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3134|回复: 42

无意间看到此文,大家广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怀瑾谈读经:现在私塾提倡专门读古书,这要害死人的2010-06-13 14:55题记:因南怀瑾深居简出,外界有人打着他的招牌大谈私塾,甚至有人办了只读古代经典的学校。他说“外面有人说我提倡私塾,主张专门读古书,那是害死人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对此,他纠正道:“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

中国教育的失败,不是教学内容的失败。而是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以及制度性设计的缺陷问题,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失败。教学内容当然也有问题,但不是主要的问题。“现代私塾”的误区,在于把体制内教育的失败,简单地换成是教学内容的问题,以为只要把“古代经典”彻底换掉“现代应试八股”就万事大吉,是在是思维太简单了。如果办学者的思维方式不改,不会改好,可能更糟。


私塾和复古,不是中国教育整体性失败的有效解决方案!


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王财贵先生的经典诵读,在大陆获得了广泛的响应。我在六年前就在北京见到过王财贵老师,当时我计划让孩子退出问题严重的体制教育系统,自己在家教育,正在满世界到处找“教育方法”。到北京参加四海冯哲组织的经典推广活动,见到王老师和他的一些拥护者,当时就觉得王是一个很值得尊重,很有理想的人,做的事情也很有价值,他的演讲很能感染人。特别在中国的体制内教育整体性失败,沦落为一个国际笑话的时候,他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选择和解决方式。不过这仅仅只能当成一种“可能”的选择,只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绝不具备必然性和普遍性。更不应该成为“唯一”的选择。

由于王先生的努力推广,经典诵读的理念在国内普及了不少,有许多家长因此办起了“国学私塾”,特别在近年来国家经济状况良好,国学热的影响下,“弘扬国学”似乎成了一条大道。“私塾”成为中国家长们面对中国教育失败的时候一种反叛和自助教育的几乎唯一手段。

不过,我个人认为:传统的私塾,专门的读经,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本方法,也不是继承中国文化的最佳手段。反而可能由于读经教育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差,会造成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怎样的方法才能够“继承”中国文化?这些都是很有争议的问题,不搞清楚,就简单地执行“诵读教育”,恐怕会带来很多负面的教育效果。

甚至于:这种教育的先天不足,会让拥护应试教育体制的人,利用读经教育和私塾的缺陷,来证明自己的“合法存在性”。同时也让更多的家长,忘记了其实可以有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教育选择方式。得到“一个”的时候,丢掉了“一万”。

现在的读经私塾主办者,很多并不是真正懂得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知科学,懂得儿童心理和成长方式的饱学人士来做的,而是由一些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很有愿心的学佛居士和家长来做的(固然很多学历高的人未必有“学问”,但是这不能证明学历不高就有文化)。“教育需要大智慧”,不是只要拥有“爱心”和美好的“愿望”就能够做好的。

不少办私塾的人,本身就是社会“边缘人”,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就是不太变通的“刚直之士”,缺乏灵活性,他们的思维容易简单化。而王先生的经典诵读理论,也迎合了这个群体的简单化思维模式的需要。因此这个办学者的先天身份背景,必然要影响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王财贵先生把教育的重点,说得特别简单:就是六字真言“小朋友,跟我读”。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大大鼓励了很多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家长们,他们很多人可能见到古文就头晕。但是王先生的这种说法,让他们大大地提高了信心。越是缺乏文化和思考的人,越愿意相信“奇迹”。于是这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就有可能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带来巨大的弊病:

执行者往往以为这就是真正的“古典教育之道”,拒绝接受更新的,也是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不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以“捍卫传统”的民族主义式的顽强爱国记精神为感召,坚决地反对“西化”,一门心思地捍卫“读经教育”的“正统”。

