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253|回复: 6

[转]卢梭: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位叫婷婷的10岁小姑娘曾这样告诉妈妈:“我们班里的同学现在还只知道傻玩呢!我现在要多学一点,等到六年级他们挨累的时候,我就可以玩了!”是谁给了孩子这样的功利之心?自然是父母。然而,他们却忘了告诉孩子,童年一去不复返,儿时向往的游戏和歌谣,长大了就不在感兴趣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儿童成长是有规律的,童年阶段最重要,该阶段发展的充分、自由、快乐与否,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在我国的儿童教育中,处处体现了成人化特征
  
  一次,我国上海市与德国汉堡市联合举行一场儿童摄影比赛。上海方面非常重视,从人力到物力都给予了全力支持,然而获大奖的中国孩子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从技术方面来讲,中国孩子的技术更胜一筹,然而成人化的要求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只能拍摄上海的城市变化,如何长高,如何变美。然而德国孩子拍出的作品才真正地体现了孩子的视角:兄弟俩吃雪糕,吃的满脸都是,这才是儿童生活。
  在一次光明小学四年级的公开课上,语文老师讲了“麻雀”的故事。大意是说:一个猎人牵着猎狗在深林里走,突然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猎狗扑上前去,想吃掉小麻雀。就在这危急关头,一只老麻雀飞了下来,挡在猎狗面前,努力扑扇着自己的翅膀,威严的样子把猎狗吓得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两步。猎人一见很是感动,麻雀虽小却有这等勇气,于是动了恻隐之心,把猎狗牵走了。
  课文讲完了,老师向同学们提问,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有孩子说:“老师,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因为这是补充教材里的正确答案,绝大多数的孩子当然不置可否。然而,一个小男孩始终举着手,并表示不同意之前同学的答案。他说:“你怎么知道老麻雀是母的呢?我从头到尾把课本看了好几遍。也没有看到一处告诉我们老麻雀是母的啊?怎么就是母爱而不是父爱呢?”老师想了想,还是鼓励了这个孩子独立思考的精神。于是把标准答案改为:伟大的亲子之爱。
   “其实,孩子具有敏锐的目光,细腻的感觉和真实的表达,然而很多成年人对孩子的这些天性表现出过分的担心,甚至压制是不对的”,孙云晓说,“不能用成年的思维来揣摩孩子,孩子之所以为孩子,就是他们有儿童的幼稚性或未成熟性,而成人化才是他们成长中的大敌”。
  
   只有儿童本位,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创造性的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儿童培养成为下一代的接班人,所以全民都很重视教育,听起来似乎没有错。但实际上,儿童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个大人,首先应是儿童本身的发展,童年期同样具有独立的价值。
  总所周知,儿童有四个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和国家未成年保护法都特别重视并保护这四个权利。孙云晓认为,未成熟性是而儿童发展的一个特征,表现在他的观察、做事的方式,都有很多幼稚的地方,但这是一种权利。然而正是这种儿童的视角和表达,才成为了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孙云晓十分担忧地表示:“现在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不仅使孩子过早地成人化,更剥夺了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权利,以至于在童年的最佳发展期丧失了一生的创作力。”
  在西方就是儿童本位多一些,有人权思想。早在100多年前,美国近代教育思想家杜威就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即儿童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而在东方就是成人本位更多,主要还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君君臣臣,等级森严,强调礼仪和父母的权威。其实,美国100多年前所处于的工业化时代,与我国现在颇有很多相似之处。之前的美国也有等级区分,抑制了人才的培养,然而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儿童的天性,进而带来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发展。
  孙云晓认为:只有儿童本位,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创造性的人。以儿童为中心,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解放学习能力。人一定是在自由的情况下,才能都进行创造。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正是美国杜威先生的学生。他提出了“六大解放”,概括性的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也同样处于教育荒废的状态。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由“分数至上”转变为“心灵教育”,才有了如今日本的济济人才。
  
   “童年快乐,成年悲惨”是个伪真理
  
  对于“虎妈”的言行,孙云晓是坚决持反对意见的。他认为,“虎妈”是成人化教育的典型代表,她惊扰了孩子童年的梦想。世俗话的标准,未必是儿童的标准,儿童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如果不考虑孩子本身的愿望和差异性,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不能用模式化的标准来衡量成功,尊重孩子,走一条适合他的道路,这个很重要。
  有人曾经说,如果有了快乐的童年,就会有个悲惨的成年。孙云晓表示,这是一个伪真理,伪经验。相反,很多成年人的悲剧都可以追根溯源到童年时期。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铸就了一生的快乐,童年的悲哀也造成了一生的悲哀。
  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提出,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儿童是需要做梦、犯傻,需要慢慢地长大的,不能急功近利。正是这种看上去的浪费,却为儿童赢得了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其实就是浮躁,他惊扰了孩子的梦想。最新调查发现,我国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这都反映了成年人的心态。一位总是披星戴月上课的农村学校校长曾说,这种做法叫“水多泡倒墙”理论。孙云晓苦笑着说:“把人都泡倒了,教育还有何快乐而言”?
  现如今,只有10%左右的孩子是因为喜欢上学而上学的,泱泱大国却缺少大量有创新力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们,是不是该审视一下自己呢?



2011--5--31 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 林妍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166401017vub.html
发表于 2011-6-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确实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无一不出现了难以收拾的残局。

关键还是在于人。
发表于 2011-6-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的小学,孩子们最迟7:40到校。大人还08:00才上班呢。脸灰秃秃的多。好多小学生都说没睡醒。
发表于 2011-6-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扰了孩子童年的梦想。
发表于 2011-6-2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去探寻和体验,背后充斥的是人们的恐惧。
发表于 2011-6-2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型人才的问题不完全是教育的问题;
甚至不是教育的问题;

是用人环境的问题,是国际分工地位的问题;

那研发歼20的年轻工程师们所受教育与其他人也相差无几。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一位妈妈说,幼儿园的老师说她的孩子内向,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难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来适应社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6:34 , Processed in 0.0240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