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357|回复: 6

扶阳是最妙医法——我对扶阳的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武汉市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姜廷海
内容摘要:天人合一,先有天,才有人,天道产生人道,天道决定人道。天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太阳的重要性,就是能量的重要性。天人合一在中医里来讲就是整体观——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持,疾病的产生和治疗都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在中医里,描述这种整体观的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其实质是能量的变化。能量就是阳气,阳气就是人的正气,扶阳就是扶助人身正气。阳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也是对抗疾病的力量,故扶阳是对生命根本的维护和扶持,是最妙医法。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阴阳五行就是一阳周流,讲解阳气和五行的关系;第二部分讲解扶阳是最妙医法。
一:阴阳五行就是一阳周流
中医的整体观念来自于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哲学基础,它的大意是谓人是天地运动的产物,人的生命靠天地维持和供养。人处在天地之间,一定要受天地自然规律的支配。如果你尊重自然归律,顺从自然归律,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无论是自身身体还是社会事业,都会大受裨益,一切向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任何个人和群体违背了自然规律,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此即古人所谓“天道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也”。
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和天地是一个整体,二是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并且人体自身的整体是从属于天地这个大整体的。人是天地气化的产物,“天地和气,命之曰人”,人体的构造规律和生理病理规律都从属于天地整体的规律。这个思想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人身为一小天地,用老子对我的启示来说就是人在天地中,天地也在人中。此思想细化到人身,就是局部在整体中,整体也在局部中。因此,中医临床上常常通过对局部的观察来诊断全身的疾病,也通过在局部施术而治疗全身的疾病。
那么我们要顺从自然规律,就必须对自然规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即自然规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以及它对我们的生命和生存的影响大到何种程度。
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概括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的实质就是日地关系,即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由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循环现象和绕日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循环现象是天地间最明显最重要最普遍最可靠的规律,古人将其概括为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就是昼夜,五行就是春、夏、长夏、秋和冬。这个普遍规律对人和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反过来说,任何人和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无法逃脱这个自然规律的影响。从最终极意义上说,昼夜节律和一年五季的循环节律对万事万物的存在发展和消亡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言以蔽之,万事万物的存在都离不开时间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或者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离不开能量的影响和制约。
《黄帝内经》中对这个思想的表述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开头几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我将它义译为:“白昼与黑夜的循环,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对万物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这个规律派生的,万物的兴衰也是以这个阴阳变化规律为最根本的原因,无论是神秘莫测的现象还是显而易见的现象都是出自于阴阳的变化之中。所以我们治病必须求本。”
本者何也,阴阳也。阴阳何也,昼夜循环也。时间节律也。能量 变化也。一阳周流也。
但十分遗憾的是,王肃对《洪范》五行的错误注释极大地影响了历代的读书人,以致于历代对最重要的阴阳五行学说的解释一直不得要领。这也导致有很多人看出旧说阴阳五行的破绽从而说阴阳五行学说不能成立,因此得出结论说中医学理也不能成立,并由此引起对中医学的许多攻击和非难。虽然有少数医家得其真髓,却又没引起足够重视。有关此方面的论述,我已写成《阴阳五行新释》,希望得到大家的斧正。
