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147|回复: 2

请教三七先生格物堂的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8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七先生:
格物堂是否是来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先生曾每天格一物。
发表于 2012-5-1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
格物
1. 推究事物之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宋 苏轼 《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 文 武 宪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鲁迅 《伪自由书·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2. 犹正人。纠正人的行为。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 唐 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3. 清 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旋据总教习 丁韪良 申称:‘单内(俄文书籍图说)天算、地理、格物、医学等书,或六十年前或百馀年前所载,不如新书之详备。’” 严复 《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
编辑本段来历
  “格”,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格,长条儿”,树木的长枝条,所以,从“木”,“各”声,由此派生出多义:
  1)“到”、“至”之意;
  2)因“到”、“至”而“感通”;
  3)“纠正”;
  4)“穷究”,此义即是“格物”之本义,也就是“推就事物的原理”之义。
编辑本段格物致知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格物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将【物】放置在一定的框框里。
  在佛教里叫受戒,在社会叫守法,在生活中叫学规矩。------雷生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4:24 , Processed in 0.0202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