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9459|回复: 57

我给母亲抓了补坎益离丹,希望这个能对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的病是长期失眠,大概有八九年了,期间吃药无数,均不见效!补气、补血、养心都不管用!
前四天我和母亲在一起辩证是阴虚火热,原因是喉咙疼、心热、自汗,就抓了黄连阿胶汤三剂,结果症状增加,觉得不对马上停了。
昨天吃了补坎益离丹,桂心抓的桂枝,有人说是肉桂,不明所以,蛤粉没有,买了一对蛤蚧药房说是一公一母,都放锅里煎了。才吃一剂母亲说上午就自汗一次有所减少,以前是自汗不断,不过晚上又有点失眠,没有睡好。现在母亲状态是睡醒后全身无力,特别是腿无力,不愿意走路,一走便是一身大汗!书上说这是要亡阳,我觉得母亲操劳一生是虚劳!
今天 是第二剂,希望效果再好点吧!因为要是几付药下去效果不明显母亲又要没有信心了!唉!
发表于 2012-7-1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建中汤可以试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身体太虚弱了,不停的出汗,然后就觉得快要站不住,快要倒下的了,大汗亡阳就是这样的吧?
母亲心里一想事,甚至和我说话都能出汗,太虚弱了。
今天早上母亲说昨天晚上出一次汗,今天早上出一次汗,躺在床上不动没事,只要一动下床就会出汗,睡眠还好些。
吃了二剂了,今天 是第三剂,只能慢慢养了。
小建中汤以前想叫母亲吃的,药店抓不到饴糖也就不了了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母亲的症状还有 头顶发麻发木,她血压低或者阳太虚,我觉得可能是气血都走不到头顶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母亲怕脑血栓想要吃活血化淤的药,我也没叫她吃,因为那个都是很凉的药,其实心里也很担心,心里没有底。
全身无力,特别是腿脚发沉,一点都不想走路!
发表于 2012-7-1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汗,考虑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楼主填写个问诊单咨询这里的先生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怕给这里的先生找麻烦,还是自己治吧,总算有点效果了。
1、今天中午母亲还说打嗝,我不太清楚这在中医上是嗳气还是呃逆,她要是不说我还不知道,这个症状都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轻轻的似有似无,看来是属于虚证,难道是脾胃不和?看来二楼说的小建中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母亲说还有点腰疼,我分析着就是肾虚的原因。
3、今天大便有些溏泄,母亲说并没有着凉,难道这是排病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汗,考虑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楼主填写个问诊单咨询这里的先生吧。 ...
nneepn 发表于 2012-7-11 09:39



    桂枝加桂汤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耗损心阳,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中寒水之气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现在想一想母亲确实也跟我说过,小腹有一股气直冲咽喉,十分难过,大概都是因为过汗阳虚引起的,我现在分析母亲还是虚阳外越,看来母亲的病还是很复杂的。
发表于 2012-7-1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早上打电话,母亲说昨晚子时心有热直冲头顶,先头汗,后全身汗,今天早上起床没有出汗,睡觉较好,三剂,比起用药前效果显著,腿还是无力,手臂有些力气,继续用药。
   母亲说过她脚抽筋。是肝有问题还是阳气不能达四末?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 ...
nneepn 发表于 2012-7-11 23:25


太阳病应该是外感所致相应脏腑阴阳失调,我不知道内伤能不能引起太阳病,母亲的病主要是长年失眠致阴阳双虚,导致虚阳外越,大汗亡阳,在吃补坎益离丹之前竟然还辩证阴虚火热,吃了三剂黄连阿胶汤,我真是混淡,因为有些症状为火症,比如咽喉痛,心脏有火烧感,其实这都是假像,虚阳都跑出来了,当然是火了。
  母亲的汗症是自汗、头汗,并非发汗太过,也没有用过发汗药。
发表于 2012-7-12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2-7-12 22:18 编辑

觉得你母亲是肝虚. 你摸一下她的脉是否左脉微弱. 如果是, 那她是因为肝血不足, 血液不能上升到头部而失眠. 肝虚也经常会造成腿无力. 你可以参考一下辅行诀里的大小补肝汤. 给她的方里需要有酸药, 比如山茱臾, 五味子, 否则要当心元气会脱.

大小补肝汤方:
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运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中 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个,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七味,以水一斗,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升]
发表于 2012-7-1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内经养生居馒头 于 2012-7-12 22:30 编辑

看到楼主摸索着给母亲治病,觉得很难过,当年我哥也是这样摸索着给母亲治病,那时候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祝福您的母亲早日痊愈!
如果楼主肯听我一句话,可以到寺庙发愿做大功德替你母亲消业,阿弥陀佛!

