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123|回复: 13

《爱和自由》读书会作业贴(麓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第15章-16章:《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1)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不上集体课?
因为我们知道,儿童在刚刚进入教室的时候,是不可能有纪律的,要在长久的过程中,在混乱的过程中,孩子才会逐渐形成一种自然倾向,这时候教师才知道这个孩子喜欢什么。在这样的状体下,集体课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你正讲着时,他可能没听,也可能走了。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点也不在一个点上,他还没有形成内在的纪律,他要走掉,你又不能制止他,除非你让孩子怕你。

那么集体课什么时候上?是在儿童已经进入了非常好的状态,而且孩子的敏感期都基本相同时才能上。

2)授课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第一点要记住的是:“让你说的每句话都算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一句废话。凡说的都不是废话,凡是废话一句不说。”

教具呢,在这个教育中没有人有权强制孩子去操作什么教具。蒙特梭利说通过自由的制度,儿童在学校中应该表现出他们的自然倾向,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他要操作什么,拿什么教具。所以在蒙氏幼儿院里没有上课的铃声,没有具体的一节课,儿童自由进教室,自由出教室,这个阶段由儿童自己把握。

蒙特梭利说,授课的最简单形式是简洁、明白、客观。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算数”。
“简洁”就是废话少说,讲三角形,正确的方法是,拿起三角形,说:“三角形。”“哪个是三角形?”“这个!”“这是什么?”“三角形!”这就是三段式教学。
“简洁”是幼儿教学的妙法,它使词语坦露,直指对。它排除了注意对象以外的干扰,给出即时环境的主词。它非常对应儿童初期“电报语”的特点,突出要语,省略杂陈。
“简洁”是蒙氏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它尽力将一个概念同其他事物隔离开来。

教学的第三个要点是“客观”。蒙特梭利说:“教授必须以不表现出教师个性的方法进行,仅仅突出教师想要孩子注意的客观对象。”因为儿童在发展。当儿童达不到成人的能力时,他就会看你,模仿你,吸收你。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尽量客观,客观到什么程度?把你自己的所有不文明习惯都抛弃掉!不要以为你的观念----道德、价值、审美都是正确的,更不要试图把它强加给孩子。

3)怎样让孩子过度到可以自己操作教具的阶段?
儿童进入幼儿院一个月后就可能会开始操作教具了,这时不要过多去帮助他,在没有专注的情况下,他会把教具当玩具来游戏,这时不要纠正他,先培养他专注,专注到位再开始校正教具的操作。

4)看了这两章之后对你的启发和感悟

在看了这两章后,我更多的想到的是,如果没有条件没有机会进入蒙氏幼儿园,我们该怎样引导孩子的成长呢,蒙氏幼儿园除了环境的爱和自由,孩子很重要的一个成长的途径是操作教具,如果不在他们的幼儿园,孩子是很难接触到教具的。孙老师讲,掌握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那实际生活中,怎么引导孩子掌握这个方法呢?孙老师的话还是给我很大信心,她说:生命的成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没有人能遏制得了。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知识,假如你有这种成长的经验,或者说这种经验因为不断重复而变成能力的话,对这些知识,你就会发现它的内在规律,会很快的掌握它。幼儿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汗一个,我的感悟都是摘抄了)。

想起昨天看德芬的视频,有家长问怎样引导孩子的兴趣,德芬讲我怎么知道我四十多岁会成为一个身心灵的作家,大意讲人生不可设计,我们还是顺从孩子的成长,顺应生命之河的安排。

蒙氏幼儿园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要有爱心耐心,要抛弃自己的固有想法,顺应孩子的成长,老师在各方面都要有很好的素质和表现,不然就会染污了孩子。我们父母相较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多,对父母的要求当然也要按此标准,压力好大,孩子就像我们的镜子,镜子里都是真实的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第17章:《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愿意顺从》;
本次活动作业:

1)孩子怎样才能实现顺从的过程?

