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806|回复: 0

君不君 臣不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2-8-25 21:46 编辑

本文摘自古国治老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bd370d0100fnwp.html

君不君 臣不臣
齐景公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是君君?臣臣?老实说实在不容易理解,在资治通鉴里,孔子的孙子子思说魏国君不君,臣不臣。从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从另一面来暸解什么是君君,臣臣。

魏武侯(魏文侯的儿子)在开会讨论事情的时候,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就是说大家都附和着领导,都没有不同的意见,都以领导的意见为意见,这样的领导一定当得很舒服。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子思就说:以我看卫国,所谓的「君不君、臣不臣」,就是这个样子。魏国的大臣公丘懿子问何以见得呢?子思说:作领导的人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的意见都是对的,自认为高明,所谓官大学问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如此则众谋不进,这样的话,不去审察分辨事情的是非,而只是大家一团和气,自己也感觉很好,那就闇莫甚焉,闇就是昏暗,昏君是也。作臣子的人,不去忖度衡量理之所在,而一昧的阿谀求容,那就谄莫甚焉。君闇臣谄,如此长久下去,这个国家就不像国家了。

有一天,子思当面直接对魏武侯说:你的国事将越来越糟了。魏武侯说:为什么?子思说:这是有原因,有道理的,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这段话有点像西方安徒生童话故事中国王的新衣,每一个人都不认为自己不称职不聪明,每一个人都说国王的新衣漂亮,最后,由一个小孩说国王没有穿衣服,才戳穿这个骗局。

一个领导人为什么无法听底下的意见?子思说自以为是,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有他一定的道理。难怪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其实这也是面子问题,好像听了你的意见,我就不如你了,我这个领导的尊严何在?追根究底是自尊心在作怪,也是自卑的心理。

身为领导人能多听不同的意见,而作部属的人则要提出不同的意见,敢说真话,否则,就不称职,形成君不君、臣不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0 07:35 , Processed in 0.0274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