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福 于 2011-4-7 11:18 编辑
摘录自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幸福的方法》:
沉浸理论(flow):乐在其中并实现成就 沉浸,根据(心理学家)希卡森特米哈伊的说法,就是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沉浸状态中我们的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行为和觉察融为一体”。 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或写作的经历,有时连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或者当我们在专心烹饪、和朋友说话、在公园打球,经常几个小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就是沉浸体验。 在沉浸状态中,我们享受着巅峰体验,同时也做出巅峰表现:我们感受快乐,展现最好的状态。运动员则把这称为“在状态”。无论我们在的沉浸的境界里做什么,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写诗也好,学习也好,我们对于正在进行的事情是用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没有任何人或事情可以打扰我们或使我们分心,在此最佳状态下,我们更有效地学习、成长、进步以及向未来的目标迈进。 根据希卡森特米哈伊的解释,有清楚的目标感是沉浸体验的前提。虽然目标有时会有所改变,但当我们开始行进时方向是不能错的。当我们全心全力投入目标,不为任何其他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获得沉浸体验。其中,目前以及未来的益处合而为一:遥远的目标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帮助我们去感受正在经历的意义。沉浸体验带来更高层次的幸福,它把“无苦无获”变成了“现在的快乐即未来的成果”。 希卡森特米哈伊的沉浸理论还指出:“无苦无获”的说法代表我们必须承受极度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才能发挥100%的潜力,达到至高的目标;但在沉浸体验中,痛苦本身并不是巅峰表现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个区域是在过难和过易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不但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还可以享受过程中的快乐。我们想要达到这个境界,任务对我们的挑战要难易适度。 图6-1显示出,如果任务难度高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相反,如果技能程度高超而任务太简单时,我们就会感到乏味。当难度和技能匹配时,沉浸体验才有可能出现。 反思:你什么时候曾经有过沉浸体验?
许多学生不是感到焦虑,就是觉得乏味,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学习过程或是发挥出真正的潜力。当学生期望目前和未来的收获时,老师们应该针对个人潜力,给与适当的题材和作业。就像以上所提示的,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去达到沉浸体验:一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因为这样会带来焦虑;二是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因为这样会使人丧失动机。
在第一种情况里,老师所应用的是“溺水模式”的教学。由于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导致学校作业带来的只有痛苦,焦虑,以及不幸福。孩子被迫去只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只是终点而不是旅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快便会变成“忙碌奔波型”,他们终身感受不到沉浸体验,无论是学业、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中。
第二种情况则是刚好相反。挑战不足和乏味代替了挑战过大和焦虑。过低的挑战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起挑战性过高一点也不少,它们所剥夺的也不光是获得沉浸体验的可能性。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由于把奋斗和痛苦错误的同化(为了保护孩子)所犯的通病有两种:一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二是把他们和所有的挑战隔离。在给孩子制造“舒适”生活的过程里,剥夺了孩子奋斗的机会,同时也是剥夺了他们去体验沉浸以及克服困难的经验。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最喜欢的卡通片是《百万小富翁》(Richie Rich),主人公是一个有钱但可怜的富家小孩。好像什么都有,但却依然感到烦恼。故事所反应的其实就是今日社会,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包括出身富裕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时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幸。有些人叫这种情况为“富贵病”,我把这称为“生活的失重”。
做为教育者的因材施教,啐啄同时;做为学生的学而不厌真是令人神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