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8933|回复: 16

隐秘千年而不宣的归藏数是破译经方剂量之迷的金钥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隐秘千年而不宣的归藏数是破译经方剂量之迷的金钥匙http://hi.baidu.com/libaozhushan ... f3a6c762d986b7.html
          天地圆圆一个圈,乾旋坤转任自然,识得其中阴阳理,万病都在一掌中。在通行本《伤寒杂病论》中,仲景言方治而不谈药性,其用药心法悉遵古汤液经之制,而对于经方方药的配伍法则和剂量更是守口如瓶,隐而不言,避而不谈,故有“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一说,一千八百年来人们绞尽脑汁的都在试图破译经方剂量的奥妙,但因缺乏师承相授,得不到打开经方剂量之谜的金钥匙“只能照猫画虎,刻舟求剑”的使用经方原方,而经方剂量的古今折算,更是盲无所知,更有甚者,以汉代之度量衡制标准来考证伤寒论之经方剂量,这一错误做法严重违背了圣意,殊不知张仲景虽生于汉代,但伤寒论传承的是伊尹汤液经之制,张仲景只不过是汤液经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者,其经方剂量岂能与汉代度量衡制标准同日而语。还有的学者受西方实证思维的影响,用实测药物的方法来考证经方的剂量,这一低级的做法因药物的产地品种不同的客观限制,又存在较大的误差,仍然不能还原经方剂量的本来面目,经方的一两到底合现今的多少克,形成众说纷纭,难求一致的局面,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世人不识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余在此大声疾呼,一千八百多年来,人们都在误读伤寒论,其实伤寒论是一部医算之书,是数术中医的鼻祖,其中的理论体系,远远早于内经,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而内经只不过是托名黄帝的春秋战国时代作品,是诸子百家争名的产物,远没有汤液经的传承之作伤寒论理论体系完善而严谨,伤寒论是以连山诊断为体,归藏用药为用,欲破译经方剂量之秘,非得有归藏数不可,而几千年来人们都在周易上兜圈子,对于不通行于世的连山和归藏更是知之甚少,这是困扰后学达几千年的根本原因。

          黄帝得河图,大禹受洛书,夏人因之曰连山,商人因之曰归藏,周人因之曰周易,河洛和三易是一脉传承之作,伤寒论之理论体系就是河洛和连山归藏数术中医的巧妙结合,如果不了解河洛和三易就休想打开这扇紧闭的大门,连山黄道历法的应用和归藏数理的巧妙结合,铸就了汤液经的传承之作伤寒论的应用而生,欲睹伤寒论之风采,非通三才之道得往圣之心者不可,而千古不传之秘归藏数是破译经方剂量之秘的金钥匙,桂枝汤全方16两,以应归藏数16,8两半麻黄汤,以应归藏数17之半,而标准小柴胡汤全方之剂量是36两,以应归藏数18之倍,其中的奥妙非不学问人所可妄谈,单方有单方的归藏数法,复方有复方的归藏数法,归藏数既有大数又有小数,还有总数,其中的平均数为16,以合天地人三才之数,经方剂量的度量衡制标准,也是由归藏数,经严密的计算后决定的,伤寒论的所有方剂。都以归藏数为制方标准,遣方用药的奥妙就隐藏在归藏数中,在药味相同的情况下,增减其中的某味药后,因剂量的改变而功效和所治疗的部位即发生变化,十六两的桂枝汤和十九两的桂枝加附子汤,其所治的三阳三阴病证就有天壤之别,而剂量的变化都有规矩可循,岂可随便乱开而无法度,今人用药无法无度,无规无矩,以意而为之,其疗效之差,可想而知,古人办任何事情都循规蹈矩,如果没有严密数学运算,能完成精美青铜器的制作吗,能完成万里长城和都江堰等浩大的工程吗?河洛图书和三易这一史前文明的产物,是开启中华文化宝藏的金钥匙,今人不理解他的奥妙所在,也就读不懂上古历史了,伤寒论的百家争鸣局面由此而形成,伤寒论是数术中医的鼻祖,诊断用药都在一掌之中,望闻问切与伤寒论医算之书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之上,面对一个疾病,可以在数十秒内作出诊断和用药而不受时空限制,试问天下有谁能达到如此上工之水平,非伊尹扁鹊和张仲景莫属,因为他们是量天测地之人,连天地都可以用数学测量的人,面对疾病难道不可以屈指一算吗,治未病在他们看来何难之有,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文化积淀在他们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千万不可小看我们的古人,回归中国古代文化是大势所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不远的将来,到时伤寒论的真面目就会大白于天下,愿天下学人拟目以待吧!
发表于 2011-5-14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要找源头?什么都要有解迷?或许古人没你想那么复杂,后人却把问题复杂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虽然不知其中奥秘,可还是高兴!!
发表于 2011-5-1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赞叹!
发表于 2011-5-1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这个是不传之秘啊。不过好文章能不能编辑一下,以便更养眼呢。
发表于 2011-5-1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了吗?不知在哪儿还能看到?
发表于 2011-5-1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来疏竹 于 2011-5-12 17:59 编辑

