元纸币本位制国际宪法下的冷战思维,也是消灭本土私人利益集团的重要宪法保障。

   制造业大国误国

   我们某些主流一直把美国最先进的百年理论——市场经济贩卖到中国大地。一直谈论——市场经济是利益多元化,不可能像计划经济那样利益一元化,不会出现任何利益集团存在。当然美国人、英国人必然会倾力淳淳教导每一个中国人要建立市场经济,要建立全球贸易,要建立开放再开放的金融与实体机制。但是英国人会告诉你中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10年就开始放弃国内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发动全民族力量向世界索取每一滴石油的战略了吗?美国人会告诉你中国人,在二战结束后,就开始在中东建立以色列这个中东强大的盟友,以军事手段在中东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基地吗?美国人资本史几百年了,今天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石油储藏有几万亿美元,美国人开采过吗?当然,美国人会很优雅地告诉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我们美国人是环境至上主义者,我们需要保护阿拉斯加环境资源。然后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立刻回来大声告诉每一个中国人——资源市场化,所有的一切市场化。

    所有的工业化强国都是在国内资源获得保障、世界资源权获得军事安全保障情况下,再去大谈世界公平贸易,开放再开放与全部再全部市场化,中国资源不去建立货币宪法化保障,我们去谈西方的理论,请问每一个中国人,今天中国市场没有了主流经济学家们在中国贩卖美国市场学说中下的定义——市场经济下没有利益集团呢?抱歉,今天美国也有利益集团,只不过他们是全球化利益集团。当然,中国也必定是中国本土利益集团。笔者反对计划经济,反对强行推行市场经济所必然制造出了的中国本土私人利益集团。中国必须建立资源货币宪法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必须建立中国资源下每一个中国人公平与公正。

   华盛顿的好莱坞悲情剧还将一遍一遍地上演着。1973年~1974年石油价格上涨四倍,尼克松先生一边呼吁石油价格下来,一边建立了有史以来最符合美国利益、最保障华尔街食利者的美元纸币本位制国际宪法。今天美国华盛顿又上演着美国次级债救火行动。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仓库里的石油与黄金储备在次级债中暴涨了上万亿美元利润。美国世界的几十万亿美元债务在美国次级债中不停地不见了。而在美国的好莱坞悲情剧——次级债中,中国大地面对的是近100美元/桶石油与手中的债权也不停的不见了。一个没有世界货币权与资源权的制造业大国,会不会在华盛顿未来的悲情剧中面对全球石油、食物与黄金涨啊涨。华盛顿必然会呼吸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节约石油与粮食。而华尔街的食利者已经开始了在地下室的世纪狂欢之夜。2001年至今,笔者不停谈论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为什么一边交杯换盏,一边只把杭州当汴州。当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全力把中国打造成世界工厂时,每一个中国人也必然开始面对——石油与粮食的洗礼与再造。这就是美元全球化,这就是金融霸权,这就是食利者的游戏,中国懂吗?

   2001年石油25美元/桶,黄金250美元/盎司,笔者到处艰辛再艰辛的在中国大地到处推销中国必须全力建立——次级金本位,否则中国未来就是崩溃,这是一场新殖民化的金融掠夺与新冷战。艰辛再艰辛的写了七年,在今年6月开博,希望以多种方式强烈呼吁国人,中国已经金融战败,全球石油、粮食与黄金价格将强烈上涨,美元货币将强烈暴跌……。短短四个月,石油从65美元/桶上升至今天近100美元/桶。黄金从650美元/盎司上涨到今天800美元/盎司,全球粮食是疯涨再疯涨,美元货币是暴跌再暴跌;短短四个月,我的母亲与夫人也从中国近十年可爱的人被今天中国主流媒体全力描绘成中国最险恶的人。石油与粮食正在向每一个中国人走过来,石油与粮食将抱紧再抱紧每一个中国人的脖子。我与家人前进道路必然有风暴,有毒蛇,有陷阱。但也有中国的正义力量的友情。我在开博时,已经写了我会写下去的,只是委屈了母亲与夫人将会为我受苦。中国人的民族历史没有一次对外部势力进行过一次对等与齐心较量的机会,我们有岳飞,林则徐与袁崇焕,但是也有秦桧……。我时常把爷爷的诗放在身上,这是我永远的支柱《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和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手中的笔写下去,只要主义真,写下去……。因为我的祖国您需要石油、粮食与黄金,您需要民富才国强的资源货币宪法化与保障公共福利化经济增长模式。您应该永远永远地拒绝,没有世界资源权与货币权的世界制造工厂模式,您应该永远永远地拒绝美元纸币全球化的世界金融循环体系。您可以有自己的世界货币权与资源权,我的祖国,您应该消灭保障私人利益集团与全球食利者们的全盘市场化的宪法。写下去,虽然风暴更大了,写下去,因为石油上300美元/桶离我的祖国很近、很近了。(全文完)
发表于 2007-11-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触目惊心呢,战争就在身边.
发表于 2007-11-7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看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对整个经济发展规律有所把握 (转贴)

作者:邋遢道人    文章来源:强国论坛   

       贫道前几天对有人预测中国今年顺差将达到2600亿美元发了些感想,引起一些人的谩骂,说贫道“这么不要脸”。这倒引起贫道的兴趣了,连写了几个帖子进行分析。认真读了读王小强写的《投机赌博新经济》,再整理一下思路,把这个问题全面写一下。长了些。

  一、 世界经济方向性的变化,构成中国发展的基本环境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主要是西方经济发生了一次转折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基本特点是:金融市场,包括股票、期货、汇市的交易量一飞冲天,完全脱离了物质生产的羁绊,世界成为一个大赌场。同时,西方工业国在70年代后期开始产业资本以直接投资方式向新兴国家转移,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这个转移速度大幅度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迅速工业化的机会。这也意味着,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从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差价,转变成通过知识产权和品牌与加工业的差价,用金融霸权和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洗劫式的掠夺来实现。这就是所谓“虚拟经济”或者“赌博经济”阶段,贫道曾经用“寄生阶段”来描述。

  在上世纪70年代前,西方的股票、期货、外汇交易量大约是实物交易量或实现量的2~3倍。但7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交易量突增。全球外汇平均日交易量,1973年为150亿美元,1983年600亿美元,1992年1万亿美元2001年3万亿美元。到上世纪末,世界物质贸易总额为6万亿美圆,而金融产品交易为600万亿美圆,世界真正的“贸易”不足金融活动量的1%!70年代末,各种金融产品,如股票指数期货,外汇指数期货等花样百出。到今天,各种金融衍生工具1400多种,除了各国货币,还有7万多种有价证券在世界交易。股票交易额与上市公司增加值,汇市交易额与世界进出口总额,期货交易额与期货交割的比例都接近100比1。

  参与金融市场的人已经不是“投机者”,因为企业经营的好坏,绿豆收成怎么样,一国经济是否好,已经不是个人决策的依据,个人的智慧和信息不起作用就无所谓投机。起作用的是判断别人是怎么看,大家可能信什么,甚至别人认为别人可能信什么。这都超出了投机范畴,完全成为一种赌博。由于金融经济规模惊人,赌输了除了再赌,做其他什么生意也翻不了本,于是西方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只要有点现金,大部分都参与到这个赌场里了。

  世界经济进入赌博经济时代,始作俑者是尼克松。他在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使世界上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再也不与物质挂钩,可以凭印刷机的速度来决定,这个世界自然就乱了。

  只要牵涉股票、外汇、期货的企业,股价、汇率、和期货越稳定越好。要是一个出口企业面临的是半年内本币与美元的汇率会变化30%,这个企业什么也做不了,甚至连财务记帐都没办法。美元与黄金脱钩后,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在西方国家和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剧烈波动使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来救市,尤其脱钩时在美国境外的3000亿美元迅速贬值,固定汇率被变动汇率取代,迫使各国银行大量发行货币收购美元以稳定汇率,保障出口。同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利率也往往下调。各国自顾自的发行货币,一方面造成急速的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主要国家累计通货膨胀400%),一方面有成为新动荡的根源。于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物质生产越来越难以组织。那些借美元还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在汇率急速变动下必然使还款困难,造成拉美在这个时期的债务危机。

  恰好1990年前后苏联解体,东西对抗结束,资本在世界的流动条件变好了。由于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同时他们往往采取固定汇率而且资本项下不可兑换的金融政策,因此受赌博市场干扰小,于是西方干物质生产的产业资本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向中国转移。1991~1996年,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平均每年增加32%。经过上世纪末最后几年的国际并购高潮后,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呈明显上升。中国在2002年第一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引资国家,而且2003年墨西哥也排到第八位。这个趋势还在明显扩大。不出10年,引资前10名国家还会有俄罗斯、巴西、印度等。

  西方国家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物资靠进口,世界贸易市场自然急速增长,因为西方国家消费世界80%的产品。70年世界进出口总额只有0.6万亿美元,80年达到3.88亿,90年达到7.9亿,2000年达到13.16亿,2004年攀升到18.58亿美元。整整是美元脱钩前的31倍!这样的国际市场扩张速度,闯历史记录。

  从此世界“安定”了,因为物质生产在一个安定环境下进行,这里受金融波动影响小。而赌博在另一个环境进行,这里根本不怕金钱多,甚至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钱越多,大家都赚得多。于是各国货币发行急速增长,但不仅没有通货膨胀了,甚至还通货紧缩。连西方经济学家都纳闷,按理说货币发行增长20%,经济增长5%,理论上有15%的通货膨胀,但什么也没发生。简单的很,新发行的货币都在赌场里做筹码了。^_^。

  这就是世界经济的一次重大变化,也是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

  二、 中国之所以能够持续高增长,是把握了这个机会

  贫道在前面的帖子里说到贸易顺差与内需以及GDP的关系,很多人意见很大,这因为他们搞不清楚,贫道只好在这里解释一下。因为这牵涉到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与世界经济关系问题。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在中国的经营单位(无论外资还是内资,无论所有制性质)和总销售减去总购进后的总和(当然行政支出就是增加值,为了简单化,就这样说了)。而销售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内销,一个是出口。购进包括这些经营单位在国内购进和国际购进(的)。假定没有对外贸易,则全部国内销售减去国内购进就是GDP,也就是说,这个情况下GDP是完全内需支持的。但现在有了进出口,如果进口(国外购进)大于出口(逆差),则说明为了国内满足国内需求,自己生产的还不够,还要多买一些(等于逆差)。这个时候国内需求大于GDP。如果出现顺差,说明当年国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国内消化不了,一部分(顺差)是靠出口实现的。也可以看作国内需求等于当年GDP 减去当年顺差。

  卖出去的才叫销售,才计算为GDP,GDP的产生是靠需求实现的。因此,如果计算内需对GDP增长的作用,就必须计算顺差金额。因为我们必须研究在没有顺差情况下经济成长的情况,没有顺差,甚至出现逆差并不是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中国在内需最旺盛的80年代前半叶几乎年年是逆差。

