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271|回复: 6

禅、唯识、净土--录自南师-定慧初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10:47 编辑

禅、唯识、净土

以下文字取自网络,可能有错误,请看原书
--------------------------------------------------------------------------------

这就牵涉到禅净双修以及唯识的问题了。在佛法修持中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将来再作专题讨论。目前只针对要点作概要性的介绍,以为修习净土的人们作个参考,并有所警觉。

既然我们想从这娑婆世界往生极乐净土,又想瞻仰阿弥陀佛的丰采,我们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净土,什么是阿弥陀佛。有了正确的认识,修行起来才不致演出认贼作父的笑话,也才不会走错了路而人于魔道。就好比我们要寻找一位自幼失散的亲人,虽然难免记忆模糊,但是至少要有个大概的轮廓,否则茫茫人诲中,何处觅得?这一步和禅有密切的关联,和掸宗里“念佛的是谁?”“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主人公何在?”等认识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所谓“不见本性,修行无益。”不但是禅门的圭桌,同样也是净土的准则。对这一层有所体认后,对修行的要领才能有所契入。功夫下了,也才不致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没个消息。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必须对我们“曰用而不知”的心有个进一步的了解。穿衣吃饭是这颗心,成佛作祖也是这颗心,它能下地狱,它能升天堂,它能出凡人圣,它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一步除了禅理外,还必须深通唯识。虽说唯·识是后期·佛学,但它却是作工夫的绝妙指标,没有了它而想证果有成,真可说是难之又难了。因此,以无相为宗、无门为门的禅宗也要以楞伽经印心,当然净土宗同样也少不了唯识的助阵。

为什么唯识如此重要?简单说,佛法是要人成佛,至于人所以能够修成佛就在于人“心”即是佛“心”,而人所以不同于佛,也就在于“人心”有别于‘‘佛心”。同样的心,为什么会有凡(人)圣(佛)的不同,怎么样才能超凡入圣,转人心为佛心?

唯识就针对这颗神秘的心作了种种现象、功用、实质、转化等多方面的精细探讨。唯识把我们凡夫千变万化的心称为“识”,把‘‘识’’又分成八大类——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至于如来那颗变而不变的心王则别称为般若,为菩提,为涅架,又名“大圆镜智”。

譬如参禅的有时参到了无何有之乡,念佛的有时念到了一念不生,甚至佛号都提不起,观想的有时把佛像观得清清楚楚,乃至于观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尽管以上这种定境持续上好几天,甚至于吃饭、睡觉,都仍然处在这种定境中,但必须要知道工夫到了这一步,也还是没有脱离意识的圈子。

我们如何从这种意识的境界超越到本体的天地,如何再进而发挥它的功用,以致于旋乾转坤(学禅的与主人翁合而为一,修净土的立地证净)。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是这关键仍在于意识,“转其名而不转其实”(参考下节《观想和念佛》以及后面对“正受”的注解),就是六祖对转识成智这步神功所作的简单而又明了的注解。多少有志于此道的学者对着《六祖坛经》,都只注意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些花边小语,至于工夫上的座右铭却往往一扫而过,真使人不禁有“曲高和寡”之叹了。

如果不通唯识的学理,不在意识上下番踏踏实实的静定工夫,则不仅大乘门中没有我们立足之地,就连小乘的成果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归结出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所以要我们念佛号,或观佛像,无非是借此使我们心猿意马的第六意识(凡犬曰常的心境)先做到制心一处,转成无分别的“妙观察智”。而后再把第六意识的根根——第七识(我执)转成“平等性智”。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谈得到入定;至于人我双亡,真净土的呈现则必须把第八识再转成“大圆镜智”了

(概言之,戒是对前五识和第六意识而言,定则对第七识而言,慧则对第八识而言。)至于如何观想,如何转识成智,讲解经文时会再加叙述。






韦提希一一观览之后对佛说:“世尊,这些佛国虽然处处都清静光明,我却最钟意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希望世尊能教我如何思维修持,如何得到正受,以便往生净土。

“思惟”在禅宗而言就是“参”,参究无明烦恼、妄想杂念自何方来?往何处去?除去这些绵绵密密的杂思乱想,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动念”和“无念”之间那恒常不变的“佛性”“真心”在哪里?在我们身上,还是在我们心里?如何悟入?如何保持?这一点在前面“禅、唯识、净土”里也曾约略提到,至于详情以后将另作专题讨论。
总之,般若智慧即由思惟修持而来