可是,这条简单的读经办法,实际上是王教授在中国的家长实在缺乏最基本的教育智慧背景下,在家长“奇招怪招乱拳迭出”的环境下,无奈之下出的一个“策”。目的只是简化思想和做些“引路入门”的工作,让家长的很多负面的思想不要影响到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然成长”的机会,有一个比失败的官办教育更好的教育基础。真正的教育工作其实这时候才刚刚开始,但是这些他不能说,说了家长肯定就不配合了,因为畏难,反而什么都不做。所以还不如哄着家长做一点算一点,读圣贤书,总比孩子看卡通好吧。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这么简单的。我就看见很多私塾,把这一套六字真言还“理论化,数字化”了:例如每天规定孩子要背诵多少字,每篇文章一定要读几百遍,一遍都不能少等等。而且,还把这种方式用在学习英语上面,把【新概念】课本或者【莎士比亚】等都拿来“跟我读”,“跟磁带读”,让孩子们把本来可以极为有趣和内容丰富的英语课堂,本来很有文化内涵的课程,学得及其枯燥无味。

把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语系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实在是中国人的一大创造。这让我看了就觉得可怕和滑稽:这还是“教育”吗?还是工厂里训练“熟练工种”工人?不少小朋友在这种可笑的现代八股(其实连古代的八股都不如)教育法指挥下,很不情愿地“学习”,对古文和经典内心非常反感。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和目前的心态有什么好处?

特别好笑的是:中国家长的钱似乎也很好赚。某大城市的某私塾,一个文化水平一般的小学老师,辞职在家租了别墅来实行“读经教育”,就在“小朋友跟我读”上面还加了一点古琴,书法之类的“传统文化才艺课程”,一年学费就收三万元,还居然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十几个学生。我心想:这六个字还真值钱,按这种品质要求来说,今日学堂应该收十几万元的学费了。因为有专门“读经科”的老师来看过,发现我们诵读的数量比他们专门读经的孩子还多一些,一天背书几百字的孩子不少,但是看我们诵读的时间用得并不多,所以特别奇怪。诵读的效果,再加上英语学习超过新东方的培训效果,外加科学课,心理课,内家武术,体育剑道课,余世维商道管理课程等等,不是都该加钱了?

不过,私塾的这种玩法缺乏可持续性,一般来说,孩子们刚开始学习还可以忍受,但是时间长了,两三年后一定会烦----没有谁会喜欢这种单调无趣的“学习”的,这不是真正的教育。家长过了两三年,看看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效果”后,看看孩子的反映也不佳,就会把孩子带走,重新送回官办体制学校,从此不敢再离开“体制”,也不敢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了。就好像当年被一些个体户蒙了一把,就只相信“国营”的死脑子消费者一样。实际上,这种办学,伤害了真正的愿意尝试脱离体制教育的一大批先行者,反过来,他们的失败又加强了体制学校的“合理性”,所以这种教育的玩法,是害了真正的教育。

这种“火一把就死”的教育模式,让一些认死理的办学者开办的小型私塾,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在大家的期待中还很有些“舍我其谁”的雄壮,成立当年,大家都来捧场,可能还有一些轰动效应,外地的家长也会大老远把孩子送过来上学,但是随着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最后会玩得学生越来越少,难以维持,主办者的心态也很不好,凄凉无奈地守着几个“坚守”的学生混日子,很有些“怀才不遇”的落魄感,社会上也往往把这种办学模式看成“另类笑话”。目前为止,好像能够持续地把经典诵读私塾“发扬光大”的例子我还不知道,听到的都是当年很有名气的私塾渐渐消沉的消息,可能我太孤陋寡闻了。

所以,“三年”似乎成了这些缺乏真正教育内涵的“经典文化学校”生存周期的一个死结,大多数类似的“学校,私塾”,都在第二三年问题大量暴露,接下来就是惨淡支撑,最后往往不得不关闭。

