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8917|回复: 26

地下水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5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治理、遏制的时候了,再不治理城市也将难有清洁的水源。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一些企业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致命性污染地下水却可逃避监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进行多年。2月12日,公益人士邓飞在微博上发起“地下水污染调查”。

  “企业污水直排地下”现象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诸多网友痛陈回乡见闻:家乡的水已变质,亲朋和邻里多人得了癌症,一些地方政府漠视企业违法排污。

  不法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地下,确实并非现在才有的事情。早在2010年5月份《半月谈》就刊发了《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的报道。记者调查时发现,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污染企业竟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而南方的一些企业甚至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

  遗憾的是,两年多过去了,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引起政府和公众足够的重视,地下排污似乎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不只是让更多民众生活于危险之中,而且还引发了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去年春节期间发生了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

  不法企业地下排污之恶,罄竹难书。如今已经有诸多同胞成了地下水污染的“难民”,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患了癌症,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身体发育畸形。如不尽快遏止,将来不知道还会让多少人背井离乡,令多少人有家难回。

  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地下水污染的话题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共鸣,令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很多人回到家乡固然享受到了亲情,也感受到了家园在污染中沦陷的沉痛。任何环保的政绩,都经不住如此痛楚的追问。

  企业地下排污猖獗根在环保监管乏力,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漠视公民生命安全,不作为甚至袒护污染企业。一些企业一方面将污水注入地下,一方面还享受着地方政府的各种扶持,甚至被地方当作明星企业运作上市。

  地下水污染之所以长期被忽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污染绝大多数发生在县域乡村,大中城市几乎对此无感,而受此祸害最深的农民又缺乏话语权。然而,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治理、遏制的时候了,再不治理城市也将难有清洁的水源。

  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中国城市向空气污染“宣战”的一年,PM2.5数据开始公布,各种治理方案陆续出台。在新的一年,大家在继续关注城市空气治污的同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也应该将目光投向城市之外的乡村,向地下水污染和那些地下排污的不法企业“宣战”。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同样重要、“五位一体”。不治理地下水污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生态文明,中国也不可能真正美丽。

  这需要一场国家层面推动的监管风暴,依法打击那些非法排污的企业,彻查其中的公职人员渎职、受贿等犯罪行为。同时研究、制定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案。

  不作地下水污染的“难民”,也需要公民自己的作为。除了在网上吐槽之外,媒体和公众也应行动起来,去调查取证、曝光那些不法企业。也希望,那些知情人士听从良知的召唤,为政府和公众提供线索、证据。有关方面也应鼓励民众监督,依法保障公民维权渠道畅通无阻。

    相关新闻:

    2012年调查显示超7成受访者感觉正受水污染威胁

    中国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 3亿农民饮水不安全
发表于 2013-2-15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断子绝孙的恶性!
发表于 2013-2-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陆,空,地下就没有安全的地儿了。
发表于 2013-2-1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恶之极!
发表于 2013-2-1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毒米毒菜毒水, 无处不毒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断子绝孙的恶性!
卧虎 发表于 2013-2-15 05:12


说起来可能有点耸人听闻,人类从古至今,大的社会动荡,战争与GE命,好多是与水有关系.尤其是在当代缺水地区,水成为最重要的战争导火线.

纯净的空气,水与土壤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以前,这些都是免费的,最不值钱的....


-------------------------------------------
64%城市地下水被严重污染 监管部门沉默
文章来源: 西部网 于 2013-02-17 09:15: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6740 次)
核心提示: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专家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60%污染严重。据新华网报道,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基本清洁的地下水只有3%。

  企业地下排污示意图

  据新华网昨日报道,连日来,“山东等地企业将污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致水污染”的消息备受关注,可至昨日仍不见监管部门任何回音。近日公益人士邓飞微博爆料称,在山东潍坊,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逃避监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进行多年。

  “地下水污染调查”赢得网友响应

  2月14日,邓飞的相关微博仍被大量转发,有关潍坊化工厂、造纸厂用高压水井压到地下排污,已经被多家媒体关注,并派出记者跟进。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表示:除挖渗坑、渗井偷排外,有的企业用高压泵将污水注入地下,南方一些企业甚至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有类似情况,请告诉我们,我们将进行调查。不做地下水污染的“难民”,我们都该有所作为!