下面就具体讲解我个人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解释。
我认为,太阳的热量就是阳气,春夏秋冬就是阳气运行的四个档位,长夏就是离合器,共有五档,而且是循环档。
这五档分别代表了阳气运行的五种方式和五种力量。阳气运行在时间上的表现就是昼夜循环和春、夏、长夏(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日为长夏)、秋和冬五个循环档。这五个档位分别对应着阳气的发生之力——春,生长之力——夏,变化之力——长夏,收敛之力——秋和封藏之力——冬。这五种力量的循环对地球生命的产生和维护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对万事万物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古人讲“万物不能外乎五行”,此话的主要意义并不是指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构成,它的主要意义乃是万物都要受到昼夜循环和一年五季循环的影响,万物都是生、长、化、收、藏这五种力量的合成和平衡。
五行的相生组成一个圆,表示相生之力构成一种循环运动,即一年五季的循环。水生木,简单点说就是冬天之后就是春天,它的实质就是阳气由封藏状态进入生发状态;它的原因,对于我们北半球来说就是太阳直射点北移。木生火,就是春天之后是夏天,实质是阳气由生发状态进入旺盛状态……五行的相克在圆圈内组成一个五角星形的支架,代表一种加固力和平衡力。五行生克图就像一个汽车的钢盆,它在平衡中运动,在运动中平衡。所以五行“生”“克”的主要含义“生”就是推动,“克”就是控制。有推动才能运动,有控制才能平稳地运动。它的正常表现就是自然界一年的气候正常,风调雨顺,无太过不及,在人身就是健康无病。如果五行的运动和平衡遭到破坏,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不正常的气候,即凄风苦雨,对人的影响就是引发疾病和瘟疫。这五种力量对气候的影响就是风、热、暑、湿、燥、寒,即“在天为气”,在地上就是化生了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即“在地成形”。它对生命的影响力就表现在生、长、化、收、藏五种力量形成生命的生、长、壮、老、已。所以,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来讲。阴阳的积累就成五行,五行的分解就是阴阳。此义用火神派祖师郑钦安的话说就是:“阴阳化生五行”“五行不出二气之中,二气即在五行之内”。
阴阳五行也表示阴阳是在五种方式中运行,昼夜在不停地变化中,而它又是在五季的规律中变化,所以张仲景先师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脏”。五常就是五行,说五行是在强调运动,说五常是在强调有规律的运动。阴阳五行学说说的就是天体在总体不变的规律中有规律地运动着,这个规律是人体生命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由此我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对天道人道的最好总结。
阴阳五行学说能够指导中医的思维和实践,其实质是人体的生命和生存必然逃不脱阴阳五行规律的影响。而并不是古代医家偶然治好了病人却讲不出道理来,故意杜撰了一套学说来故弄玄虚,忽悠病人,自欺欺人。阴阳五行学说为什么重要?就是因为昼夜循环和冬去春来、寒来暑往的循环这个自然规律太重要了。儒家经典中对这个思想的表述就是《中庸》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是朱子对此语只从人事上进行了注释。而人事决定于天道,我认为此语更重要的意义是在讲天道。“中”就是无太过,无不及,恰到好处,讲的就是天体的运行各按其位,有条不紊。“和”就是和谐,就是天地和谐相交,就是泰卦。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有此天地的和谐相交,才有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天地位焉”就是对“中”的注释,“万物育焉”是对“和”的注释。“天地位焉”和“万物育焉”又是因果关系。因为有天地这种有规律的运动,才有生命和万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只要这个自然规律还没有过时,阴阳五行学说就不会过时。那些说阴阳五行学说太陈腐了的人,其实是没有弄通什么叫阴阳五行。故此,我总结说,只要太阳还是依然从东方升起,只要还是二十四小时一昼夜,只要还是春夏秋冬循环为一年,只要人类还是由心,肝、脾、肺、肾五藏各一而组成,只要人类还是生存在地球之上,日光之下,阴阳五行学说就会是颠扑不破的、万古不易的真理,它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也将是永恒的和精确的。阴阳五行学说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不仅历万古而常新,而且对人类永远那么重要,那么宝贵!
综上所述,太阳的热量就是阳气,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对应生、长、化、收、藏五种力量,影响生物的生、长、壮、老、已。五种力量的实质就是地球对太阳光热的接受程度,它的现实基础就是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在不同方位形成对太阳光热的不同接受程度。所以我们说阴阳五行的现象就是昼夜寒暑,它的实质就是一个时间节律,更进一步说就是阳气的周流变化,也就是能量的周期变化。所以刘力红先生说开方即是在开时间,我们也可以说开方即是在开能量,就是在利用力量来对付力量,比如有人口渴多饮,要用白虎汤。口渴是热大,相当于在他体内是一个夏季环境,用白虎汤就是要在他体内制成一个秋季环境。所以刘先生说开方即是开时间。从力量上来说,就是体内热力过多,要用白虎汤的凉散之力来抑制体内热力。