这往往就是很多私塾的典型活法。正是这种教育品质不良的“私塾”的存在,实际上成为了私立教育的反面教材,更加巩固了官办体制学校的地位。


今日学堂由于也特别强调古代经典的学习,所以有一些好心的朋友一直想拉我们进入“经典圈”共同进步,接触过一些办学者后,我觉得还是离“经典圈”远一点好。我很佩服他们的执着,但是他们顽固的“复古精神”也让我“害怕”: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身上透出来的那种压抑的气氛,乖乖的问好和90度的鞠躬,也让我很不自在:这还像个孩子吗?我更喜欢孩子活泼一些,天真一些,自然一些,“不失其赤子之心”。

我担心孩子在他们这种过于执着的教育方式下,个性会不会也有偏狭不群的一面呢?长期“一心专读圣贤书”,他们会不会无法适应社会呢?如果教育不成功,如何收场?

我这些问题,也问过一些私塾的办学者。他们的回答非常理想化,让我觉得自己的质疑很渺小和卑微:“我们就是要为中国培养未来的大儒,中国文化的精英人才,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等等

好目标,好想法。可怎样做?好像除了“跟我读”“慢慢等”之外,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了。另外,他们自己看上去,也不像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人才,从他们手底下真能走出中国“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未来人才吗?

这方面例子最突出的,可能是庐江汤池小镇的【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了。当年投入了一两个亿来“弘扬中国文化”,还在中央电视台大谈“拯救社会”,说是要花十年二十年时间让一批年轻人关起门来专读经典,分门别类地“定向培养出几十个大儒,几十个佛教人才,几十个道家人才”,中国的文化就有救了!世界也更有希望了。听起来挺激动人心的。

所以这地方我三年前专门带学堂老师们去“朝圣”了一次,住了三天,便断定这不行,不可能玩下去---因为没有人才,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教育思想,更没有具体的理念和方法,就是一大堆的口号和标签,满脑子的一厢情愿,以及一大群盲目的追随者。

搞教育,如果没有一个真正思想境界高,同时又很会做事的人来做“山长”是办不成的,用多少钱来堆都不行。天天读古书就出人才?有这种可能吗?这样古代岂不是到处都是“人才”?

没有明师指点,出不了大人才的。唐代的慧能大师已经是了不起的“天生人才”了,没读书没上学,字都不识一个,卖柴火的时候只听客人念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就算如此“奇才”,也还要五祖弘忍秘传点化才行。不遇五祖,慧能可能在山上砍一辈子的柴度日。因此,古人才说“千里马常有,而佰乐不常有”了。这意思明白就是“潜在的人才到处都有,多多的不稀奇,看谁有机会碰到识货的人点化才能出来”。

而且,教育是需要“慢火”来煨的。不管你砸多少钱,都不会弄出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和学院。学术的流传(就是真正的教育)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慢慢成就。靠砸钱,靠广告宣传,上电视大呼隆,这只能做生意,不是搞教育。

真教育可能不花一分钱,王船山当年在山里搭几间草房,可就是办成了当年最有资格的“大学”和成就了大师。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老师和学生穷的一无所有,但是不妨碍她是中国现代教育目前根本无法超越的顶峰。相反,现在的中国“不差钱”了,可花几十亿砸的各种“名校”,只是一堆外表光鲜的马粪蛋。所以金钱堆不出真贵族,只有暴发户。大跃进也弄不出真教育,只有炒概念。

住在汤池的时候,当地的村民知道我们来自外地,特别警告我们不要住太长时间了,因为“这里面的人,刚来的时候蛮正常的,时间长了就变傻了”。我听了觉得很好笑,的确是这样:在这里特别精心营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国”氛围里,过着一种刻意,死板和单调的生活,连走路怎么转弯,擦玻璃要多少次等都有明确要求的地方,时间长了的话,的确会有点脑子不管用,不太能适应外界了。