“思惟”在净土宗而言就是“念佛”。表面看来,念佛和禅宗的思惟似乎是两回事,因此数不清的净土行者都以为一心一意的念着佛,把佛念来了,往生净土就算了事。殊不知把佛念到了眼前,佛还是佛,我还是我。殊不知往生极乐固是“往生”,往生娑篓小一样是“往生”?殊不知往生琉璃宫殿后还有一段大事因缘。这一段和掸宗乃至其他各宗的最终极旨叫说毫无二致,究竟是什么?讲到第十四观“上品上生”时,经文中会有明白的揭示。

和“思惟”(慧)同样重要的是“正受”(定)。梵文:译音为三昧,也就是禅定的意思。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一般人依文解意,提到人定,就想到不吃不喝,一闭眼再一睁跟就已物换星移,春去多时了。再加上佛法中常有“去妄想”、“四大皆空”等说法,于是许多学佛打坐的上了座就有意无意地想求一个“空”,在心境上又加(求空)又减(息念)地乱忙一通,忙了半天结果是“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让我们看看大乘义章十三对禅定(正受)如何解释:“离于邪乱故说为正,纳法称受。”这可以说是对禅定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所谓“离于邪乱”,说通俗点,就是清明、纯净;“纳法”的“法”则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理、一切事。由此我们可知“禅定”(正受),不一定是“耽空住寂”,也不一定是空空洞洞的什么都不知道。只要“离于邪乱”,“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则不论上座用功,或曰常处事,都算是处在定中。

关于这点,我们还可以参考唯识上特别提出的“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心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永远存在。或许有人会说瞎子对光线没有感“受”,但是他眼前黑洞洞的就“受”;至于神经麻痹的人,他那麻痹的部分也多少点麻木的“受”。人了定则有所谓百千三昧,也就有成千成百各种不同的定境(正受)。除了“受”,其他四种心的作用都存在各种凡圣的境界。但是一般学佛的通常都以为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心的作用只是凡夫的妄想境界,殊不知成了佛的般若境界仍不离这“作、意、触、受、想、思”。至于从凡夫修炼成佛陀的凭借也不外就是“作意、触、受、想、思”这五遍行。那么历尽于辛万苦成了佛,和芸芸众生之间有什么不同?曰常修行用功,和任意浮沉又有什么不同?这是修行用功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问题。认清楚了,“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行、住、坐、卧都是修行;认不清的话,虽然念佛、打坐,也只是妄想。


我的禅宗心法老师袁先生曾说了一句名言:“知妄想为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为有,般若即是妄想。”换言之,如果能作得了身、心的主;遇到事情该提起时就提得起(用),该放下时就放得下(空),这就是境界般若(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否则,像我们平常,头痛不能叫它不痛,腰酸了不能叫它不酸。不但作不了身子的主,连自己的心念都管不住。经常胡思乱想,甚至不知到底想些什么;知道了乱想的无谓,却怎么也停不住。许多损人不利己的事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做了出来,因此“至可怜愍者也众生”——就成了释迦的口头语。


其实,凡圣所不同的就在于前者迷糊而随境流转,后者清明而超然物外。中国道家说了句很美的话“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和佛家的正受可以说有异曲同工的会意之妙。
这么看来成佛岂不太寻常?的确,平常心就是道,最平凡的也就是最不平凡的。如今要这群念念在“不平凡”上打转的我们,收回“放心”,归真返璞地 做到“和光同尘”的平凡境界,真是谈何容易!因此 ;古人有云:“成佛作祖乃大丈夫行径,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于是佛家就为此提出了种种修行法门,诸如:念佛、止观、参禅、观想等等。

懂得了这层道理,学佛修道的行者无论在曰用行事或上坐用功时,才知道如何心平气和地陶化这 ,颗野马尘埃之心。久而久之,他们自会“无事不登三 宝殿”。再度出现时却是“水月道场,空花梵行。”的另一番景象了。






上面所讲的三件事就叫做“净业”,它们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成就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说得广泛些,一切修行的法门都包括在净业当中,而净业也可以说是学佛的目的。虽说苎佛门是片智慧的园地;但修行福德也是不何缺省少的—环。修福所以重要,除了“普度众生”这个原因外,“福”“智”二者相辅相成也是个重要因素。多一分智慧自然会多行一分善事,多增一分福德;多行一分善事多增一份福德,也自然会多增一分智慧。道家对此有相同观点,于是有修满若干功德才能成某种的说法。

因此.如果我们见地;功夫尚未纯熟,则不仅代表我们智慧资粮的欠缺,同时也代表我们福德资粮的不足。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力求忏悔,在“正心、诚意、修身、助人”上多多努力。



要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登上如来宝座,那么就照经上所说“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就行了吗?