  这就是贫道为什么要计算顺差和GDP增长的关系了。

  贫道经过计算得出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假如不是西方经济进入虚拟经济阶段,大量制造业投向国外而依赖进口生活,促成中国外需市场急速扩大,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会急速下降,进入一个低增长时期。而正是中国利用了这个世界性经济变化,国际贸易市场每年增长十几个百分点,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才保障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利用已经发育比较充分的重工业和能源、交通条件,把重心放在轻工业上,使长期压抑的内需得到扩张。这是80年代经济高增长的基本模式。这个时期经济增长率除了81年的调整,89年和90年财税物价改革带来的振荡外,大多在10个百分点左右,84年和85年还分别达到15%和13%。这个时期内需极度旺盛,因为几乎每年都是贸易逆差,1986年和1987年逆差达到149亿和120亿美元。也就是依靠每年的逆差来满足国内需求,GDP的生产增值潜力还远大于实际数字(逆差是靠借贷实现的,这个时期每年借贷都在100亿美元左右)。在这个时期,由于西方还没有进行产业资本转移,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很小,每年都在20到60亿美元左右。

  情况在90年代发生了变化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第一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9亿,此后连年增长,大约在91到97年之间每年有600亿到900亿。此后在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外商直接投资在1997年到2000年,减少到每年500亿到600亿。但新世纪开始,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从01年到05年,分别为:692亿、828亿、1156亿、1535亿、1891亿。从1991年开始,世界直接投资中中国所得资本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多数年份排第二,仅次于美国,少数年份世界第一,累计达到1.3万亿美元。

  同时,中国外贸顺差也迅速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7年,中国第一次开始重视GDP增长(大概多数人也就是这个时候知道这个概念),因为当年第一次下降到两位数以下,是9.3%,然后98、99连续两年低于8%,00年为8.4,01年为8.3,这些数字都是改革期间比较低的。但到03年开始,经济又开始向两位数增长了。如果分析经济增长率和顺差关系,会发现1997年以来,增长不是靠内需实现的,主要靠外需实现。

  80年代不说了,因为这个时期如果国内生产能力能满足需求而不靠逆差,经济增长速度会更高。90年代前期,如果按90年不变价计算,从90年到96年经济增长17949亿人民币。同期外贸差额积累为顺差2843亿。也就是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累计占总增长的15.8%。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模式还十分明显。

  到1997年后发生根本性变化,仍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1997年到2006年GDP增长56579亿人民币,而同期外贸进出口差额累计为顺差42909亿人民币,占GDP增长额的75.8%,四分之三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强烈的外需支持,中国仅靠内需,经济增长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个时期经济平均增长率在9.6%左右,如果扣除外需支撑部分,只有2.4%!也就是这10年可能是中国解放以来经济增值最困难时期。

  有些人会提出疑问,认为不应该用不变价计算,应该用当年价计算。也可以,虽然这样计算后外需在支撑增长的作用小了些,但还起很大作用。贫道就不再计算这10年了,计算一下2006年和预期的2007年。

  2005年GDP为18.31万亿人民币,2006年增长10.7%,按不变价为20.27万亿,实际当年价为20.94万亿,增长14.4%,净增2.63亿。当年贸易顺差为17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万亿。2.63亿减去顺差的1.4亿,是1.23亿,也就是一大半增长是靠外需的。06年经济增长就应该是6.7%而不是10.7%或者14.4%。如果按照大家预测的今年顺差要达到2600亿美元,经济增长达到11.3%,而且通货膨胀率达到6%,也可以做一个计算。20.93亿乘上111.3%再乘106%,是24.93。净增长的当年价为3.75亿。按7.5汇率算,2600亿美元是1.95亿,也就是外需对GDP增长支撑52%,内需为48%。如果没有这个外需支撑,实际经济增长应该只有5.4%。

  贫道这样算,并不是说中国本不应该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机会,因为外资进来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外需。而是说两个意思,一是如果中国能够保持90年代前期尤其是80年代的旺盛内需,经济增值速度一定可以达到接近20%的增长速度。还有就是国际市场风险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如果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内需增长无办法,局面就很难看。

  三、 中国能够把握这个机会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天才的洞察力

  接着的问题是,究竟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这次产业资本转移中的最大赢家,还是别的原因?这个问题是要考虑的,否则就说不清楚很多事情。

  西方产业资本向外转移是对着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并不是专门给中国的。而且严格来讲,中国在政治上恰好并不是西方国家愿意进入的。中国是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政治上保持与西方的一定对立。而其他很多国家,比如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尼、埃及等国家,与西方的关系远比中国好,而且市场化程度,民主化程度也比中国强。但是,恰好是中国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这次世界性产业资本转移,而不是印度,不是印度尼西亚,不是巴西和墨西哥,这难道不值得考虑吗?如果连这样的大势都不清楚,还分析什么经济趋势和政策?

  这次产业资本转移的规模已经远不是上世纪70年代的小打小闹了,是以每年数千亿美元级转移的。在东西对抗时期,一些亲西方的小国利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时也都发达起来,但总规模很小,大多是以千万级人口的国家和地区,加起来不过一个亿。看看今天,中国每年出口达到万亿美元级水平(今年应该达到1万3千亿美元,1970年世界出口总额不过2190亿美元,1980年1 .9万亿,1990年3.4才万亿),涉及的劳动力达到上亿人。对于台湾、韩国、泰国等小国和地区来说,只要制造业发展了,劳动力就紧张,工资就很快上涨,产业资本转移的动力就减小。因此,贫道在那个帖子分析的产业资本转移的条件基本是正确的。可惜的是,人们除了说贫道“荒唐”,但没有人敢对贫道的这些逻辑进行批判。

  由于这次转移规模非常大,因此真正能够长期获益的只有人口大国。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人口接近一个亿和一个亿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巴西、墨西哥等国。这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显然没什么机会,剩下的应该是印度、印尼、巴西和墨西哥,其中印度的机会应该与中国接近,甚至应该更好一些,因为印度似乎更民主,更市场化。但是历史并没有青睐印度而是中国,为什么呢?

  人口大国能够提供数量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不会因为稍微一发达工资水平就高得惊人(如台湾、韩国当年)。但是劳动力是“按质定价”的,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是否有足够的受过初中及以上中等教育的,能够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就这一点来说,中国早在1978年初中生入学率就达到87%,高中入学率达到34%,文盲率只有34%。但是印度在1980年的初中入学率只有30%,1980年文盲率达到60%,基本都是中国一半水平。到1995年,中国中学入学率达到90%,文盲率下降到19%,而印度中学入学率才达到49%,依然中国改革前,也就是15年前的56%。1995年印度文盲率49%,比中国改革前文盲率高出44%。这样的劳动力素质结构,自然很难被产业资本看中。其他几个国家,在1980年和1995年的中学入学率分别为:印尼:29%和48%;墨西哥:49%和61%;巴西:33%和45%,都没有达到中国改革前水平(其实说实话,中国1978年中学在校生人数比1995年还高)。国际资本都是唯利是图的,质量高价格低才管用。

  这次转移的产业资本是制造业而不是重工业和能源交通,人家不会先给你建铁路,高速,钢厂,电站等。上世纪初西方给殖民地建这些,是为了运走东西,日本人在东北建的钢厂也是产品都运回日本了。制造业要求充分配套,电力、钢铁、交通条件要是不好,相关的产业,也就是产业部类如果不齐全,单个制造业根本不会进来。1980年,中国1980年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8500万千瓦,到1993年达到18000万千瓦,而印度到1993年才达到中国1980年水平。1993年印度人均装机容量只有中国的62%。印度夏天那么热连空调都开不了,还哪里有电生产?1980年,中国钢产量是印度的4倍,巴西的2.5倍,墨西哥的5.3倍。1995年,扩大到印度的9倍,巴西的4倍,墨西哥的10倍。没有改革前中国钢铁工业的基础,根本无法与迅速增加的制造业配套。中国在1980年,铁路货运量是印度的3.4倍,1995年增加到4.7倍。人均货运量1985年是印度的2.3倍,1995年是印度的2.7倍,印度哪里有多余运力去满足新增的制造业?正是解放后毛泽东选择了重轻农的关系,大力发展能源、交通和设备制造业,中国才可能承接大量的制造业进来。

  为什么中国能早早就把工业做的部类齐全?因为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积累率始终很高,全国人民勒紧了裤腰带创造出这个局面。1970年,中国人消费率只有63%,积累率达到37%,印度人干什么呢?他们消费了78%的产出,只积累22%。到1980年,中国积累率35%,印度只有27%。一直到上世纪末,印度积累率才达到35%。没有毛泽东时期前辈们勒紧裤腰带,中国现在就与印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实还不是同一起跑线,因为美国肯定不愿意支持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起来!

  有的人会说,你说的那是硬条件,软条件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大门不打开,中国照样无法利用这个机会。

  这叫睁着眼睛说瞎话。这里有三点要注意,首先,中国的开放是在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尼克松会面后,西方全部发达国家都在70年代初期就与中国建交了,而且这个时期中国已经大量进口基础设备,根本不存在与西方国家贸易上的根本障碍,所缺乏的是没有允许外国直接投资。但是,这个时期西方国家根本不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都是政府贷款,而这个时期中国一样用了国际贷款,口子是开的。其次,计划经济和一党专政一点不是外资进入的障碍。因为计划经济反而可以很容易地选择用特区方式来搞开放,而且这也不叫什么发明,其他发展中国家早就这样做了,成功例子早就很多。毛泽东如果活着,也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毛泽东的胆略不比邓小平小,只要对中国有利的事情,做得一定最积极,不就是个特区吗?想想毛泽东敢把金门等小岛留下来,说与美国和解就和解,就知道他会不会把握这样的机会了。海湾的国王体制也都没影响他们开放。第三,毛泽东并不迷信计划经济,毛泽东也没真正搞过严格的计划经济。他的大跃进,他的五小工业,与计划经济都是向背的。这个时期的“计划外”物资和资金,是中国能顺利走向市场经济的口子。毛泽东就一定不会搞市场经济?其实,当年刘少奇说的资本家剥削有功,类似的话毛泽东也说过,只是因为这个时期毛泽东发现市场经济没有可能实现高积累才放弃的。尤其是这次的资本转移的特点是“两头在外”,理论解释难点小,弯子比较容易转。

  贫道很赞同这次新党章以及十七大报告对毛泽东时期与改革时期的自然衔接的论述。

  这里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资本家没有祖国”。资本家是哪里能赚钱就往哪里去,管他什么政治不政治。能赚钱,沙特国王那里去,萨达姆的地盘也都去。台商都喜欢统一?因此都往大陆来?根本不是,是因为这里能赚钱!西方资本家一评估,都会发现把资本投向中国最合适。中国既然早就开了口子,资本进入是必然的。

  贫道是说邓小平路线无非是毛泽东路线的继续,都是根据中国和世界基本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的共产党人。把改革前后划成两个完全对立的时代,完全是有些人的政治需要,与历史事实和逻辑根本无关!

