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7090|回复: 37

如何化解情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情众生,难免七情六欲。情欲过度则谓淫,淫则损内而伤外,害莫大焉,故不可不戒。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七情内损外伤之由,失和之故也。

戒者,警也,止也。因警其危,故能止其害。戒非强忍硬压,盖觉察观照化解之谓也。

化解之道有六:

一曰觉知。谓情绪生起,内心知之,而不随彼转。

二曰接纳。接纳并非认同,不与周旋抗拒之谓也。以情绪本空,抗之反增其固执,不如直下观照之,观照即是接纳。

三曰感受。谓观其情执性状细节,知其所欲,而不随彼妄动。

四曰了解。谓知其来历,因何而起。即共情是也。情共则体同,故敌对可消。

五曰表达。谓代其诉说因由,释其如是之故。即沟通是也。情通则窒涩消除,胸口豁然矣。

六曰化解。接纳了解共情沟通,自他不二,则对立消。果能如是,则情绪自然化解。

为情绪所困扰,不能自拔,易损己伤人者,不妨如是步骤试之。
发表于 2013-2-1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生是高手啊。精僻啊。
发表于 2013-2-1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如果那个当下我很累,孩子要求我实在不愿满足,比如要抱,抱着又要我这样又要我那样,我告诉她我很累,拒绝了她就要哭,而哭又引起我的反感(她的要求已然引起我的厌烦),我如何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处理我自己的情绪呢?孩子26个月,我一个人带。我状态不好时还真没有人帮忙。。。
这是一直特别困扰我的问题,感谢先生正月初一就发了个好贴,祝福先生全家新年好!
发表于 2013-2-10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 为情绪所困扰,不能自拔,损己伤人”,这正是我经常犯的毛病
发表于 2013-2-1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如果那个当下我很累,孩子要求我实在不愿满足,比如要抱,抱着又要我这样又要我那样,我告诉她我很累 ...
春天天 发表于 2013-2-10 15:10


真的是不太容易,累啊。
发表于 2013-2-1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2-10 19:46 编辑

南师《原本大学微言》

文字转自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 行为大半受情绪影响

换言之,每一个人的行为,通常大半是受情绪的影响最为有力。例如,我们经常说某人的脾气我知道,或是说某人的个性我知道,这所谓的“脾气”和“个性”,就是情绪为主。情绪并不是代表某个人“所知性”的分别意识所生的聪明才智。

情绪的作用,是来源于生理禀赋,由于身体内部健康状况的作用。换言之,健康与不健康,和情绪关系很重要

如《内经》所说: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所以子思著《中庸》,开头就先从天命之道的“知性”,提到《大学》所谓“诚意”的“慎独”。以后便特别说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历来关于《中庸》开始的第一节,人多数都把喜、怒、哀、乐当作心理的状况,加以解释,那是绝对错误的不管他是古圣贤或今儒家,错了就是错了,实在不敢苟同。

喜、怒、哀、乐是情绪,属于修身范围,不属于修心的心、意、知性范围。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读《中庸》一书的“中”字,固然可以把它当作中心的中,中肯的中来理解,但可能是不完全准确的。《中庸》的“中”,应该以古代中州音发音;例如以太行山为中心的山西、山东,以及中州的河南音来读,等于南方人发音的“种”字音就对了。所有中原地带的人,对于某一件事,某一个东西,认为是对了,便说是“中”(中 拼音:zhòng)。如果你有这样的了解以后,对于《中庸》的道理,“虽不中,亦不远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指“情绪”没有发动的境界。换言之,是并未动情,更未引发“意气”的情况。但人到底是有情的动物,“无情何必生斯世”,“天下谁能不动情”,只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知止而后有定”,便能做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了!因此子思把“中和”的境界和作用,高推到“大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圣境上去,是多么的真善美,而且又很切实于人情的平凡状况,这就是人道的真现实,并不外于人情。
发表于 2013-2-1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2-10 19:43 编辑

那么,此身如何去修呢?

