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791|回复: 22

卢安克:培养幼儿的感觉(2003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5 11:55 编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4f86810100mwh7.html



如果只靠一个感觉器官,我们往往会"受骗",不能真正地认识到真相。比如镜子里面看到的东西,只有我们用手摸到镜子的后边,才知道所看到的东西其实不在这个地方。可见,我们必须用头脑把不同感觉器官对同样事物的印象联系起来,才能认识到和判断它的真相。这种联系工作实际上就是判断工作。所有的判断都是这样通过不同印象的连接而做到的。但为了有这种判断的机会,我们的身体首先要以12种感觉器官把我们感觉的范围分成12个领域。也就是说,一个感觉器官虽然能得到印象,可是通过不同感觉器官的合作才能认识到事物的真相。身体首先以不同的感觉器官把一个事物的印象分成不同范围的,这就是分析工作。然后我们在身体内再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又是判断工作。

甚至,眼睛自己看见的只是颜色和亮度,形态则是靠对眼睛动作的动作感才能见到的。看到某种东西时,我们靠对眼睛动作的和眼睛本身对亮度的两种感觉、再把形态和亮度两方面联系起来,才能得到完整的印象。

这种头脑中要发生的联系,小孩出生时还没有,是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才要建立的。比如,小孩扔一些东西来看它怎么反应,是不是往下面掉,发出什么声音等。或者小孩看到月亮就想用手抓住它,像他也抓住身边的东西一样,因为他在头脑中还没有把两个眼睛的神经联系起来,还不能看出距离。如果要看出距离,我们需要让两个眼睛的射线互相交叉、合作,而这种交叉合作就会引起意识。

为了培养这种分析合作过程、同时为了让小孩通过感觉器官的合作也建设神经的结构,所有的事物都要同时通过几个感觉器官来接受,最好是包括对外界的和对自己身体的两种类型的感觉(比如视觉和触摸感)。通过把各种印象联系起来的这种工作,小孩不仅能认识和理解到外界,还能建设身体的神经结构。小孩在幼儿园要做的,就是建设和完成他感觉器官和头脑之间的联系。为了这样的建设工作,小孩需要很多可以得到感觉经验的机会。

7岁以下还不了解物质的小孩特别喜欢使用对自己身体的基础感觉,因为这些感觉比较真实。这样,小孩当然需要用手、舌头等来感受所有的东西。

这些都是为了得到经验,为了调整把感觉器官联系起来的头脑结构。如果我们在幼儿园不给小孩这样的机会,他就无法建设完善自己的神经。或者,如果小孩做神经建设工作时靠的不是真实的、事实的感觉,他建设出来的神经结构也不会有事实根据。比如小孩有一个电子玩具,每次在按压玩具的时候都会听见一种音乐。结果,小孩得到的经验就是:那种材料包含的是音乐。小孩得到那种不真实的经验,结果又是,他的感觉器官在头脑建设的方式是错误的,以后的感觉过程给他带来的信息也是错误的。

关键的是身体与环境物质的接触。小孩的身体需要进入环境的物质,需要接触它和"呼吸"在环境中。但光滑、妨脏、妨水、妨任何影响的物质不让小孩以皮肤的呼吸、以身体的温度等进入到这个物质中去。这样一个光滑的世界对小孩来说是关闭的。

多媒体又怎么样呢?多媒体技术除了控制我们的思维和情感之外,专门给小孩带来很多假造的印象和幻想、又不允许他同时使用多几种感觉器官。屏幕上的图像和音箱发出的声音,不能让7岁以下的小孩知道声音和图像的来源。如果看不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幼龄小孩又无法建设逻辑思考需要的头脑结构。如果在年龄大一点时用电脑学习,电脑虽然已经能够培养逻辑的思考,不过,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觉、而是通过电脑培养出的思维,不会是个人自己的、也不能创造新事物。多媒体不仅让我们生活在一种脱离真实生活的幻想中,也非常影响小孩的神经建设工作。