  四、 世界经济的变化是个双刃剑,糊里糊涂最后一定栽跟头

  贫道前几个帖子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反正已经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什么也不用怕。这些人的头脑比较简单,只看见一面,看不见另一面。

  所谓世界进入虚拟经济时期,并不只有西方经济产业空洞化这一个面,还有赌博经济这更大的一面,以及西方换了个方式剥夺你的一面。而且在这个时期,无论是拉美国家几乎挨着个得吃了亏,东南亚也吃了亏,连小日本也吃了亏。也就是凡是开始没有与西方金融经济的“国际惯例”接轨,凡是金融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在被迫与世界接轨后,无一例外得遭到洗劫。其中有些国家还能缓过来,如日本、韩国、巴西,有些国家至今还缓不过来,如泰国、马来西亚、阿根廷、墨西哥,有些国家从此没了出路,如印尼。

  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出现金融危机,为什么他们不早早与“国际惯例”接轨呢?道理很简单:一个适合物质生产的金融环境与一个适合赌博的金融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物质生产需要的金融环境一定是: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因为物质生产添个设备要周期,物资的购置和运输要周期,还要保持材料库存和成品库存,如果利率和汇率三天两头大幅度变化,企业根本没办法生产。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如果股票价格涨跌根本与企业经营好坏无关,只与大家猜想别人怎么看有关,企业经营者也不用考虑什么股东利益了——因为无从考虑。因此利率和汇率稳定,可以捉摸才行。因此,凡是制造业大国,中央银行业一定要管这件事情,要给企业创造一个安全环境,这就是利率管制,汇率管制,不开放资本项下的外汇市场。

  而赌博市场要的就是不确定,要的就是动荡个不停,幅度越高越好。风险与收益对应,要赚钱没动荡没风险那还叫赌场?

  不是说有金融管制吗?有对冲手段避险吗?这都是说着玩的,金融市场本身就是赌场。金融管制就像管理严格些的赌场,无非不能出老千。对冲无非是给你玩的花样多点,今天拍老虎机手气不好改轮盘赌,要不十一点、老虎机和牌九一起玩,十一点赔的牌九赚了,这就对冲了。但赌博性质变不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变不了。而所谓股票汇率指数,就像一个加码的杠杆,比如本来拍一下老虎机赌1元,现在还是拍一下,是1000元。多数所谓衍生工具都是这个作用。美国长期资本公司资金35亿美元,贷款1000亿美元,下注选择权1.2万亿美元。

  一个叫“闯绿灯也得罚”的网友说:“看下历史数据,先是美国,然后依次是日本、东南亚四小龙等,都曾是国际贸易顺差大户。结果并不是养肥了自己供他人宰割。而是顺势而上,最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强国或者富裕国家和地区。”后来他又说,中国根本不需要担心,中国金融管理最严格。这些人也太大意了。

  日本不是靠这次资本转移发展起来的,日本靠的是创造了一个资本干预度很低的企业环境(这个时期日本的所谓上市公司基本是裙带公司,甲企业持股乙,乙持股丙,丙持股甲,企业分红派息很低。职工集体福利搞得与共产党国家一样),靠适合物质生产的金融制度,创造了一个效率很高的生产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规模世界第二,而且大有实现不依靠“枪杆子”就挣个世界第一的希望。

  “道奇改革”确定的1美元兑换360日元(一直执行道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前)的固定汇率是这一切的基础。日元被长期低估,积累了巨大的升值潜力。“广场协议”后,日元与美元比价为1比120(最低的1995年为1比80)。广场协议包括日本金融市场的开放,从360降到120也是场斗争,日本政府为了维持日元的低价,大量印刷日元以增加日元供应量,加上外汇结存奇高,日本货币发行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日元逐渐坚挺,对日本出口企业压力增加,日本政府为了缓和升值压力,连续下调再贴现利率,使居民依靠储蓄保值的希望完全破灭。一方面有充足的货币,流动性没问题,一方面政府“逼良为娼”,迫使老百姓下海盲目炒股炒楼盘,于是日本金融市场开始繁荣娼盛起来。1985年日本个人金融资产中股票占9%,1987为16%,1989为21%。大家都来玩股票和楼市,同时银根这样松,大量货币投放市场,支撑了一个急速扩大的泡沫。1985~1989,日本225种股票价格指出从13113点上升到38916点,年均上涨近50%,1987~1990,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超过美国,世界第一。1989年末,是美国面积二十分之一的日本,地价总值是美国的4倍!

  这个时期,日本人无比幸福,随便买个股票肯定赚钱,随便买个楼盘也一定赚钱。大家都赚钱,赚的谁的钱?既然赚的钱不是别人赔的钱,一定是增发的货币,也就是开赌场的日本中央银行的钱,因为他们在不停的增发货币。80年代以后,日本金融也“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放开利率和外汇管制,允许银行混业经营,衍生工具也开始花样百出。这就像养肥了的一头猪,本来在自家圈里别人插不上手,把圈门打开了,各家金融大鳄抄着刀子就进来了。1988年9月日本引进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一年后,日本股市惨烈崩盘。日本人不仅花钱把美国80年代的经济泡沫买光了,还被席卷了一大批钱,最主要的是,连续十几年经济走不出低谷。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日本经济总量低于德国、中国,已经排到第四。

  这就是绿灯网友的日本“顺势而上,最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结局。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小龙”们,无一不是资本转移的受益者。上世纪7、80年代虽然转移数量有限,但这些国家规模也小。于是被称为经济奇迹,封为这龙那龙的。但他们也都不清楚虚拟经济这些恩惠是有代价的,虚拟经济是双刃剑。这些国家与日本一样,开始的金融市场都没与国际接轨,适合物质生产,因此都有漏洞。但是既然人家给你钱,就会要求你符合人家的规则,尤其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不停地要求你金融开放。于是,东南亚国家一个个的都金融自由化了。

  2001年,美国三大股市总值18万亿美元,香港世界第六,新兴国家之首,0.6万亿美元。2001年世界外汇日交易量3万亿,香港世界第五大,900亿美元,其中港元参与的不过50亿美元。到1997年,也就是绿灯网友认为的“国际贸易顺差大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富裕国家和地区”时,一头大象跳进了洗澡盆里,所罗斯调集上百亿美元挨个把规模更小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洗劫一控,卷走上万亿美元。最后香港之所以幸免,是因为政府跳进来救市,加上中国撑腰,才最后没垮。

  墨西哥也曾经是这次转移的收益者,上世纪90年代,墨西哥被世界清算银行评价为:“对外赤字与宏观、微观经济,无论用何种标准评价都是健康的”,被称为“新兴国家的样板”。这个时期,西方国家大量资本涌入,因为这里的利差和收益最大。1990~1993年涌入墨西哥资本达到910亿美元,70%进入证券市场,购买了墨西哥50%的股票和20%的政府债券。这三年墨西哥股价上涨436%,也是买股就赚钱,买房就升值,形式一片大好。1994年,北美贸易协定正式生效,高额补贴的美国农产品把墨西哥农民逼得到处起义,比索开始贬值。机会一来,索罗斯等金融大鳄跳了进来,大量抛空比索,墨西哥政府耗尽数百亿美元储备,也没拦住,外资抛空,股市崩盘,货币贬值,接着蔓延到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

  所有适合物质生产的国家,其金融体制肯定没有完全与适合赌博的国际金融体制接轨,都是西方国家批评的对象,也是国内改革派诟病的对象。同时,这些国家往往银行坏帐不少,因为后起国家产业、产品结构变动非常快,企业投资收益期都不符合标准,最后形成坏帐可能性很大。这些国家总因为内外压力最后选择开放金融市场,而他们的缺陷又成为金融大鳄战无不胜的缺口,于是“改革开放带来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金融自由化带来货币经济繁荣娼盛(追涨),外资抛空带来金融危机(杀跌),这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三部曲,成为当代所有‘新兴市场’无一例外的宿命”(王小强《投机赌博新经济》216页)。

  遍观世界,所有新兴市场没有被洗劫的,只有中国了。

  中国不是香港和东南亚小国,很难想象中国会落到泰国的地步,但中国顶多是个日本。而且中国如同当年的日本,本币被常年低估,升值压力很大,外汇储备奇高,已经印刷了大量人民币,流动性已经好得出奇,去年开始的股市楼市高涨,赚的也是中央银行的钱。中国通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一样,银行坏帐很充足。中国之所以还没像日本那样被洗劫,原因很简单——猪还在圈里,而外人不准进。按照中国已经制定的金融改革“计划”,十一五期间,资本项下外汇交易要开放,利率和汇率管制要与国际接轨,而且明确要引进外汇和股票期货指数交易,等这些条件一具备,人行为了稳定汇率,只能大量增发人民币。不用几年,中国人也能享受当年日本人的福气。而且中国比日本更合适屠宰的原因在于,中国股市中股民人数和参与度,以及还手数都比当年日本大得多,连培养都不用。再加上十七大报告刚讲要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证监会的老板就说这是说让大家买股票,不是自己给自己上套么?

  显然,绿灯对做一个“国际贸易顺差大户”很是高兴,贫道给绿灯揭示一下美国人能够怎样“从一头牛身上剥下两帐皮”:

  世界进入虚拟经济后,金融市场交易量是物质生产的100倍,大部分钱都是在这里先转够圈子才出来的。而支撑这个赌博市场的钱是印出来的,主要是美国人印的。1997年美国金融资本存量大约27万亿,美国经济要支付1.3万亿美元的利息,也就是说美国金融资本赚的钱是中国当年全部物质生产的1.44倍。告诉绿灯一个美国人都不隐讳的话:“我们指挥你们给我们送来这些费劲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美妙的汽车、照相机和机床。而我们又给你们提供了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些乔治-华盛顿的头像”(美《墨顿-米勒论金融衍生工具》247页)——这是第一层皮。

  接着是第二层,就是前面讲的过程。1996年美国劳工退休基金在海外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投资中资本膨胀是1983年的20倍,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高,分红派息高。然后一遇风浪,则大赚一把,接着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美国各种基金总计从这里卷走上万亿美元——这是第二层皮。

  知道厉害了吧,绿灯网友?起码马哈蒂尔比你清楚,他在事后说:“我们努力了40年才发展起来的经济,突然被人凭着数十亿美元的投机和见不得人的手法,在短短几个星期内便毁于一旦”。

  五、 中国有可能摆脱所有新兴市场的宿命吗?

  中国现在确实是“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但这个形势大好并没有包含国际形势,是没有把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的教训考虑进去的判断。因为贫道看到的是,我们对今后的发展的基点,依然放在“深化改革”上,尤其是明确提出很快要进行“金融领域”里的深化改革,也就是要金融自由化,要与国际市场接轨。放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灾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一种盲人摸象的思路,最后好不到那里。

  因此,中国人必须积极面对血淋淋的事实,看清楚悬崖的位置,设法避免再走一趟所有新兴市场国家的老路。在这么多国家一个个走进灾难后,中国还要往里跳,那才真叫傻瓜一个。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内需始终疲软,不得不依靠外需增长。而外汇储备闯世界记录的高,对应发行的人民币已经高达近10万亿,加上整个赌博市场都认为人民币低估了,升值潜力巨大,游资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的汇市、楼市和股市。同时,30万亿的各项存款,15万亿的居民存款,都是进入各种赌博活动的巨大资源。而且这些资金总要找到合适的投资市场,不给他们开口子总是不行。于是,国内专家和国外专家一致要求中国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而且我们自己也承诺在十一五中开放资本项下外汇兑换,允许外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引进股票和外汇指数交易内容,急急忙忙地往那个终点走,看着就让人心惊胆战!!

