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122|回复: 17

不想做遵道而行,半途而废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目前是体制内的一名小学老师。在上海一所小学里。每天都在做着育分的工作,近来面临期中考试,即使是一年级的娃娃们也开始了高考般的做题大战。教师做着违背教育的事,每一天都是煎熬。
读经的理念有所了解,也在班级里开始了读经,然而读经占用了时间,且刚刚起步,班级成绩略有下滑,迫于现状,只得重操旧业。感觉在一个为分而战的高度紧张的环境里,读经极易流产。当然,也可能是我的方法不是最适当。
既然知道了教育当指向人性,知道了道理所在,应该是按照道理去做的。所以很想离开体制之内,去做应该的教育。应该如何着手好呢?
请有经验的朋友指点迷津。
发表于 2011-4-1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内的教育肯定也可以做得很好, 只要你有心. 李镇西, 魏书生不都是典型吗?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你们应该都看的吧, 我觉得那是体制内教育的指明灯, 我这个妈妈看了都觉得很有收获.
发表于 2011-4-1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 无论啥样的体制内的有正知正见的人都在煎熬着.

不记得是谁说过, 现在的体制内的职业有啥不能放弃的。
发表于 2011-4-1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11-4-17 19:35 编辑

在体制内的教育中开展经典诵读
第一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如果学校还没有把经典诵读正式纳入教学中),比如课前5——10分钟,读经典不在多,静心读才有效果。

第二把弟子规落实的孩子们的点滴生活中

成绩略有下滑,只是暂时的现象,在读的当中孩子们右脑开启,学东西会快的多

德慧智教育中“降智”现象的分析与对治
熊春锦先生答:
关于所谓“降智”现象,不论在儿童和成年人的智转慧过程中,都是一个客观的、正常的、必然的正常现象,只是存在着时间的长短与久暂。当知其理明其法时则短,并且可以平缓过渡到智慧同步。生命的大脑和心,都是由一对对的阴阳所共同所组成,智与慧是一对阴阳,大脑中的抑制与兴奋也是一对阴阳,抑制功能的产生和出现,源于慧性的启动。
如果遵循《老子·德道经》所教:“其未兆也,易谋也。”谋于抑制未动之先,那么平滑过渡也就自然而然。人们慧性的开启之户牖,在天目之机。人们智性日增的门户,在脑户。所以人们常见圣贤卧床休息时,常常喜欢将双手放在脑户处,头枕掌心而卧床静思。相人之术中,常将
“足交胫,头枕手”而卧者,断为圣贤之人,必是大智慧者。这一点稀有人知也。这一姿势的休憩,其实也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智慧平衡的方法,最有利于调节智与慧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因此,玄学中由此也诞生出主动修持的增智法。说起来特别地简单,只需要主动将双手的掌心对着脑户,反复向后拉动和推近数分钟即可。
诵经指导者注意带着小朋友像做操一样,每天做上两次,每次数分钟。将此方法与指导诵经配合起来,尽快将性线真正同步打通,将此调节智与慧的同步方法用于教学中,智与慧也就易于同步递进开发成功,从而规避抑制期的产生和出现。使诵经教学正常顺利地展开。

也可在小朋友午休时,让小朋友先采用数分钟的“圣人卧”以后,再转入常人卧姿,其调节慧智平衡的效果也能产生。


学生诵读经典的汇报——五分钟的效应(转载)      http://bbs.etjy.com/thread-118372-1-1.html



创新教育的新模式初探——甘肃民乐六坝中学德慧智教育案例     http://bbs.etjy.com/thread-125041-1-1.html
发表于 2011-4-1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觉,不管那种体制,有体制就有结构,有结构功能就有限制,就有缺陷。
   教育者个人的爱心是最重要的,孩子们很容易感受到。

   我小孩的班主任一开始是个新手但深具爱心,在这个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一些胆小的小家伙们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成绩自不在话下。
  后来换班主任后那些孩子们还一直惦记着她联系她。
发表于 2011-4-1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 无论啥样的体制内的有正知正见的人都在煎熬着.

不记得是谁说过, 现在的体制内的职业有啥不能放弃的 ...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4-16 22:44

诚哉斯言!我即是如此。
发表于 2011-4-17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尊道而行,半途而废”不是如此理解。
发表于 2011-4-1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韩勇9+9公司的老总,在员工管理中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他们每天上班都要集合一起念《弟子规》,中午休息的时候也会念一遍,或者一起看关于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内容涵盖了身心灵各方面,由于老总的带头作用,把经典的教导落实在生活之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以经典为指导。所以他们公司的员工流失率很少,几乎个个都是工作超过5年,老员工更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