所以,阴阳五行运动就是一阳周流。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冬天阳气潜藏在地下水中,是谓“水曰润下”;春天水中阳气向上升,草木欣欣向荣,是谓“木曰曲直”;夏天阳气旺盛,天气由温变热,万物生长旺盛,是谓“火曰炎上”;秋天阳气开始下降,天气由热变凉,生物由生长变为收藏,是谓“金曰从革”,“革”者变化也,从革就是顺从变化。在人身的表现就是对应肾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中阳气升发为肝木,肝木向上生发形成心火,心火化生脾土,脾土化生肺金,肺金下降又将阳气带回肾水中。在自然界就是冬、春、夏、秋的循环变化。此处所谓天人相应就是自然界是一阳周流,人体自身也是一阳周流,五藏六腑十二经络都只是阳气周流之所。用郑钦安先师的话说就是:“天地以五行之气,塞满乾坤,人身以五脏之气,塞满周身”

二:扶阳是最妙医法
我们人类生存在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主导力量,也是日地关系中的决定性力量。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来源,对生命的产生和维护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一些自然现象,例如候鸟的迁徙和动物的冬眠,都可以理解为生物对阳气的追逐。冬天来临之前,候鸟要飞往南方越冬,因为北半球的冬天阳光南移。动物冬眠也是因为阳气藏在地下,同样是追随阳气。植物也遵从这种规律,春夏阳气在地面上,故树木生长,开花结果;秋天阳气收敛,树木落叶,冬来阳气潜在地下,故树木经冬而添根。
在人身中,人身的阳气是人体中的主导力量,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也是对抗疾病的力量,也就是人身正气。我认为,人体阳气的最初来源还是太阳。现代科学认为地球上一切常规能源都是来自太阳,周易上讲乾金落入坤中,形成坎卦。这在自然界指的是太阳的热量进入地下水中,成为明年发陈动力。在人体中,我认为是植物子实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人吃了五谷杂粮,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饮食精气有一部分就变为肾中精气。所以我对“阴者,藏精而起极也”的理解就是,藏在肾中的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精气藏在肾中叫能量,运动起来就叫力量,即能量的发动产生力量,力量产生运动,运动就是能量的运动带动了物质的运动,就像油料的燃烧产生力量带动机车的运行一样。由此我认为中医的生理病理现象就是一个物理学现象,可以简单描述为:能量,力量,运动,物质。其中只有物质,就是我们这个肉体及其生理病理产物,是显而易见的,其他三种都需要认真体悟才能得其真理。而能量就是阳气,所以扶阳就是从根本上对人体生命的维护和扶持。
我们联系《伤寒论》来看上述见解。《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我认为“发于阳”就是阳性体质,就是能量充足者。当他受寒后,人体有足够热量出来抵抗寒邪,所以有发热现象。而“发于阴”就是阴性体质,就是能量不足者。此种人受寒后,人体没有足够的热量来抗击外邪,所以不会出现发热现象。此条为伤寒总纲,可见仲景是多么重视阳气对人发病的影响。
我们再从麻黄汤和桂枝汤两个方剂来看。麻黄汤是寒邪伤人,寒邪有收藏紧缩之力,人体在冷缩作用下出现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现象。同时,寒邪的紧缩之力也关闭了体表毛孔使人汗不得出故无汗。五行中水能克火,麻黄汤证就是寒邪的收缩之力大大超过了心火的宣通之力,方用麻黄驱除寒邪,解除寒邪的紧缩之力,用桂枝温通心胃之阳,增加心胃之阳的温通之力。所以我说抑水扶火为麻黄汤要义,抑水扶火也可说成是驱寒扶阳。
桂枝汤证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肺气虚损,收敛之力不足,肺主皮毛的功能下降而自汗出。它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脾胃中气虚损而引起胸中大气虚损,从而使肺气不足气不摄津而汗出。所以桂枝汤是针对脾胃中气虚损的一个补剂,补土以生金即中气得补,大气得补,然后肺得气而功能足。可见麻黄汤证是外邪伤人,涉及到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抗。桂枝汤证则是以正气虚损为主要原因,其实质就是人体能量不足。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粥就是用热粥直接补充脾胃的能量,所以桂枝汤补土生金也可说成是扶阳补气。
为什么说扶阳是最妙医法?我上述说阳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也是抗击外邪的功能力量。此观点用卢门祖师的话说就是,“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以火立极”也就是以阳气立极,人体阳气才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人的肉体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阳气的正常运行。人生病死亡并不是他的肉身少了什么,而是肉身之中没有阳气运行了,可见人身立命在乎阳气。人身肉体任何一处的病变都可能影响阳气的正常运行,当然,很多情况下局部病变和阳气运行不良是互为因果的。比如有一次一个病友问他的鼻息肉要不要去作手术,我断定他有外感麻黄汤证。他的息肉本来将鼻孔堵塞了四分之三,用麻黄汤只一剂,病症就完全消失了。我想这也是“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扶阳为什么重要,难道滋阴就不重要吗?实际上并不是滋阴不重要,而是人体阳易不足,而阴常多余。人类用火就是对阳不足的一个补充。我临床治病以慢性病疑难病为主,临床二十年来,发现慢性病疑难病多为虚寒,绝大多数需要驱寒扶阳,温阳扶阳。我清楚记得我二十年来接触的慢性病属于热证需要清火的只有四个人。