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0975|回复: 19

转田田妈的念佛计数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念佛为什么要计数呢?其一摄心,边念边数,就不敢胡思乱想,一想数就掉了,这叫用细念替换粗念。时间久了,妄念就少了。其二戒懒。好像小学生做作业好规定遍数,定力不强时,必须以数量来约束。有人说,何必那么刻意,有时间就念不就行了。那么我保证你念几天就不了了之了。因此,规定数目,至关重要。

二。念佛如何计数呢?我有n多种方法。第一种念珠计数。首先18颗的佛珠,连上头珠19颗,从头珠起到头珠止,就是20颗,每一颗佛珠记10声(3、3、4记),一圈就是200声,适合课间休息或转移教室或无聊会议。这时,我一般配合电子记数器,就是带在手指上的戒指样东东。佛珠过一圈,记数器按一下。

三。我的手上常常带的就是电子记数器(左手),和18颗的念珠(右腕)。我也有两串108颗的念珠,适合有较长时间念佛时用,在家里念佛用大珠的,在地铁上就用小珠的(天冷戴手套,我的电子记数器没法用),也是10声过一个珠,这样1圈下来1100声。这样的好处是,不用频繁地过珠,比较摄心。

四。我的第二种念佛计数法是手指计数。这个一般打坐的时候用,心不乱动。找一个安定的座位,腿双盘,作跏趺坐,右手放左手上,拇指相抵结印在腿上,放松下来,神定气闲念佛。3、3、4,10声意念在右手过一个手指,到小指后返回,这样一圈100声,在左手记一个手指,这样左手也过一圈了,就是1000声。

五。我的第三种念佛计数方式是观想佛像计数。找阿弥陀佛像的10个重要标志,然后每一个标志念10声就是100声,在左手记一个手指,这样可以记到一千。我做家事的时候用这个方法计数,拖我家的地板,拖一下念两个字我可以念300-500声佛。如果不念佛,你可以关照一下,做家事时常常妄念纷飞,多半在念烦恼。

六。第四种用普贤菩萨10大愿王计数。一礼敬诸佛.南无阿弥陀佛!二称赞如来.南无阿弥陀佛!三广修供养.南无阿弥陀佛!四忏悔业障.南无阿弥陀佛!五随喜功德.南无阿弥陀佛!六请转法轮.南无阿弥陀佛!七请佛驻世.南无阿弥陀佛!八常随佛学.南无阿弥陀佛!九恒顺众生.南无阿弥陀佛!十普皆回向.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田妈的微博上转来,可操作性很强,希望能利益有心念佛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念佛体验:
今天是值得记住的日子,全天轻松而清晰地念佛2万声,水到渠成的突破。一年啊,从最初的500声,一天天念到今天,有没有变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念佛最难的是开始的500声,妄念纷飞之后就是困倦无比,到2000声的时候,就越来越轻松,你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知是从哪里来,有极静的瞬间。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刚念时,真是味同嚼蜡;别心急,你就一声一声念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的妙处,所谓“初尝橄榄宁知味,细嚼盐齑始见香”,最近念佛中间多次难以抑制的哽咽难语,泪水满面,所谓“婴儿堕水频呼母,浪子还家始见亲”,念着念着慢慢就明白:真是佛子,慈尊不弃。悲欣交集!
发表于 2011-12-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12-2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12-29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赞叹田妈的精进与智慧!
发表于 2011-12-3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念佛不用计数,越多越好。
发表于 2011-12-3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随喜,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功夫到了,念佛不生妄念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计数了,也可以给自己规定钟点,念多少时间即可,平时时时刻刻念兹在兹,这些,印光法师文钞中都有提到。
  我现在计数念佛还是有妄念,更不用说不计数了。
发表于 2012-2-1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南禅七日里截取的南师教念佛的视频,

读经也可以用一口气一口气方法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oBTQh5MjQ/

发表于 2012-2-1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定慧初修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04:31 编辑

以下文字取于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再说“持名念佛”的三种法门:
一“出声念佛”。念“南(na1)无(m62)阿(a1)弥(mi1)陀(tuo2)佛(fo2)字字要发音清楚,可以大声念出,但不要只在喉咙嘶叫,心里却在打妄想。要由喉咙以下的胸腔发音。由丹田的气,连接上来发声,一口气念下去,念到气接不上来时,闭上嘴巴,不要用任何特别呼吸的方法,只任其自然,听任鼻子自然呼吸。此时心中没有杂想,片刻之间,非常清净,既不造妄想业,也不动祈求心。这样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去,心气合一,心念合一,便得大利。如果念到声光合一,也不必志得意满,此中道理已如前面所说,不必多讲了。