  网友M acWin-新作证称:山东广饶大王镇造纸厂就是典型的地下排污,用压力泵把造纸的恶臭毒水排到地下水系里,这简直就是断子绝孙的无耻行径啊!

  “企业污水直排地下”现象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诸多网友痛陈回乡见闻:家乡的水已变质,亲朋和邻里多人得了癌症,一些地方政府漠视企业违法排污。

  污染未引起政府重视

  不法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地下,并非现在才有的事情。早在2010年5月份《半月谈》就刊发了《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的报道。记者调查时发现,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污染企业竟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

  遗憾的是,两年多过去了,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引起政府和公众足够的重视,地下排污似乎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不只是让更多民众生活于危险之中,而且还引发了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去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今年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恶性水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城市地下水过半遭严重污染

  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曾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微博)说,饮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尤其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很难被传统水处理工艺消灭,饮用水源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成本,不仅大于水厂升级改造成本,也大于城市管网改造成本。

  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等于零

  中国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遏制的时候了,再不治理,城市也将难有清洁的水源。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主管部门对各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依据之一,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此举标志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有网友说,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就等于零,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老百姓看到有干部因为水污染防治不力而落马。水污染日益严重的根源在于单一追求G D P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如果再不放弃这一发展思路,水污染将演变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灾难。新华

  [新华社质疑]

  监管者是否当了睁眼瞎?

  对地下排污的恶行,持有尚方宝剑的监管部门,至今没作出任何回应,甚至连一句惯用的“正在调查”也懒得说。新华社e哥质疑:这些无良企业如此瞒天过海、道德沦丧,果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企业如何排污,环保、安监等部门在例行检查中难道没看出猫腻?民众频频举报,媒体屡屡曝光,监管者咋就没去看看?是否当了睁眼瞎?

  地下排污恶行早有先例,2010年《半月谈》曾刊发《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的报道,直指不仅有企业利用高压泵将污水注入地下,还有企业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只是这样的声音,或激起一时舆论波澜,却在各地政府“化骨绵掌”的应对下销声匿迹了。

  “美丽中国”不是概念,而是实在的行动。面对物欲横流、利欲攻心的污染恶行,e哥深信,我们需要有责任的监管和有力度的追责,让我们对监管部门的行动拭目以待吧。


tjockis 发表评论于 2013-02-17 10:58:23
反正他们家的子孙后代都跑好地方待着去了,而且都是带着贪污腐败来的大笔钱财去的。至于穷棒子的后代是否变痴呆,生癌症,他们才不在乎!逢年过节都出来演演贺岁片,争当影帝。
Cecilove 发表评论于 2013-02-17 10:50:43
地下水污染真的很可怕!致癌、致畸、中毒、损害基因、致各种怪异病症。。。残害整个民族,祸及子孙后代。怎能只顾经济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连自己民族的生命健康素质都不要了,到时一大批低能、畸形、缺陷的新生代涌现,那将后悔莫及了!
檀郎 发表评论于 2013-02-17 10:19:41
腐败不仅仅是贪官们捞黑钱,它往往是和对人民生活的破坏紧密相连的。监管部门的
贪污腐败意味着官员们拿了企业主的贿赂后对他们制造的大量污染睁一眼闭一眼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癌症了,这些王八蛋把喝的水全部毒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自己的妻子儿女全部带着贪污盗窃来的百姓的血汗钱,带着几个身份证与护照,全部移民到美国与澳洲了.诅咒这些王八的子孙后代都没屁眼,女的全部当娼妓,男的全部得爱滋病.
发表于 2013-2-18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bay


    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 但是多年发展中,这些企业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之道:比如一年一般有两次突击环保大检查,这个时候,他们就停产,而等到风头一过,他们又会重新投入生产 ]

自春节以来,山东地下排污持续受到关注。

2月18日,山东环保厅接到一起举报,称临沂市宇恒机械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宇恒公司”)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将生产废水用泵打入地下。

次日,临沂市环保局对宇恒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后称无生产废水排入机井,但对宇恒公司是否按照行业标准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这点并未正面应答。

临沂市环保局同时还称,该企业存在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试生产的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已依法立案查处。