那里的人当然都是好人,善人。可是,要指望他们做点什么事情可不成。他们不知变通,不晓世务,只有一肚子的“理想”和“不合时宜”,连花钱都花不到地方。比如这一两个亿的投资,本来可以做多少大事,可都拿来建了一堆从来没充分使用过的钢筋水泥大楼,基本上全扔在水里了;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待全国各地来访的好奇心重的客人,像是一个旅游景点一样。这些钱可都是居士们辛辛苦苦积攒了几代人,诚心贡献出来的家产呀!就这样胡乱用来玩了几年的“概念”就没了?这比国家机关用公款来玩“样板工程”还要搞笑和不可思议。国家这样玩,还需要审批,可行性报告等等一路走过。这种投资上亿的民间“文化教育工程”,却只是某个知名人物拍拍脑袋就行,玩砸了,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现在才过了两年多时间,听人说汤池“中华文化中心”早已经人去楼空,彻底荒了。当年的“文化宣言”不知如何兑现?中国的民间教育,原来是“学在民间”的传统骄傲,什么时候才能不闹这些低级笑话?怪不得现在大家只有依赖一个半死不活的“义务教育”体系了,实在是自己站不起来。

这种名人一呼,影响全国的“文化私塾”都只能草草收场,如果现在热心办学的家长,也走上这条路,可能会很受打击吧?当然,最大的好处是:您无论如何不会损失上亿元,可资安慰。

我个人认为:面对中国的教育失败,我们要救自己的孩子,当然要做点事情,也可以办自己的家庭学校,但是不要一味“复古”,而必须“跟上社会的主流”。什么是社会的未来主流?是不是“回到汉唐”,我不敢说不是。但是我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儿子来赌“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和“新儒学的辉煌”。我更愿意相信基本的常识:西方的先进教育模式,可能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主流”,这是一百年来的“经验”,也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方向”。

另外,中国教育的失败,不是教学内容的失败。而是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的失败,是体系设计的失败,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失败。教学内容当然也有问题,但不是主要的问题。“现在私塾”的误区,在于把体制内教育的失败,简单换成是教学内容的问题,以为只要把“古典经典”替换掉“现代八股”就万事大吉,是在是思维太简单了。

现在的教育失败,中央已有感觉和警惕,也在想改变点什么,内部在到处征求意见,我听说武汉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也得到了“要当政府的智库”,为”打破中国教育困局出主意”的“党中央精神”。所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改!关键是改的时间和改的方向问题。

我认为一定是向西方的先进教育模式看齐。所以今日学堂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成功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复归汉唐”(其实汉唐文化也不是“小朋友,跟我读”来的,当时名师辈出,人才济济。现在哪里有?王先生此举,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已,不可神话了)。

当然,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学好中文。学习古代的文化经典,就是学习中文最好的方式。大家可能都知道,今日学堂偏向于学习道家思想,孩子们诵读的内容是【老子】【庄子】【黄帝内经】【淮南子】【鬼谷子】【张三丰内家拳经】等等道家经典,而不是儒家。这也是未来要与“西方接轨”的内容。西方的文化界,对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很尊重,而对于儒家感觉一般。他们认为:道家追求和探索的是宇宙的真理和智慧,崇尚自然,与西方的“主流意识”一致。所以研究和喜欢的人很多,也比较有文化地位。

但是对于儒家,西方人认为主要是涉及中国人特有的“人伦关系”,他们并不在意,甚至会有些反感。因此,今日学堂学习道家文化,也是与“国际主流意识”接轨的,并非我张健柏一时脑子发热,或者故弄玄虚,故意与众不同。

当然,除了这些“主流价值”外,学习道家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事”,道家是中国的务实派,强调学以致用,强调方法的灵活和最终的成效。儒家重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闯天下不行,坐江山不错。道家务实,强调“名非恒名”,善于以虚驭实,轻视名利。可能正是因为这样,道家很受务实的西方重视。

实际上中国历代有成就的人物都是道家,有些披“大儒”皮的人物,其实骨子里也是道家,比如近代的曾国藩,这叫做外儒内道。我自己学习道家多年,我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事业成就,基本上来自于道家思想的滋养。推己于人,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教给孩子们?