二、微声念佛。虽然还是一口气,一口气的念,但旁人听不太清楚,只是自己耳根反闻内听,一字一句的清晰念去。

大声念或微声念,都要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最好耳根不要分昕外界的听音。在念佛中间,纵有一个杂念,要立即自净其意,要以念佛之念来遮断一切杂念,专心注意在返闻内听上,杂念自然中止不生。念到六根不受外界影响,念念是佛,这样也就是合于观世音菩萨“返闻闻白性”的法门,同时也可进人大势至菩萨“净念相继”的念佛境界。

如此念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下去,当然没有不成就的。如是修去,在活着的时候,身体键康,百病消除。一旦临命终时,可以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那便恭喜自在了。

三、瑜伽念佛。持名念佛是出声念佛,要声气台一。瑜伽念佛,是意念台一,达到如《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净念相继”的境界。这也就是心心念佛的法门。如活在世间,能修到“净念相继”,将来临命终时,往生净土,必然成就。所谓“净念相继”,就是由持名念佛或观想念佛,而到达随时随地,念念在佛念之l中。这种瑜伽念佛,最初正如白居易的诗倡所说:“坐也阿弥陀,行也阿弥陀,纵使忙似箭,还是阿弥陀。”随时都念念在阿弥陀佛。平常一般人说,现在是超音速的时代,一切都讲究快,讲究速度。所以许多人都说,我太忙了,工作太紧张了,没有办法念佛。昕来好像蛮有道理,但是忙到极点,也不会像射出去的箭,发出去的子弹那么急速吧。纵然忙到这个地步,身忙心不忙,能够做到还是一念在“阿弥陀佛”上,必定成就无疑。

如此随时随地念下去,渐渐的念也念不起来了。只是一片清明,了无杂念的闲心。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业重障深,念佛念不起来了,其实并不一定。有的正是到了净念境界。.清净现前。这样身心清净,突然断念,既无过去心,也无未来心,现前一念清明,佛也没有,念也不生,清净现前,正是净念。此时保持身心一片,了了常知,任运自在,这样就是净念相继了。然后一旦身心解脱,当然净土现前,绝对不会不成就的。如果在净念中,了了常知,既不昏沉,也不散乱,顿然定住似的,你就让他多定一会,更好,试看五百罗汉的造相,各个不同,有的正在掏耳垢,有的正在捏脚,他就如此地人定不动了。佛国禅师偈云:“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闭观一片心。”诸位若能念到如此境界,当然无不成就念佛三昧。我当随喜,我当归向,暂且讲到这里为止,讲太久了,谢谢诸位,同声念佛,回向净土。
发表于 2012-2-1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定慧初修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04:42 编辑

下文字取于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与《药师经》合并参究
这番道理我们了解了,现在再回转来谈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几千年来在中国各阶层的民间社会,流传非常普遍,所谓三根普被,指上等、中等、下等三中不同根器的人,皆适合修习。这是以聪明才智的高下所作的一种权宜分类。我们中国佛教的净土行者,不论三根之别,皆着重持名念佛的修行方式。持名念佛所依据的经典,我们大家都晓得是净土三经中的小本阿弥陀经,行者要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阿,最好别念成uo音。a是开口音,和uo的发音差别很大,念时阿——弥——陀——佛,各字音节若稍微拉长一点更佳。这一个要点,我曾经再三讲过,希望大家不要忽略。
发表于 2012-2-1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定慧初修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04:35 编辑

以下文字取于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韩愈说过两句话很有道理:“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一个人穷困无立锥之地,没钱穿衣吃饭,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喊我的天啊!有时候不小心受了伤,或是给人打伤,痛极了,哎呀我的妈,自然呼叫出来。人一到紧急危难的关头,这一念强烈的寻求依靠之心,正是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本。要以这样的心境来念,才是真正的念佛。

此时,念佛不一定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直到严重危急时,阿弥陀佛一字一句没有了,只剩挂着阿弥陀佛这一念,一个佛的观念深深印在心里,作为依靠。若是临命终时,就以这么一念,决定往生西方,莲花化生。