这与宇恒公司副总贾晓勇信誓旦旦保证的“环保处理上都有正规手续”出入很大。

这次举报,也不是宇恒公司首次遭遇质疑,令人不安的更是其后整个行业中飘荡的污染“鬼魅”。

举报

山东环境信访平台上一则举报称:“宇恒公司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东石桥村加油站东北600米处,有甲醛、多聚甲醛生产线,厂区内无污水处理设施,厂区内有两口深井,该公司将生产废水用泵打入井内,严重污染了地下水环境。”

19日,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群众爆料的情况确实存在,“宇恒公司的厂区有深井和泵,但这件事一直没有被查处”。

对于这一说法,临沂市兰山区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予以否认。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宇恒公司是一家甲醛厂,产生的是冷却水,并不产生污水,而井是用来抽取地下水降温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比较高,需要用冷水进行降温,之后的冷却水还会继续用,不必全部外排,少量外排是国家允许的。”

临沂市兰山区环保局注意到了前述举报。“有人在山东省环保厅网站举报,兰山环保局已经派人到下面去了解了。”该工作人员称。

同日,临沂市环保局组织环境监察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后,在山东环境信访平台上答复称:宇恒公司厂区内建有2口机井,取水主要用于生活和生产。经取样检测,厂区南部机井井水与北部机井井水水质良好。企业甲醛、多聚甲醛生产主要取用井水,作为冷却用水循环使用,无工艺性废水产生,根据企业生产工艺和现场调查,可以确定无生产废水排入机井。

否认

2月19日,本报记者以采购商的身份联系上贾晓勇。

贾晓勇称,宇恒公司常年生产甲醛和多聚甲醛等产品。目前,多聚甲醛年产量有1200多吨,甲酸一年有10万吨,未来还会有新的生产线上马。

根据宇恒公司的官网介绍,这家公司开始只从事甲醛装置的制造,从2006年开始,又兼做甲醛、多聚甲醛的生产与销售,先后上马了年产8万吨甲醛、6000吨多聚甲醛生产线。

目前,宇恒公司又在费县新桥镇征地150余亩,建设两处7200m2钢构冷焊厂房,四套甲醛生产线、六套多聚甲醛生产线、一套甲缩醛生产线,不久即可投入使用。

如果想长期拿货,贾晓勇表示货源肯定是持续有保证的,因为该公司自己做设备,可以扩建,所有机械化工都是自己做的设备自己生产,同时也往外卖设备。

贾晓勇说,宇恒公司在环保处理上都有正规手续,“以前我们在老厂,现在又新批了150亩地专门做化工这块,环保、安评和消防,都验收合格”。

贾晓勇的话在当日晚上便被信访平台公布的答复结果否定。

宇恒公司身缠的环保争议并不止这一段。

去年就有当地媒体报道称,兰山区方城镇长久庄村此前的麦种播下十多天仍无法发芽,“用附近水沟里的水浇地后,长出的麦苗也会死亡”,当地村民称。这条水沟里的水正是从村子西北侧的甲醛厂宇恒公司排出来的。

宇恒公司却认为排到外面的水都是一些生活污水,并不会产生污染。除同意给村民补偿外,否认麦种不发芽和该厂有关。

“(宇恒公司)说可以先按照每亩450元的价格补偿给村民,让村民先补种小麦,如果小麦还不发芽,他们将按照小麦的产量进行赔偿。”有村民称。

对于“废水用泵打入井里”的举报,贾晓勇向本报记者称,此前的确周边一个村庄因为麦子“不太合适”反映过此事,当时环保局也曾前往该公司调查过。

贾晓勇否认了网上说往井里注废水废渣的事情,说环保局调查之时自己也在现场。“我们当时把这个水抽出来,现场我自己亲自喝的,是没问题的。”

他称,生产的甲醛没有废水、废渣,全部都回收了,“我们用甲醇做甲醛,如果全部排掉的话,我们利润从哪里来呀?”