绝对不行.“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只是修“定”的要门。而佛法讲求的是“定慧等持”,这“慧”力要如何修持呢?除了参研佛理外;还要靠善心、福德来培养。如果善心、功德不够,就好比提炼的火候不够,业力、习气就无法彻底转化。如此不仅慧力不够精深,定力也无法稳固。

这也就是释迦何以诃责小乘为焦芽败种的道理。因此,修成小乘极果——大阿罗汉后,经历了八万四千大劫还得再回心向大,发起大乘人世之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而后才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如来之门。
所以,第十四观里说到“上品上生”必须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回向发愚(利世救人),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一曰乃至七曰,即得往生。”往生成就后,就了事了吗?往生成就还只剐剐人门,入门之后还有一段大事因缘。且看经文: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这才是佛法的中心所在,净土到此大致相当’禅宗所谓“一悟千悟”的大彻大悟。




六、十念法
大小乘经典里所论及各种修持法门,均不离十念法。所谓十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阿那般那(出入息)、念身、念休息、念死”。兹简述于下:
1.念佛
念佛并非是拿着念珠,口里念念“阿弥陀佛”就是。如此说等于是毁谤佛法。要了解净土念佛的的实义,必须先明白三经,即《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如果加上《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心经》(260字)与《大乘起信论》合称为五经一论。是为净土宗念佛法门的理论基础。所谓念佛,简言之,即念念在佛的理、相、境界(即体、相、用)。凡夫念佛妄想杂多,真能做到净心念佛,则一念之间即可证到圣位。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尚德老師談彌勒菩薩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5 21:46 编辑

http://www.dharma-academy.org/


當釋迦牟尼佛在人世作佛的時候,彌勒菩薩和釋迦牟尼佛在一起,祂們兩者之間,不僅是亦師亦友亦伴,而且過去祂們本來就是同學,是古佛底沙佛的同修弟子。由於這一因緣,釋迦牟尼佛不但授記彌勒菩薩當來作佛,而且說了許多與彌勒菩薩直接相關的經典: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佛說彌勒來時經。

由此可見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的重視。

佛法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話雖這樣說,但若從重要的佛經中,能窺探出從什麼法門著手,也許會事半功倍,這就不能不談到彌勒菩薩了。

佛法中有兩部最重要的經典:

一是經中之王:

《華嚴經》;

另一是經中之寶:

《楞嚴經》。

在這兩部經典中,雖非像前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與彌勒菩薩有關的經典一樣,直接談及彌勒菩薩,但當在《華嚴經》和《楞嚴經》出現彌勒菩薩時,彌勒菩薩即在這兩部經典中,佔著極重要的地位。以華嚴為例:

釋迦牟尼佛首先向諸神打了招呼以後,便以毘盧遮那佛(法身佛)即本體佛作總樞紐,接著是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出面,然後是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的問道歷程,最後由代表行願的普賢菩薩作總結。

這裡有一關鍵,就是在《華嚴經》快結束前,彌勒菩薩向善財童子所展示的兩點:

第一、彌勒菩薩向善財童子顯示出華嚴性海、不可思議的彌勒內閣,是那樣的莊嚴、華美、高貴、豐富……,這說明人是可以攀上精神宇宙之最高峰的。

第二、彌勒菩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囑咐善財童子,作一位發心菩薩和成佛,「菩提心」的重要性,若沒有菩提心,則文殊菩薩的智慧和普賢菩薩的行願,兩者之間是連接不起來的,這也就是說,彌勒菩薩在《華嚴經》所展示的,絕對是連結文殊菩薩的智慧和普賢菩薩的行願兩者之間的一座宇宙人文精神理想世界的天橋。

彌勒菩薩在悟道的《楞嚴經》中所展示的,也是如此:

《楞嚴經》的悟道有二十五位「圓通」,第一位「圓通」是憍陳如體悟四聖諦│苦、集、滅、道。二十五位的證道,不論是哪一位,都是經由體悟和證驗色心五蘊。最後一位是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三慧證空、契空而捨空,由之上與諸佛菩薩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起用則展示出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度之的「觀音法門」。

第二十四位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念佛圓通的關鍵在一個字:「淨」。這裡有一個大問題:

如果沒有大勢至菩薩所成就的「淨」,就不可能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因為觀音法門非具備「淨」不可,這當然不是說觀音菩薩的「淨」,是由大勢至菩薩那邊來的,而是說明若沒有「淨」,即沒有「觀音法門」。

那「淨」又是那裡產生的呢?

