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590|回复: 3

病态家庭的威胁及不良行为模式形成--《家庭会伤人》摘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的家庭病根
  没有任何事物比自己的行为更加罕有而独特,
  你不需牺牲自己来获取爱。
  ——亨利?梭罗(Heury Thoreau)
  在所有人当中,
  你是唯一永远不会离你而去的人。
  ——乔?柯德特(Jo Coudert)

  相互依存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特质。这个名词最早被使用在酗酒问题上,专指酗酒者的配偶,后来扩大应用到其他方面。它表示一个人失落自己内在的真实世界,而对外界事物形成一种沉溺、上瘾、无法自拔的生存状态,仿佛是依赖外界的某些事物以求生存,而对那些事物所引发的问题视而不见地沉溺其中。

  家庭系统理论兴起之后,相互依存被视为家庭的病态,而且十分普遍地存在于具有多种问题的家庭成员身上。不正常的家庭里,有一个主要的压力来源,它可以是父亲的酒瘾或工作狂、母亲的歇斯底里、父母给孩子肢体或语言上的暴力行为、真实或臆想的疾病、父母早逝、离婚或在道德及宗教上过分的自以为是,甚至于性虐待等。倘若有一个人为家人带来极大的威胁感,这个人便成了家中的压力来源。每个成员都试图借着某种方式来应对压力,家人往往被这股压力弄得团团转,且一直活在它的阴影下,变成和它相互依存。

  有人描述生物在遇到危急状况时的反应是应战或逃跑,人类在面临压力时也不例外,我们会心跳加速、肌肉紧缩、血脉扩张地集中于即将使用的肢体,而其他部位则血量减少,例如,肠道及膀胱的肌肉会收缩或放松,以便让身体储备更大的机动性,此时个人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这种对危险的准备状态,是一种生死挣扎时的特殊状态,但是在病态家庭里则可能是生活中的常态。当家中的威胁是以遗弃或虐待方式出现时,个人必须以否定问题、解离、压抑、退缩、认同迫害者等方法来应战和求生。

  求生存的行为

  有时压力已经终止(如父亲已经发完脾气),家人却仍保持在备战状态,且习以为常。这些或轻或重的压力往往可能在家庭中持续多年,于是孩子就发展出某一套行为模式作为生存法则,直到长大后,这些行为模式仍然持续存在。

  不论家中的压力是长期而轻度的恐惧,还是突发的强烈创伤,处于其中必然会发展出一些生存之道。这些生存之道在儿时一度具有保护作用,但是长大后,这些行为模式不但不必要,而且有害。

  人求生存的防卫反应和肺炎所引发的身体反应十分类似,我们的身体在抵抗细菌时所造成的伤害,远大于细菌本身的伤害性。肺炎细菌侵入后,肺脏中的细胞及体液强力抵抗,而这种抵抗会造成致命的肺充血。同样地,脆弱的孩子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中所建立的防卫系统,可能较环境本身的危险更为巨大,这些防卫构成了精神官能症的来源。

  人很难放弃求生存的防卫行为,它们像老朋友般保护我们。事实上,我们也是依赖它们而生存的,然而我们却因此发展出一种结果,就是牺牲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扮演许多不属于自己的角色以控制他人及环境,如扮演照顾者、明星、英雄、失落的孩子、完美者、惹祸者、叛逆者、代罪羔羊、替代配偶、父母的父母、小大人等。在各种状况里,我们都养成一种对外在事物的依赖,而忽略了自己,为了照顾父母、满足家庭系统的需求,一我们放弃真正的自己;为了生存,牺牲自己的真我。我们学习防卫以掩盖被羞辱、被孤立以及跟自己分裂的痛苦,这些求生行为使我们变得无力而在精神上宣布破产。

  基本上,相互依存是从家庭中学习而来的,尤其是病态家庭系统所惯有的心理遗弃,与带给孩子内化的羞愧——自贬。

  我很喜欢西班牙存在主义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Jos’eOrtegay Gasset)所说的“他人导向”的概念。他描述人的本质,说明人的生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依据自己的内在世界而生活,而动物生活在对外界的防卫当中,即动物的生命为外界所主宰。它们必须不断地防卫外来的威胁及可能面临的危机,还必须四处寻找食物,如果不保持戒心,死亡就可能随时来临,它们的生活是“受外界支配”的。“受外界支配”是相互依存的主要特质,而“他人导向”则是相互依存的最佳写照。

  每种社会文化都有一种特定的生命,那生命不同于其他个体各自独特的生命。社会文化常是一个封闭系统,如同我们所述封闭的家庭系统,指派特定角色及固定的行为给其中的成员。在现今社会,我们甚至于鼓励相互依存的行为,以为那是正常的。例如,我们坐视家庭性虐待的存在,以及对满街的色情行为见怪不怪,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上一种麻木不仁的现象,也反映出相互依存的面貌。