“生存”之道

由于甲醛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很广,完全的限制是不现实的,只能对生产的甲醛废水进行处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二级排放标准的甲醛含量不得高于2mg/L。

2月19日,新湖期货甲醇研究员王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像大一点的甲醛企业,一般都有污水处理设备的,基本不会产生太大污染。而一些做多聚甲醛的大企业,一般不会产生废水,附产出的水蒸气可以继续获利。

不过,另有金银岛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多聚甲醛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在行业内部叫做淡醛,含有10%~18%的甲醛,一般会掺入甲醛或者甲缩醛中重复使用,再提炼之后的就可能有些污染物质。

相较多聚甲醛企业,山东和河北等地区的甲醛小厂污染更严重。据王鹏介绍说,山东临沂和河北文安这两个地区比较严重,每个地区这样的企业有上百家。

“在山东东部地区,有一些小的甲醛生产企业,污染非常严重,这些企业排放设备基本没有,从环保审批的角度是不允许这些企业生产的。”王鹏向本报记者表示。

2010年8月,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公安厅、环保厅也曾联合印发了《关于办理危害环境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使用罐车等运输工具、管道等方式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予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多年发展中,这些企业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之道:比如一年一般有两次突击环保大检查,这个时候,他们就停产,而等到风头一过,他们又会重新投入生产。

只要没抓到现行,就很难定为违法。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与公众开始关注,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55%地下水为较差至极差水质
时政新闻央视《新闻1+1》2013-02-22 01:09
我要分享
896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55%地下水为较差至极差水质截图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55%地下水为较差至极差水质

时长:24'42''

来源:央视网

央视2013年2月21日《新闻1+1》——中国环保,进行时!

解说:尾气排放、化工排污、空气污染、水质恶化,从天上到地下,国家环保部开始出台严厉措施。

“十二五”期间将遏制突发环境事态的高发态势,逐步减少危险化学品向环境的排放。

河流、湖泊、近海水,面对多个地方出现的饮用水危机,面对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环保部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直面严峻形势。我们需要清澈的河流,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我们需要健康的身体。《新闻1+1》今日关注:中国环保,进行时!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我身后的这张化学元素周期表为我们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么的奥秘,通过对于各种不同化学元素的了解,我们人类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可以去便利地生活,可以高效地生产,我们对于这些化学员的认识和运用可以说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用完了又怎么处置他们,似乎现在又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在这个差异中污染就出现了,那污染出现在什么地方,就出现在我们应用它们的几乎一切地方,出现在天上、地下,出现在空气里和我们每天引用的水中。那问题就出来了,我们怎么去治理这些污染,首先还是从环保部近期的一系列的动作开始说起。

(播放短片)

2013年2月20日

声音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环保部将于近日组织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环保部还联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方面……

解说: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周,环保部就显得格外忙碌。空气、地下水、重金属和使用化工企业,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的措施相继出台。从3月1日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省区的六大污染行业,将实施最严排放限值。另外环保部《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草案》已经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这份草案的历史使命就是要防治PM2.5。

2013年2月21日新闻

解说:《环保部环境风险调控“十二五”规划》日前发布,“十二五”期间将遏制突发环境事态的高发态势,逐步减少危险化学品向环境的排放。

今天,当环保部公开发放的这份规划呈现在公众面前,除了治理的内容和目标,公众也注意到了,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规划称,“近年来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以及非法排污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2008至2011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突发环境事件568起,其中涉及危险化学品287起,占突发环境事件的51%。规划中被媒体广泛关注的还有这么一段话,“近年来,我国有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以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2011年8月,云南曲靖发生的镉渣非法倾倒事件,使人们得知了生活在化工厂附近的兴隆村居民,每年至少有6至7人死于癌症。

2011年8月16日

记者:我问一下你们村里面,你知道的得癌症的人多吗?

兴隆村村民:多,有多少人不知道,反正是多,(这些年)怕有三、四十个。

记者:你知道大概有多少人(得癌症)吗?

兴隆村村民:我也不清楚。肠癌、肺癌、肝癌,我知道的四个,死掉的有三个。

解说:面对不同的说法,当地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出据了一份他们的统计数据。

张鑫 陆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我们从2002年到2010年总的9年时间,我们总的排查之后,是14例癌症患者。

解说:而人们最想知道的是,村民身患癌症和当地化工厂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

兴隆村村民:就是从化工厂开厂,慢慢慢慢就多了。

陆良县居民:他们找的次数太多了,得到的回应呢,你认为你得癌症是跟化工厂的镉有关,你拿出证据来,你拿个化学报告出来吧,村民有能力做这个事吗?