有时孩子还不能从理智中决定行为,他是从爱中决定顺从,从意志中执行顺从。
你说要让这样的孩子安静下来,直到达到内心顺从的状态,得费多少力量?只能用爱!用自由!用灿烂的微笑。
在自由中,如果无人扰乱儿童的话,儿童可以用心灵观察环境,自我调节。
自由状态的儿童,因为受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那不守纪律的现象就变成偶尔的现象了。

2)你的启发和感悟

这章很重要,上学的时候很为自己没有意志力烦恼,要做的事情总是很难坚持,看了这章明白,因为那些事情都不是我自己喜欢的,从小也没有在爱和自由中形成自己的意志力,总觉得没意思,干一下就不想干了。摘抄一段觉得很重要的话:

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学佛的同学增加一道题目:
3)请阅读《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随顺众生愿,并思考,这里的随顺众生,“我皆于彼,随顺而转。”是什么意思?跟这里的顺从有什么关系吗?

很惭愧只是有佛教的信仰,没有学佛也没有真正信佛。下午为了写作业,读诵了一遍《普贤行愿品》,很惭愧,这次好像是我第二还是第三次读,平时没有诵持。

我觉得这里的随顺而转,和这里的顺从有关系。以前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佛菩萨要随顺众生,这些天好像有些明白了,在佛菩萨心中,她和众生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能做到随顺;佛菩萨是放下了分别执着的觉悟者,在她心中,众生没有好与坏,对与错,对每一个众生都慈悲,随缘度化,她的随顺,甚至到了随顺众生的物种、阶层。孙老师讲,当一个人获得自己的自由意志,她就愿意成就别人的自由意志。佛菩萨慈悲,给予众生的是真正的爱和自由,所以她愿意随顺众生,像十七章标题所写,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感觉说来说去,都说不到点上,还是人家标题写的好,就是简单的爱和自由成就了了不起的顺从和意志。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第21章:《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本次活动作业:
1)书中讲的孩子吃的问题,跟你平时的认识有什么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地方,给你什么启发?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的领域。吃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

自主选择是儿童意识独立的一个标志,这个独立的出现、尝试和应用,使孩子非常快乐和兴奋。

“吃”对儿童意味着心智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口对事物进行认识,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儿童两大主要任务。

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在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自尊心不强。他会经常看着别人的食物,他有时候不是为了满足肚子,他完全是为了满足嘴的感觉。就像儿童刚生下来是用口腔来认识世界,什么都往嘴里塞一样。

经济条件的好坏在我看来并不影响孩子的发展,钱多钱少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给孩子买东西的钱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把选择的自由交给了孩子。

我的感悟:最近慢慢在给妞放开零食,因为心里已经下决心给孩子自己选择,那个自主选择在我看来很重要,她吃一些垃圾食品,我也没那么焦虑了,刚开始还是会有,其实放开后,也没吃那么多。我觉得这件事,看你要的是什么,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这件事的意义,会放开的,期间,父母要面对自己的一些恐惧,这个要自己解决。

我以前对这个理解不深,觉得只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能力,孙老师说这是一个意志形成的过程,这个太重要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没什么意志力的人,大概因为从小都是乖乖女,我都是听话的,都是听别人话的,长大后,也没有自己的声音,即使有,也总是怀疑,有时要找人帮我确认,这是最好的选择吗?好悲哀,人生咋有标准答案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麓羽 于 2012-9-6 07:15 编辑