  有人会说,没事情的,那些发展中国家虽然都栽了跟头,现在不一个个挺过来了吗?虽然栽了跟头,但最后各方面与世界都接轨了,以后发展不就什么也不怕了吗?

  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些发展中国家,包括日本这个发达国家挺过来了,但有些就没有。即使挺过来了,往往也要损失10年左右的发展机会,而这10年,谁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呢?如果中国栽2010年前后栽了跟头,到2020年才恢复元气,恐怕印度不会再给中国机会了。

  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大不了就是引起经济危机,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往往就是社会动乱,甚至国家分裂。日本金融危机虽然使日本经济停滞10年,但没有伤筋动骨。印尼金融危机,立刻政治动乱,社会动乱,国家分裂。墨西哥金融危机,至今起义的州还没熄火。巴西看起来似乎过去了,但国内政治混乱,治安混乱,始终没消停过。泰国金融危机后,政治动荡,民族宗教矛盾激化。因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奇迹,都伴随着两极分化加剧,而发达国家虽然经济危机了,但人家早就中产阶级化了。中国目前叫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中国吉尼系数亚洲第一,中国一党专政,中国新疆、西藏、台湾分裂势力嗷嗷叫在等着呢,到中国出现金融危机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恐怕想都可以想出来。

  中国能够摆脱这个宿命吗?不见得不行!

  要避免中国发生灾难性崩溃,首先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中国现在有的是地方筹集钱,正好用来解决这些问题。股市汇市的印花税西方没有,因为人家鼓励赌博。中国千分之三有人嫌高,贫道认为还太低,提高到千分之五最好。一天两市数千亿交易,千分之五能收十几亿,一年下来4、5000亿,汇市以后好了,也能收个几千亿,加起来上万亿。加上国企上缴利润,这些钱足以给3~4亿低收入群体每年补贴3、4千元。控制赌博的办法就是增加成本,成本高了还赌,就从中挣钱来解决贫困问题。

  中国应该把握住一条——只要贫富分化没明显解决,只要低收入群体还无法生活,就不要搞金融改革。就算以后真要接轨,也要等这个问题解决后而不是解决前。因为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定出现严重问题。金融危机必然带来经济危机,失业者主要是农民工,而现在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已经占总收入的40%多,如果出现经济危机,大量农民会彻底破产,引发社会动荡直至政治动乱。

  其次,一定要加大物质生产部分投入,因为金融资产不能找到投资内容,早晚要搞赌博。那么就尽快开始大西部水治理,这个项目上万亿人民币,整个下来恐怕要10万亿。这个项目上了,中国将变成两个中国,增加一倍的耕地和牧地,增加一倍的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把这个项目分开用上市的办法进行,既对股市有吸纳作用,又能将一个关系千年大业搞成功。赌博总不是办法,在大家都赌博时,把钱吸引到物质建设上是最好的思路。

  也许贫道的办法没什么用,但是如果根本不知道前面有个坑,还风风光光地大步向前,恐怕也没什么用。贫道这个内容的帖子,不知道为什么人非常不满,还骂起来了,纳闷。没惹他们什么呀,不过是说我们中国的事情而已嘛。

  贫道这些说法,其实是把王小强的《投机赌博新经济》的观点进行了介绍,当然贫道自己都没真看懂。写这些也是为了帮助自己消化这本书。谁要买这本书,请给贫道发短信并写清楚地址。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奔月打破了三个神话(转贴)

来源论坛:西陆东方军事   文/鹰临天下

嫦娥一号已于7日顺利进入绕月轨道,漫漫奔月路圆满地划上了一个句号。从工程角度看,此次发射已经胜利结束,剩下的就是科学探测和在轨调控了。

嫦娥奔月的成功,固然是中国航天的伟大胜利,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伟大胜利。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界和企业界弥漫着“产权万能论”的“科斯神话”。 科斯定理是建立在产权明晰使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之上的,从而推导出“私有化最有效率”的神话的。但中国国有企业的迅猛的良好的发展壮大打破了这种神话,嫦娥奔月更是打破了三个神话。

第一个神话就是无产权则无效率,国有企业一定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中国航天是典型的国有企业,保持着很多计划经济的特点。按照产权制度学派的理论,中国航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产权不清的企业,所有员工都因为没有产权而缺乏热情。而且激励体制因公有制的束缚也不健全,缺乏活力。这样的企业能高效率吗?

事实似乎的确如此。中国航天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确实没有产权,在制度上就没有“分一杯羹”的可能,也没有高工资和高福利等“搭便车”的可能。航天的年轻人搞的是尖端技术,工资还达不到“白领”阶层,更别说中产阶级了。

但中国航天40年来的经验证明,国有企业可以比私有企业更有效率。为了有一个准确直观的认识,就拿“嫦娥一号”与日本的“月亮女神”比较一下吧!日本“月亮女神”探月计划始于1999年,但日本早在1990年初便向月球发射了第一个探测器———“飞天”(也称缪斯A)。其间在1991年又推出了“月球-A”探月计划,一直到2006年才被迫撤销。按照产权学派的逻辑,日本的宇航开发财团是民营的,应该是最有效率的。日本对月球的探索应该是从1990年正式实施的,即使从“月亮女神”计划算起也用了8年时间。中国的探月构想到1994年才提出,2004年“嫦娥一号”计划才正式实施,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取得了成功。

据欧阳自远院士的回忆,科研人员每天都自觉加班到深夜12点,除夕时破例到晚上10点下班,所有科研人员都很奇怪:今天为什么早下班了?连中国人最注重的年三十都忘了,可见科研人员忘我工作到了什么地步!这从产权制度学派来看也是没有道理的,一个激励体制不健全的企业怎么能让员工们如此辛勤工作?!这些员工是为了什么如此勤奋?

无疑,中国航天又一次打破了这个产权神话。

第二是国有企业只适合于公共产品生产服务领域,不适合竞争领域。

众所周知,现在的航天领域已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各国不仅是为国家的科学实力和经济实力竞争,更是为未来航天产业的丰厚利润竞争。美、俄、欧洲航天局、日本、德国甚至以色列、韩国、印度都加入了航天竞赛,竞赛范围也从近空延伸到了深空(指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通常认为是月球和月球之外的宇宙空间探测)。事实上所有的航天竞赛都是举全国之力完成的,而且航天领域的官方组织的效率大部分要高于民间组织的效率。因为航天领域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明晰的发展目标,必须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发展。计划体制的能够极大地降低制造、运输、销售、采购的成本,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这就是国有企业效率高于民间企业的原因。如果在航天这项高技术产业中国企效率强于民企,又有什么理由证明在其它竞争性领域中国企效率一定低于民企呢?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的国有企业都证明了国企可以创造比私营企业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活力。

三是“市场换技术”的神话。

比较经济论迷信产业分工,认为中国人不应该搞高科技,只需要安心做八亿条裤子来换一架波音飞机。新自由主义者不相信中国人能搞高科技,认为经济全球化了,中国人只管赚钱就行了,有钱就能买到高新技术。在他们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换技术”无疑是终南捷径、金科玉律、不二法门,结果是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到。

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其实也不难,关键是在“市场换技术”中是不是坚持了以我为主,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让出市场就会得到技术。中国航天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荣,也就是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反观中国的民用飞机制造业和汽车行业的屡战屡败,恰恰就是因为在“市场换技术”中丢掉了“以我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产业安全底线。自力更生是指航天人从不闭步自封,积极利用国外的科技成果,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却不迷航,就是因为他们坚持“以我为主”;艰苦奋斗就更不用说了,嫦娥一号才花了14亿人民币,连国外的一个零头都不到。为什么能用这么少的资金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关键也在于他们“以我为主”,不走国外高投入高起点的道路。毕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不可能为航天投入那么多的资金、设备和人才,也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国情!

公有制企业或民营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在于企业管理,与产权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着管理学对“人”的认识由“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复合人”到“自我实现人”的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也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要求“以人为本”管理成为潮流。 “经济人”是认为人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社会活动的,并且为了物质利益会不择手段; “社会人”更进一步,即认为人是以追求社会认同感(包括交往和归属感)为目的而进行社会活动的人。后来又出现了“管理人”的定义,即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出相对令人满意的选择。

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是“复合人”,即由于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人有时会表现为“经济人”,有时会表现为“社会人”,有时也会表现为“管理人”,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人们对于自己遇到的各种事情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自我实现人则认为人都有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才能的要求,只有这些要求得以满足,人才会感受到满足。

而新自由主义者早已落后于时代,还在死抱着“经济人”理念不放。连人的本质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就更遑论企业管理了。用这种庸俗发展观来指导改革开放,当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是看错了病抓错了药!

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中心环节,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符合世界潮流。以人为本,政治如此,经济如此,军事也如此,科技更是如此。不管在什么时候,人的主观能动性总是第一位的。体现在航天人身上,就是不怕鬼不信邪。 不怕鬼,就是要有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自信和勇气,不要盲目的崇洋媚外;不信邪,是指以科学态度敢于推翻既有思维模式和理念,敢于质疑权威,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是批判。当然不怕鬼不信邪并不代表我们反科学伪科学,千万不能重演“永动机”、“水变油”、“取消中医”这样的闹剧和悲剧。

向所有航天人致敬!向所有为了祖国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9院士联名轰卫生部医疗水平逊非洲

三月十一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九位院士委员联名建议下届政府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统筹管理国家的人口与医药卫生事业,并及早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保健法》。 这九位院士中,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有钟南山、巴德年、李连达、高润霖、程书钧、王红阳、刘志红,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有杨雄里和强伯勤。图为巴德年委员代表九位委员作《加快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建设 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联合发言。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健康”

医学专家钟南山等9名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昨日在政协大会上联署发言,批评国家投放在医疗的开支比例逐年减少,医疗架构政出多门、互相卸责;更直指“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拒绝搞“全民医疗”,结果导致总体医疗卫生水平在全球排144位,卫生公平性排名188位,列倒数第4,连印度和非洲的赞比亚都不如。

他们呼吁下届政府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整合国家医疗架构,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并颁布《人民保健法》,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此项建议获数十名政协委员联署支持。

这9位院士包括中国工程院的钟南山、巴德年、李连达、高润霖、程书钧、王红阳、刘志红,中国科学院的杨雄里、强伯勤。吉林免疫学专家巴德年代表9人作了2000多字的发言,指现行医卫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主因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卫生公平性全球倒数第四

他说,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曾获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了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遗憾的是,时隔20年后,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世卫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

医疗开支比例逐年减

“国家已有能力、有财力解决人民的医药保健问题,但投放在医疗卫生的开支比例却逐年减少。”巴德年说,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卫生投入列作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发达国家的医药卫生开支均占GDP10%以上,连巴西也有7.9%,印度6.1%,赞比亚5.8%,但中国仅2.7%。

