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二)---因何而愤怒?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人脾气见长、有人更加愤世嫉俗,还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憋的难受,那是因为即便没有发脾气,我们也只是把愤怒隐藏在自己的身体中了。 生活中似乎越来越多地充满了让我们愤怒的事物。我们的愤怒到底来自哪里呢?要了解更深层的自己,就要先了解自己最容易看得到的“愤怒”。
1、 愤怒有时是在掩饰我们不敢表露的其它和无助有关的感受。
在我经常谈到的情绪冰山原理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感受的自然流露,或者不能相信他人可以理解和接纳自我感受,因此在长期积压之后,会以攻击对方的愤怒形式,来掩盖当下其它的感受。
比如,有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允许自己愤怒,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权益做争取,我们会对对方个人愤怒,来掩饰这个事件中自己的无助感。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说“你把我逼迫成这个样子了,你太过分了!”看起来这种愤怒似乎是在保护自己,其实我们是用这种方式把解决问题的力量放在了推卸责任上,从而削弱了真实解决问题的愤怒的力量。因为别人有逼迫的可能,而我们自己需要有为自己停止和拒绝的能力。 我们用愤怒的方式掩饰了很多真实的感受,比如恐惧、悲伤、无助等,让对方不了解我们的真实状况。
又比如,如果老公下班,家人没人煮饭,他可能对太太说“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回来半天也不煮饭,不知道孩子会饿吗?” 这句话,就是愤怒用在了攻击对方的个人上,它暗藏的自我对话的含义是“我身边的这个人根本不懂得理解人、为他人考虑!”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对他人的不认同,但是实际上会在无意识当中弱化自己的人际支持力,其实这就是在弱化自己的力量,因为我所能找到的人就是这样的人! 或者他也可以说“累了一天,现在好饿啊!老婆,快点一起想办法把饭做好了大家吃!”而这句话则保留了对对方个人的意见,只是表达自己对发生事件的不满和争取解决的意向。这样的情绪表述可以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和了解我们发生了什么、需要什么、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再比如,两个合作伙伴,其中一个人A总是在某些事情上让另一个人B感觉到不满。 B可能经常说“她怎么这么依赖我?”“她的依赖性太强了,我真受不了她!” 事实上,当B在说这个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对他人的愤怒里面可能隐藏了对自己的不满和无助,因此换句话说“其实我也是有依赖性的,否则如果我很独立,是不会担心别人依赖我的。”、“我的真实问题是如何让别人在某些事情上为我独挡一面!”然后需要想一想,A是否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在依赖我?对于她来说,在这个部分的事情上,是否真的可以做些改善?如果可以,怎样改善比较好?我如何能够帮助到她?如果她真的不能独立解决这部分的问题,而我又需要,是否可以考虑另加人手把这部分的工作顶起来?或者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才是一种为自己的需要负责的态度,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内在的无助感,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力量。
每个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情绪、感受负责任,需要成为主动为自己争取和解决的责任者。因此当我们把愤怒转向对方这个人的时候,就在把问题的解决主权交给了对方,让自己变得被动和虚弱。如果愤怒是在针对真实地解决事件而谈,就会让人变得更加有力量。
2、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在转发不属于对方和当下事件的愤怒。
正如所有的情绪训练都会谈到的一点,那就是:情绪是可以转移的。 很多时候,在我们感觉到如果释放愤怒不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会延迟这种感受,不做表达,然而当回到安全的场景中,就可能会让这些愤怒转移性地爆发出来,然而这种爆发往往让对方不知所措,或者觉得非常不可理喻。 比如,白天挨领导骂、去客户那里感觉不好,因为担心领导和客户的感受,因此这一些都得忍着,回到家里,就比较容易发脾气----因为家里比较安全,很可能其实家里人也许并没做错什么,但我们看着就是不开心,明明说好晚饭后陪家人去散步,可是当家人来叫出门的时候,会突然发火,“烦死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情绪转移的案例。
还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对某人积压了一些过往的某种情绪和感受,并且又没有拥有顺畅的情绪表达模式,就可能会等待时机,当抓住对方的某一个出错的问题,便给于过往累计的情绪攻击,“你从来都是这样”、“你总是这个样子!”、“我已经忍了你很久了、忍无可忍了!” 然而这样可能让对方感觉“这么点事情你至于这样吗?”,甚至如果不是认为我们对他们是公报私仇,就可能会感觉我们的行为不可理喻。