读书会马上就结束了,可惜我参加的很晚,发言也少,有限的一两次发言也是鼓着勇气才讲的,感觉刚刚开始,就要结束了。说起《爱和自由》,在妞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为了恶补育儿知识,看别人看什么我也买来看,书单中就有这本书,记得当时看完很震撼,想着父母要帮我带妞逼着父母也都看了,那时对爱和自由就是一些肤浅的概念。经由李跃儿的网站,在一个妈妈的帖子里找到了中医网,一头就扎了进来,由此接触了中医、传统文化、佛法,人生从此开启一扇新的门。遗憾的是,孙老师的书看完,我对爱和自由还是懵懂,此时接触了读经,我的注意力都转向了读经。好在一直都有在三七,跟随三七网,陆续接触了一些心灵书籍,并由寻版的读书会,我开始重新看这本书。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书买了很多,看的不多,或者囫囵吞枣,看完就过去了,自身没多大改变,有时是问题来了,才向书中找答案,或是根本也不找答案,陷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对妞的养育,嘴上说着爱和自由,但习惯性还是沿用父母的套路,控制的爱,有条件的爱,逃避问题。我的注意力都在向外寻找,迷恋传统文化,好奇这些未知领域,心思都在自己身上,真正用在妞身上的不多,没有好好陪她,大概我的人生没有方向,跟着感觉稀里糊涂走,兜兜转转都在外面。佛家讲向内求,儒家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些道理都懂,但都是口头禅,问题来了还是烦恼,不知道方向。因妞的一些情绪问题,我参加了几期读书会,看到那些努力的妈妈,状态好的孩子,心里很羡慕,我真正认识到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的都是我的问题,我逃无可逃,为了妞,我愿意改变,有时想,没有妞,我大概就这样了,外人看还不错,我也麻木的早没感觉了,不用改变,躲在自己的世界很安全,但没办法,妞逼着我改变。我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和孩子玩在一起了,愿意静下心和孩子在一起,倾听孩子。我之前总是找机会把妞丢给父母,觉得自己可以松口气,看喜欢的书,看电脑,听喜欢的课,妞的乖巧,掩盖了很多问题,我也习惯于逃避问题做鸵鸟。现在我都会跟妞商量,妈妈可以做这些吗,妞不同意我就不看了不听了,把时间留给她。在和孩子一起的时间里,体会单纯美好,平静喜悦,语言说不出的舒服感觉,我试着给予我的爱,孩子回馈我更多的爱。

很感谢寻版办这个读书会,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帮助我们成长。一直都有看寻版的帖子,虽然跟他交流的不多,但心里觉得很亲切,像一位慈祥的师长。

还有读书会那些可爱的妈妈们,可惜参加的太晚,很多妈妈还都不熟悉,她们的状态让我很羡慕,希望自己能成长的快一些,赶上她们。

回想起来,几年前接触传统文化,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算是我的第二次成长。这次有点像是第三次成长,借由探索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心灵层面,那些经典的闪光处在现实生活中有了落脚点。平静喜悦就在每个当下,可惜麻木的太久,身体心理多困在情绪之中,那些宁静美好多是灵光一现。身边的人就是我当前的功课,不需出世,不可逃离。每个问题都是自身问题的回光返照,深入探索,答案都在自己这里。
发表于 2012-9-6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音 于 2012-9-6 11:57 编辑

羽仙,赞叹赞叹,那么长篇的感悟,那么滴精进。俺惭愧,得过且过混日子,面壁去。(马甲一,嘻~)
发表于 2012-9-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你己经做得很好了,夏令营那个帖子无人不赞。你应该比较早上三七了吧,经常有看到您的帖子,我对您没有陌生感。
发表于 2012-9-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才参加了两次课,遗憾自己怎么没早来啊。
到处都是宝,奈何自己只有凡眼一双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凡音

老大,马甲暴露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枕书东篱


谢谢枕书东篱,我来三七是蛮早,可惜都白混了,问题还是多多,我对你很熟悉,你在自然村的美文,我还记得当时的感觉,让人惊艳,好像还是姜姐发上来的,谢谢亲爱的,很想见到你的真人,下次来,记得找我玩哦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爱乐


  亲爱的,咱俩差不多,以后补听录音吧,还好有录音。
发表于 2012-9-6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麓羽


    看到你的变化,很开心。
发表于 2012-9-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赞叹你的努力和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无所住,谢谢明明如月,这个结束贴完全是为了交差,不然觉得对不住寻版,想着写完要请寻版帮忙删帖,感谢大家的肯定
发表于 2012-9-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枕书东篱


谢谢枕书东篱,我来三七是蛮早,可惜都白混了,问题还是多多,我对你很熟悉,你在自然村 ...
麓羽 发表于 2012-9-6 13:36


亲爱的,谢谢您的盛情和赞扬,有机会再去深圳我事先和您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12:49 , Processed in 0.0323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