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芹 于 2011-5-26 23:09 编辑
腋臭。俗称狐臭,是一个比较令人烦恼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一直以来有许多的对应治疗方法,但效果多不是很令人满意。其中既有理法方药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心里重视和坚持等多种因素。 我们作为一个学习传统中医经典著作后,先在理论基础上找到依据,随后再想法找到治疗的大法,然后通过用药的实践证明效果是可以的。先发个帖子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以下是我根据师承好老师的讲解笔记节选的内容: 难经: 40难;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声言,其液汗; 49难;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入肝为臊臭。。。。。。 74难;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 90难;。。。。。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内经: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补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郗中血者。 病在肝和心。治疗大法也就在厥阴少阴。 ——根据师承好老师的讲解和提示,我想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在神农本草经里找药。在辅行诀用药法药里找药和方。在伤寒杂病论里面找到对应的方。 希望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