主持人:我们在环保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中看到了两个数字还有三句话,给人的印象比较深,第一个数字是40000,这是一个什么数字,是我国现有生产使用记录的化学物质,还有一个数字是3000,这是已经列入当前危险化学品名录,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性质的化学品。还有这三句话,“尚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危害特性还未明确,化学品环境管理信息和风险底数不清,监测监管、预警应急、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我们从这两个数字和三句话里面,我们能够看到环保部直面问题的这种坦诚,并且提出了一个《防控危险品危害的五年规划》令人期待。

但另一方面,像刚才短片里提到的一个数字,“从2008年到2011年,三年的时间,568起突发环境事件,几乎不到两天就有一起。而568起中,有超过一半是由危险化学品而导致的。”如果把突发事件比成是急症爆发的话,那么平时的这种日积月累的污染,应该说像慢性病一样,它对人的危害更大。

我们不妨看这样的一种情况,“近年来,我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以及野生动物和人体已经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还有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甚至个别地区出现癌症村的问题。”这样的一种描述也是出现在环保部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里。

我们接下来再了解一下现在我们国家的水污染到了什么样的情况,这是国土资源部的调查。先来看在2000年到2002年,这三年的调查中,有超过60%的地下水资源是属于1到3类的标准,而到了2009年,我们看水质四类和五类的已占到了73.8%,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两个数字居然颠覆了。2011年,全国城市55%的地下水是较差至极差的水质,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情况。今天我们演播室就将连线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的所长王灿发教授,王教授,刚才我也念到了一组数字,从21世纪的前十年,它这个十年刚开始的时候,水质还有超过一半是好的,一到三类,那么到了这十年的后期的时候,这个水质有超过了一半是变成了差的,为什么十年的时间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您觉得是哪儿出现了问题?

王灿发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

这里面肯定就反映出问题来,就是说污染在加剧,地下水的水质在恶化。那么这种恶化就是由于排污造成的。

主持人:我们国家现在对于深层地下水,刚才您说的排污是一个表层地下水的污染,今天可能我们关注深层地下水的排污。对于深层地下水的排污,我看到一种报道,说是无监管也无立法,您觉得准确吗?

王灿发:深层地下水的排污在咱们国家没有明确的规范,就是说利用像美国那样深井灌注,在美国它有一种对特别难处理的污水深井灌注的技术,但是美国的立法是特别严密,就是灌到什么地方、中间会不会造成水的污染,管理得非常严。但是中国的环保部门和一些专家也到美国考察过,但是回来咱们国家的法律当中没有专门的规定这一块,但是对于地下水的污染,我们的《水污染防治法》是有专章规定的。

主持人:就是在这方面是有规定是吧,但是可能是不严密,可以这么理解吗?

王灿发:不是,我们规定的是禁止利用深井、渗坑、溶洞等来排放污水,然后对于回灌水要达到标准才能够进行回灌,采取这些措施来防止地下水的污染。但是我们的《水污染防治法》没有规定禁止深井灌注,也没有规定对深井灌注采取什么措施。

主持人:王教授,我刚才举的十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您刚才也介绍了我们有法律,不管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有法律。那既然在有法律的情况之下,为什么这十年当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王灿发:这里面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治理污染的投资跟不上,比如像专家来进行推算,像我们这么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环保的投入应当占到GDP的2%以上,才能够保持现状,那么必须达到2.5%,或者3%以上,才能使环境有所好转。而我们现在环保的投资从来没有达到过2.0过,最高也就是1.6,1.6、1.5左右。

主持人:好,谢谢王教授,稍后我们会有更多的问题来跟你连线。现在不管是地下水的污染,人们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日常的生活还有自身的健康。最近关于潍坊地下水污染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我们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山东潍坊市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企业,将污水压到地下一千多米的水层,直接污染地下水。”一个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的消息成了最近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新闻。

