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822|回复: 7

本人对“少用或不用附子”的错误言论表示道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对“少用或不用附子”的错误言论表示道歉

本人曾在以下贴 本人哮喘,使用糖皮质激素,中药补虚(夏季哮喘小结)
http://www.37ct.com/thread-49897-8-1.html

发表如下言论

附子 不是补药,没有煮透还有毒

我的体会是能不用就不要用

不信大家体会一下,用附子和不用附子的差别

我有个体会,身体极其虚弱的人,用附子弊端很多

真得了疑难杂症,祛病如抽丝。少用有毒之剂,这样对脏腑伤害小。


原因是自己曾在一次哮喘大发作时,连用4瓶附子理中丸,而没起有及时止喘,所以对附子的鼓舞命门之火的强大功用表示了怀疑

其实,当时的病因很复杂,回想起来,当时的附子理中丸还是起作用的,给后来的西药止喘提供了周旋的余地

今天,事实又一次教育了我。

哮喘发作时,间歇服用3片氨茶碱没有完全止喘,后来用了大半瓶附子理中丸喘息明显止了下来。

其实,冷哮丸中(:《张氏医通》本方用量: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曲、陈胆星、杏仁、甘草各1两,紫菀茸、款冬花各2两。 )就用到了川乌

可见,附子在止喘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我的教训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次表示歉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子(附:乌头,草乌)《中药学》

附子(附:乌头,草乌)
【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肥大块根。
【性味与归经】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功效】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
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
附子功能峻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朮、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处方用名】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干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3克 到15克,先煎60分钟以减低毒性。
【附药】1.乌头:植物来源和附子相同,亦为乌头的块根,但加工方法稍有不同。乌头有生、制两种,通常处方写制川乌,即为乌头用清水漂5至7天,每天换水2至3次,撩起后,每10斤原药加豆腐二斤半同煮,至无白芯为度。取出拣去豆腐,晒至半干,切片,烘或晒干,或轧碎如绿豆大小,供临床应用。制川乌性味辛温有毒。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阴疽、跌打伤痛等症。一般不作内服,外用敷治阴疽,有消散作用。
2.草乌: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野生乌头属植物块根的通称。
草乌炮制方法同制川乌,性味功效与用法亦相似。生草乌作用和用法,同生川乌
【按语】1.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但现在上海地区种植乌头,在收割时不用原来种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种植后新繁殖的块根,作为药用。药店供应的乌头与附子,实为一物,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为乌头、附子两药。
2.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一般认为应用本品以脉象微细或沉迟或虚大,舌苔薄白或白腻而质淡胖,口不渴,或肢冷畏寒,或大便溏泄等症为宜。如属阴虚阳盛,或假寒真热之症,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
3.附子的配伍应用较为广泛,如配以干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功效;配人参,则温阳益气;配肉桂,可补阳益火;配白朮,可温脾燥湿;配茯苓,能温肾利水;配桂枝,可温经止痛,配熟地,能补阳滋阴;配苍朮,可散寒除湿;配黄耆,可温阳固表;配麻黄,可温经发表。若遇寒热,附子也可与寒凉药同用,如配大黄,可温阳通便;又如配以黄连,可扶阳泻热,成方如附子泻心汤(《伤寒论》:大黄黄连、黄耆、附子),在临床上常用治脘腹绞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更兼汗多、肢冷、脉弱等症。
4.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上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乌头以散寒止痛见长。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皆有剧毒,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肤破损者则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美速克新命。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必要时可静注毒毛旋花子,中药方面,可用肉桂泡水催吐,生姜四两、甘草五钱,或绿豆四两、甘草二两,煎服;或用甘草黄连、犀角煎服解毒。
上一页:[url=mkMSITStor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69.chm::/69/401.htm]祛寒药应用注意事项[/url]
当前页:附子(附:乌头,草乌)
下一页:[url=mkMSITStor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69.chm::/69/403.htm]肉桂[/url]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医世家网站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

本人没有用过冷哮丸,这是一个古方。(冷哮丸(:《张氏医通》本方用量: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曲、陈胆星、杏仁、甘草各1两,紫菀茸、款冬花各2两。)

附子理中丸  用了一段时间,用于治疗虚寒性 哮喘。需要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三。

  组成:麻黄(泡)川乌(生) 细辛 蜀椒 白矾(生) 牙皂(去皮弦子,酥炙) 半夏曲 陈胆星 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尖用) 甘草(生)各30克 紫菀茸 款冬花各60克

  用法:上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用生姜汤送服6克,羸者3克。更以王建膏贴肺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主治:哮喘咳嗽,遇冷即发,顽痰结聚,胸膈痞满,气逆不得卧。

  附注:《张氏医通》本方用量: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曲、陈胆星、杏仁、甘草各1两,紫菀茸、款冬花各2两。

  用药禁忌:气虚少食,及痰中见血,营气受伤者禁用;忌食五辛发物。
发表于 2011-12-2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脾气的人,我喜欢
发表于 2011-12-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受用。koook先生刚开始吃素是什么感觉?想慢慢改变自己。
发表于 2011-12-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败的经验,不要误导大家
发表于 2011-12-9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子对寒湿之病确实有立竿见影之功,但怎么用好,善用学问大着呢,还是要多研究,不用视桂附为猛虎,避而远之!
发表于 2011-12-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性情,可爱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0-1 17:26 , Processed in 0.0262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