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028|回复: 10

看看虎妈如何反省?--《我在美国做妈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的,我的中国妈妈很久以前就警告过我,有些方法对露露不起作用。“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她说,"你得调整对露露的教育方法,就像我不得不学会调整对待美音的方式一样。你要作出改变,美儿。”“看看你爸爸发生了什么变化。”她补充道。
    我经常给杰德讲述我自己和其他华裔孩子的例子,它们最终证明中国孩子是如何看待父母在家里的权威的。
     我父亲在他的家庭里被看做是不务正业的“坏小子”,他的母亲不喜欢他,待他也不够公正。在他的家里,将孩子们进行比较是件司空见惯的事,比较的结果当然对父亲不利。……结果,我父亲讨厌他的家庭,因为它让他感到窒息和备受打击。后来,当他一有机会,便离开家走得远远地,再也没有回头。
      我父亲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是我从来就不想思考的问题。父亲成长的个案,区别于中国的养育方式大获成功的普遍案例。这说明中国的养育方式并不总是拥有完美的结局,我父亲就是其中不完美的一个。
      他很少与他的母亲进行交谈,除了他感到愤怒的时候,他从未想到过自己的母亲。在我奶奶的晚年生活中,这个家庭在我父亲心目中好像完全就不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让我想到,我不能失去露露,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因此,我做了我能想到的最“西化”的事情:我给了她选择的自由。我告诉她,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放弃小提琴练习,然后做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在那个时段,她着迷于打网球。
    一开始,露露以为这是我设下的一个圈套。因为多年来,我们俩在对立中斗智斗勇、大打精心策划的心理战,她自然对我的网开一面满腹狐疑。但是当她发现我是认真的,她的回答反而令我大吃一惊。
     “我不想放弃,”她说,“我热爱小提琴,我绝对不会放弃它。”
      “唉,拜托啦!”我摇着头说:“别让我们再次陷入对立的恶性循环。”
       “我没打算放弃小提琴,”露露重复道,“我只是不想为此付出如此多的精力。在我的生活中,拉小提琴不是我的主要目标。是你为我选择了它,不是我自己。”
     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进行强化训练”是露露的基本要求,可是对我来说,却是令我心碎并意味深长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在同一时间,露露开始和我顶嘴;在我父母到访时,当着他们的面公开地不服管教。这在西方家庭里,恐怕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是在我们的家庭,却像是亵渎神灵一样不敬。事实上,这样的行为超过了我们能够容忍的界限,没人知道该怎么对付。
    我父亲悄悄地把我拉到一旁,私下里劝我别让露露再练小提琴了。我母亲则坦率地告诉我:“你不能再这样固执下去了,美儿!你对露露太严厉了---太过分了。你将来会后悔的!”母亲与露露是互通电子邮件的笔友,她们的关系很是亲密。
    “为什么你现在这么说我?”我反驳说,“你过去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吗?”
     “你不能再像你爸和我一样教育孩子了,”我母亲回答道,“因为时代已经变了。露露不是你,也不是索菲娅。她有她独特的个性,你不能强迫她。”
     “我要坚持中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说,“中国人的方式更有效,我不在乎有没有人支持我,而你肯定是被你的西方朋友洗脑了。”
     我母亲只是一个劲地摇头。“我一直在告诉你,我们很担心露露。”她说,“我从露露的眼神就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听了这句话,我感觉很受伤。
     远离了良性循环,我们正在栽进恶性循环的深渊。露露13岁了,她变得更加疏离和愤懑。脸上总是浮现出冷淡的表情,“不”,或者“我不在乎”,成了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她不认同我对宝贵生命的看法、对时间的珍视。
     “我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和朋友到外面去玩?”她质问道,“为什么你这么反感逛商店?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外面过夜?为什么每天我都得练琴、练琴、没完没了地练琴?”
    “露露,别忘了你是首席小提琴手。”我回答,“这是管弦乐队给予你的巨大荣誉。你肩负着重任,整个乐队都指望着你的出类拔萃!”
    露露的反应却极为令人愕然:“我为什么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发表于 2011-3-2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1-3-25 13:04 编辑

“露露,别忘了你是首席小提琴手。”我回答,“这是管弦乐队给予你的巨大荣誉。你肩负着重任,整个乐队都指望着你的出类拔萃!”