通过高压水井压到一千多米的水层,对于这样的说法,山东潍坊市环保局作出回应称,“一千多米的深井技术上不可能实现,而且打井成本一般小企业也无法承受。”针对企业是否存在污染的情况,有媒体报道说,“15日到17日两天时间,当地环保部门排查了715家企业,结果并未发现举报所称的问题。”那么对于大家的关注,当地环保部门是如何排查的。18日下午,山东省潍坊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谢振溪通过媒体做出了进一步的回应。

(声音来源:央广新闻《新闻纵横》)

谢振溪 山东省潍坊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第一,不是两天时间,是我们从网上看到帖以后,我们开始排查。第二,我们查出的这715家企业,是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共同查处的,从环评审批手续开始,对照报告书一项一项地进行检查,它的原料、生产过程、排放情况全面检查。

解说:谢振溪提供的信息是,在12日到17日的排查中,715家企业,环保部门现场检查的有483家,另有138家市控企业,94家县控企业,是通过环保部门网上在线检控措施进行的自动排查。据了解,为进一步征集线索,潍坊市已公布新的举措,通过12369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和媒体监督,对举报企业向地下灌注污水行为,一经查实,给予第一举报人十万元的奖励,目前除潍坊市自行排查之外,山东省环保厅也组成了7人调查组,从14日开始进驻潍坊暗访。

5天来,暗访组先后对六家重点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结果发现其中一家颜料厂在停产时存有大量的未处理的污水,污水处理设施没有运行,造成企业所处区域地表污染。不过针对网上盛传的地下排污井问题,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而当地百姓也在等待中提出了自己的愿望。

声音来源:央广新闻《新闻纵横》

山东省潍坊市市民:专业部门去测数据或者什么,有关部门应该严格一下规章制度,不管是排放还是处理方面,都应该加强管制,不要危害到市民的生活、健康。

主持人:山东潍坊多家企业,通过向地下去排污的这样一个现象,引起了公众的舆论的热议。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基于网友举报的,有企业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一千多米的水层直接污染地下水,这样的一个举报,并没有拿出更直接的证据来,因此这件事到底是怎么样,相关部门还在调查之中。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潍坊市的环保部门能够直面公众的这样一个质疑,并且从技术上拿出了一个解释,这点是令人赞许的。但是与此同时,公众的一些质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比如说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几天的时间查了715家企业,说没有问题,他们有的是接受的实地检查,有的是接受的在线监测,到底的检查和监测的手段是什么样的,拿出的结果到底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去说服公众是站得住脚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解答。

我们看《新华微评》有这样的一个评论,我国个别地区已经因污染出现癌症村,与此同时,形成高度关注的山东地下排污问题在重金悬赏之下仍无查实的案例,地下污染能否查到,都会影响到癌症村等问题留给民众的焦虑,人民也疑虑保护用水安全到底该依靠监管,还是依靠举报。

接下来我们就继续连线中国政法大学的王灿发教授。王教授,据您的了解,地方的环保部门,他们的执法力度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有多大,您了解的?

王灿发:我跟环保部门接触得比较多,他们有专门的监察局在环保部,在地方有检查大队、监察支队等等,人数不少。应该说他们平时还是处罚了很多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他们都有具体的统计数字。

主持人:您看王教授,这一次山东潍坊的企业有可能向地下排污的这件事,有很多媒体都在关注。比如说我们搜集了四个媒体的关注的视角,其中有一个:环保部门孤立发声,难退“地下排污”之疑;倒逼主管部门严格执法;让“公益诉讼”遏制猖狂的“地下排污”,还有加大惩罚力度,这是媒体关注的视角。您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您的关注点是什么?

王灿发:实际上就是,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形势,但是像这样的地下排污,连环保局都查不出来,你应该用公众或者一个民间组织去查也查不出来,所以它发展公益诉讼不是说针对这样的问题,而应该是针对像环保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有明显地造成环境污染损害而没有赔偿,而不停止排污的,对于这样的明显污染的。但是像这样的偷偷地,还是要靠行政部门、执法部门去查。

主持人:王教授,刚才我们也注意到一个问题,现在有些企业它这种隐蔽性的排污是很难查处的,对于环保部门来说,他们也有很大的难度,像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王灿发:像这些事情,如果要违法的话,要真正查也不难,一个是它用这个企业,根据它的工艺设计,生产多少产品会用多少水,排放的废水是多少,然后它排到哪儿去了。再一个就是说,凡是这样的废水,它如果有污水处理厂,它就要用料,就是要用这些药品,那么要察看它用药品的记录,它的排放水的去向,这应该是很容易查的。