斥藉“国情”拒全民医疗

巴德年批评“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会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走的结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无法承受的地步”。他批评现行架构“政出多门”,“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西医的不管中医”。他建议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重新整合医疗架构,及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他最后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中国人也有能力解决人口与健康问题。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世代健康的伟大民族,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安邦集团首席分析师陈功对此表示,代表们的发言是很切中要害的,而且发言中的矛头比较“隐蔽”的指向了卫生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卫生部成为了众多代表的指责对象。而作为新医改方案制定的主导力量的卫生部,受到如此巨大的压力,这很有可能会使得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时间延后,估计今年新医改方案可能不会出台。而即使出台,也将是“一片混乱”。
不过,陈功也指出,通过观察这些批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这些意见已经命中了要害,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越是尖锐的批评,越能暴露出问题的实质,越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发表于 2007-11-1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粉墨登场,群魔乱舞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日系彩电索尼、松下、夏普、三洋、日立、东芝等传出悄悄订立"降价联盟"之说,企图联手压制中国彩电军团,为此,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厦华等中国彩电军团,也悄悄订立"技术联盟",中日巨头纷纷"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引起彩电业中日大战,令人关注。  

    日前,索尼率先发起降价狂潮,40英寸液晶电视直降5000元(但仍有1万元以上的暴利),其他几款也降了2000元左右,整体降幅高达20%,引发了洋品牌平板电视降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夏普随即将其新推出的6款液晶电视大幅度下调价格,平均降低4000元;三星将40英寸液晶电视由27000元降到18700元,降幅达8000元;三洋也将一款32英寸液晶电视降至9980元,降幅约2000元。以日系彩电为主的降价狂潮,引起了TCL、创维、长虹、康佳、海信、厦华、海尔、夏新的联合抗敌,他们不约而同地揭露"洋彩电仍暗藏惊天暴利"的"降价谎言",引人关注!  
  

  日系彩电圈钱狂潮遭打压

    "卖一台索尼彩电的利润,相当于100台中国彩电的利润!索尼一年在华狂赚10亿元,靠什么,就是靠中国消费者的崇洋情结!"世界名牌协会的国际营销大师科特尔对记者称。据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连锁卖场的专家介绍,索尼40英寸以上的平板彩电的均价一般在2.5万元以上,此次降了5000元,但平均售价还在2万元左右(成本不足1万元),而同样品质与技术的国产彩电,售价一般在1万元,以TCL、创维、长虹、康佳为首的中国彩电企业的每台纯利平均为100元,而索尼、松下、夏普、三洋等日系彩电每台利润平均高达1万元以上,卖100台国产彩电的利润只相当于一台日系彩电,如此差别可谓惊天动地!TCL、创维、长虹、康佳、海信、厦华、海尔、新科、夏新等厂家均认为"为了中国消费者,国产品牌必须联手揭露洋品牌暴利的真面目!"

    近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国性调查中,索尼在华的销售跌出前七名之外,前七名全部是TCL、创维、长虹等国产品牌,但索尼赚的钱却比所有中国品牌的总和还多,为什么呢?世界名牌协会专家一语道破天机:索尼充分利用了中国消费者对洋品牌的成本、技术、品质、定价"不知道"的崇洋媚外"错觉",故意将价格定得很高,刻意营造一个高端品牌的假象,其圈钱手法与索尼数码相机如出一辙。日前,索尼6个型号30个批次的数码相机均存在成像均匀度、自动曝光不合格等问题,这6个型号的数码相机已被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判定为不合格。这是浙江省工商局在日前的通报中披露的。当索尼相机与索尼彩电都爆出"品质低、价格高"的黑洞之后,以TCL为首的中国军团与以索尼为首的日系军团的对决,就证明"智猪策略"较量的不仅是规模,更多的是自主创新速度与实战营销的技巧,"恐龙痴呆症"正是索尼、松下、夏普、三洋等日系军团惨败于TCL、创维、长虹、康佳、海信、厦华等中国军团的根本原因。

    "惊天暴利"难掩"五大技术恐慌"

    近来,实行"智猪策略"的索尼开始在平板彩电方面发足狂奔,但这头"大猪"的身形依然显得"笨拙",与众多的"小猪"相比,没有领先技术的规模和品牌是"空洞"的竞争力。以索尼、松下、夏普、三洋为首的日系彩电为什么陷入可怕的"技术恐慌"呢?据世界名牌协会调查分析:目前彩电的制造技术主要分为"五大关键技术",第一,芯片技术,这项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是由欧美企业垄断;第二,显示屏技术,不论是液晶屏还是等离子屏,目前主要由韩国与中国台湾的企业垄断,中国的上广电、京东方等也处于第二集团;第三,应用技术,主要是零配件的配套能力,中国企业在全球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第四,工艺制造水平,为什么洋品牌都喜欢到中国来加工?不仅是人工成本低,更主要的是中国的制造工艺在全球领先,许多洋枪洋炮等先进生产线都落户在中国;第五,系统集成的技术,一个彩电就像中国的"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一样,还有一个"系统集成"的优化问题,为什么日本的人造火箭不能绕月飞行?主要就差在系统集成技术上,所以中国彩电胜过日系,也得益于中国企业独步天下的系统集成技术。世界名牌家电网主编Jeny认为,从平板彩电最关键的"五大技术体系"来解剖,我们发现,欧美在芯片上领先,韩国与中国台湾在显示屏上领先,而在最基本的应用技术、制造工艺、系统集成这三个方面,全部是中国企业领先,由于日系彩电没有一项领先,其彩电暴利又从何而来呢?就是靠"拉大旗作虎皮"的"品牌错位",许多跨国公司就善于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错位",让消费者误以为其技术高、品质高,而达到谋取暴利的目的,日系彩电正是这一"鸦片营销"的最成功案例!林则徐"虎门销烟"烧的是八国联军的鸦片,而中国消费者认清日系彩电真面目,才能破除灵魂深处的"品牌鸦片"!这种"品牌鸦片"从深层次讲不是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与技术,而是取决于附加在产品上的品牌区域优势,因为日本经济发达,人们就误以为什么都先进,从而产生"盲目从众"的心态。

     买不起汽车的,可以在彩电上支持国货!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当年在清华的告别演说

今天,我来到清华,心情非常激动,在美国白宫的南草坪上也没有这么激动过。来到这里心里还是有点... 毕竟是后生可畏啊。
今天王校长叫我到这里来个大家做个报告,我本来也想做个很好的报告,国务院研究中心的人给我起草了这么厚的一个东西,可是昨天又送来了这么厚一摞文件,我只能先改文件了,只能先公后私啊。 我今天来这里,其实不是做报告的,是来告别的,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的告别会。
我从1984年开始受刘达同志的邀请来做院长。我本来没有学过经济,但是对管理特别感兴趣,所以不知高低,一口应承。但是这些年来,我给经管学院没有做什么事,甚至同学们想见我一面都难,难道我真的政务繁忙到见同学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么,扪心自问,心中有愧。我带过四个博士生,他们的论文我也读过,但的确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来。所以我就把世界上的最优秀的管理者邀请来,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希望能对经济管理研究院的成长有帮助。第二次顾问委员会时,美林银行私下给我递给一封信,说愿意捐给经济管理研究院50万美元。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不能收,因为我是请他们来提建议,而不是乱收费的。我不能让外国人说:中国到处乱收费,现在连清华大学也乱收费阿。因此,我告诉王校长、贺书记,我当这个院长其实没好处,有钱也不能收。
我自从作总理以来,事情很多,因此好几次提出要辞去院长一职。但他们每次都做工作,说起了作用,但是我也不知道起了什么作用。我今天来是正式辞去院长一职,也请在座的其他院系的同学作个见证人,教育部长陈至立也是见证人了。大约校长书记也考虑我前边提出的情况,同意我辞去院长一职。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都是经验之谈,希望对同学们有好处,大家不要传出去,也不要录音,这样错了我可以改。王校长给我提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第二个是中美关系,第三个希望我能给在校同学和经管学院提几点建议。每个问题都能讲一天,所以我只能择要讲一下。一旦择要,就可能走火。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
总的来说,国际经济发展走势趋缓。有人预言今年美国年初经济增长率会是负增长,后来是1.3%,但是走势趋缓的情况没有改变。欧洲经济增长明显趋缓,欧元疲软,现在一个欧元只能兑换0.85个美元了。日本经济看不到希望,已经十年的停滞了。他们跟我们的问题差不多,银行体系混乱,坏帐、呆帐太多。
他们的大企业有点像我们的国有企业,问题众多,反正近期内是不会有什么转机。东南亚还没有完全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度过来,他们的政治很不稳定。尼泊尔的国王夫妇被枪打死,前几天我去那边还见到他们的国王,对中国感情很好,很真挚。我难以想象,几天之后,就发生这样的惨剧。他们国家很穷,人均收入两百个美元,加德满都跟我们的县级市差不多,污染非常严重。
总的来说,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比去年下降2-3个百分点。谈到国内经济发展,我们认为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个连国外都不得不承认,前几天《纽约时报》的社论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上是一支独秀的。
去年,我们实现了国有企业的三年脱困。所谓"脱困",就是实现大多数收益较差的企业能够开始赢利。我们农村,粮食储量继续增加,但是农民收入减少。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应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有人问:今年世界经济形势走势趋缓,我们还能保证去年百分之七八的增长率么。我认为,没有问题。我们在去年做预算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考虑,即使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完成这一点的。根据现有的统计看,前1-4月执行情况良好。虽然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问题。我最重视的三农问题、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问题还没有解决。
今年前四个月里,我们的GDP增长率达到了8.3%,财政收入增长率为28.8%,国企收入增长了35.5%。我们主要是靠内需,但是外贸也很重要。我们的GDP是1万1千亿美元,去年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700亿美元,不可谓不少,其中出口2550亿美元,进口2250 亿美元。但是今年出口增长率下降很大,去年比前年前四个月增长率为30%多,今年比去年增长率只为10%多,广东更是只有0.9%。而且今年一季度的订单主要还是去年的,因此整个经济形势有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情况。但是没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主要是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外贸对我们有影响,但不是根本的影响。我们希望外贸的增长超过我们的GDP增长率就可以了。毕竟世界需要我们的产品。现在看来,我们完全有信心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取得成功。
我们的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了,后来又产生了通货紧缩,于是我们在97、98两年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也完全取得了成功,这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一个创举。我们的基础设施投入很大,内需的量是非常大的,现在已经投入了两万五千亿元,其中一万五已经建成。将来西部大开发,投入还要大。我们的水利设施投入也很大,现在我可以放心地说,嗯,也不是很放心了,如果遇上万年一遇的洪水就不好说了,如果只是98 年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我敢说,长江、黄河,都是没问题的。不但基础设施,我们的教育也投入了很多,这几年的投入是空前的,陈至立部长在这里,她可以作证。
我们现在到处大兴土木,到处在修铁路、公路,什么七纵八横,项目太多了,我都记不住了。前几天我跟铁道部部长去看青藏铁路建设,我对他说:你要在这里修一条主要用来客用的道路,跟亚欧大陆桥连接起来。你要有一列豪华列车,在拉萨修建五星级宾馆,专门把那些经常有"高原反应"的人拉到西藏去,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西藏,看看解放前的西藏,让他们住在五星级宾馆里没有"高原反应"。作为一个总理,我是失职的,我还没有去过西藏,医生不允许我去。我等着铁路修好了,就去西藏。西部大开发,将来的效益不用说了,至少目前就带动了工厂开工,机器都运转起来了。
这样做有没有风险?当然没有风险,不要听那些经济学家胡说八道。美国国债那么多,都没风险。我发这么多有什么风险。25000亿很快就有收益的,去年财政收入增长2000亿。
现在除了基础设施推动内需外,还有消费。今年"五一"七八千万人出游,历史上有过这么多人出游么?农村出游的不多,我们三四亿城市人口,平均四分之一出游了。去年"五一"第一次放长假,结果由于没有做好准备,全国挤成一团,今年他们作了许多工作,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我们去年长了公务员的工资30%,今年还要长,不长他们怎么有钱出去旅游呢?你们不要鼓掌,跟你们没有什么关系。噢,教授可以鼓掌,因为部长说教授涨得还要快。去年我拿了六百亿来给公务员涨工资,今年不能像去年有那么多钱,地方不支出一部分,光中央财政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但是我们还是要涨。提高工资,除了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外,还能提高他们的自尊,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涨得比我们还快,但是这是赢利的企业。那些没法涨工资的怎么办?我们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维持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我上任以来,对社会保障体系下了很大功夫。一个国家,没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可能进行其他诸如国企问题的彻底解决。
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能够保持在七个百分点以上。当然我们还是要稳妥,对一些重大的改革根据现有的形势要稍微放缓。比如农村"费改税"的问题,去年在安徽全省试点,本来准备今年推开的,中央准备了200亿元支持,但是现在看来还有问题需要研究,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无法保障,现在基层财政很大一部分支出在义务教育方面,其中县级财政的50%,乡镇一级达到了80-90%。如果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持,农村的"费改税" 就不能很好的实行。我们现在准备让农村只收学杂费、书本费,不能收那么高,动辄几百元,要严格控制教育收费。  