贴标签!!!!!!(看完《你很特别》,这几天对贴标签这事儿特别敏感
发表于 2011-3-2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我女儿也叫露露哦。
支持LZ的教育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中国式的强制。
    那时,露露大约7岁,依然在学练钢琴和小提琴这两种乐器。她正在练习一支被称为“小白驴”的钢琴曲。这首曲子是由法国作曲家雅克·艾伯特创作的,曲调相当可爱----你可以想象一匹小白驴迈着轻松欢快的步子,与自己的主人一起沿着乡间小路乐颠颠地向前跑去。可是对于年幼的弹奏者来说,它也有着不可思议的难度,因为它要求两只手精神分裂般地保持不同的节奏。
       露露无法做到。
       我们不间断地练习了一个星期,一遍又一遍刻苦地分别训练她的左手和右手,可是当我们试图把两只手的动作合在一起时,一只手常常会被另一只手同化。一时间,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在露露决定要去上钢琴课的前一天,她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我不练了!”她决意放弃,站起来便摔门而去。
     “回到钢琴前来,露露!”我命令道。
      “你不能逼我。”
       “我当然能。”
       让她重新回到钢琴前,露露把我折腾得够呛。她好一通拳打脚踢,并抓住乐谱把它撕成碎片。我将乐谱拼凑起来装进塑料套封里,这样,她就再也无法对乐谱“施暴”了。然后,我把露露的玩具屋拖出去放到车上,告诉她:“如果你在明天之内不把‘小白驴’练得滚瓜烂熟,我就要把你的玩具一个接一个地捐献给救世军二手货商店。”
      “我看你该去商店了,干嘛还待在这儿呀?”露露故意气我。
        我威胁她不准吃午饭和晚饭,甭想要圣诞节和犹太光明节礼物,更别说生日礼物---两年、三年、四年,压根儿就别再惦记什么礼物!
        ……
        后来,露露好不容易坐到了钢琴前,两只手仍然出错。我说她是故意让自己抓狂,因为她暗自担心自己做不好。我要她告别懒惰,克服懦弱,别再自我放纵,让悲哀见鬼去!
       这时候,杰德把我拉到一旁。他要我别再侮辱露露(其实我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刺激刺激她,让她好好练琴),他说他不认为威胁露露对她会有什么帮助。他还说,或许露露真的无法掌握这个技术,可能她不具备这种双手配合的协调能力。最后,他还一本正经地问我:“你能不能哪怕考虑一下这样的可能性?”
     “你其实就是不相信露露。”我谴责他。
     “这太可笑了,”杰德轻蔑地说,“我当然相信她。”
      “索菲娅在露露这个年龄,就能弹这首曲子。”
       “可露露和索菲娅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杰德指出。
        “噢,不,不是在这件事上。”我转了转眼珠盯着他。“每个人都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成为独特的人,”我以嘲讽的口吻模仿说,“即便是失败者也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成为独特的失败者。好吧,不用担忧,这事儿一点儿都不用你插手。我宁愿一竿子插到底,我乐意做那个被孩子憎恶的恶人。你为她们摊薄饼、带她们去玩美国佬的游戏,你可以成为那个被她们崇拜的大善人!”
     我卷起袖子回到露露身边,用尽了我能想到的每一种“武器”和“诡计”。我们没有吃晚饭,一直练到晚上。我没有让露露从琴凳上站起来,没有喝水,甚至没有去卫生间,我们的琴房俨然成为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我喊得嗓子嘶哑,口干舌燥,露露的琴技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只是在倒退----终于,我快要挺不住了,信念的堡垒不再坚不可摧……
      然而,就在那个摇摇欲坠的时刻,奇迹发生了---露露的双手开始“紧急集合”,左手和右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出色地完成着各自不同的任务。
     哈哈,事情原本就应该这样!
     露露在同一时间意识到这一点。我在一旁屏住呼吸,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又试了一次。然后,她越弹越自信、越弹越快,并保持着她刚刚找到的节奏。一会儿,她开心地笑了:“妈妈,你看,这一点儿也不难!”她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兴致勃勃地弹奏着那首可爱无比的“小白驴”。
       那天夜里睡觉的时候,她钻到我的被窝里。我们俩挤在一起相互依偎着、打闹着。最后的胜利让白天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几个星期之后,露露在社区音乐学校的独奏会上演奏了这首“小白驴”。一些家长跑过来对我说:“这首曲子简直是为露露写的----听起来是那么生气勃勃,其实露露就是那匹小白驴呀!”
     这一回,就连杰德也心悦诚服,对我大加赞扬。
     西方父母对孩子的自尊担忧颇多,但是作为父母,最不利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行为,就是你眼看着他们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而不作为。此外,明明知道自己能行却以为自己不行,对构筑自信心毫无帮助。
     所有新近出版的书籍,都将亚洲母亲描述成诡计多端、冷酷无情、超速运转的人,她们对孩子真正的兴趣漠不关心。另一方面,许多中国人又暗自确信,与放任孩子变坏却心安理得的西方人相比,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孩子,愿意为孩子作出更多的牺牲。我认为如果这样看待中西方的父母,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误解。所有文明的、体面的父母,都愿意做对孩子最有益的事情,而中国父母只是对怎样做最有益的事情,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
     西方父母竭力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的激情,支持他们自我的选择,给他们提供积极的肯定和成长的环境。而中国父母确信,保护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帮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用实用的技术、工作的好习惯和内在的、没人能够带走的自信来武装他们。
发表于 2011-4-6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青蛙和禾

这篇就是登在华尔街日报上引起轩然大波的那一篇.

露露就象被一匹狼追赶的孩子, 跑到绝处后纵身一跳, 反而跳出了险境. 但事情的发展也可能是另一个极端.

