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492|回复: 4

如何格物致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
  “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格杀什么呢?格杀五欲贪瞋痴妄念。
  尤注:“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呢?“万缘”就是物欲。物欲障碍我们真心,障碍我们清净心,如果我们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觉性就不能透出来。
  “致知”就是看破,我们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任昏散之谓”。这里的“知”,不当一般的知识讲,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小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明”的意思。致知觉照,念念觉照,这是真实学问,“格物”是真实功夫。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要从这里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於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於心。
  这里再细说功夫与学问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极力的格除。拿佛法来讲,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的放下。这确实是很难,有人对钱财放得下,对名利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一两样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
  《楞严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精辟。空、不空如来藏,都是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我们彻底放下,因清净性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就是此处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时真如本性里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真正的智慧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面求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来有的。而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尘去掉,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我们给它的。聪明智慧是本来具有的,心地愈清净,智慧就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就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
  我们看一个人的心定不下来、净不下来,心里一团糟,这个人绝对没有智慧。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办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的。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事情一临头,心里就慌乱了,这种人绝对成不了器。我们要开智慧,就要从定境中下手。所以我们要是不能够极力格除物欲,本有的真知,没办法现前,亦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显现,就以我们格致功夫的深浅而定。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
  “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剎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经》里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了(“情”就是分别执着),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了;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
  “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
  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着。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着,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
  “随境映现”,随着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现一个外国人的影相。“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影相。事实上镜子里,并没有汉跟胡,镜子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着境界而现象。虽随着境界现象。
  “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并不能转变它。因为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也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看到镜子的相,觉得这相不错,把它画上去,那就染上了,就为境界所转了。
  我们现在很可怜,随着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所转;耳闻声,为音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主。古人把这样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绳子穿在鼻子上,牵着走;叫牠到东就到东,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着走,我们想想看可不可怜!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湛然的、灵虚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不认识自己。禅家话头里面,有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们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里,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呢?没有干涉,正如同明镜现相一样。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镜子照的相,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呢?并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神秀大师所讲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因为初学的人能够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们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镜子实在不染,如如不动,我们初学能够这样用功就不错了。虽然这不是第一义,也算是第二义,与第一义就相差不远了。