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975|回复: 11

从六经思考真武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fuxzy.cn/viewthread.php?tid=10478&extra=page%3D27

从六经的角度思考真武汤,觉得其中别有洞天,与传统的按照脏腑以及肾之气化水湿理解略有不同,与大家分享。

真武汤诸药分析:

白芍归的是肝脾经,那是厥阴与太阴。如果理解白芍在关门的功能上的话,应该关的是阴之门,也就是厥阴主合,然后才能促阳气升发。用白芍反而应该是防止阳气过分地合降,以促进阳之升,发挥阳气的功能。

附子助少阴之阳,白芍关厥阴之门,然后阳升阳降方能正常,水气自化。

方中还有生姜,白术,茯苓三味。生姜重用以通阳化水,且可解附子之毒,制约其热性。术苓则健脾培土。

真武汤取的是北方玄武之名,在于治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个过程的病变。我们如何去动态地理解这个问题呢?

水是生命的起源,没有水,也就没有了地球上的生命。因此,天一生水的过程非常重要,有了这个过程,接下来,才能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也就是说,水是五行之中第一位的。从阳气的状态来看,也就是阳的一个潜伏状态,即一个韬光养晦的状态,是阳的孕育状态。孕育的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

如果这个周期的开始出了问题,水不能自然地生成,或者,生成的过程出现了不协调,那如何治疗呢?我想应该从阳之收,降,藏等几个方面来调整,而不是治疗阳之开、升、旺。大家以为如何?

阳的收、降、藏所对应的就是少阴、太阴和厥阴。这几个门协调好了,太阴为开,阴门打开,阳气开始下降,开始收藏,厥阴主合,阴门关闭,阳气紧密收藏,以待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而少阴为枢,调整阴门开与合的状态的顺利完成。这三个功能都是由阳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是阳气功能的自我调整。这个意思,是不是就象冠状动脉,它本身是由心来输出血液的,但回过来养心以帮助心完成正常的功能。

如果天一生水出了问题。比如说,水湿泛滥了,这个问题,传统以来我们从肺脾肾三脏来谈,认为是水之上、中、下源,包括三焦,通调了水道。把水这个东西换成阳的某个状态,它是阳的不能收藏状态,现在我们从六经来看,应该是少阴、厥阴、太阴这三阴出了问题。

好了,如何治疗呢?当然是要调整三阴了,让三阴协调起来,让阴门正常地开合枢即是。

太阴主开,我们有茯苓,归心、肺、脾、肾经,有生姜,归脾,肺经,有白术,归脾胃,那是太阴为主。三个归太阴的,生姜补充太阴的阳,白术补充太阴的气,主管太阴的开。茯苓既补太阴之土,又入少阴,可以促使太阴主开与少阴主枢的功能的协调。

白芍呢,它归的是肝脾经,那是厥阴与太阴,也就是既主厥阴之合,又主太阴之开,它其实是协调了开与合两方面的功能。这个药管了两个门,一个开,一个合,我的意思是这个药非常重要,有不可替代性。

附子,我们主要讲的是黑附子,入心、肾、脾经,一则助少阴之阳,二则主太阴之阳。故附子可协调太阴与少阴的功能。这味药管少阴与太阴两个门的枢与开,具有不可替代性。

这样我们再来看这五味药,太阴有白术,生姜,主开;厥阴有白芍,主合,少阴有附子。在三阴的交通上,附子与茯苓均入太阴少阴,管阴门的开与枢,白芍入厥阴太阴,管阴门的开与合。这样阴门开合枢功能正常了,天一生水的过程自然会趋于正道。

上面好象没有协调少阴与厥阴的东西,是不是?因此有医家提出用仙灵脾,我们看看,仙灵脾入肝、肾经,那是厥阴与少阴。其功能可以协调阴门的合与枢,似乎也还可以。但如果以之代白芍,则是不是有些不妥。大家认为如何?

大家看仲景用药法度,有何体会?是不是有一种怎么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觉呀。大概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了。中医文化的确不是孤立的东西,任何一个看似在结构之外的东西,如果认真地琢磨一下,也许你就会发现,原来它根本就从来脱离过这个结构。这个结构就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上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评论:

此方是阳煦之 土固之 木疏之 使泛滥之水归于其道 呜呼 经方真妙不可言
发表于 2011-4-2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姐所发皆为精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鉴别
http://www.fuxzy.cn/viewthread.p ... age%3D24&page=1

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两方同为治疗阳虚水饮的常用方,临床常需鉴别使用,试加以分析。
原文:
苓桂术甘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67)
真武汤: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引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A观点

从症状表现来看,苓桂术甘汤证以邪气实为主,表现为气上冲的特征(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而真武汤则以正气虚为主,症状以水饮病的特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等症。)
从病位来看,苓桂术甘汤为太阳太阴合病,而真武汤则为少阴太阴合病。故真武汤症病情应较苓桂术甘汤为重。
苓桂术甘汤证脉多为沉紧(沉弦) 真武汤证脉多应沉微。
从方药组成来看,苓桂术甘汤以桂枝甘草汤温阳解表,苓术化饮利水。真武汤则以苓术利水化饮,附子起沉衰以复阳气,因病已入少阴,故不用桂枝而以生姜解表化饮,加芍药缓急,且芍药可利小便,能使水湿从小便速去。

B观点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在临床上运用的机会较多,两方都能治疗水饮。
苓桂术甘汤证是桂枝证伴水饮证,故眩晕、心悸的同时有气上冲胸、心下逆满等症,且发病甚急,常因精神刺激诱发,过则相安无事。而真武汤证是附子证伴水饮证,眩晕、心悸的同时伴有恶寒、精神萎靡、脉沉微弱、腹满腹痛、四肢沉重疼痛等症。

C观点

苓桂术甘汤,心阳虚,水饮上泛。真武汤,肾阳虚。

D观点

同:水饮病,小便不利,头晕,心悸
异:苓桂术甘汤——偏实,脉沉弦,气上冲较重,症状表现在膈之上,如心下逆满,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胸等;真武汤偏虚,脉沉微。症状表现在下,如腹痛、下利等。
若症状在上而腹痛,那是苓桂术甘汤加芍药,若症状在下而气上冲,那是真武汤加桂枝。若是呕吐严重,分别加生姜半夏,若是头痛严重,加吴茱萸等。
发表于 2011-5-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研究经方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我开始琢磨琢磨经方.
发表于 2011-5-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姜与炙甘草

倪师言,真武汤乃有里寒时用,术甘汤乃无寒时用。
发表于 2011-5-12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武汤,就是白茯苓白芍白术加姜附
附子汤,就是白茯苓白芍白术加参附

所谓的药物归经,本身就是错误的理论。何必讨论之。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真是个精细活, 一个药的不同, 一点剂量的不同, 效果就不一样了.

桂枝汤的加减, 柴胡剂, 苓桂剂......

唉, 就像走迷宫一样哦, 啥时候能钻进去, 又能走出来呐?
发表于 2012-5-15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姜与炙甘草


      早就应该看看此帖了。竟然和我想的不谋而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您说说附子汤与真武汤的鉴别点, 苓芍同量, 术附量倍二, 生姜变人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有限的时间下,可以用20年前大学的读书法,泛读黄帝内经,精读伤寒杂病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4:32 , Processed in 0.0267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