若從《楞嚴經》二十五位圓通來看,那彌勒菩薩就是在理上助人產生「淨」的關鍵了,這個關鍵就是:

「唯心識定」。

「唯心識定」簡單的說,就是把我們生生世世的那個不定、痛苦和煩惱給定下來,知一切乃「識」所變現,最後應入「圓成實」。原文是這樣的: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如上所述,彌勒菩薩在佛法中所展示的,不是至為重要所能形容的。學佛是瞭解自己,若不首先成就「唯心識定」,就無從瞭解自己,而其所述的《瑜伽師地論》,便是唯識的主論。這本論典把佛法見地、工夫、行願從羅漢、菩薩、佛,一步一步的說得至為清楚和細緻,而且洞見了人類歷史的末世景象。那麼久遠以前,祂即看出了當今世界的墮落,這不是「神通」所能形容的,而是乃其所以要成佛的道理所在,吾人豈可不嚮往乎?

謹虔敬膜拜頂禮。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成就在哪裡?

                                                 達摩書院 張尚德

...

在二十五位圓通中,第二十三位是彌勒菩薩的「唯心識定」。南老師對「唯心識定」引了一註解:
「蒙鈔引云,唯心識定者,唯遮境有,識簡心空,唯有自心,心外無法也。」
然後第二十四位便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章,成就「念佛三昧」。南老師也作了一註解:
「念佛三昧,有事有理,事念則專注一佛,念念相續,念久成定,名曰三昧。理念則正念佛時,反觀自心,觀久心開,名曰三昧。」
在此要特別指出的「唯心識定」和「念佛圓通」,是透顯出觀音法門的先行條件,是必要條件,而非充足條件。到了成就觀音法門,就完成了大菩薩必要且充足的條件了。

...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憐憫與信仰 张尚德老师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11:06 编辑

http://www.dharma-academy.org/

    人最重要的,是對整個人類,因貪瞋癡構成個人和全體命運的不幸與悲哀,要有一分深度的憐憫與同情和悱惻,這才是人之為人的起碼條件;
    其次,對自己要有一分堅定不移,且合乎事實、智慧與經驗的信仰。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信仰與包容 张尚德老师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11:07 编辑

http://www.dharma-academy.org/

  貞觀之治的唐太宗,與諸大臣說及他之所以能成就治世的原因,其中有一項,他說:「我對賢者,敬之;不肖者,憐之」,這就是包容。包容是離不開憐憫的,同時,因為敬賢,所以才憐不肖。

  人有真正的信仰,就會自然透顯出包容與憐憫,這種情懷,是人性最高貴的展現。孫中山先生在往生斷氣時說:「和平 奮鬥  救中國」─雖要救中國,但要用和平;蘇格拉底在被判往生吃毒藥時說:「請將我這杯毒藥,奉獻給我相信的神。」

  耶穌背負著世人的罪孽,釘死在十字架上,真正透顯出對人世的憐憫與包容。

  有真信仰者,才會真有包容與憐憫。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與念頭 张尚德老师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11:08 编辑

http://www.dharma-academy.org/

     聖賢豪傑和凡夫的不同,是前者活在信仰中,凡夫活在千差萬別的念頭(觀念)中。佛法說念頭是由煩惱而產生的,凡夫也者,煩惱也;煩惱也者,念頭也!

     猶念吾師

     南公懷瑾先生三十年前在台北市信義路十方叢林書院上課時說:

「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打掉一切觀念,才能證得形而上本身。

當時有曾任台灣省社會處處長的傅雲先生,問我:「南先生說一切念頭要打掉,難道也要打掉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念頭?」

     我當時聽後茫然,但我知道,無念之念的信仰,是比較容易活在真善美中的。

     聖者轉念,君子守念,小人玩念,凡夫被念頭轉。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地黃花分外香-大哥張俊德 達摩書院 張尚德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11:16 编辑