《楞严经》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镜台,是第二月,也就相当难得了。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心性没有关係。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有多自在,多自由。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着他;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不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几时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能做到这样,我们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功夫真正的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於我们自己的诚心,如果我们诚心的去做,就不难;假如我们放纵的去做,那就难了。我们不认真,马马虎虎的做,很难有绩效。下文是祖师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稍稍动了妄想分别、贪瞋痴慢的念头;只要一动这个念,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就是病,在这一动念时,立刻就下针砭,要治疗它是很容易办得到。必须要想法子对付它,剿除令尽。比喻说:
  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
  这个比喻很好懂,把烦恼比喻为“贼”,这是佛经常用的比喻。六种根本烦恼,也称之为六贼。因为它能贼害我们的真心本性,把我们真如本性里的功德智慧,都障盖住,而不能现前,所以把它比喻为贼。也有的地方,把六尘比喻为贼。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若心执取,这些也能染污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对待烦恼、对付五欲六尘,正如与贼军对敌一样。我们要是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战胜我们;换句话说,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我们要能够战胜了,我们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要是败了,就是凡夫,还是在六道轮迴,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对付五欲六尘,要像作战一样,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们的本性,而且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功德才能算圆满,才能够成就。“其制军之法”,就是平素对自己的训练,自己训练成一套看家的本事,来对付五欲六尘,对付无明烦恼。至於对治的本事,祖师给我们提出几个原则,这几个原则,非常的重要。
  这一段文很重要,是修行理论的依据。祖师教我们破除妄念的方法,应当常使我们的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许多祖师都是这样教导我们,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印祖又教我们,应当在妄念刚刚动的时候,就要觉悟,才能把妄念止住。所以好比作战一样,不但我们要阻止敌人侵入我们的疆土,而且还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一般讲,扫除贼寇,当然要靠兵力,而平素练兵,要“严以自治”,换句话说,一定要严格自治。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
  怎样“严以自治”呢?在古人当中,举三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看。我们要想道业上有成就,在德学上有所建树,看看古人,是怎样做的。首先教我们“毋怠毋荒”,“怠”是懈怠,“荒”是荒废。这是求学修道很大的障碍。懈怠、荒废必然不能成就,这两点首先要戒除。可是这两点确实很不容易戒除。十个人中恐怕就有五、六个人有懒惰的毛病。我们怎样才能对治懒惰呢?(懈怠就是懒惰。)如何对治荒废?
  对治的方法,就是要从“克己复礼”做起,首先克服自己的毛病,就是前面所讲的两大毛病,懈怠与荒废。
  “主敬存诚”,这是老法师教诫学人,成败关键的所在。就在一个“诚”一个“敬”。如果内有诚,外有敬,确实毛病就能克服了。真有这样的志气,有这样的决心,再做不到呢?那就学古人。
  尤注说得好:“颜渊善用克己功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圣训。”
  这是孔夫子教给他的,颜渊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得力於这四句话。他能够守得住。“礼”是讲节度,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凡事都要合乎礼节。这四桩事情,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类似四威仪。此处特别注重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在今日环境之下,相当麻烦,为什么呢?现在大家不讲礼,也没有礼。换句话说,我们视、听、言、动,没有标準。
  古书里面,我们看《礼记》、《仪礼》,那是周朝的礼。在《二十五史》里面,我们所读的《礼乐志》,是各朝各代的礼。现在我们民间,有一些婚丧的礼节,还守着满清时代的礼法。讲到守“礼”就相当难了。现在政府公布的国民生活须知,就是现代的礼,我们要遵守。但是所订的可以说是纲领,不够周详。学佛之后,佛门里面有礼节,有生活的标准,就是“戒律仪规”。在家有在家的律仪,出家有出家的律仪,那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订的礼。我们视听言动都应该遵守这个礼,因为律仪之礼是凡、圣的区别,我们要想超凡入圣,就应当要学习,比世间的礼更为详细,更为周密。我们读《了凡四训》,就能找到最好的标准,不学佛的人,要找到礼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曾子之三省”,《论语》里面就有记载。曾子也是孔夫子的学生。尤注:“每日以为谋不忠。交友不信。传授不习。三者密密在身心上勘验去。”
  曾子每天反省三件事:第一、别人拜托我们办的事情,我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做到了。“忠”就是忠实,尽心尽力的做到。也许有人会说,今天没人托我办事,如果这样说那就错会意思了。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务员,长官交代你办的事情,就是别人托我办事;要是经商,或是做一个店员,你是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把事情做好呢?
  纵然是出家人,也不例外。在寺院里,常住有职事,做当家,或者做知客。今天是不是把自己的职务,尽心尽力做到圆满了,都属于这一条。
  第二、交友不信。你对待朋友,有没有守信;换句话说,有没有信用。
  第三、传授不习。“习”是讲温习,复习。老师教你的,你有没有温习,有没有照着做。“习”有温习、实习的意思。曾子也是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就是靠每天以这三桩事情来反省,来检点自己。
  “蘧伯玉之寡过知非”。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候的人,“名瑗字伯玉。年二十,已始行返省功夫”。这就很难得了,二十岁就觉悟了,就不迷了,天天反省,天天检讨,每一天都是这个样子。“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无日不发现前日之非。”他才晓得每天都有做错事情。事情不怕做错,怕的是不知道,知道就能改,改过自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人家的功夫就做得贯彻到底,不是做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只要活一天,这种“克己复礼”的功夫,就要做一天。这是祖师举出来的三个人,这三个人,也正是袁了凡先生,自己取法的榜样。祖师在序文里提出来,也教导我们学习。