搞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我还是赞同跟上“主流”的(不是现在的“应试主流”,十年内这种“主流”一定垮)。实际上,我要求的是:孩子们将来可以考中国的大学,也可以考外国的大学,不考大学直接工作也可以,关键是能够成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孩子将来长大了,只能抱一个“新儒家”的头衔,迂腐固执地等着将来有人来请他出山“实现理想”,估计比当年的孔夫子日子好过不了多少,别人最多来把你当博物馆里的东西看一看。更惨更有可能的是:做不成孔夫子,而是做了“回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已,那就完蛋了。所以还是算了,我输不起,所以不玩这一套。


这些话,我原来一直不敢说,怕“中国文化”的铁杆拥护者骂我“卖国崇洋”。今天看了南怀瑾先生的采访,发现他也很反对现在的私塾专门学古文,所以胆子大了一点,就把这些话说出来,大家想骂也行。反正天塌下来,有南老师这种大人物来顶,我这等小小人物,也就不用怕了。


http://hi.baidu.com/kuxinzhai/bl ... 1704729f2fb46e.html
发表于 2011-7-2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惊讶这位今日学堂校长的话!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7-21 14:10 编辑

西方的先进教育模式在哪里?

学习道家经典, 这也是未来要与“西方接轨”的内容?

西方的先进教育模式,可能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主流”,这是一百年来的“经验”,也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塾的资质参差不齐是现实的问题,我深有体会,自己的孩子在一个读经幼儿园,老师流动大,没有什么经典读诵的可鉴经验,难得的是她们的满腔热忱。。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塾的资质参差不齐是现实的问题,我深有体会,自己的孩子在一个读经幼儿园,老师流动大,没有什么经典读诵的可鉴经验,难得的是她们的满腔热忱。。
发表于 2011-7-2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看的话,就看一下太湖国际学校的课程就知道南师说的不要把读经和学现代知识对立起来的含义了。毕竟,孩子未来是要在社会上生存的,毕竟,这个肉身在当今的社会是要消费的,毕竟,生存是基础,是第一位的。什么东西过头了,就没有味道了。

就跟专门的禅修一样,在当今,是奢侈的一件事情。先稳当着做一个俗人,然后再谈论别的。这,好象也是南师说的。想着成什么成什么,最后连人也没有做好。

当然,每个人都在做他能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
发表于 2011-7-2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春季课程-吴江国际学校

http://www.shixiu.net/daxuetang/flash/77.html
发表于 2011-7-2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新教育理念的期望

一个新教育理念的期望
                          --南怀瑾与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
  
    「廿到廿一世纪,近一百年来,中国和世界都产生很大的变化;不止中国,全世界的教育都出了问题,教育没有方针、没有目标,没有方法。时至今日,全世界的教育都出了问题。世代为什么变乱呢?不是武器的变乱,也不是钞票的变乱,是思想的变乱,因教育是针对思想而来的。」这是一生致力于弘杨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曾被译成八国语言的儒、释、道一代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今日教育的感叹。

    文化重建要从儿童教育抓起
   
    为让大家对一个正确教育思想有法可依循,半个世纪以来,从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到香港,南怀瑾老师漂泊天涯,一心就为了重整中国文化断层在奔走、呼号。尤其近几年来,他更强调文化重建要从儿童教育抓起。所以他在一九九七年就开始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分别在海内外各地推广儿童经典教育。至2004年在中国直接参与这项活动的孩童高达八百万人之多,在全国已兴起古文诵读的潮流。中外教育界各方面的回馈,普遍反映这种教育使儿童在人格、智慧、责任感、自制力等都有明显的进步。

    然而怀有更大理想的南老师并不以这样的成果自豪或满足。他心中还有一更大的梦想--能有一据点,成为继续致力于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研讨与发扬,深化基础教育及社会教育,并使大家放眼世界,推展中西人文科技文化的实质融会贯通。