我们既已知道了身亦是物,但这个现在已经是我所依的身子,虽然和我好像是分不开彼此的一体。事实上,我的“能知”之性,并非属于这个身体。只是在此身内外任何一部分,都共同依存有“能知”之性所分化的“所知”,和感觉的作用而已。不过,在普通一般人,没有经过“知止而后有定”,进而达到“静、安、虑、得”的学养境界,就不会了解“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层次。因此,平常都由“所知”的分别思维作用,被身体生理的“感触”所左右,随时随地落在“感觉”所起的情绪之中。即传统文化所谓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作用上打转。到了汉、魏以后,佛学东来,又加上由“色、声、香、味、触、法”所起的六欲作用。所以在唐、末以后,统名叫作七情六欲,它左右了人的一生。

那么,在这个人身生命中,当他和“身外之物”的物质世界各种环境接触,以及和人事的互相交触感受的时候,便随时引发了喜、怒、哀、乐等情绪。其中的关键作用,那便是上古儒道本不分家所说的“炁”(气)。所以从曾子以后,由子思再传的弟子孟子手里,就极力主张“养气”之说。孟子所谓“志者,气之帅也”。便是说明“所知性”所形成的意志,可以作为主导情绪统帅的功用。如果能够把义气“直养而无害”,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变成“浩然正气”。但也须要有一步一步的实证程序,并非徒托空言就可做到。这在《孟子·尽心篇》里,已经有比较具体的说明,姑且不加详说。因为我们现在所讲说研究的,是孟子的太老师曾子的原本《大学》,不是讲曾子的徒孙孟子的学问。

■ 从《内经》看修身的内涵
如果再要探究修身内涵的学识,势必要借用道家养生之学的始祖,也就是中国医学的老祖宗《黄帝内经》,就可更为明白了。现在简略列举上占医圣岐伯答黄帝所问的,以及与“修身”治事有关的问题,便可知《大学》的“修身”之说,并非只是理性抽象的空言。例如《内经》说:

东方生风(先以地球物理作指标来说),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以人体五脏互相生化作说明)。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政为散……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
苦生心,心生血……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政为明……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
甘生脾,脾生肉……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政为谥……其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
辛生肺,肺生皮毛……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政为劲……其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
咸生肾,肾生骨髓……其德为寒,其用为肃……其政为静……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谓调和七损八益的重要)。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澹(恬 拼音:tián;澹 拼音:dàn。恬澹:恬静、安然的样子)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现在我们对于所引用《黄帝内经》生化互克的理论,如果对于上古的传统科学没有基本知识,你读了会觉得很好笑,认为太玄了!也很矛盾,好像很不合于现代人的科学逻辑观点。其实,上古中国文化中的医学、天文、地理等学问,它的立论,都从科学的哲学基本出发。所谓上古传统的科学的哲学,它是从“心物一元”、“天人合一”的立足点来发挥。因此庄子而有“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名言。又如道家所说,“人身是一小天地”,换言之,大地万物乃是一个整体生命。如果你从这个认识去探讨,精密研究《内经》等学识,就可知道《内经》之学的内涵,并非只属于医药的范畴。我们为了研究讨论“格物致知”、“物格知至”而到“修身”,所以特别提到它,引用了有关“心物”、“身心”理论的一小部分,而且简略浓缩。这也就是《易经·系传》所指示的简易原则,所谓“近取诸(于)身,远取诸(于)物”,取近就便“格物致知”的办法。
发表于 2013-2-10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大学》所列举这七个修证层次,第一个便是“知”字。我们是中国人,当然明白这个“知”字是“知道”的“知”。由知觉到知识,知己到知心,乃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都是假借这个“知”字而来。“知”就是“知”,还有什么问题呢?

