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857|回复: 5

郑重推荐《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念我的父亲廖厚泽

廖为群  2011年2月26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三个年头了,他的音容笑貌时时会浮现在我眼前。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位好父亲、好医生、好老师、好朋友。父亲的学识是渊博的,和他在一起,每天都是快乐的。每天都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早年父亲学的是航海,英文讲的非常好,在我小的时候,对着夜空满天的星星,他会告诉我们这是天狼星,那是织女星。记得家里有本世界名画的画册,他会给我们讲米勒、达芬奇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艺术家为了自己的追求,一辈子穷困潦倒。他教我们在逆境中要看到希望,顺境中要帮助别人。文革期间不准许行医,他做过壮工,给瓦匠师傅扔砖,每天累得筋疲力尽。晚上回来他还会风趣地说:因为早年在船上练过扔缆绳,所以砖也扔的特别准。父亲的乐观、豁达、俭朴、正直和他对医术的精益求精都给我留下了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父亲的一生,可以用无私、大爱来概括。他爱祖国的传统医学、爱身边每一个人,爱病人、爱学生、爱家人、爱朋友,爱大自然、爱小动物,爱世上一切真善美的东西。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发扬、继承祖国医学。改革开放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他常常给病人配药,不给药方。改革开放之后,因为政策好了,他在几家诊所出门诊还带了许多学生。他真想把所有的本事都传下去,把所有的心得都教给学生。每次出门诊他都会耐心地教学生号脉、诊断、处方,细致到把每味药用多少的分量都讲得清清楚楚。一个病人十几个学生诊脉,一天下来要用多少时间?遇到病情比较复杂的病人,开过处方后,第二天他还要亲自到诊所去看看有无好转。记得有个内蒙古的病人全身疼痛,是用担架抬到北京的,经父亲治疗痊愈后自己登上了长城,然后健健康康地回到了内蒙古。每当父亲讲起一个个生动的病例,我都会想起他那得意欣慰的样子,感受到做医生的伟大与成就。他常说要用普通的药治复杂的病、艺高才能人胆大,他真的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今天父亲的弟子编辑了这本书,我十分感谢他们为此付出的辛苦。愿热爱祖国医学的有识之士能从书中领悟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谨以此书、此文献给父亲,寄托我们的怀念和敬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自学中医的道路上,我受益于廖先生之处颇多!接触和认识中医从《四圣心源》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再到廖先生的《伤寒金匮汇证诠解》。现在前两本书已经束之高阁了,但廖先生的书籍我还是每天要看一点的,今日得知《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的消息,我满眼全是泪水!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临济医学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大致产生于宋代,八百年以来多以师徒相授的形式在内部小范围传播。传播过程中较少受到宋明理学、空运五行等思想的影响,较好地保存了其原本面目,是现存难得的原生态中医学术体系。廖厚泽承系峨眉临济医学之传承,毕生精研《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到见解与临证用药体系,指导临床,疗效显著。其后学弟子,在整理廖厚泽先生多次讲学资料的基础上,汇合临床带教指导,与先生口传心授内容,整理合集成书。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可以和廖先生的《伤寒金匮汇证诠解》合参。《伤寒金匮汇证诠解》中医古籍出版社已经再次印刷了,可以在很多大的书店买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廖厚泽师
昨日赵师兄msn发来留言:《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在廖老辞世十三年祭日之时面世,可谓赵师兄一番苦心!我虽不是廖厚泽老师之衣钵传人,但廖老为我医学入门的引路人,为其恩德,当为廖老医学心传的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此书新版,我尚无缘一睹,不知内容,但从赵师兄描述“一九九八年五月,恩师廖厚泽先生仙去,先生生前之病例资料原件大部不慎遗失,幸有林强、龚明哲等师兄曾对重点患者病例复印存档,而使部分珍贵的病例、处方得以保存。”一语来看,我应该是熟悉书中部分内容的,因为我保存有林强师兄当年廖老医论及医案的复印件,廖老用药的经验与法则在我求学过程中曾用心整理研读,说“熟悉”,应该也不为过,所以可以负责任的为大家引荐。

时光荏苒,一晃13载,廖老的音容笑貌仍能浮现于眼,在我甫入医学院校之门,便有缘遇廖老之授课,实为三生有幸。当年迎着北京冬日朔朔寒风,自和平里骑车赶往北医听课的热情,以及廖老的谆谆教诲,仍能时刻于脑海浮现,直到98年某月,突然被告知课程中止,当时我已经开始了求学路上自我成全的博览与杂涉,亦未留意何来变故,数年后,方得知廖老于98年5月11日仙逝。

自己之后的求学路上,所遇师长虽多,对我成长亦多有帮助,但都谈不上深刻影响,唯有廖老让我一路偏爱《伤寒》,求索六经,并因此博涉研读灵素之书及各家流传。时至如今,在临床一番摸爬滚打之后,自己对《伤寒论》的理解与领悟已经跳出“丹医”的门墙,临床亦多用针灸、推拿等技术,但用药的轨辙与法要,依然是廖老当年的示教,则廖老之恩,永难忘怀。

在此,深深缅怀廖厚泽老师,并对赵师兄的苦心努力,报以真挚敬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9-29 06:15 , Processed in 0.0245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