    太湖大学堂的建立

   「二百余亩一片荒芜泥泞的空地,如何成为一论道说书的大学堂?」这是当初(2000年)看过这片位于太湖之滨空地的人,心中的问号。然而这对曾于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七年靠着民间力量完成国父八十年前的梦想-- 金温铁路(全长251公里,隧道35公里)的南怀瑾老师而言,虽非易事,但以他过人的耐力毅力,再次让梦想成真了。

    现在的大学堂有一望无际的如茵草地,桃李芬芳,有孔雀漫步,有鸭群逍遥,还有太湖的月光….硬设备称独步世间,有识者评为前无古人之创举。2007年除了开始一连串学术活动外,最重要还是孩子夏令营的举办,及南师对教育者的殷切期待。

    殷切期待教育者要要有理想

    他认为中国近代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我们逐渐忘失了“承先起后,继往开来”的文化教育精神。这一代的中国人没有文化根基,大体上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并不重视传统教育的人格养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南老师并一再提及当年书院教育的可贵,盼老师们能「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老板、就是父母、就是老师。他更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把最没有用、最坏的人,让他变成有用的人,教导不好的人成为好人。」

    他也感慨近十年来,中国在快速变迁发展中,许多城市已是现代化之大都会,小孩在都市的丛林里,除了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另加上物质高度文明及父母过度保护,夺取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自然体验」,因此很多心灵与人格教育一直很难达成。

    理论的实践-- 「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
   
    因此如何有一个结合户外教育、文化课程、心灵教育的学校,课程来兼顾儿童身、心、灵为主要特色,以培育出艺德兼修、知书达礼、心胸宽阔、体魄健全的孩子。就成为南老师与其弟子们日夜苦思、念兹在兹的一个问题。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可说是在如此慎重的状况下誔生了。

                                                       太湖大学堂编辑室 整理
发表于 2011-7-2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hjww.com/read.php?tid-7675.html

郭校长介绍吴江国际学校

南怀瑾先生是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但他常说:“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头子。”

他还常用八个字概括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由于年龄关系,如今南怀瑾老师已告老回家乡江苏太湖,并创办了太湖大学堂,平均4个月开一次讲座,想听的人很多。“太湖大学堂”为南怀瑾老师在苏州吴江市办的私人学堂。据说,想要探究神秘的太湖大学堂,并不容易。

大学堂里办了个小学部,属于寄宿制民办学校。与国内其他公立小学不同,除了必要的文化课,这里还设有中医、古汉语、武术等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学费每学期8万元,学生来自全国各地。2008年,太湖大学堂招收了一批小学生,30多人,吃住学都在院内。这里没有讲台,没有课桌,几张圆桌和几十把椅子,是小学生们上课的地方。负责大学堂的郭姮晏老师。她是小学部校长,台湾人,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她12岁起追随南怀瑾至今,论辈分是南怀瑾的徒孙,小名叫“沙弥”,到大学堂工作之前,她致力于在全国各地推广儿童读经(四书五经)。

从小学部的教学方式上,也可对南怀瑾倡导的教育方式略有感悟。

郭校长介绍,学生们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开始练习武术半小时。早餐后,诵读经典,这学期诵读的是孟子的《尽心章句》和《梁惠王篇》。

“吃完早餐后,他们就会把经典拿出来诵读,不需要理解,就像唱歌一样,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背。”郭校长说。

学堂要求学生除了能写简体字,还必须认识繁体字。因为繁体字能通过说文解字,给学生一个清楚的印象---象形字可以通过“画字”记忆,而会意字可以讲逻辑。

中医药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认识几百种中草药,了解这些草药什么时候用,跟人体和四季变化的关系。

吃完午饭,散步后,学生们有一个“静定课程”,取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儒家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完善的心理修养法则,也是日常应对重大问题的思考方法。