如果你仔细研究,问题可多着咧!我们的生命,为什么会有一个作用,能自然知道一切事和一切物(东西)呢?自古以来,大家也都认为天生而知,或者说,因为我们有灵性、有心,所以便能知一切事物。依照现代人来讲,因为生物有脑的作用,所以便能知一切。但是无论你说是灵性也好、心也好、脑也好,这还只是人类文化文明所产生的,人们自己认定的学说。究竟“能知之性”的第一因,从何而来,如何产生,仍然还是科学、哲学上一个大问题。

这和宋儒理学家所主张“性理”或“理性”之知,以及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先生,特别从孟子学理中提出的“良知”、“良能”之说等,实在也还存在人类文化史上从来也未解决的基本问题。
如果我们从中国哲学史来看,尤其是佛家的哲学传入中国以后,往往把“知”和“觉”字随便解释为同一义语。但从逻辑(推理)和科学分析来讲,这两个字义又不能随随便便含糊同用。所以在心理学和医学上,知觉与感觉,必须清楚地分别。

例如在唐初时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荷泽神会禅师,就直接提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是肯定地说,知,就是入德之门。知,便是明道悟道的最基本的作用。无知的,就如木头石块,与道无关了!

以现代人来说,一个人,如果变成了植物人,他的些许反应,算是有知无知呢,或只是生理的反射而已呢?可以说,这还是一个存有争辩问题。人如死了,这灵知之性,究竟还存在不存在?这也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便不谈这些问题,这一知,就是人性生命的第一因吗?荷泽所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以及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之说的“知性”,完全对吗?
发表于 2013-2-1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知”与“止”的互动关系

我们了解了这个“止”字的定义,涵有内明(内圣)外用(外王)的两重作用。其次,再从内明的“止”字讲起,才能引申到外用“止”的作用。

但不论是内明的“止”,或外用的“止”,首先又必须从“知止”这个名言辞句的逻辑次序讲起。因为“知止”这两个字联结在一起的话,便有这个问题,先“知”道了才能够“止”?或是先“止”了才能够“知”?答案是,先“知”道了才能够“止”。这是理性的智知作主观,是主导。那这一“知”便是主;“止”便是宾,是客观的,是被领导的作用。譬如看到前面有火,便自行停止前进。这便是“知”是主;停止的作用是宾。又如肚子吃饱了,再不想吃了,脾胃满足了,反应到意识或脑,必须停止不吃了。这便是“知”为主;“知”道饱了应该不吃,这“知”就是宾了。朱子注释《大学》,在这个要领上,只从“止”字着眼,对这“知”并未特别注意,或是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不得而知。但这是关键所在,不能含糊放过。

了解了这个关键以后,再来研究“知止”或“知止而后有定”,就有理路可循了。换言之,就合于推理的程序,比较容易明白“内明”的性理之路了。这样的结论,当然是“知”为主,“知”为先导;“止”为宾,“止”是主导所造作的一种境界。
发表于 2013-2-1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文字转自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知是什么

首先昨天讲到五个重点,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这包括了大小乘佛法,修四禅八定,也包括了现在修密宗的红教、花教、白教、黄教。我是照次序来讲,这是整个修气脉,即生成就的方法。因为内容太多了,先了解知息入这个“知性”。


这一次我告诉大家的题目,你们还记得吗?这次的题目“禅与生命科学的认知”,很严重哦。我也笑自己这个牛吹大了,这不只是一个题目,是多少个题目综合在一起的!认知是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是生命科学,禅是禅,禅又包括了禅定与禅宗、见地与工夫,这里头内容太多了。给你们诸位这些老油条讲,所谓老油条,就是老参菩萨,永远在那里参。丛林下那些老修行,当有人说你这个老参菩萨,听起来恭维得很,其实就是老油条的意思,参也参不通的。


佛学上说,不要起分别心啊!普通说学佛不要打妄想啊!一般学佛的人,都认为得定好像是坐在那里,一万年都不动才算了不起似的。我说我前面这一条石头牛,不是坐了多少年都不动吗?它还是牛啊!当年我学佛时,大家都叫我大师兄,你们问问题时,袁先生就笑,叫他们问我。他们问怎么叫做无妄想?怎么叫做不起分别心?这里大问题。我说不起妄想,不起分别,请问成佛了以后,佛有没有起妄想?起不起分别?当然起!他开口一说法,都是分别。