以上这两种都是生活中比较容易被看到和理解到的。 还有一种更加深层次的转移。比如: 一个孩子看到妈妈对爸爸的忽略不满,但是却一直没有把这种不满和愤怒表达出来。孩子便可能出于对父母亲的爱,去替代承接了妈妈对爸爸的愤怒,因此变得对爸爸非常愤怒。 这种转移的愤怒,伤害性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他比当事人自己如果表示出的愤怒杀伤力要强很多,并且很难得到解决。 两年前有个影响很大的案件:爸爸有了外遇,女儿雇私家侦探去跟踪爸爸。爸爸发现被跟踪,报了警,结果警方调查结果显示是女儿所为。结果女儿入狱,爸爸听说这一结果,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个伤害性事件中,谁会对一个男人有外遇如此生气呢?只有他的配偶。女儿只要享受自己和爸爸的关系就好,爸爸和女儿仅仅是父女关系,不管爸爸的私生活如何,父女关系没有改变就好。 因此,很明显,是女儿承担了母亲对父亲的愤怒,才出现了这样一起具有强大伤害性的事件发生。
当然,还有一些时候,如果女儿承接了妈妈对爸爸的不满,却无法向爸爸表现出来,她会把这种不满转移到自己将来的先生身上,可能还会带着“男人都不可靠”的潜意识来看待自己身边的这个人,因此无法真正了解彼此之间的状况、更加无法清楚认知旁边的这个人。那么自己的婚姻如何能够真正的亲密和谐呢? 如果这位女儿做了母亲,同时她对先生的不满如果也无法表达出来,那么就可能转移到让自己感觉更加安全的孩子身上。 同时,因为母亲大部分时间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生气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安全感的来源,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做可以令到母亲满意,最大的不安全感来自面对不知晓恐惧的无助。 这种代代相传的情绪的转移,伤害性非常的强。然而却是不容易被意识清楚认知的,甚至成为家族中不能被意识清楚知道的“秘密”。
因此了解自己的状态,及时感知自己,除了帮助自己过往任何经验中的情绪认知模式和当下分开之外,如果发现自己发了不属于对方的脾气,可以致歉,“对不起,我的心情和状态不好,刚才说话重了。希望这两天你能多理解我一些,我也会自己注意多控制下(谢谢你愿意让着我!)”在邀请别人理解的同时,自己为自己的情绪模式负责。
3、有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有内疚的人愤怒。
在多年来对个案和我自己不断的冥想和慎思中,我还发现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做了一些事情,让自己觉得对不住某个人,比如我们可能如同第2点所说,转移了和对方无关的情绪给他,或者是误解了对方并造成了伤害,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准备要面对这份内疚,反而会对这个我们为之愧疚的人表现出更加的愤怒。 却不料这样只会继续增加我们内在的愧疚,然后不停恶性循环的反复,让我们越来越不敢面对这个人,关系的连接力量越来越弱。 学会适当的认错和道歉,并给于真实的行动,是解救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 当然如果不敢道歉,也许说明自己会习惯性地背负过多的责任,因此以为一旦道歉就表明自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因此会有恐惧。 那是因为我们搞错了道歉和认错所要承担的后果到底是什么:道歉是为了“引发”对方的感受而道歉,并不是为了“制造”对方的感受而道歉。既然每个人为自己的情绪模式负责任,那么对方感受的发生首先是因为他有一个内在的情绪机关被我们碰触,我们只要为触动机关进行道歉就可,因为机关并不是我们设置的,是对方自己。然而我们可以因为爱,而去体谅和了解他的机关所在,然后给于适度的配合。因此,为“引发”而道歉,这样就不必承担过多的责任。 又或者不愿意道歉的原因,在于担心道歉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弱小者。 其实渺小在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没有被负责的内疚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愤怒不断转移,不但会转移到攻击对方的方式上,还会转移到我们对自己其它事情的能力信任上,让自己渺小的感觉越来越重。 一个不会低头的人,就不能真正、永久地抬头。因为头抬得过多,就会僵化、失去生机,或者变得酸软、慢慢失去力气。 仔细面对自己的内疚,看看自己那部分没有做到,把哪部分不属于对方的情感归因归于了对方,然后把它拿回来!再仔细看看,是不是自己哪个承诺的部分,没有行动的兑现,然后用行动实现它!如果感觉自己对这个承诺的全部实现有困难,和当初的设想有差距,那就要认真思考下,自己当下所能做的是什么,先把能做的部分做到,然后和对方沟通、重新确认彼此的承诺目标。如此一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能在关系的相互流动中满足彼此,而是让失去得越来越多! 当内疚成为我们为之负责的一个动力,它就会成为一种力量,让自己更加愿意接受自己和尊敬自己,内在的力量自然就变得更加强大。
4、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对帮助我们、需要感谢的人愤怒。
在我相当一部分的个案和课程学员中,我都曾经看到过一个模式,那就是不愿意感谢,并且在这个同时,还隐藏着对付出者的愤怒。 我思考了很长的时间,进入到他们的能量场中感受他们的感受,最后经过不断验证,得到一个结论: 很多时候,当事人似乎以为“接受”会让自己感受到无能,因为害怕不能足够地回报和满足对方,因此不敢接受;而比这种表现再高级一层的,会接受,然而在接受的同时马上要做些什么“回报”对方,而我更加愿意说这个“回报”是一种“还债”,并不是真正的回报。 举个例子来说明“回报”和“还债”的不同: 当有新鲜空气拂面而来的时候,如果深深地吸入这股新的空气,然后坦然地吐出能吐出的气体,那么这便是真实接受之后的回报; 如果浅浅的吸入之后,甚至还没有吸入,便急于吐气,这便似乎在抗拒这股新鲜空气的进入,这就是“还债”,其实是不敢于接受的一种表现。 究其原因,一般来说,是害怕接受之后会被要求付出更多。比如从小长大的环境中,父母可能曾经用付出的爱来交换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我对你这么好,你必须听我的,不要按照你想要的做,而是按照我的方式去做!” 