“包括呼吸的练习,中国传统的养生操。一般(学校)午休(学生)趴在桌子上,肚子吃得饱饱的,挤压着,搞得肠胃不好,大椎穴也不注意保护,容易感冒。”郭校长这样解释“静定课程”。

她强调,这里侧重 “体验式教育”。“学习不在于对学习时间的压榨,而在于学习的方法。”郭校长说,“针对独生子女,训练他们照顾团队,关怀世界,关爱地球。”

在课程设置中,学生有大量时间在户外,讲到山水、四季,都让学生去接触、体验。本刊记者采访时,学生们就不在学堂内,他们由老师带去一个公园,在那里进行三天两夜的体验课程。

作业,学堂也会尽量用“体验式”来取代一般学校大量的平面式习题训练。比如,要求学生采五种草药回来,晒干,做成草药包。

一位周姓老师还带领记者参观了学生宿舍。从办公楼到宿舍有一段游廊,走在里面可以避免日晒雨淋。

宿舍是几栋独立建筑,两层,每栋房子只住8名学生,两个房间,每间4人。每栋房子以一个星宿命名,门口摆放着小鞋子。房子之间是草地和花圃,周老师告诉记者,那些看上去像花的植物都是中草药。在住所不远处,有烤窑和凉亭,每周五是户外团队训练课,孩子们会在这里亲手做午餐,然后共享。

在一些房子前面的小花园里,有各式各样青砖垒成的小型“建筑”,是学生们上了建筑课之后的作品。

经常,这里还会请一些大学教授和专家来讲课。这些专家属于太湖大学堂的“特色资源”,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南先生的学生。

“书院式的教育风格是什么?就是手把手、师徒式的学习。”郭校长说,这里的教育力图吸收书院教育的优点。

这里的学生没有考试。“不想在很短的时间内,逼迫他们在压力下学习。”郭校长说。但是平时有“能力评估”,“让他们跟自己竞争。”

郭校长称这里是“试验学校”,但她希望学生们在这里经过6年学习后,可以升入江苏和上海的中学,最终能融入大陆的教育体制。她预计今年9月,这里的小学生会达到70人。

南怀瑾的一位弟子说,南先生本人也参与课程设置,“他希望对中国教育做一个探索,回归教育本色。”太湖大学堂已成为“试验体验式教育模式、修复优秀传统文化断层、培养中国文化及精神后继的基地。
发表于 2011-7-2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湖大学堂--吴江国际实验学校招生