所以,落实在行动当中的细节才能展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每天累积一点点,我相信你带动这个班级一段时间,整个风貌是会有很大的转变,不需要太在意前期的那点波动。你的心态会导致你的行为变味的,这样孩子们也会感觉的出来,当他们察觉老师对于读经的困惑之后,他们自然也会失去信心失去兴趣的。
发表于 2011-4-17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教育本来就是循序渐进,点滴累积,厚积薄发的,不要急于一时的显效,否则无异于拔苗助长。

哪怕每天念一段《弟子规》或者《三字经》《千字文》,只要持续的在做这个事情,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就能印记在潜意思当中。
发表于 2011-4-1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以心灵留人,是任何其他利益或者手段无法比拟的。只要留下的,就基本不会离开了。
发表于 2011-4-1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做的很好了!
发表于 2011-4-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pep.com.cn/thread-471353-1-1.html学生背诵需要多少量才合理(兼谈陈琴老师的“素读积累”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心里也没有放弃。来这里,大家的鼓励为我加了油,继续往前走。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里也不想放弃。其实说到底,害怕的是自己的失败。若是这一层放下了。事情又做在理上了,再不断修正方法,在体制内也是可以做好的。这几日,也想过,幸得大家的开导,也得到朋友的指点,应该随缘去做,认真去做,但心里的挂碍要放下来。
发表于 2011-4-2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数理”与“读经”两个词汇放在一起,是很奇特的,不过,相信等一下,你就能明白它的意味。
小学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她就发给每个学生一本《论语》,然后跟同学们说,这就是我们这学期的语文课本。
在台湾,有一位陈玉铉老师,她很大胆的将老实大量读经的理念带入了体制内校园,小学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她就发给每个学生一本《论语》,然后跟同学们说,这就是我们这学期的语文课本。
每堂课一打上课铃,玉铉老师就带领学生读《论语》,十分钟,二十分钟,有时候半节多课过去了,还不知不觉,干脆整堂课都读下来。那正式的语文课教学怎么办?很简单,就利用剩下的十分钟二十分钟来学习,数学课也是如此,社会课也是如此,班会课也是如此,只要是玉铉老师负责的课程,不管什么课,一打上课铃,就先读《论语》,然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做学校课程。这样的读了半个学期,小学一二年级,乃至于三四五六年级该学的汉字,这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会的差不多了。
一年级下半学期,依旧如此,而孩子们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已经可以自学了,有些同学,刚拿到语文课本的第一天,就从头到尾都读完了。升上二年级以后,他们的识字量更多,记忆力和理解力也都相应得到提升,不仅语文课本可以采取自学的方式,连数学课也可以自学了,玉铉老师还鼓励每个学生自己做数学习题,愿意做多少就做多少,有的小朋友开学不到两个星期,就把一学期的数学习题册都做完了,有些聪明的孩子,还去买了三四年级的习题册来做。
大部分的孩子,学习水平都超过体制的要求,如果有个别的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老师也不着急,因为她知道孩子的理解力是“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她会安慰孩子,没关系,过一阵你就会了。于是,全班的孩子都很开心,因为没有任何学习压力,还很有成就感。
玉铉老师还鼓励孩子们读书,读他们能懂的书,儿童读物。读得快的孩子,一年能读到五六百本课外书,读得慢的也能读一百多本,学期结束,这个班上的小朋友各科都排在第一,学习第一、阅读第一、创意第一、纪律第一,连体育比赛都是第一。于是有人调侃的说,读经的孩子学游泳都比较不会沉下去。
升上三年级,班级换了新的老师,玉铉老师重新回到一年级教刚入学的新生。这一班和上一班一样,也是如此轻松自如的学习。一个她曾教过的三年级学生在给她的教师节卡片上写道:我以前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教我们论语,现在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玉铉老师说,她是天下最幸福的老师,这真应了那句话:教育是很简单的,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可是,这是为什么?
   读经使一个孩子语文成绩好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它的科目呢?美术科,品德科,体育科,乃至于数学科,读经对这些科目难道也可以造成影响吗?
   其实,如果仔细研究前面所涉及的读经教育基本理论,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但既然不受篇幅所限,那就不妨再罗嗦一些。
读经本来是从语文教育开始的,其主意是“在儿童期之内(时机),反复诵读(方法)经典之作(教材),以达成语文文化教育功能(人材)。”此外,与语文相类似,着重反复“灌输”的教育,在艺术的涵养与鉴赏方面亦有“音乐读经”和“美术读经”,因为它们都是属于“浸润型”(或谓“渗透型”)的学问。(乃至于“德性教育”,亦属于“浸润型”,它是实践方面的浸润。)
所有科目中,与“浸润型”相距最远的是“结构型”,此则以数学为代表,数学涵几何,而应用于各种自然科技性的科目,统称“数理”。数理的能力是人类本具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这些科目的基础在逻辑,而逻辑本来是人类知性所自发的思考之能力。
是聪明的头脑使数理好,而不是数理的训练使头脑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3:38 , Processed in 0.0246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