我们现在的教育还不重视感觉的培养。可是在将来,人的感能力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自然出现。将来,如果我们不努力和有意识地去培养感觉能力,很多现在还自然发展的感觉就不会出现。技术的发展很自然就会发生,就像属于现代的小孩很容易就学会使用电脑一样。要担心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萎缩的、本来自然出现的基础才能。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的不是高科技的知识,而是人类慢慢失去的感觉能力。

那么,在幼儿园怎样才能让小孩建设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神经的结构)呢?在山村里,我看到一个老人拿了片从树上掉下来的叶子给1岁的小孩,小孩拿着来摸、看、又用舌头来舔,尝它的味道。好像这个老人知道:小孩刚出生不久,在物质的世界上最大的愿望就是来尝试物质的样子。出生之前,他只与这些物质在精神范围中的根源接触过,不过这些根源在物质上的实现呢?再后,有另一个人给了他一个塑料的带音乐的名牌玩具,可是小孩却很难受。是不是他认不出来根源(自然规律)在物质上的实现?

他肯定认为,什么都会表现自己真实的本质、有好,就像精神的世界一样。可是塑料没有自然材料具有的那种生命塑造的力量而形成的形状。木头的结构会告诉我们木头中的塑造过程,可是塑料没有我们能观察到的、让它形成的生命力。小孩还不知道,物质世界也包括了假造的和不好的。

他首先需要一个原因和结果都有道理、一个有明显逻辑的环境。为了让小孩了解到不同物质材料的本质,所有在小孩环境中的材料都应该是真实(自然)的和表现自己本质的。最好,这些材料的加工方式也只是小孩能感觉到的(不是说能理解的)。如果小孩能在大自然中玩,也在大自然中找到一些材料,然后就见到老师怎样把它变成玩具,这样就最有利于小孩的神经建设工作。

另外,小孩需要感觉到有生命的(大自然)和有情感的(动物)环境,也需要用自己身体的动作来感觉到自己(平衡感、动作感等等)。这不仅是全身体的运动,有时小孩也需要"安静"的动作,比如说手指细细的小动作或者想象中的动作。最后,小孩还需要给自己的感觉(感受)建设一个小环境,比如用木板和布来做一个小小的"家"。
发表于 2012-11-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华德福自己制作布娃娃等等是一致的吧
发表于 2012-11-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爱乐
卢安克追随的不就是史丹纳的人智学理论吗?有翻译,还有阐述吧,我只是略略了解过,一直想买他的书,现在都不容易得了。没想到丽丽开始关注他了~
我参加了上个月苏州的华德福之家的观园活动,老师很善谈,理念是我熟悉而认同的,当然她们具体的工作是什么状态我不知道,但是那个环境布置和里边的玩具让我太太太太向往了~
发表于 2012-11-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到还有话想说~
其实,我虽然那么向往华德福教育,但是最近我觉得,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挺让人紧张的。
也许是我自己的问题吧。
在华德福的书籍中,我看到了很多的不可以。
首先,不可以接触多媒体的东西,电脑电视甚或是音响放出来的音乐。(以前看小巫的博客,说不要给孩子听CD,有条件要听真实的乐器演奏,我当时嗤之以鼻就把她博客给关了~这是我为什么后面一本小巫的书都不愿意买的原因)但是事实上,我确实尽我所能这么做了,但是做得我挺有压力挺不舒服的。然后是玩具的材质问题,塑料的不可以,太具体的不真实的不可以,因为这个,我家的毛绒玩具一概扔了藏起来不见了~再然后是吃的问题,且不说是三岁前吃素,而且还强烈建议是有机的,生态的。。。。。还有就是家里得整齐,不能乱七八糟,还有就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发怒因为孩子是一个感觉器官完全开放的一种存在~会接受所有的信息。。。
以上其实我都在努力地去做,也许我对自己苛责过多,所以觉得华德福要求太高,让我压力山大~
有没有同感受的妈妈也来说说
发表于 2012-11-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春天天


    颇有道理。
    好像要追求某种自然却自己首先就不自然了。
  
     还有,某些描述可能不正确,比如:

     "眼睛自己看见的只是颜色和亮度...";

     看见和听见最终是由大脑来完成的,或者说是"里面的软件”来完成的;
     眼睛是个传感器。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春天天

啊?听你这么一说~是挺有压力的~
一直不了解华德福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爱这篇文里的一句话是——
“7岁以下还不了解物质的小孩特别喜欢使用对自己身体的基础感觉,因为这些感觉比较真实。这样,小孩当然需要用手、舌头等来感受所有的东西。”

从这句话上看,咋觉得和蒙氏教育没啥大区别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爱乐
卢安克追随的不就是史丹纳的人智学理论吗?有翻译,还有阐述吧,我只是略略了解过,一直想买他 ...
春天天 发表于 2012-11-8 22:10


不了解史丹纳啊,没有发言权
但就我自己的感觉
我觉得卢安克现在谁也不追了,他追随自己,追随当下,当下的感觉和感受(哈哈,纯属我个人意见)
发表于 2012-11-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春天天
我对华德福不了解,只翻看过一本<我从彩虹那边来>,对布娃娃有点印象,哈哈.
发表于 2012-1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原来华德福和小巫是这样的啊,那我也直接过滤掉了。
我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真空里。 ...
qinglian 发表于 2012-11-8 22:46


我觉得,你还是自己深入了解一下华德福再说吧。
发表于 2012-11-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到还有话想说~
其实,我虽然那么向往华德福教育,但是最近我觉得,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挺让人紧张的。
也 ...
春天天 发表于 2012-11-8 22:26



华德福的很多理念,需要了解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再来判断是否是有必要的。任何一种好的教育,都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觉得过于机械和严格地遵从,到了自己很紧张的地步,是没有必要的。
发表于 2012-11-9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德福的很多理念,需要了解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再来判断是否是有必要的。任何一种好的教育,都要和 ...
毛豆的妹妹 发表于 2012-11-9 13:15

认同
发表于 2012-11-9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毛豆的妹妹
是啊,所以其实我所说的也是我的困惑。我困惑为什么我看到了这么多的不可以(其实比我上面帖子里提到的还有更多,比如换牙前不要识字,而蒙氏教育认为孩子4岁左右会出现认字敏感期。。。),当然我即便看到这么多不可以,我还是未改向往之心。
其实看到前面qinglian的回复我就紧张了一下,我不是这个意思喔,请不要因为我如此一句话就把什么什么完全过滤掉哦,我也不是一个好的过滤器呀~我现在对小巫也没有排斥,她说的不听CD有她的道理,只是我因为没有条件做不到而恼恨于她罢了。就好像学过观物之后,我才略微了解到原来真实世界的形和色是如此丰富,所以孩子当然应该接触最自然最真实的东西,这其中当然包括声音吧~(我个人之见)
请大家不要真的以为华德福就有这么多的不可以,我不是这个意思。
呜呜,我只是提出我的困惑,而不是在评价。真的~
发表于 2012-11-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毛豆的妹妹
是啊,所以其实我所说的也是我的困惑。我困惑为什么我看到了这么多的不可以(其实比我上 ...
春天天 发表于 2012-11-9 20:01

不是你的问题,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是本能地讨厌不可以这样的说法的。我是个偏激之人,呵呵,我还是把上面的回复删除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9 20:39 编辑
回复  毛豆的妹妹
比如换牙前不要识字,而蒙氏教育认为孩子4岁左右会出现认字敏感期。。。 ...
春天天 发表于 2012-11-9 20:01


呃?介个……
“换牙前不要识字”,感觉上,蛮教条的。
我的看法是,那如果孩子愿意认字,就认呗。
咱俩的娃差不多,不知道你什么感觉,目前,我儿子对绘本里的文字,他所见到的文字,是一概不感兴趣的。
如果4、5岁左右真的有一个文字敏感期,估计是可以明显观察到的。
就我对敏感期的认识,敏感期,确有其事,至少孩子成长到现在,蒙氏提到那些敏感期,都有显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1:05 , Processed in 0.0265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