知性这一知,并非最后的究竟哦!见闻觉知有四个作用。见,不是用眼睛哦,要搞清楚。我们闭着眼睛有没有看?也在看。看到什么?看到一个什么都看不见,但是你还是在看,这也是看哦。闻,就是听,你听到完全没有声音的时候,乃至睡着了,什么都没有听,实际还在听,听那个没有声音、听不见的声音。觉,感觉,你睡着了有没有感觉呢?有啊!你醒来才知道刚才睡得好舒服啊!事后方知和当时有些差别而已。知,知道的知,有一个知道不知道的知,知不知是知之至也,到了极点。知道那个不知之地,跟你们讲,那是属于般若了,太高了。


再提醒你们学佛的,这个知性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作用。知没有分别哦,因知而起了许多的分别,这是个大科学、大哲学、大逻辑。所以,这一知比什么都厉害,到般若境界,直到无知之地。所以,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写了《肇论》,影响了几千年,有一篇叫《般若无知论》,知不知是谓知也。佛说过,孔子、老子也说过,都从“一知”的知性入手。


现在大家当场要体会,譬如我讲话你们听话,谁在听啊?知性在听。先不讲科学,先不讲脑的反应,就讲普通的吧!你一边听我讲话,一边还在思想,第六意识还在里头分别——老师讲这一句什么意思,那句什么意思,也会记录,这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啊!不是你那个知性。但是“知”道你自己坐在这里,也知道气候舒服不舒服,身体流不流汗,同时也知道自己在分别,这一知包括很多了,这是唯识所讲的五遍行。


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作用无所不在,跟知性也有关。换句话说,作意也是知,知也有作意在内。这叫五遍行,随时都在,过去现在未来,甚至你死后都在,做梦也在,变成灵魂也在。怎么了这个五遍行?就是怎么转过来这个知。换句话说,知是什么呢?知是意,意识思想。现在才跟你们漏一点点认知科学,那都在佛学里。平常也跟你们提过,有些同学听我讲万遍了,耳朵都生茧了,懒得听了,可是自己没有体验。


佛告诉我们,这么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我们一呼一吸一刹那之间意识有多少转呢?九百六十个转动。一昼夜之间我们的思想转了十三亿转,就是中国十三亿人口那么多。这个是行阴。譬如现在我讲话你听话,你还在做笔记,你同时还知道外面的事,作用那么多,就因为你这个意在转动。这个作用的功能就有那么厉害。


不要听了这个到外面吹牛,说自己懂得很多,你自己真懂进去再说。这一知有这样厉害。当你呼吸也好,或做任何事,你那个知,就在那个事上面;可是同时也在这个事上面的,像火花一样放开的,还有很多很多。譬如我们拿一支蜡烛来点,你这个蜡烛点了,就只看到一点亮,这一点亮在转,旁边所有东西你都看到了,这是科学。它的光是辐射、放射的。现在讲量子力学,是波粒在转动,这个波粒的转动快得不得了。

发表于 2013-2-1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2-10 19:44 编辑

知从哪里来

我们这个思维知性你说有善有恶吗?没有善恶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我要,那个我不要?这件事情我该做,那件事情我不该做?你说“我不要”,因为你的知性对自己说我不要了。“我要”是你的知性要了。这一知是什么来的?那你非懂唯识不可了。这是第六意识在知,第六意识的作用偏重于分别,思想,善恶、清楚、是非、明暗、喜欢不喜欢,都是第六意识在动。


但它后面还有个老板,这个老板天生的有个“我”,就是第七识,梵文翻音叫末那。末那的含义是根本我执。当一个胎儿由入胎变成人的时候,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没有作用,入胎的时候只有一个“我”的作用存在。