主持人:但是王教授,因为去年我也去过云南的陆良,它是镉污染,我在对他们当地的环保局长采访的过程中,我知道他们有非常非常,有自己自身的困难,比如说他们的人力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说刚才您说到,去监测一个企业每天用药多少,对他们来说可能人力方面达不到,另外一方面财力,另外他们的权力,这些方面的缺失,使得环保部门在工作中受到各方面的掣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灿发:日常的检查还是可以去做的,因为法律中用一个现场的检查制度,他是可以查的。至于人力不足的问题,那就是编制的问题了,但是我觉得主要的还不是这一点。像这样的污染,查不出来,可能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环保部门根本就不想真正去查,因为要查出来以后,环保部门要真正造成大范围地下水的污染,那环保部门是有监管的失职责任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能不能下决心去查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要查这些偷排的污水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的,它非常隐蔽,你去了以后,它大门往里一通知,可能就用点什么东西盖上,你根本就查不出来了。据我所知道的比如像辽宁,曾经有一个污染的企业,偷偷地排污,环保局明知道它偷排污了,但是就是查不出来。最后找地矿部门勘探的仪器查了很久,花了40多万元,才把这个排污管道查出来了,所以它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主持人:好,谢谢王教授,稍后我们继续有更多的问题问您。相比我们刚才说到的地表水的污染,其实地下水的污染它遗害是更久,而且问题遗留的时间会更长,会遗害子孙后代。那么现在公众要求相关的潍坊的环保部门给出一个更加细致、更加公开的调查,并不是一种苛求,因为水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公众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潍坊的相关部门给出一个更加具有信服力的答案。

相对于污染问题的发生,可能环境保护部门的这个责任意识是更为严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王灿发教授。王教授,如果环境的监管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他有失职的行为的话,用什么办法去约束他和对他进行惩处,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灿发:咱们国家污染防治的法律里头基本都有一条,对于徇私舞弊、渎职的行为,轻的要给予处分,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在环保部跟监察部,曾经联合发了一个规章,这个规章就是《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办法》。这个它规定的很具体,就是某一个方面失职了,然后要给予警告,要给予撤职,要给予降职,要给予开除处分都有。另外刑法也规定了一个环境监管失职罪,如果由于失职造成了重大的污染事故,也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主持人:这个刑事责任怎么追究?

王灿发:那就是由检查院来起诉。

主持人:我的意思是说能判他多少年。

王灿发:一般的渎职罪在三年以下左右。

主持人:另外一个刚才您说党内的处置,是由监察部门去查处的,但是现在监察部门的工作重心似乎并不在这上面?

王灿发:但是监察部门是有专门的负责渎职行为来进行处分的,专门有这样的部门。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教授,今天给我们解释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说罚是为了什么,罚是为了让被罚的人害怕。那么如果说发到底只是不疼不痒的话,也就失去了罚的意义。当公众面对了雾霾这样的一种天气之后,现在大家又把关注的注意力放在了一个地下水的污染,由此可见,我们未来要建设美丽中国这样的一个目标,环境保护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环境不能够被允许这么无限制地透支下去,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个个都是环境难民,无处可逃。
发表于 2013-6-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后的山区,交通不方便的贫困的地方相对污染会少些!

到底是谁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原来山青水秀的祖国变成了如今的满目疮痍!

难道他们的孙子都出生在美国吗?
发表于 2013-6-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属于金,东方属于木,金克木,或许是天意,但是木能生火,火来克金,是子报母仇,也算天意!

谁能把木变成火,这样火能克金,世界都太平了。
发表于 2013-6-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木怕是化不成火了;朽木变腐的趋势更明显;
发表于 2013-6-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不好听的话,污染废水应该全部排入海洋。

既然我们已经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不愿意高成本的处理污水,干脆往海洋排放,保住我们的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现在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又要排污又要保护海洋环境,那结果是淡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

其实高污染的工业应该建在沿海地区,往海洋排放,血汗工厂也可以有选择的污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3 16:57 , Processed in 0.0334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