竖琴:《所有的病都是业力》http://www.justjf.com/thread-1146-1-1.html
《很多不可能的事》http://www.justjf.com/thread-1530-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是第四剂。
今天早上打电话问母亲,说昨晚未有出汗症状,但是睡眠却不好,从十一点半到三点多睡不着,但却没有出汗,母亲很肯定的说这个方子很见效,但我却怕汗症去了,失眠复来,
发表于 2012-7-1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楼主的母亲早日康复!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非鱼 于 2012-7-13 14:50 编辑

一、关于阳虚外越

郑钦安揭示的阳虚衍化而出现的变证中,阴盛格阳是阳虚第二层次,含真气上浮和真气外浮两种情况,病机都是一个,阳虚不能镇纳阴气,阴血上僭外越
  真气上浮是格阳于上,又称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红、肿、疼痛等阴火之象多见,(母亲的咽喉疼大概如此);
  真气外浮则是格阳于外,又称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亦是阴火之象。(母亲的汗症即是如此)
  元阳上奔则有真气上浮之症,元阳外奔则有虚阳外越之症。归纳郑钦安观点,虚阳外越还与几种因素或者说辨证要点有关:其一,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其阳气必然受损,可致虚阳外越(母亲长年失眠即为久病)。其二,药误,比如服克伐宣散太过之人”,阳气受损,也可导致虚阳外越(常有突然尿频症状,打针输液抗生素用的也不少)。其三,午后发病或病情加重者,提示阳虚外越。其四,有大吐大泻大汗病史,吐泻发汗过度,均可伤及阳气,引起虚阳外越(有大吐大泻大汗病史,曾吐酸水,可见中宫寒)
  关于虚阳外越引起的病症还有一些,比如汗出,“更有一等阴盛隔阳于外之证,夜间亦汗出,此为阳欲下交而不得下交(这也是造成母亲的失眠原因),阳浮于外,故汗出。
  阴盛格阳(早些年三七先生也辩证如此,因喝泡茶治疗见效慢,放弃了,可悲。)引发的真气上浮和虚阳外越两种病机,可以导致很多种病症,呈阴火假热之象,世多不识。多少医家一见五官肿痛、发斑、红肿、发热等症,便谓火热或阴虚火旺,抱定成见,只见阴火之表象,不识阳虚之本质,不求阴阳至理,迷失治疗方向,似乎已成医林通病。(开始辨的阴虚火热,用的黄连阿胶,真是魂淡!)
  按照郑氏论述,阳虚欲脱通常还具有下列几个特点:久病、素秉不足之人,症状严重,其来者骤,脉象异常,浮空劲急(虽然不会把脉,但现在想起来母亲的脉相好似如此),多可见有阴火假象(阳虚欲脱之证多从虚阳上浮或外越逐渐发展而来,故多可见到阴盛格阳引起的红肿、疼痛、发热、出血等阴火假象,千万不可受其迷惑,误以为外感、阴虚火旺等证,郑钦安屡次告诫医家注意。),预后不良(母亲对我说出汗的时候感觉已经无可奈何,坚持不住,要倒下的感觉,当时觉得母亲太虚弱了,我眼中不自觉有湿润的感觉,我真的觉得很后怕。今年是一个灾年,好多年轻的同事都离我而去,真是可悲!)。
  呃逆(母亲有这个症状,我却不易发觉)因元气将绝而致者,盖以元阳将绝,群阴顿起,阻其升降交接之机,其人或大汗、自汗出(别的症状没有,这个肯定是有的),或气喘唇青,或腹痛囊缩,或爪甲青黑,或头痛如劈,目毗欲裂,耳肿喉痛。种种病情,皆宜大剂回阳降逆,十中亦可救二三(《医法圆通卷三》)。
  但头汗出(母亲先是心热然后头汗出最后全身大汗)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症状,虽非大病,但却深深地困扰着患者,现代医学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都倾向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一学说,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在祖国传统医学领域里,对其论述较多,且辨证分型也较为详细。4.阴盛格阳,虚阳外越。典型条文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以及第366条。虽未明言但头汗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确有头汗出之见证。阴邪内盛,逼迫虚阳外越,津液随阳气浮越而走泻于上故见头汗出。常兼见面红而娇嫩,小便色清,舌质淡红苔白滑或薄黄有津,脉细数无力。治疗当破阴回阳,可选用通脉四逆汤。
  二、关于血压低:
  中医无低血压这个病名,它属于眩晕虚劳厥症等范畴,轻者属眩晕,重者属厥症。辩证分为五型: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
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我觉得母亲什么都虚,但症状还主要是失眠、心热自汗、全身无力等。