  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
  这还是从比喻上来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两句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中国大陆,黄河流域一带,冬天都结冰,人可以从冰层上走过去。如果冰结得很薄,走的时候,就步步要小心了,一不小心就会沉下去,比掉在水里还危险。水里面还可以游得出来,掉在冰层里面,那是游都游不出来,所以要小心谨慎,这是在薄冰上走。深渊是像苏花公路,看那万丈悬崖,人走在那里得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大意。以此形容,修心、养性、求学,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态度。以这个态度,与妄想杂念来相对,好像你自己练精兵,与敌人相对一样。
  “军威远振,贼党寒心”,这都是从前面比喻里面说的,只要你自己能“主敬存诚”,能做到“克己复礼”,一切的邪思自然都不能侵入。好比贼兵,看到对方有这样好的训练,这样好的士气,不必打他就投降了。从此以后就洗心革面。邪念与正思惟,从体上讲是一个,并没有两样。“体”是一个,“相”不同。体是什么呢?在《楞严经》里面讲是如来藏性,随缘现相。此地讲:“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是指人人本具的明德,明德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如来藏性。只要我们有修德,性德就能现前,这样才能转凡为圣,正如同:
  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
  “贼寇”譬喻七情五欲种种的妄念。“赤子”譬喻真心、明德,如来藏性。可见得我们只要有修德,烦恼就变成了菩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要有修德,才能真的明瞭。觉悟时烦恼原来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这个比喻好懂,贼寇投降了,洗心革面,原来他就是良民、就是好的老百姓,这个道理在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必详细的说明了。
  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上行下效”还是从比喻上说,什么叫上行呢?上行是从根本上修,就是修心。在大乘经论里面讲的三如来藏,就是此处讲的上行。从心地上下手,而不是在枝枝叶叶上着手。心正了,行就正了,心里面没有邪念。诸位想一想,颜子的“四勿”,当然就做得圆圆满满。如果心不正,勉强的去做,向枝叶上寻求,功夫还是不得力,所以会修行的人从心地上下手。
  “率土清宁”,“率土”是指心地。就是比喻心地清净,罪障就消除了。罪业要想消除,实不容易。我们造作罪业不是一生一世,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造罪业。固然我们常常讲忏除业障,能忏除得了吗?几个人忏除了?为什么忏除不了?因为都是在枝叶上用功夫;好比锄草,把上面剪干净了,根没有挖掉。过两天又长出来了,这就是永远没有办法忏除得尽的道理。在家礼佛、念佛、拜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再去请几位法师,拜几天《梁皇忏》,罪业就忏掉了吗?好比草长得快,找个人来修剪修剪,没有除根。除根的忏法,别人帮不上忙;不但别的法师,就是佛菩萨来了也帮不上忙。那怎么办呢?要自己去做。几时心清净了,无始劫来的业障,都消除了。所谓是“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无始劫来的罪业,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样,心清智现时霜露就消除了。
  如果我们心地不清净,业障就没有法子消除干净,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的心地没有达到究竟清净,但是我们向清净的路上走。心地清净一分,就消除一分的业障;清净两分,就消除两分的业障。不是没有效果!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那就成佛了;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这叫做真正的修行。我们会不会呢?要是不会,下面祖师再举圣人用功的方法,来教我们。
  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
  这是孔子的话,实在讲与佛陀教我们没有两样。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记住,从那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小注里面说:“因攻治罪过而觉照。”这就是格物致知。“物”是指物欲,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物质的诱惑。“格”是拒绝的意思。格就是你要有能力拒绝物质上的诱惑。由此可知,五欲六尘包括在“物”字里面。五欲六尘诱惑我们六根,我们六根跟它格斗,要能够抗拒它,不为它所动,不为它所诱,这就叫做“格物”。我们想想,我们六根要被六尘所动摇,那里还有智慧;没有智慧,就迷惑了。要是有智慧,就不会被物欲所动摇,所以格物之后,才能致知。正知正见才能现前。这一个知就是智慧,本性里面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因为这是从格物里面得来的。世间聪明才智,没有格物的功夫,可见得这个“知”,即是佛法里面讲的觉照。就是这个功夫,“由致知而克明明德”,尤注说:“因觉照而回复本具真心。照耀天地之本能。”
  这就是我们的明德。在佛法里面讲恢复了本性,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要知道,明心见性,孔夫子也做得到。为什么他能做到?功夫路子正确!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大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夫子所教诫的,就是菩萨道!后世人不如孔子,为什么不如?不懂得格物两个字怎么讲法。你看后来的大儒,将格物看作研究物质的道理,研究物理,变成现在的物质科学。完全用分别心、执着心、妄想心,去研究。观察外面的境界,物象,那怎么能见性呢?怎么能得到真智慧呢?换句话说,怎么能得到圣人的智慧?可见一个字错解了,根本一错,后面完全都错了。那么,格正物欲,古大德司马光就是这个说法。他是宋朝的宰相,也是学佛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大居士,他的讲法与佛法的讲法没有两样。

节选自净空老法师《了凡四训》序文讲记

[ 本帖最后由 nemo 于 2007-9-18 21:33 编辑 ]
发表于 2007-9-1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闻道,夕死可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写安先生的文章,触动很深。

作为农民的安先生,只是种地,读书。可是他思考的深度,他领悟的能力,包括他写的书信,都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让我们这些多上了那么多年学的人汗颜

格物致知简单的说就是:降低物欲,智慧现前。这也就是佛经里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吧。妄想执着减少了,能获得真智慧。安先生正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有智慧

发表于 2007-9-20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生智慧,自然养天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2-4 03:01 , Processed in 0.0212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