西方教育把很多东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职业化了. 比如钢琴, 棒球, 舞蹈等等. 很小的孩子就穿着表演服,在很正式的场合表演, 钢琴不再是娱乐的乐器了. 球类运动也是, 经常看到很小的孩子, 穿着很正式的比赛服装, 有教练, 有裁判,在正规的球场上比赛. 我们小时候一堆人在大街小巷踢球的乐趣也没有了. 舞蹈也是, 四五岁的孩子, 一流的俄罗斯芭蕾舞退休演员在训练, 最后花价格不菲的钱, 买华丽的演出服给孩子在大舞台上表演. 从表面来看, 人家的硬件软件条件真好, 可是仔细想想, 玩的意义已经失去了, 小孩学这些都变成了成人目的性很强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燕果

哈哈,中国大城市的孩子也是如此西化、成人得厉害。我们大人的钱包没少为孩子如西方般这样花。图啥啊?孩子的父母告诉我:人家都花,咱不花,孩子以后会埋怨我们没给他机会。给了机会,就怨不得父母了。于是,节衣缩食就为了下一代不埋怨父母。药家鑫家庭中的父母心理估计也是如此。
发表于 2011-4-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福 于 2011-4-7 11:18 编辑

摘录自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幸福的方法》:

沉浸理论(flow):乐在其中并实现成就

沉浸,根据(心理学家)希卡森特米哈伊的说法,就是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沉浸状态中我们的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行为和觉察融为一体”。

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或写作的经历,有时连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或者当我们在专心烹饪、和朋友说话、在公园打球,经常几个小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就是沉浸体验。

在沉浸状态中,我们享受着巅峰体验,同时也做出巅峰表现:我们感受快乐,展现最好的状态。运动员则把这称为“在状态”。无论我们在的沉浸的境界里做什么,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写诗也好,学习也好,我们对于正在进行的事情是用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没有任何人或事情可以打扰我们或使我们分心,在此最佳状态下,我们更有效地学习、成长、进步以及向未来的目标迈进。

根据希卡森特米哈伊的解释,有清楚的目标感是沉浸体验的前提。虽然目标有时会有所改变,但当我们开始行进时方向是不能错的。当我们全心全力投入目标,不为任何其他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获得沉浸体验。其中,目前以及未来的益处合而为一:遥远的目标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帮助我们去感受正在经历的意义。沉浸体验带来更高层次的幸福,它把“无苦无获”变成了“现在的快乐即未来的成果”。

希卡森特米哈伊的沉浸理论还指出:“无苦无获”的说法代表我们必须承受极度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才能发挥100%的潜力,达到至高的目标;但在沉浸体验中,痛苦本身并不是巅峰表现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个区域是在过难和过易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不但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还可以享受过程中的快乐。我们想要达到这个境界,任务对我们的挑战要难易适度。

图6-1显示出,如果任务难度高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相反,如果技能程度高超而任务太简单时,我们就会感到乏味。当难度和技能匹配时,沉浸体验才有可能出现。

反思:你什么时候曾经有过沉浸体验?



      许多学生不是感到焦虑,就是觉得乏味,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学习过程或是发挥出真正的潜力。当学生期望目前和未来的收获时,老师们应该针对个人潜力,给与适当的题材和作业。就像以上所提示的,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去达到沉浸体验:一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因为这样会带来焦虑;二是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因为这样会使人丧失动机。

      在第一种情况里,老师所应用的是“溺水模式”的教学。由于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导致学校作业带来的只有痛苦,焦虑,以及不幸福。孩子被迫去只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只是终点而不是旅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快便会变成“忙碌奔波型”,他们终身感受不到沉浸体验,无论是学业、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中。

      第二种情况则是刚好相反。挑战不足和乏味代替了挑战过大和焦虑。过低的挑战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起挑战性过高一点也不少,它们所剥夺的也不光是获得沉浸体验的可能性。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由于把奋斗和痛苦错误的同化(为了保护孩子)所犯的通病有两种:一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二是把他们和所有的挑战隔离。在给孩子制造“舒适”生活的过程里,剥夺了孩子奋斗的机会,同时也是剥夺了他们去体验沉浸以及克服困难的经验。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最喜欢的卡通片是《百万小富翁》(Richie Rich),主人公是一个有钱但可怜的富家小孩。好像什么都有,但却依然感到烦恼。故事所反应的其实就是今日社会,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包括出身富裕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时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幸。有些人叫这种情况为“富贵病”,我把这称为“生活的失重”。


     做为教育者的因材施教,啐啄同时;做为学生的学而不厌真是令人神往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11-4-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青蛙和禾

我觉得虎妈是真正体会过沉浸体验的人,只不过她自己因为对“失败者”这个标签过于在乎,所以把目标定为成为“成功者”而不是“幸福者”,她成功了。也许虎妈潜意识里将“成功”和“幸福”画了等号。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田福

她似乎将手段和目的混为一谈。按照情智合一理论,她应该会适时做出修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1:30 , Processed in 0.0219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