另外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改革没有办法解决。有话说,国有企业,一个人干,一个人看,一个人来捣乱,现在要改革,就要把2/3的人请走,你让他们哪里去?现在辽宁正在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试点,原来准备大试点,每个省都找几个城市,现在是每个省找一个城市来试点。第三个是加退案母。目前问题是油价太高,28-30美元/桶,去年还是25美元/桶。因此原定下半年实行,但现在看来要推迟。因为你改了,汽油收那么高价钱,但是到时候人家还是设关卡,要收费,怎么办?明年的经济形势没有很大问题。但是我们的思想束缚还是很厉害,比如农村,我们一直说"民以食为天",但是我们不能强调过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太多,我拿了好几百个亿建仓库,可是即使放在仓库里边还是发霉阿。但是有人还是要让农民种粮,我们应该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多种树,种经济作物。有人听说要让农民改正种植结构,于是就让农民拔掉麦子,种上土豆,明天又种上别的作物,这叫什么调整种植结构阿!!!我们种树多了,农民就可以致富啊。我们把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给他们吃,就是要改耕还林啊,这样还可以改善环境。同学们,这两年北京的沙尘暴越来越厉害,我们的水很紧缺啊。密云水库现在在吃老本,官厅水库污染太厉害。但是我们还修了这么多草坪,我们能养得起么?清华这几年来,什么方面都进步了,但是就是种树没有长进,远没有我1947年来到清华那种草木繁盛的感觉了。世界一流大学,没有树木怎么行呢?将来自来水是要收费的,要收到跟矿泉水差不多。
我们要多种树!!!
二、中美关系
随着布什上台,中美关系确实在发生调整和变化,特别是中美撞机事件以后,布什几次发表强硬讲话,目前中美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我们的观点是沉着应对,冷静观察。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人说,中国要靠美国,因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对美国顺差五百亿,对欧洲顺差二三百亿,对东南亚逆差二百亿,对台湾逆差二百亿,对韩国逆差一百二十个亿美元(以上也是)。
我认为,如果美国停止与中国贸易,他们的通货膨胀率马上就要上升两个百分点。他们需要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有劳动力密集的优势,这是哪个国家也比不上的。一双名牌运动鞋,在中国成本12个美元,其中两个美元给了工资,他们拿到美国去马上120美元。如果没有中国,他们能以这样的价钱买到货物么?有人说,你现在在美国购买那么多的国债,如果他们一冻结,怎么办?我说,买美国国债利率最高,年初利率为6.5%,现在降到4%,但还是最高的,我每年可以拿回七八十亿美元的利息,有什么不好?美国敢冻结么,除非发生中美大战,世界大战。那时候我们在国外的外汇是三千个亿,但是外国在我国的投资是五千个亿。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广交朋友。有人说我们政府表现太软,但我认为,每件事的处理都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决定。你硬不硬是跟你的实力有关系的,你没有实力,在那里说几句强硬话,别人也知道你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有什么用???
我们现在在经济实力,特别是外汇实力上有很大提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现在不是我们利用外资,而是外国人在利用我们的外汇阿。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不是引进外资,当然不是说不要外资了,而是引进人才、管理、知识。当然我希望引进人才只是一个过渡,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赶快成长起来,肩负起建设我们国家的重任!!!
三、感谢和忠告
王校长要我跟大家谈谈感想,我昨天晚上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想谈谈"为人和为学"的问题。电机系的老主任章名韬(恐名字有误)曾告诫我们说:为人要比为学更重要,为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清华不仅是一个为学的地方,还是教人为人的地方。清华有很好的传统,民主、科学、革命。我非常敬佩朱自清先生的为人,很喜欢听他讲话,虽然他写很好的文章,但是不会讲话。我敬佩他为人的那种廉洁和谦虚。我还清楚记得朱自清先生在同方部的一次讲话,音容宛然。我们也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张先生纵论天下,大骂国民党。我后来做班长,学生会主席,读了很多很多书,我的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在那时候建立的。
谈到为学,坦率地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不喜欢工程,因为英文好,喜欢文科,老想着转系,不过没转成。有人说没转成是对的,因为国家后来还是重视工科的。我那时候在班里不是最好的,我还非常清楚记得在大操场上同班同学张丰容(音)跟我说的那几句话。我说我在中学时是班里的第一名,现在跟班上那些认真学习的人相比也没有怎么不用功啊?张告诉我说:在来清华之前,哪个不是第一名?清华竞争的确非常激烈,人才出了不少,我们班里(指电机)就出了三个院士。清华有自己的精神,至于这精神是什么,需要在座的诸位回答。我的理解是:追求完美!!!
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我曾有过20年(1958-1978)没有党龄的日子,但是那些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放弃我的信念。我没有忘记清华对我的教育,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情。
我对儿女很严格,虽然他们没有上清华,但是身上有清华的精神。二儿子十几岁的时候,很喜欢楼上的阳台,有一天拿了一张破毡布,上面铺了一层土,准备种菜。我问他是从哪里拿来的,还打了他一个耳光:我们再穷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儿子委屈告诉我,不是别人家的,是从计委(那是总理工作的单位)门口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当时很后悔,但是碍于坚持父亲的尊严,还是要他把油毡布送回去:即使垃圾堆里的,也不能捡。我打你不对,陪你去把油毡布送回去。于是我们从三里庄(总理的住处,可能有误,但当时的口气是走到计委要好久的样子)一直走到计委门口,规规矩矩放到垃圾堆里。他们也很争气,后来我做上海市市长、副总理的时候,他们出去留学,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父亲位居要职。他们依靠刷盘子,打工度过了他们的留学生活。现在都已经回到国内。
作了十七年的经管学院院长(1984-2001),我没有做什么。校长要我对未来的学院提点建议,我认为要把经济管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的管理学院,一定要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没有,要花大力气去请,就是讲学也可以。其次,我希望管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英文教。我不是崇洋媚外,世界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同世界交流!!!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只有《普通物理》(萨本栋)是中文,其他都是用英文。《热力学》庄前鼎教授是无锡人,他说反正我的无锡话你们听不懂,干脆用英语好了。
王校长说如果院长不做,做个荣誉院长也好。我说不行,最后只做顾问管理委员会的荣誉主席。所谓荣誉,就是来也可以,不来也行。我绝不耽误顾问委员会的运行。
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说实话,永远也不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
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发表于 2007-12-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崇洋媚外,世界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同世界交流!!!

我们中国人与世界交流的本钱是什么,是我们七千年的文明和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凯:《劳动合同法》本来就应该是保护劳工利益的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劳动关系研究所的,劳动人事学院的教授,我做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研究的。这次《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当中,我们被国务院法制办委托做《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研究,通过做这样的课题,一直跟踪追随着立法过程,并且就法律草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就《劳动合同法》所涉及的和调整的对象,在全国东西南北中五六个大的城市做过比较深入的调查,就调查的实际情况和法律相互关系提出自己的意见。



现在《劳动合同法》由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向全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到征求意见截止已经将近收到20万条的意见,这么广泛的程度,是任何法律在制定过程当中都没有过的,物权法已经被社会所关注了,但是物权法征求也就得到一万多条的意见,这就可以看到对这个法律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将来对劳资关系有什么影响,对企业、工人、职工又有什么影响,因为《劳动合同法》所涉及到的面,涉及到凡是在职业生涯中每一个人都跟《劳动合同法》有关系,你不是雇主你就是雇员,反正你得占上一头,在这个过程当中,劳动关系的双方通过劳动合同确立自己的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这个法律怎么制定,对将来中国劳动合同走向有直接的影响。



我谈这么几个意见,一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为什么要立这个法?第二,《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特点,现在已经颁布《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三,《劳动合同法》草案的争论,似乎我们以前立法的时候,尤其是在劳动法立法过程当中,还没有像哪个法律法规引起社会这么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反响。第四,法律如果要颁布以后,对中国劳动关系下一步的影响。



先谈一下背景。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是适应目前中国劳动关系急需要法律规范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像刚才王总提出的问题,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到了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仍很关注经济的发展,关注财富,关注物权,但是劳动者的权利,基本的人权,这些问题怎么样体现,应该说整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恐怕是不应该被忽略的。但是客观上和经济发展和财富权比起来,这方面显然是关注程度是不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近几年来,一方面随着经济不断高速发展,GDP每年基本上以9-10%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劳资冲突和劳动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些问题的造成应该说因素非常复杂,经济上、政策上、人民认识、社会发展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承认这些问题,如何以法律手段规制社会和劳资关系。就目前来看,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是越来越高,但是中国的市场化规范是不够严格的,尤其是在劳资关系上。以前没劳资关系,以前叫劳动关系或者国有企业和职工的关系,是利益一体化的关系,全社会利益一体,国家代表整个社会,但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很明显,资本、管理、劳动,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群体和社会利益,而劳动和资本应该说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两个大的社会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基本的经济要素而言,在座很多专家,这一点恐怕我们的认识都是很一致的。然而在经济发展的时候,如何使社会得到发展,使人们普遍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或者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劳资矛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或者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的国际经济格局的背景,劳资问题也成了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为什么?很直接的就是,资本全球化的流动,没有任何阻力,资本无国界。但是劳动呢?它受到严格的限制,不能随意流动的,而且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是一个国际性、普遍性、长期性的现象,解决不了,资本处于非常主动优势的地位。在中国这一点更加突出,中国现在作为整个经济全球化,国际生产链上其中的一环,我们已经处在最低端,我们是世界工厂,整个世界上大的公司、大的产业都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在这种情况下,劳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产业生产问题,很多基本的矛盾在中国就不可回避,但是政府为了要发展经济,在相当程度要支持资本的投资、引资,引资以后劳资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平衡,是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