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体的我,这个就是意的根根,这个根是不起分别的。


所以胎儿在娘胎里头,第八阿赖耶识来了,第七末那识来了,但是第六意识尚不起分别作用。慢慢长成到三四个月以后才有感觉,第六意识慢慢一点一点形成,是污染上去的。这个很深啦,将来专讲的时候再讲。

发表于 2013-2-1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圆觉经略说》

文字转自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这一段是大乘道平时修持的法门。


在修持这个法门之前,先要认定
心即是佛”。

。。。

佛告诉我们第二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什么道理呢?因为你你很平静坐在那里,妄想来时,自己都知道。
既然知道了,此时,妄想早已跑掉了。你能够

知道妄想的那个“知”,

他没有动过,他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的。


。。。

发表于 2013-2-1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2-10 19:44 编辑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注意!这一段非常重要,此是禅宗心印,也是密宗的大手印,普贤如来、金刚萨埵 心法。

我们现在把眼睛闭起来体会,一切的思想感觉都是假的,这些来来往往的妄念都是假的。

你会发觉心中有妄念,可是当你发觉的时候,妄念已经跑掉了。

“知幻即离”,妄念自己走掉了,不用你再去除妄想,不必再用个什么方法去除他,“不作方便”,不必再另外用方法了,所谓念佛、念咒都是多加的方便,念佛也是生灭法,也是梦幻空花,这些一概不用。

“离幻即觉”,离开了妄念幻想,知道现在清净了,这就是如来觉性。例如我现在讲话,各位闭着眼睛听,耳朵听到了声音,这个声音是幻的,已经没有了,用不着再用个方法去掉声音,它自然就空掉了。

但是,知道声音的知性不空,本来就在,“亦无渐次”,不管你修不修,他还是一样听到,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初地二地三地......十地,也没有什么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本来一切众生自性是佛,此即是佛,此即是净土。

有些人跑来告诉我,老师,那个道理我懂,不过,还要慢慢修。对这些人,我怎么办呢?我只好说你讲得对,完全对,慢慢修,修到天边与海角,总归有一天修到啊!因为他没有气派,说到了就到了嘛,对自己有信心就到了呀!信什么?信我这个我,清净圆觉,天上天下惟(唯)我独尊,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下来,就把佛法说完了
发表于 2013-2-1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2-10 19:45 编辑

南师《般若正观略讲》

文字转自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所以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子,从观心去了世间诸苦。观心不要蓄意,不要用力,自自然然去观。实际上,你一观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已经跑掉了。跑了的不去追寻,未来尚未生起的,不去迎取。当下即是空。管它空也好,不空也好,一念清净自在。有杂念妄想来,---舍,布施掉,即统禅宗讲"放下"。念念舍,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世间念头,佛法念头,一切皆是虚妄。譬如圆觉经所讲,“知幻即离"。知道这念头是虚假幻化的,它来了,不必费力赶它,轻轻一观,本来空嘛!"不假方便"。用不着求佛菩萨帮忙。"离幻即觉"。离开了妄想,不就清清静静,明明白白,自性般若,没有程序,"亦无渐次",当下现前,这不是很好吗?


可是有些人也许错解了圆觉经,以为觉了就成佛。他不知道,纵使如此,还是初觉始觉,不是本觉。
发表于 2013-2-10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東方週刊 南懷瑾:修行初步(上)

http://www.wtis.cn/?q=zh-hans/%E5%AA%92%E9%AB%94%E5%A0%B1%E9%81%93/384

现在流行一个名词叫“粉丝”,据说外面有我很多粉丝,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们连我的《论语别裁》都没有看懂,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么叫修行。《论语》真正讲的是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另外一本书是《原本大学微言》,要问打坐修行修养之道,这本书开宗明义都讲到了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国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传统上,把孔子看作是个人,不必加上乱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个人。

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从人道做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2-4 01:25 , Processed in 0.0228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