而且我还认为,传统上用滋阴清热治疗肺结核发热和糖尿病三多症都是错误的,此类病证应当引火归原。此方面有李可老先生经验可资证明和临床参考。而引火归原也是扶持阳气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们不是说阴不重要,没有阴,阳就无所居附。只是要认识到在阴阳关系中,应当是阳主阴从。在自然界,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主导力量,一切阳主阴从的关系都由此决定了。阳主阴从的表现是阴由阳而化成,阴也是为阳而化。我到目前为止总结阳主阴从有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叙述。一是阴为阳的缺失态,比如冬天和黑夜就是阳的缺失壮态。二是阴为阳的储存态,比如人肾中精气就是人体阳气的储存状态,自然界中的石油,煤炭,草木等一切常规能源都是对太阳能的储存。三是阴为阳的辅助者,即《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比如我上述说的人身肉体属阴,肉体的作用就是为了辅助阳气的正常运行。比如汽车轮胎的钢盆和橡胶圈都属阴,它们都是为了配合好便于能够储存不可见的阳气,让阳气足够强大,而实行轮胎的功用。
扶阳的重要性还与我们这个时代滥用抗生素有关。我说我临床遇到的寒证多,热证少,也与抗生素的滥用有关。大多数的热证用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就很少有人找中医治疗了。抗生素的滥用,比如本是风寒闭表引起的发热,西医也是用抗生素来治疗,杀灭病菌病毒,并降低人的热度。但中医治疗风寒感冒是用热药发表,助人的热量来帮助战胜寒气,以邪从汗出达到治病的目的。人感冒之后发热,本是人体阳气即人体正气在与风寒之邪抗争,西药就像一个是非不分的侠客,把交战的双方都消灭。而中药是正义之师,它帮助正义的一方取得胜利。所以从短期疗效来看,中西药都能治好感冒,但从长期疗效来看,西医的治疗会使人的身体越来越差,中医的治疗会使人的身体越来越好。人体发热是人体正气在抗邪,西医使用抗生素来降低人体热度,实际上是在消耗人体正气,在对抗人体免疫力。人体受到抗生素这种寒凉药的侵袭,人体又会自动透支更多的阳气来对抗寒凉,西医就会加大抗生素的剂量。长此以往,人的免疫力会越来越低下,感冒会越来越频繁,而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会越来越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中医是用药扶助人体阳气,即扶正以驱邪。邪去正安,阳气得扶,所以人的身体会越来越好。
慢性病疑难病多为虚寒,绝大多数需要驱寒扶阳,温阳扶阳,这是我的临床经验总结。卢老说:“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我的理解是,以火消阴包括了扶阳抑阴和用阳化阴两种方法。我前面讲的用麻黄汤治愈鼻息肉算是扶阳抑阴,此处再说二个用阳化阴的医案。第一个是一位中学女生,因为在月经期间用冷水洗衣服,引起右手臂冷痛麻木。先看西医说是炎症,治疗一个多月无效,又看中医说是瘀证,又治疗一个多月无效。后来来找我,我看她是脾胃虚寒,就用加味理中汤,预言一周见效,半月可愈。服用半个月的中药,果然就很好了。第二个是有个病人的手上的伤口总不愈合,三个月后找我。我看他又是脾胃虚寒,所以我没有直接处理他的伤口,只给他配了五剂加味理中汤,服用十天。他说从第三天起伤口每天都在缩小,到第八天就全部愈合完好。所以我理解扶阳抑阴就是驱寒扶阳,针对有寒而且阳虚者。用阳化阴就是温阳扶阳,用于只是阳虚而无明显寒象者。我的判断标准是有痛疼症状者为有寒,只恶寒无痛疼者为阳虚。有寒者用乌头,阳虚者用附子。我如此应用,临床疗效良好,赢得了很多病人的好评和感激。也赢得了许多人对中医的认可。用此法治愈的癌症、尿毒症患者等健康生活至今者颇有其人。而且我从针灸上也能说明扶阳针法是最好针法。
总之,从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明,扶阳实在为最妙医法!
但我对卢氏四句的理解,不知是否符合卢氏原意,还望诸位师长多多赐教!
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12-7-2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拜读,获益匪浅。多谢分享啦!看来我是即阳虚又有寒,边读还边在给自己左肋下刮痧,刮出痧点几许,顿时痛减。
发表于 2012-7-29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不少人都是阴阳两虚的

“扶阳是最妙医法”

有的病人不是这个菜,“最妙”二字很不妥当。

没有什么最妙的医法,只有合适的。
发表于 2012-7-2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是阴虚的人大于阳虚的人,阴阳两虚的就更多了。扶阳真的治标不治本,停药就会反复。不如扶阴效果好,当然不是纯阴,至少是补阴为主。
发表于 2012-7-3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没有临床的人写的文章。
发表于 2012-7-3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脸 于 2012-7-30 13:02 编辑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曾经多年前读过这四句话,第一句话至今都看不太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郑钦安的书明明写着“以水火立极”的话,到了这里怎么变成了以火立极了,那么要水有何用?
发表于 2012-7-3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没有临床的人写的文章。
leson 发表于 2012-7-30 09:11

同样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7:00 , Processed in 0.0236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