从国际上讲,资本的地位是在飙升的,尤其是原来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和中国为主要代表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全球都搞市场化,谁是工人的国家?谁高举工人的旗帜?在国际上找不到工人的后方,我们都一样了,资本已经成了整个社会和经济全球范围内的主宰者,中国也没有跳出实际经济规律。就现在来说,马克思说全世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这个预言是150年前的1848年做出来的,但是目前工人没联合起来,而资产阶级却联合起来了。以WTO作为全世界资本的政府,有一个共同的规则,在全球推行,推行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是什么东西,《资本论》讲得很清楚。资本主义贸易,我们加入WTO,你就要接受这种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经济?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使社会得到发展,使大多数群众获得经济发展,这恐怕就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实际的情况,为了获得投资,为了引资,他们之间的竞争就是劳动力价格的竞争,谁的劳动力价格低,谁就可以吸引投资。发达国家,资本外流,原有的劳资关系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工人原有的工资福利已经不能保障了。上两个月法国先是大学生闹起来,法国工人罢工游行,英国公共服务业的工人号称150万实际上是100万的工人上街游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大的劳工关系国际性的格局全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问题很复杂,今天我们不是讨论这个问题,但这个大的背景我们不能不关注。



我刚刚从英国回来,究竟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国内的舆论认为,福利国家已经到头了,隐含的什么意思?我们国家是不是不能搞福利国家?福利工资是刚性的,降下来就会出现问题,只能升不能降,这当然是一个问题。我的结论不是这样,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下,必须要平衡劳资关系,除了顾及资本的利益,必须考虑劳动者的利益。因为英法罢工和游行事件示威事件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英国和法国尽管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仍然向前发展,为什么经济向前发展,工人的待遇要降下来呢?这没有什么道理。经济发展的利益都应该给谁呢?所以他们不同意这样。中国呢?中国现实的情况,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刚才我讲的,两极分化,劳资矛盾,贫困人口,尤其是城市的贫困人口这个问题应该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劳资冲突,集体上访、游行、请愿,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对这些具体的个案我们采取什么处理,而是解决它发生这些案件社会原因。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世人公认的成就,但是恐怕我们是有代价的。我们这种代价就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被牺牲,这一部分就是国有企业的工人。国企改制,相当程度上是国有资产流失的过程,这个问题不光是个案,在实际当中这个问题完全得到证明,我们今天不是讨论这个问题。



另外就是农民工。农民工的待遇之低,是大家都清楚的,连市民待遇都达不到,达不到最基本的劳动工资。不仅这样,而且还要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国际上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干活不给钱,这个东西是不能想象的事。这么长时期,大面积,大数额,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真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相当程度上是有些人做出了牺牲,是付出成本的。对这种现象,我觉得短时期出现,有时候是很难以避免的,我们不能预知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政策都解决得很好,但是出现了问题以后,我们是不是采取更加积极主动有效的措施?但是,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措施恐怕没有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在这些问题上,非常重要的一点,劳动法制定得确实是不够严密,这次《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就考虑到中国劳动法制怎样才能够更加规范,更加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法从94年颁布、95年实施到现在已经11年了,这个法律对于规范劳资关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在社会转型面临过程,法律在实施过程当中,法律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有这个权利,有那个权利,但是权利怎么实现,并没有写得很清楚;对违反劳动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不清晰。大家知道,刑法谁敢犯?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是要坐牢的。但是劳动法呢?对劳动法大伙有一种感觉,违反劳动法不叫犯法,叫执行法律不好。这个概念是很可笑的,从法律依据上来讲,什么叫执行法律不好?犯了刑法,说执行刑法不好行吗?显然不可以的。劳动法对法律的严肃性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为什么?犯了就犯了,法律责任没有很严格的程序追究。另外劳动法之所以没有执行好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实生活当中,尤其是地方的经济长官,注重GDP,为了吸引外资,为了GDP,觉得牺牲点工人的利益是可以的,有的地方长官为吸引外资,说我们的工会不跟老板作对,我们支持老板,我们这儿不罢工,意思是你们怎么投资都可以。在这些问题上,劳动法没有能够很好实施,既有立法方面的原因,还有执法的原因,比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比较低,不够专业,机构设置上人员不足,劳动监察人员不够,所以劳动法律怎样更严格一些,劳动者的权利怎样保障,所涉及到不仅仅是劳动法的部门的问题,是涉及到整个今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法制化能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劳动法过程当中,《劳动合同法》恐怕是最基础的。要通过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劳动关系,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就现实劳动合同实施状况来看,也并不是很理想的。



去年全国人大有一个劳动法执法的检查,在劳动合同方面目前来看,相当多企业没有签合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的不到30%,签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事项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出现的劳动争议,最近这几年,劳动争议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劳动争议出现的原因80%以上由于劳动者的权益被侵害。劳动合同问题调整的是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的关系,没有涉及到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整一般的形式,劳动者形成自己的工会,跟老板谈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等,中国工会的组织状况恐怕也不是很理想,中国工会应该说最近这几年也在做市场化的努力,具体法律对工会要求应该发挥作用的程度显然差距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是劳动法制化基础性的工程,处于这样的考虑,《劳动合同法》一直在制定,但是从去年开始,立法的进程加快了,去年四月份的时候,劳动部出了《劳动合同法》的送审稿,送到国务院法制办,通过多半年的修改、调研当中出了好几稿,去年年底送到全国人大第一次审阅,就《劳动合同法》各方面都提出自己不少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原计划《劳动合同法》是在今年四月份如果能够通过的话,今年就颁布实施了,一读时各方面的意见分歧比较大,决定这个法律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上各种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现在约定初步预计在今年八月份二读,争取年底三读通过,明年能够实施,这样一个进程。这是整个《劳动合同法》立法背景情况。



《劳动合同法》立法的特点。《劳动合同法》作为劳动法基础性的发律,应该说是目前颁布劳动法之后,第一部劳动单行法,这个法从立法指导思想、立法原则来看,有这样几个想法。《劳动合同法》应该贯彻劳动法的立法主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平衡劳动关系。第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应该是双方自愿的原则,谁也不能强迫谁。第三,在《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上是受到劳动法和集体合同的限制。第四,在劳动合同解除这个问题上,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解雇限制,不是随意解雇的。这是一般的《劳动合同法》制定的法律原则,在法律立法过程当中也是努力体现的。从这次向社会公布的征求意见《劳动合同法》草案来看,我觉得它有以下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这个草案是符合劳动法基本的立法主旨,平衡劳资关系的基本出发点,保障劳动者权益基础上调整劳资关系。第二,这个法律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基本结构是符合中国目前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第三,这个法律也比较积极地吸取了国际上劳动合同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做法经验,并且根据中国实际状况做了修正,将来和国际上劳工立法接轨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所以从这三点来看,这个草案是一个基础比较好的草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讨论。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个草案在法律结构,在条文表述、在具体问题的规定上五包括基本概念,包括法律具体的语言使用上都是比较粗糙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进行讨论的。有些条文明显不合适的,要进行调整。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技术性的问题,完全是可以调整的。比如补偿金的问题、服务期的问题、竞业限制的问题、劳动派遣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不同的意见,都是可以继续讨论的。这次《劳动合同法》要解决什么样问题呢,以前有劳动合同制度,现在通过这个法律要使原来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哪些方面有变化呢?



非常重要的一点,立法者希望《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关系长期化,劳动合同也要长期化。任何一个企业的劳动关系是一个持续的,不是短期的,企业要生产,劳动关系必须持续存在才行,用法律说,是存续期间非常长的过程,现实状况我们的劳动合同普遍趋于短期化的现象,三年的、两年的、一年的,基本上很多单位一年一签,短期化对企业是有利的,可以随时裁员,随时减少用工人数,企业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明年自己究竟有多少订单,市场怎么样,心里没数,希望不至于保留这么多长期的员工用不了窝工,浪费劳动力。但是这样的做法引起另外一个问题,作为劳动者没有就业稳定的心理,劳动者就业如何实现,就业稳定如何实现,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这种状况从国家竞争力来讲,并不是可选的最优选择,从市场经济国家来看,有竞争力的国家都是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国家,劳动关系非常重要,劳动关系长期化,在劳动合同上无固定期间的合同一般是说是普遍选择的,德国也好、日本也好,都是这样的。短期合同是一种补充,有期限的,一年、两年,使得工人和企业能够合心,从劳动法的意义上,工人要忠于企业,怎样忠于企业,有一种预期,对于企业来讲,对于工人有保护的义务,工人的忠诚义务和企业的保护义务是相对应的,现在我们很忽略,仅仅对于企业来讲,怎样降低成本和加强竞争力,在市场上能站住,很显然是很短期的。《劳动合同法》出发点就是希望,在这次立法过程当中,能使无固定期限合同成为企业和工人更多的选择,这样一种立法的直接主导。



围绕《劳动合同法》草案的争论,这次《劳动合同法》向社会公布以后,没有想到这么多人的广泛参与,应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普法大教育。以前说,知道有一个劳动法,老板不愿意让劳动者知道,以前组织企业宣传劳动法,老板总是非常为难的,劳动者不知道,我们还好管理,弄了这些事我们怎么管理,这回全社会都公布,能上网提意见少数,还是有文化、有一定条件的,大部分的工人现在还是不知道,但是社会上舆论,大家都谈这个事,有一个《劳动合同法》,这种普法大教育对于工人等都是非常积极的。