我们念佛,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全然想以凶猛地念阿弥陀佛佛号,求得一心不乱,那永远也没办法达到。因为你是用散乱心在念佛,一字一声,一句一句,皆是生灭法。生灭法便是散乱。

再说,我们以十声念佛法为例,你手中拿着念珠,念呀念,是否能在十声之内,中间插不进来别的妄想?不可能。即使你察觉不出有别的妄想,心里还在数,还是散乱,若说只以手中念佛珠的滑动来帮忙计算,一颗一颗数至十颗,这中间五句也好,四句也好,一句一句,一字一字之间,没有其他念头冒出来,这才算有点苗头。然后,又由第十声开始,倒推念珠,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如此,一来一往,类似数息观的修法,久而久之,练到其他杂念不生,只有清清楚楚的佛号。那么,你说这就是一心不乱了吗?不是。因为你尽管只用佛珠,不注意数字,但是一圈念完又一圈,你全晓得,还是有数的观念。况且,手在动,身体在动,也是念。身体的感觉还是念,念包括了身心两方面的活动。真正念到一心不乱,那完全只剩一句佛号,其他什么身体感觉都没有,忘掉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发表于 2012-2-1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定慧初修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14 04:36 编辑

以下文字取于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再说,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肯定说过,非消业不可能往生,或带业绝对可以往生的话。可是,学佛的人,大多都念过(阿弥陀经),这本经典上,记载佛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理在其前。是人终时,必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一个普通的人们,在最短的七日七夜,就真的能把业力消得干净吗?你不妨试试看。其实,只要人们一念回机,在真诚悔悟的灵明一念之中,专诚皈命念佛,不起杂染意念,则“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岂非当下即与佛的净土心心相印?如此七日,昼夜一贯,当然可以得生极乐净土。这是佛说的话,其中含义,岂非是说带业也可以往生吗?所以大家不要怀疑。
发表于 2012-2-1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欺、欺人、被人欺
摘自南师-定慧初修

以下文字取于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什么是念?念有时也可以代表心。我们的生命,可分成两部分,身体上的感觉和思想上的知觉。二者合拢来,就是心,就是念。我们晓得,佛经上经常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是什么?我们人坐在这里,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燃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气一呼出,不再进来,或者吸进来,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亡,呼吸一来一往,一进一出,这生命才活着。生命就是一口气。
一口气一来一往,一呼一吸之间,依佛学讲,叫一念,而这一念还是粗略而言。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间,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觉思想呢?佛经上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就要靠大家去体会了。佛绝不会说谎,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譬如我们的脉搏跳动,一分钟七十几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头生灭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觉不出而已。

以写信、写文章为例,刚划了一划,下面几笔还没添上,这之间已经有许多的念头过去了。思想的速度快过手中之笔,太多太多了。所以有人写文章,往往对着白纸写不出来,那是因为思想念头过于杂乱之故,手上无法整理出一个头绪来。

像我现在讲话,大家在听。我一句话还没讲完,脑子里已不是原来这一句话,早想到下一句,许多接下来的话,接二连三闪现。诸位听讲也是一样,话一入耳,心里早已引生了许多念头,他这样讲对不对?他还真有两下子,蛮会吹会盖的!短短的一句话之间,就有这么多细微难察的念头生灭。

那么,我请问诸位,你们光是口中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想了断生死,往生西方,而实际上心中却掺杂那么多生生灭灭的妄想杂念,并非真正念佛,这样成吗?所以,念佛决不会白念,但是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却不易得力。明朝有位学者说,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人一出生就反反复复做这三件事,直到死亡。一辈子自我欺骗蒙盖自己;再不然哄骗人家,哎唷!我念佛念得好好啊!你赶快跟我去念,念佛真的很有意思,实际上自己满腹牢骚,天天烦恼。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而那个莫名其妙跟着赶来凑热闹的,便是被人欺。此人生之三大事也。

我们念佛,却不明何谓念佛,这是自欺,自己辜负自己。那么,什么才是念佛的那一念呢?现在我做个比方,你欠了人家的帐,明天三点半前不将足够的钞票存入银行,人家那张支票轧进去,就要退票,你自然成了票据犯,隔不了多久法院要请你到看守所去坐坐。可是明天实在凑不出这笔钱来。此时你坐在这里念佛,心里直挂着明天那张支票,三点半一到,怎么办?那真是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念念不忘,整个心都悬在这件事情上面,无法忘怀。像这样子的念,才是我们念佛所需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4 00:11 , Processed in 0.0336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