要是我说现代就有人早已破解了这奥秘呢,那就是说,仅仅用几颗芝麻绿豆,只要配以合适的数量,就可治病,对不?www.duosuccess.com  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里的网上食疗方。
发表于 2011-5-1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成中医网到底是什么,我居然收到好几次。
发表于 2011-5-1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来疏竹 于 2011-5-12 19:20 编辑

http://hi.baidu.com/libaozhushan ... 015289d0581bc4.html
医道通神道,医道通仙道

常言道“医道通神道,医道通仙道”,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回头两千年看看古之贤哲是怎么做的,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大凡学中医的人都知道,医圣张仲景最敬仰的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秦越人,他在《伤寒论》自序中首先明言“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在张仲景的心目中他最羡慕的是秦越人的诊病技术,大家都知道,传统中医是采用的望闻问切四诊为人诊断疾病,可是秦越人在为虢太子诊断时并没有使用四诊,就说出了虢太子的病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这种高超的诊病技术不但令在场的中庶子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而且也令医圣张仲景为之神往,羡慕景仰之情不言而表。《史记》有言“人之病病疾多,医之病病道少”。不用传统四诊就能为人诊断疾病乃医者之最高境界,张仲景诊侍中王仲宣,预知其四十将眉落,眉落半年而死的医学佳话,就是张仲景运用四诊以外的技术诊治疾病的典范,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种高超的诊断技术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不为常人所掌握,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秘而不宣。在我幼时起,就常听人们谈论我地“二先生”神奇的治病故事,二先生本名郑荣先,因排行老二,故称“二先生”,生于1887丁亥年,逝于1973癸丑年,终年87虚岁。有一天,二先生与往常一样坐在自家的炕头上,只听见临街的院门一响,进来一妇人,二先生抬眼一看,就吩咐家人挖上一碗绿豆倒在院子里,让这位妇人把绿豆捡起来再进家看病,尽管家人不解其意,但是还是按照他的吩咐做了,待这位妇人吃力的拾起全部绿豆后才进入堂屋,这时二先生才笑着问这妇人的腰还疼不疼,原来这位妇人就是因为腰疼来找二先生看的,那么二先生是如何知道她患腰疼病呢?他究竟运用的什么诊断办法,这着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有人说二先生有“耳报神”,其实不然,二先生所运用的这套诊病技术就是扁鹊秦越人的“入虢之诊”技术,即扁鹊治病法,二先生家住的是坎宅巽门,而在当时的特定时空环境中,二先生屈指一算,就形成了“水入巽户”的卦象,而水入巽户主腰疼,这就是医道通神道,医道通仙道的最佳范例,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会得扁鹊治病法则通神不难,张仲景就是历史上会运用此法的人之一。
发表于 2011-5-1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是一代一代人实验出来的,说是某位“神人”根据什么“神书”造出来的,属实可笑。
发表于 2011-5-13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颐和园

这位朋友,在古老的文明面前,还是谦卑一点比较好。
经方是后人对这些方药的尊称,也确实在后世救治了很多人。但这篇文章是在追溯《伤寒论》这些经方中暗藏的来源甚至还有方药和术数的关系。创造在前,验证在后。正如达芬奇的画作中暗藏黄金分割,但黄金分割并不是被后世验证的,而是本来就存在。一个道理。这不矛盾的。
我常常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不断地努力研究,是在验证古人的正确,但最值得研究的是他们如何做到的。这篇文章显然为经方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路。
发表于 2011-5-1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COCHEN 于 2011-5-13 13:01 编辑

写这文章的人.又没看过归藏书,怎么就这么肯定写出这文章来呢?
再说用量, 桂枝汤我们通常用九克, 可有时大人用上三克, 有些派的用上45克, 不都有效果.
这量本来就没定死.
发表于 2011-5-1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正是因为尊重古老文明,才应该实事求是。理论在先,实践在后,一点不错。但理论终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才是正确的理论。古方所谓“秘而不宣”是因为没办法“宣”,那是因为这些量都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是客观存在。法无定法,量无定量,要因人而异。“秦汉体格,相去已远”,古之剂量,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代人,我们仍然用经方,但量要变了。所以我们要实践,要找到适合于当代人的量,这才是中医的发展。所以老祖宗不可能照着“一本书”定下了经方的量。这才符合辨证论治的精神。
发表于 2011-5-1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
我们只有使劲寻找源头,方能“正本清源”。
发表于 2011-5-1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
正因为我们找不到源头,弄不清楚,所以才会觉得复杂。
古人为何就能洞烛幽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21:06 , Processed in 0.0222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