另外一个没想到的就是劳资双方争论开始浮出水面。以前大家不讲这个,大家好像明显一体的,这次资方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劳方、工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意见完全是针锋相对的。比较明显的,在征求意见最后截止期,上海美国商会提出一厚本对《劳动合同法》修改意见,欧盟商会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香港商人由香港驻广东办事处召集六十多个香港商人征求意见,一致提出十几个问题,很明显人家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中国工会也有自己的想法,中国工会做了一次简单的新闻发布会。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学界争论也是以前没有的,从四月份在北京大学开学术研讨会开始,以后逐步到媒体上,网上大家有兴趣的,查《劳动合同法》的争论,包括媒体、网络、平面媒体都对这些争论予以不同程度的报道。争论主要有几个问题,大致有这么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劳动合同法》应该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呢?还是工人和企业的利益同时保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是民法还是劳动法?这个问题可能稍微专业一点,劳动法从现在法学界公认应该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比如说《劳动合同法》更直接,是合同法还是劳动法,这是平行的法律,合同法是民法范畴,劳动法是属于社会法的范畴。合同法两个平等独立的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劳动法是劳动者和企业的关系,形式上平等实际上是平等的,企业处于主动的,处于强者的地位,劳动者处于被动的,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是在劳动法律界公认的,大家实际上也能感觉到。所以社会法的要求是什么呢?社会法的要求对强者予以某些抑制,对于弱者予以某些辅助,否则达不到社会关系平衡的要求。劳动法的特点就是劳动者权利保护,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就涉及到对于财富权利的某种限制。从合同法的意义上,民事合同,有一方不同意,我就可以解除,劳动法恐怕不是这样的,劳动法如果解除劳动合同有很多的必备的条件和法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不是侵害劳动合同另一方的权利吗?我不想雇你,我还不能把你开掉吗?劳动法规定就不行。为什么呢?如果从民法的意义上,它实际上是限制了财富的权利,但是为什么限制呢?因为财富如果行使你这个权利,就影响另一方面的权利,劳动者是什么选择,劳动者是生存权,开掉以后没有工资和收入就没法生存,在法理上讲,生存权和财富权发生冲突的时候,生存权优先。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平等的,劳动法使不平等的关系达到相对的平等。



一开始争论的时候,《劳动合同法》草案究竟按照民事合同做还是按照劳动法做,这是有争论的。在第一次送审稿上第一条实际上套用合同法那句话,《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但是到最后的话,公布的草案觉得,为了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力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法,首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既然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存在侵害企业利益的问题,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相当意义上就是企业的义务,应该履行的,这个争论到现在《劳动合同法》基本上趋于一致了,这一点尽管有些人主张双方都保护,但恐怕在立法过程中,这一点应该很清晰了。



中国的劳工标准是高还是低,看到中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后,说中国劳动标准太高,管得太严了,这个问题好几年前就已经有过了,但是在这次争论当中比较特殊,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劳动标准,什么叫劳工标准呢?所谓劳工标准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所享有权利的原则具体和技术性的规定。比如说国际劳工组织核心公约主要涉及到原则的权利,最基本的权利,涉及到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社会保险主要是劳工标准。



认为中国劳工标准意见主要是什么呢?中国一周40小时工作日,五天,这相对就比较高,就目前来说,国际上恐怕有44小时、48小时的法律规定都有,我们在这一点是不低的,但是在国际上实行40小时工作日将近一百个国家,当时做40小时工作日论证的时候已经提出这个意见。另外,大家都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加班工资支付的问题。如果不在一周40小时工作时间内,如果加班,支付工资要支付150%、200%、300%,节假日是300%,星期日是200%,平常是150%,这种工资支付的标准显然是高的,国外没有这么高的。另外还有比较高的,像探亲假,这也是中国特色,一年有探亲假,还有工资,妇女生育哺乳假也是比较长的,另一方认为中国劳工标准不能简单认为高,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它不但不高,还是比较低的。理由在哪儿?劳工标准不仅仅是一个单项的指标,比如加班工资支付的问题,涉及到其它所有的权利,从大的来讲,包括工人成立工会的权利,包括罢工的权利、同工同酬的权利。大的权利做得怎么样?不讲这些权利,讲具体的权利,工人就业权利,劳动报酬的权利,最核心的权利就是工资权利。工资标准怎么样?工资标准就是劳动力价格。劳工标准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工资标准,中国工资标准怎么样?中国GDP这几年是翻番往上涨,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工资标准非常低。前几年在广东福建出现民工荒,什么原因,GDP虽然涨,工资几乎没涨,解决民工荒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政府最清楚,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因为工人挣工资太低,抛去各种消费,还不如不出来,为什么还要出来打工呢?很简单的问题。如果用具体的工资标准和美国、英国、法国比,不可能比,差十倍、二十倍,没法用绝对标准比。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比例,两个比例,一个比例就是公司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再一个工资和利润的比例,工资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作为衡量劳工标准,这一点完全可以说明问题。工资和GDP的比例怎么样呢,中国工资收入分配占GDP整个总数2003年占百分之十二点几,不到百分之十三,美国是多少呢?也是按比例GDP是所有大家创造的,工人这一块工资占多少,美国占48%



我们的13%是什么呢?它是笼统的收入,把公务员的工资、高管的工资和老板的工资都加到里边去。今年年初北京市公布,北京市年均收入达到三万多块钱,结果大伙不干了,怎么三万多块钱?北京的高工资太多,外资企业、驻外机构都算到里边,北京的最低工资才多少,580多,一年才六千多块钱,是报的三万多块钱才五分之一,我们总体收入在统计局就是这么统计的,13%是这样的数字,和美国相比的话,它也是劳动者创造,我们也是劳动者创造,我们劳动者怎么占这么点东西,抛去高管、公务员,北京的公务员的工资是多少,3581,这种已经远远高出普通劳动者的收入,算的时候算在一块平均。这么一看,劳动者工资低,劳动成本低,这简直是一个不用讨论的问题,很简单,为什么外国老板到你这儿来投资?就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这还用说吗?前两天有一个报纸很有意思,中国的平均工资恐怕比越南要高。我就提出来,难道中国的水平就应该比他们低才对吗?里面就很有意思了。



从这个标准上中国的劳工标准不但不高,是低的。这里涉及到理论性的问题,所谓比较优势,工资低是比较优势,很多经济学家说这个优势不能丧失,这是竞争最主要的武器,我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靠这样的低工资有可能在国际上获得竞争的胜利吗?哪个国家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靠低工资获得的?薄熙来在外面说,四千万多件体恤换一架波音飞机。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附加值是非常低的,在座各位出国的机会都很多,日本的百元店、美国的一元店、欧洲的一元店基本上卖的都是中国产品,到里面随便拿,不用算钱,数件就行了。高端产品有吗?为什么低工资,低工资结果劳动力低素质,低技术含量,比如电视。大家知道,国际上反倾销,中国屡屡败诉,外国人算价格低到这样的程度,没法说,原件能低吗,低的话,质量保证不了,低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再低也不能忽略不计,媒体上光说我们败诉,我们要应诉,我们要挑战,为什么不说说我们败诉在哪儿呢?有些电视机厂劳动力低成本怎么算的?反倾销一败诉之后,关税增加40%、80%、150%,长虹增加80%,一下子市场没有了,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长期竞争吗?香港是购物天堂,不怕有钱,多贵的都有,西服两万三万一套很普通的,上次我在庙街一套西服38块钱,手工钱能够吗?当然西服质量挂得挺好,下水以后怎么样就别管了,最起码要做出来,我们的劳动力低成本,除去各种成本原料、管理等等,劳动力价格低到什么样的程度?有人说,比农民种地强,你就知足吧。这是很不讲理的说法,农民怎么了,就因为他是农民?劳动力成本有一个社会成本的问题。对我们国家民族有利吗?将来中国就靠38块钱的西服竞争吗?而且将来以后我们的很多高技术产品一反倾销,国外找你的毛病,他是自己利己主义,我们怎样和它竞争,怎样和国际上打赢官司,经济发展的趋势,劳动力成本应该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劳动力者的素质才提高,技术含量才提高,产品才有竞争力。劳动力低成本怎么进修、培训,怎样自己竞争。短期内靠劳动力竞争,比较优势是可以的,长期这么做,中国根本没希望。国家立法不能站在小买卖的眼光的地位去看,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怎样在世界上站稳自己的脚跟才行。中国现在劳动力成本已经很高了,我觉得一种非常不顾事实的闭着眼睛说话,而且《劳动合同法》就劳工标准几乎没有直接涉及到,主要是涉及到一些程序上的问题,劳动合同签订,怎样解雇,怎样做,也涉及到补偿金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劳工标准。在劳工标准低的问题上,我一直是这样学界主张的问题,在这次争论当中很明显的,在这个问题上,旗帜鲜明,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含含糊糊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企业发展都是不利的,对企业家是误导的,学者说成本高,我们还可以降,对企业来说,降低成本没有底线,没成本生产才好,我到你那儿不干活行不行,老板说你来吧,我考验考验你,很多东西很不公正的。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争论,国家介入是多了还是少了?对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下,实际上劳资关系处理是三方关系,劳工,包括工会,应该是工会代表的,企业也就是雇主一方,另一方就是政府,政府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如果规范的市场经济,劳资双方自主处理自己的问题,如果达到劳资自治是最好的,政府不介入,主要作为裁判员,制定政策,做损害保护、裁判裁决处于这样的位置。现实我们的状况,中国能不能达到这样呢?比如像西方,在欧洲,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现在劳动力规制放松,政府不是立法,是废除法律,很多法律现在没用了,劳资自己处理谈判就行了,像这次英国和法国,最后的结果也是他们自己谈判处理这些问题,政府很多东西涉及到涨工资就法国涉及到立法的问题,试用期由两个月延长到两年,英国是退休的问题,一头是进入的问题,一头退出生涯的老工人,都涉及到政府立法,表现劳资双方的博弈。



现在在中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具备不具备中国形成力量,向老板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基本上不存在。现在在相当程度上,很多市场经济改革,虽然市场化程度很高了,但是我们的市场化的规范程度很低,就业市场化,劳动争议也市场化了,但是多大程度上形成这些规范呢。在这种情况下,在劳方和资方,特别是劳方形不成自己的力量,资方不是特别成熟的情况下,政府现在完全退出是不合理的,政府退出还有规制吗,我一直主张,目前我们不是放松规制,是应该加强原则。如果不规制,中国劳动力市场就没有规矩,劳动力市场又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涉及到人,人的问题是有思想、有利益要求的,不是像成本,像物的东西,转来转去,或者价值制定,处理不好的话,就引起社会大的动荡。大家都知道,所谓市场经济,或者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劳资矛盾问题,中国搞市场经济,劳资矛盾就不是主要矛盾了吗?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很多的经验需要我们关注和吸取,比如劳动争议问题,这么多,尤其是集体争议,很多都是因为劳资关系问题引起来的。涉及到这些问题,加强政府规制是下一步政府更多发挥作用,因为现在工会不到位,政府再不到位,与其说法律叫工会代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相当程度上靠政府、劳动监察、靠政府出头才行,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也需要进一步明确。



这次《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今后发展的影响?简单地说,这次《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对今后劳动关系法制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各种意见都已经被整理了,提出新的一稿,八月份二读,我想很多意见被接受,会被进一步修改这些条文,但是基本原则大的框架是不会变的。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我想有这么三点,第一点对政府来说,实际上是加强政府的责任,这一点很明确。第二点对于企业来说,更规制了企业的行为。企业像过去那样非常简单的,完全靠一种感觉处理劳资关系是不行了,过去不规范的管理必须要调整,尤其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关注这个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冲击。第三,劳动者通过《劳动合同法》立法的颁布,更提高自我意识和法律意识,下一步《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恐怕可以预期劳动争议不但不会降低,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会提高,提高原因是什么,知道自己是有什么权益。对企业来说,恐怕有一些劳动力成本会提高,但是提高的话,并不是说一种不合理的提高,过去我们过低了,现在回到正常的水平上来,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涉及到争论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合同法》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问题,有兴趣的话,以后再说,谢谢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0:19 , Processed in 0.0395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