于是,长大后的我们在心里留下了一个模式:“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会被要求按照他的方式回报,而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可能会被看成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因此,只要我被帮助,我就会感觉自己非常被动、不能自主地选择!”所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因此,如果有人要来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反而会自然而然地对他们表现出非常愤怒的感受,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担心“被控制”,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控制,自然用愤怒表现出一种自我防卫。 然而对于对方来说,可能会有种“好心没好报”的感觉。如果多次反复,对方可能不了解如何再来帮助我们,因为可能会以为“他就是愿意自己搞定自己的事情”,然后减少主动帮助的动机和欲望。而长此以往,对于当事人来说,却越发感觉自己不被真实地支持和理解,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其实,在感受和行动之间静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对方愤怒的时候,需要静下来想想,我是不是真的不需要他/她提出异议和帮助? 如果是,那么在自己的心里要做好一种准备,那就是真心地接受对方的付出,然后真诚地给于感谢,并允许自己给出力所能及的回报。 当然,如果感觉到自己有需要得到帮助,但是对于接受有担心,那么也可以问问自己担心的是什么?给自己一个回报的底线,并且去和对方确认,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这样便同时给了双方付出和收获的机会,能量就流动起来了。
5、健康而有力量的愤怒
说了上面一些可能会让我们自己变得虚弱的不恰当的愤怒,现在我们来谈两种对事情发展有助益的愤怒。
一种是最原始的孩子般的愤怒。 比如,一个孩子的苹果被别人抢走了,他会生气,而这个愤怒会带领他采取行动,把被抢走的苹果拿回来,一旦得到了自己失去的东西,愤怒就会消失。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之间经常是今天吵架、明天就好。因为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对方上,而是自己发生的变化上。 这样的愤怒,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需要,并且给于问题以解决,从而让能量不是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在彼此间向前流动。
还有一种是经过成长之后,被内在成人的认知力量所融合的愤怒。 因为对于成人来说,过往事件中没有被及时处理的情绪的大量累计,会让自己产生的愤怒往往具有叠加性,也就是说,因某一个事件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并不见得仅仅来自当下的这个事件,很可能叠加了过往若干事件、或者环境中转移和传递过来的情绪。比如,成人如果苹果被抢走了,即便让自己重新得到苹果,愤怒的情绪也不会立刻消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剩下的没有消失的情绪并不是来自当下的事件。 因此,成熟的愤怒,会让自己在这个部分加以区分,更加敢于面对真相,并且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这个人背后真正的原因。 比如,在叶问2中,英国拳王对于中国武术和中国人的蔑视的态度,以及不合理比赛而致死的洪师傅等等,导致叶问决定和英国拳王进行对决。 这场对决代表什么呢?是为冤死的中国人报仇?打败西洋拳术,为被轻视的中国武术争威?还是为了个人名利? 在对决的最后,叶问并没有打死拳王,而是打到他完全没有回拳之力后,适当地放下,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 “今天的比赛,我不是想证明中国的武术比西洋拳更加地优胜,我只是想说,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应该有贵贱之别。我很希望从这一刻开始,大家学会懂得怎样去互相尊重。” 这就是成熟的“出拳”,为了保护和争取,该出手时还要出手!但一定不是为了侵犯和控制,也因此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大爱的精髓。 (补一句:在这种保护和争取的同时,还存有极大的能够原谅和宽恕的力量。一旦对方伤害性的行为停止,这种保护就会停止,它很理智地针对行为。)
再截取我记录下来的叶问2中我很喜欢的几句对白,来说明这种成熟的“出拳”和孩子的愤怒的差别: 叶问问徒弟:你觉得我是不是很能打? 徒弟:当然,你可以打倒十多个人! 叶问:但是二十年之后呢?你随便就可以把我打倒!人总是会老的,怎么会有人是最能打的呢?你想学的是武功招式,而我想让你学的中国武术。这里包含了中国人的精神------“贵在中和,不争之争”。 这样的力量是最为有益的!它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到自己的强、也看得到自己的弱,有勇气、有智慧、并且直面问题的最终核心。
其实,我在“无条件的爱、有条件的做事”中也曾经谈到过关于如何看待关于愤怒的一些疑惑,再次希望可以通过今天的一个整理来达到更清晰地阐述: 愤怒,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用不好,破坏性很强;合理地运用它,它是我们保护尊严和界限的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