薇阁的教育经验
    薇阁在台湾拥有五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学校自建校以来,秉持均衡圆满的全人教育;依据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提供掌握时代脉动的双语教学;开展回归自然教育理念的田园教学;推崇小处着眼笨处着手的生活教育,办学理念在南怀瑾老师的指导之下,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特别是近十年来实施的儿童经典教育成果显著,中外教育界各方面的回馈,普遍反映这种教育使儿童在人格、智慧、责任感、自制力等都有明显的进步。生活教育南老师主张要从洒扫应对做起,如此培养孩子从小爱惜环境的情操及谦卑的做人态度。薇阁的学子在纯朴敦厚之校风的薰陶下,各个气质出众、谦卑有礼。我们以筹建薇阁中小学之经验,于二00七年,在苏州创办了“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
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
“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位于苏州太湖畔,距离上海约一个小时车程,校区湖光山色、环境幽雅,所有的校舍都采用最环保的建材,自然通风的设计,让小朋友在天然、舒适的环境中成长与学习。”体验式教育”为主要教学法,我们以欧美的“户外、环境教育”理念为基础,融合了现代美国”系统思维”教学法,主张“开放式教育”。同时,结合南怀瑾老师的人文融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相信这套教育方案对现代城市中成长之独生子女的成长有极大的助益。
我们的理念:
(一) 将中华传统教育融合西方体验式教育。
(二)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实践人文的精神。教育目的:一个结合田园教学、文化课程、心灵教育的学校,课程以兼顾儿童身、心、灵为主要特色,希望培育出术德兼修、知书达礼、心胸宽阔、体魄健全的孩子。
课程特色:
(一)以“团队互助”的课程规划概念,让参与者由活动经验中完成团队目标与个人成长。
(二)注重生活礼仪教育、人文关怀课程、传统文化学习及户外教育训练。
(三)强调“从体验中学习”,提供孩子们在一个快乐的研习环境中,吸收新知识,发展个人人格特质。
(四)重视培养外语能力及了解国际事务的基础能力。增进孩子的国际观,培养孩子具备面向未来二十一世纪多元化社会的适应能力。希望孩子藉由外语的能力更进一步地去关怀与帮助落后国家。学校采用语言是中、英文,但是整个校区是一个多语言的学习地方,孩子可以依兴趣来学习其它的语言。
教案特色 :
(一)养生健体医理:以中国医药理论为基础,编制适合儿童之教材,让孩子从小懂得如何养身与保健。住宿学校的孩子健康管理不是老师的责任而已,南老师一再强调保健要从自己做起。孩子从幼小的时候开始学习日常如何自己调理身体,懂得保养概念。
(二)英文课程: 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合作,编写出一套结合个人修养与宇宙观的教案,人文英语教育为设计的特色。
(三)中西文化经典诵读:科学且有系统的让每位小朋友熟读十部重点中华经典及六十篇英文文选。
课程内容:
(一)一般学科,我们采用苏州的教科书
(二)田园教学:动、植课程、环保课程、体能训练
(三)英文课程:西方文化经典导读、英语音乐、英文会话
(四)文化课程:中国文化导读、人文文化课程
(五)心灵教育:静定、书法、礼仪(六) 课后计划:与国际性的教育组织结合,开设不同主题的学习中心,让孩子自由选课,采取自由开放的学习模式。合作方案有瑞典Lego Education Center乐高教育中心等。(七) 特别活动:每周有一天户外体验课程,可以露营、运动、生态观察,每学期有一次三天的体验营。
招生事项:
今年九月学校预计招收国小一、二、三年级各一班,每班三十名学生,明年增收四年级,六年后学校将增收到一千八百名学生。

转载自:【实修驿站】  原文: http://www.shixiu.net/daxuetang/guojixuexiao/368.html
发表于 2011-7-22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和老鼠》的迪斯尼卡通片还是挺好玩的,我家女儿觉得小老鼠很智慧、很胆大、很搞笑,她总是乐得哈哈的。
发表于 2011-7-2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
1,能够去太湖学堂学习,是多生多世修行得来的福报
2,学堂的收费必然不菲,能够有此等经济能力,原因参见1
3,欲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大桶水。
发表于 2011-7-2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洞庭烟雨

欲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大桶水。

确实。争议的产生往往是自己连一碗水还没有,却要给人家一桶水。发心不错,但是力不足。仅此而已。

如果细细体会大学堂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字都有很深的含义。这些文字的背后是有支撑的,不是空话,也不是套话。
发表于 2011-7-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穷人只能望湖兴叹了.
发表于 2011-7-2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不一定吧,命数是一定的。反正我相信。
现在,我更愿意做好我自己,我不愿意把我家的小大人送去任何远离我的地方,我要担负起我作为父亲的责任,与小大人搞好关系,欣赏他,永远爱他,如同爱我自己,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不以任何借口控制他。
仅仅这些,对我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发表于 2011-7-22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学期八万,对于我来说是付不起的,所以,我说我不愿意小大人离家其实是隐藏了自己的窘迫,呵呵。羡慕嫉妒恨呗。

钱也不是最重要的,试想,我儿如果是可造之材,真的是万里挑一,恐怕早就有人来请我儿赏光去他们学堂了,学费?嗨嗨

再试想,学堂对学生的父母一定也是有要求的,我自己感觉,我这个父亲是不够格的,学堂不看我儿,仅仅看我的状况,基本上就PASS了,不用看我儿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8 02:49 , Processed in 0.0260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