  许多人在情绪上已近乎死亡,有人唯有观看色情影片或恐怖小说时,情绪才会有所震动,情绪死亡的人仿佛已是行尸走肉。

  在我们重新界定虐待儿童时,会发现这个现象其实已经存在许多世纪,有无数孩子曾受到性虐待。对儿童而言,即使是轻微的性虐待,也会造成严重伤害。伤害的主因是与性有关的羞辱感,而这种羞辱常存在我们眼前。性在我们的社会里,若不是偷偷摸摸,就是放肆无度,它不再是人类神圣奇妙的核心部分。大众传播争相以商业化的方式呈现性,节目中充斥大量的黄色笑话。尊贵的人类被贬低为性器官的代表——女人被视为性感尤物,男人则以性器官的尺寸衡量其价值。

  性泛滥是社会的病态,然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家庭中对性的压抑、否定和缺乏正常的性教育。家庭中对性的压抑及引发的羞辱感,造成了日后疯狂的性放纵行为。

  许多相互依存问题的特质都被文化所包容而视为正常。社会学家已清楚地指出人类达成共识的过程,而我们明白所谓的正常不过是约定俗成或心照不宣而已。然而,众人的共识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似乎尚有待商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共识中的相互依存观点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几乎达成共识的观点,其实具有许多相互依存的特质。

  一、婚姻观方面

  许多人认为结婚是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婚姻是两个“半人”加在一起,以为两个半人在一起就可以完美地结合,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我们都知道二分之一乘以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一,并且两个不完整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亲密关系。良好关系的先决条件是:两个“完整”的人“决定”要一起共处,然而他们都知道,没有了另一方自己仍能好好地活下去。与这种观点相反的是:追求一种纠缠不清或过分亲密的关系,彼此都相信若没有对方自己就活不下去。我们年少时被灌输的观念,使我们以为这种难舍难分的关系才叫真爱。女人更是被教导要把命运托付给一个好男人,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他。这种真爱其实是一种沉溺的关系,双方都相信自己不能没有对方,只要其中的一方成长或者改变,这样的关系便会陷入危机当中

  流行歌曲也大力鼓吹这种观念。它们美化受苦,并强调自己的快乐完全取决于他人。例如,“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生命就没有了光亮”,而我们是听着这些歌曲长大的,尤其在人格形成时的青春时代。

  音乐对于非语言的潜意识部分影响极大,因此当青少年开始学习爱及人际关系时,往往不断地被音乐灌输“爱情就是一切”和“没有爱就活不下去”的错误观念。

  婚姻关系是家庭的基础,带着过分黏结的爱情观走进婚姻的人,难免对婚姻有过高的期望,以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延续,而忽略了彼此间的界限。倘若在婚姻中觉得自己并不完整,需要对方跟自己加在一起才完整的话,那么两个半人心态形成的婚姻,是充满危险和不安稳的。如果父母彼此不能独立,却互相期望完熬的心情,往往会造成亲密关系中的真空,而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因为父母需要有一些孩子成为小大人,填补他们自身在亲密关系中的真实状态。

  二、爱的意义方面

  有时候我们口中所说的“爱”,在意义上其实是一种上瘾的代名词——把自己的身体、情绪及认知都放在一边,只管照顾他人。这种观点也告诉人们,长期受苦及殉难是使自己升华的主要方式,这仿佛在说:表面上善良正直的行为,要比内在真正的善良重要;表现得有爱心,比真正有爱心更具价值。

  助人以及为他人放弃自我,是获得道德优越感的方式之一。事实上,助人者是在帮助自己,因为照顾他人可使自己感到强壮,而抵制心中的空虚和无力感。善良正直的感觉是一种安乐感,也是改变情绪的有力工具。从事助人专业工作者,都需要注意自己在这方面的内在反应。  

    我曾经在神学院读书多年准备当神父。我穿着黑袍子及戴着修道人的罗马领带,宣扬善良及正直。我也曾是心理辅导员及灵修指导者,当然,我也尽力做到自己所讲的。后来,我惊讶地发现:在帮助及关心他人时,其实我是在暗中捧高自己,使充满羞愧的内在因此感到舒服,可是我仍得面对只是一种虚假的爱。

  恋爱可能是所有关系中最具沉溺性的。“坠入”爱河并非因为爱,而只是一种生理上的亲密感,此时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崩溃,并有强烈的情绪变化。爱的关系能够占满人的心灵,像止痛剂般解除焦虑和痛苦。这种经验倘若占满整个意识,也就成为一种沉溺性的上瘾反应。