張俊德湖南湘潭人,是我的大哥。
   他八十四歲時離開人世了。

走得很尊嚴。
   在活著的八十四年中,雖歷經艱苦與悲辛,但活得很堅定

   他活得很堅定,是來自於他的出生與成長。
   我的家是一個綜合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傳統的家庭,儒釋道三家的
   中心點都是善,所以我家歷代就稱作「張積善堂」。
大哥在身口意三業上,一生行善。
   他湘潭中學第一名畢業後,即考中央軍校,時為第十六期(即黄埔军校十六期
   ,畢業後參加對日抗戰,到一九四九年止,成為第一校官。
國民黨政府來臺,他顧念家有老父弟妹,便回家孝親,沒有赴臺。
   幾十年來,歷經折磨但他沒有半句怨言。
   十多年前,台灣大陸兩岸交流,我倆兄弟再次相聚,他開始
   了自己的學佛生涯。
   第一次見面時,我居住在湘潭賓館,他走進客廳,老遠快
   步衝過來,要抱著我大哭一場,我緊急用左手摸著他的右手,
   按著他的頭頂,輕輕的在他耳邊說:「大哥你不要哭,我
   這幾十年的艱辛與痛苦,和你一樣,我們不要哭。」就這樣,
   他不哭了!
   大陸改革開放後,他在家鄉教小學。薪水很少,有別家學生
   無錢繳交學費,他就把微薄的薪水也掏出來幫助學生,徹底
   做到貧窮也布施,他真的是一生為別人。
所以在慶祝他八十
   大壽時,我請了一台湖南花鼓戲,在戲台柱子上,我寫了一
   副祝壽對聯:「為國為民,一生無愧。」
   我從小喪母,他那時也不過二十多歲,和他相處過幾年,他
   從來未罵過我,終其一生,在任何人事物艱苦環境下,未見
   過他罵人,他待人始終溫和平靜。

   他十六期的軍校同學,有好幾位上將,他從未問過他的哪些
   同學是上將,更從未問過我在台灣的種種……,一概未問。
   自十年前開始,我每年都去見他一次或兩次。
   兄弟很少談話,但常一起念詩。
   頭幾年他總是對我說:
   「夢裡有時自然有,夢裡無時莫強求。」
   大約是四年前,他的大女兒回家看他,叫了他一聲爸,他未
   做回答。他女兒問:「爸,你不認識我?」他回答:「不認識。」
   他女兒走後,向我說:「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此時,我已知道他的人生境界到什麼層次了。
我便向他說:
   「緊緊抓住佛。」
   三年前我自臺回去問他:
   「你一覺醒來,一無留戀,與諸佛合一,你知道嗎?」
   他回答:「知道。」
   前年我又回去,問他:
   「大哥:你一覺醒來,回歸宇宙,又超越宇宙,你知道嗎?」
   他又回答:「知道。」
   這個時候,我對他有點好奇了,便問他:「你這十年修什麼呢?」
   他回答說:「觀想釋迦牟尼佛。」
   他繼續向我說:
   「人生易了心難了;
   去歲重陽今又重陽;
   野地黃花分外香。」
   去年九月,我又回家去看他。
   他每天早中晚吃兩碗飯,一天吃六碗,這時他已八十四歲了。
   我便向他說:
   「大哥,這把年紀了,要就『活』過來,再活三十年,繼續為人服務,每天吃六碗飯,那是沒有意義的;或者,就走掉。」
   我繼續向他說:「走是很容易的,先開始早晚喝稀飯,中午吃一碗飯
   ,慢慢的都吃稀飯,然後練習吃水果。水果也不吃了,只喝一點水。
   水也不喝了,只緊緊的抓住佛,人是不難走掉的。」
   過了一兩天,他開始只吃一碗飯了。
   再過了幾天,一次早上吃麵,他說:「不舒服,不要吃了。」
   他去躺床上了。
   我問他:「要不要進醫院?」
   他回答:「不要。」
   第二天我再問他:「要不要進醫院?」
   他還是回答:「不要。」
   我就說:「走掉!怎麼樣?」
   他說:「好!」
   到了第五天,我問他:「為什麼還未走掉?」
   他回答說:「很難!」
   到了第六天早上,我拿了木魚,唸了幾聲佛,向他說:
   「你的家我照顧,放心走吧!」
   第七天我知道他快走了,便回台。
   第九天中午,我正在吃中飯,感覺他走了,便立即打電話探問。
   他的唯一兒子張羨武回答:「剛才走了!走得很平靜無事!」
   當知道他已經離開人世的那一刻,我對他的感想是:
   大哥雖悲苦一生,畢竟知道了:
   野地黃花分外香!

   解析:
   心的貪瞋痴慢疑很難了;
   身的生老病死不易過;
   這兩重就是千聖千佛在世,也幫不上任何人的忙,我的大哥
   張俊德,在這一生已了。因為他歷經亂世,年少時為大少爺,
   也享受了一些好日子;青年時去打仗,知曉了廝殺之苦;中
   年時被折磨,更體會到無端痛楚……。
   老年入佛,由是
   他:
   看破;
   看透;
   看扁;
   看碎;
   看穿;
   看淡;
   看開;
   ……。
   由是:
   他得到了平靜;
   由是:
   在平靜中他證到了:
   野地黃花分外香!
   這是安樂證道往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6:05 , Processed in 0.0239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