其病因病机尤与气血两虚、清气不升、脾肾两亏有关。气血不足、肾精亏损、阳气不升,均使精明失养、头晕头昏、神疲乏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脾虚不运,则气血两虚。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宅,阴精之府,肾虚则精不养脑(头顶空的感觉),命门火衰(腰疼),脾无以温煦,而致升降失枢,清阳不升,脑失濡养(头顶麻木)。故气血两虚,脾肾阳虚是低血压引起眩晕的主要病机。低血压辩证分型中以气血两虚及气虚最多见,脾肾阳虚次之。 治则温阳、益气、生脉,益肾、补元、建中、升压。多年实践证明,此方法不但升压稳、快,而且治愈后不易复发,无任何不良反应。(我觉得母亲吃小建不汤也没有什么坏处。)
  以下是百度的别人的文章:
  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全身无力,血压收缩压常低于90毫米汞桂,舒张压常低于60毫米汞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常是气虚、阳虚、或气血两虚。早年在治疗低血压时,常首先选补中益气汤,气血两虚常选归脾汤,按理说应该是正确的,但是临床疗效不给面子,病人服了一段时间,血压仍然上不来,仅乏力心悸症状有所改观。对此,思索了很长时间,不得其解。后来,在年年温习《伤寒论》的过程中,看到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理中汤时,突然醒悟,应从阳气虚衰,中气不足入手,不能仅局限于气虚上,应大力温阳,温通血脉。于是,在以后的临床上,再遇到低血压病人,就将上述三方合并,组成现代称的附子理中丸为主进行治疗,很快就收到了明显效果,病人血压在服三、五付药后就开始上升,头晕,乏力、怔忡等症状隨之消失。临床上一些病人除了血压低还伴有西医称的贫血,中医称的血虚证侯(我觉得母亲应该也是这样的,睡眠不好,从十一点半到三点多睡不着,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再出汗,肝里不藏血再通过大汗发出去,肯定会血虚的。就正如燕果姐所说:那她是因为肝血不足, 血液不能上升到头部而失眠. 肝虚也经常会造成腿无力. ,这时,我往往加入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效果就更全面。用这个方子治疗低血压,虽说升压快,但有时药一停个别人易反复,针对这个情况,我又参考了又关资料介绍的经验,加入了大量枳实、五味子等药,组成新的升压方子:
  1、生黄芪30g   当归15g  枳实60g  附子15g  干姜15g甘草10g  五味子10g(辽宁名医彭静山曾用枸杞子五味子(此也印证了燕果姐说的:辅行诀里的大小补肝汤. 给她的方里需要有酸药, 比如山茱臾, 五味子, 否则要当心元气会脱)两药泡水喝治低血压)。经过临床验证效果可靠而且稳定,基本上解决了低血压的问题。
  2、大小补肝汤方:
 
小补肝: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桂枝一两半;中
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母亲有段时间晚上经常饿醒,枕边常备吃的),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个,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3、补坎益离丹:附子 24   桂心 24   蛤粉 15  甘草 12  生姜 5
母亲现在吃的是这个,还有三剂,下面应该把这几个方子合一下。
  方解: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四逆汤回阳救逆,治四肢冰凉,低血压归女常见。
  甘草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29条,主治虚人外感误用桂枝汤发汗(不管是误用药发汗太过还是内伤失眠自汗,出现了这样的症状,用这样对证的药也不应该有错),致使阴阳两虚而见厥逆、脚挛急(母亲脚抽筋大概就是这个症状)、烦躁不安等危症。先用甘草干姜汤温中以复其阳,阳复则厥回足温,再用酸甘化阴养血的芍药甘草汤,阴血得养,则脚挛急自伸。本条之厥逆是阳气不能达于四末,低血压之头晕是阳虚不达于头脑(这和燕果姐说的:因为肝血不足, 血液不能上升到头部而失眠是不是不谋而合?
),其实两者都是低血压,只不过血压低的程度轻重而已。现代药理证明,干姜辣素,口服后能刺激口舌及胃黏膜,可引起反射**感神经兴奋而抑制副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上升,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抗休克(母亲还真的休克过,去了医院检查指标全部正常,开药吃了也没见效)的目的,这便是干姜温中救逆的药理基础。枳实是益气升压药,味苦性微寒,有破气行痰、散积消痞之效。这一说法已成为历代本草书籍共识。但据现代药理研究。枳实能收缩平滑肌,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脱肛、疝气、子宫脱垂。这些病病机是中气下陷,应当用补中益气汤,而枳实也能治之。说明枳实不但不是破气下气药,反而是补中益气药。藏医藏药将枳实和人参归为一类,都当补益药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枳实有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的作用。所以大剂量枳实治疗低血压也是有理论基础的,临床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五味子,孙思邈谓: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因困乏无力,无气以为,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煎汤服,使人精神倍加,两足筋力涌出  “六月常服五味子……。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现代药理证明五味子有强壮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总之该升压汤具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升高血压的作用。
  下举一例示之:
  2010710日,一彭姓老者,男,72岁,找到我说头晕的厉害,心慌,混身没劲。我用血压计测了一下血压为:BP60/40,我告之血压太低缘故,他说,我已经吃了好几盒人参方的生脉饮了,怎么不见效呢?我答之,现伪劣药太多,他说那就开几付中药吃一吃吧。刻诊:舌淡苔薄白,脉双寸沉弱关尺濡细,面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腰稍痛。
  辨证:心肾阳虚、气血不足(是不是不管什么症状,只要辩证是心肾阳虚、气血不足,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出方:生黄芪20g  当归15g  附子10g  干姜15g    甘草15g  枳实60g  桂枝10g   五味子10g   麦冬15g杜仲30g   三付
水煎服。

  三日后,该患者复诊,曰:头已不晕了,心亦不慌了,腰稍好些。测血压BP110/80毫米汞柱。要求再服,多巩固几天,续服10剂,痊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6 22:18 , Processed in 0.0275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