  其实,爱是一种承诺,需要克服懒惰和恐惧,愿意冒险暴露自己,并冒着被拒绝的危险去付出。因此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意志和抉择的行为。真正的爱始于“自爱”,以及对自己的珍视,我们必须先学会重视自己才能重视他人,否则爱可能就是相互依存的陷阱。

  三、否定情绪的理性主义

  大部分的家庭、学校和教堂都教导人要控制自己。学校教我们不准多话、在队伍中要站得笔直、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学习一大堆两辈子也用不上的东西(包括历史年代、几何公式)。有些成人认为孩子们过分兴奋、嬉笑及精力充沛都不太好,只有当他们服从、整齐、安静,甚至于心情低落时,才会被奖励及称赞。当孩子们安静以及迅速地服从时,大人才会说:“嗯!这是个好孩子。”

  学校及教会都是高度理性主义,视推理和逻辑为好的,情绪则是脆弱及可疑的。我们没有被训练去善用自己的右脑,右脑的活动包括直觉、音乐性的创造以及整体思考等。我们的逻辑观念仍属亚里士多德式的是非二分法,相信一件事不是绝对的好,就是绝对的坏。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所谓综合性的事物——没有灰白,其有黑或白。

  理性主义已经被明确地批判了150年。康德、黑格尔、整个存在主义运动、爱因斯坦、怀海德等,都反对理性主义的偏狭逻辑及直线式的左脑思考,也反对它忽视人的感觉、直觉和创造性。

  存在主义的出现是基于右脑思考,以及重视人类经验的现象学观点,作为对于理性主义的矫正。爱因斯坦、海森堡等人,都已超越了牛顿简单而机械化的宇宙观。近代圣经学者创新及出色的研究早已指出,对圣经肤浅的字面解释,是一种偷懒和过分简化的做法。黑色的纳粹主义就是因为那种偏激才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灾难,为世界带来暴戾和充满耻辱的死亡信息。

  四、伪装及不诚实

  毒性教条鼓励空泛的服从,认为人们应该伪装感恩、有爱心,而不该诚实地表现出不高兴及不喜欢。事实上,真实的不美丽要比虚假的美丽更好。从小我们就接受家庭及父母的谎言,对问题视而不见,假装它没有发生。我们宁可隐藏真正的思想及感受,而不直接表达心中想要的,只若无其事地扮演某些该扮演的角色。

  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温和有礼,因为表现假装的温和胜过于表达真正的自己。假装的温和能使我们讨人喜爱,而真正的自己说不定会为我们惹祸。最重要的是:我们被教导去假装拥有某些感觉。于是我们在伤心时微笑,在处理苦恼的事情时也带着僵化的苦笑,为并不滑稽的笑话大笑,以及对人们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如“改天我们找个时间聚聚”之类

  我们眼前所见并非一幅十分美好的景象。我们的社会严重的病了,除非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及社会的问题;否则,相互依存的现象仍是当今的一大病态,而所有的沉溺行为都会在这种态度下发展出来。相互依存是一种遗弃的象征,表示我们失去了诚实的自我。

  戒酒之后,我仍然必须诚实地面对酗酒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因为我还是一个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人。虽然我戒了酒,却没戒掉相互依存的毛病,结果很快地又对其他事物上瘾,包括抽烟、每天喝12杯咖啡、疯狂工作及赚钱、猛吃甜食及忙着节食,不断替换上瘾品是我的病中之病。

  梅宁哲(Menninger)曾形容酗洒为“一个身上着了火的人冲到海里灭火,结果惨遭灭顶”,原本想要借酒浇愁,没想到反而被酒所害;原本想以酒精解除寂寞,减少羞愧感,到头来,它本身成了刽子手。在这种情形下,酒精岂非病态之王?

  我们必须停止对酒精、药物、食物和性的过度依赖,并且发掘潜藏在背后的问题——相互依存——一切上瘾行为的真正原因。

  相互依存的上瘾对象不只是酒精和食物,也可能是一些活动。当我们借由关心别人博取爱和重视、对事业投入成狂、疲惫不堪却不肯休息,其间都可能有相互依存的影子存在,这些都可能是一种病态的生活方式。一旦某人必须借外在事物或他人肯定自己的价值时,他便为自己找到了一位新的上帝,并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灵魂成为它的奴隶。

  相互依存是一种冲突,冲突的焦点是:到底要让谁做自己的主宰?因为一个人若没有内在生命,就会出现相互依存的现象,那是一种灵魂上的问题,代表了灵魂的破产。
发表于 2012-11-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棒!
发表于 2012-11-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谢谢禅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09:49 , Processed in 0.0249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