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8946|回复: 16

妨碍学好针灸的几个常识性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很多人学习针灸,可是很难深入,其原因当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刚开始接触针灸时,便被课本或者老师灌输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构成很多人理论体系的基础,但是如果基本的概念都是错的,就如同盖楼地基打歪了,那楼是高不起来。我知道如果对很多人根深蒂固的基础知识进行改动,必然会感觉不舒服,可是我真的想让针灸兴盛,想让迷途中的针灸大夫清醒,真心劝告放下所学的知识,好好看看古人的记载。
    一、关于得气的错误认识
    现在将酸麻胀视为得气已经成为很多针灸师挥之不去的基本概念,而实际上将酸麻胀视为得气最早始于清代的一本不出名的针灸著作,具体书名记不清了。在宋代与明代的针灸书中一直以针下如鱼吞勾为得气。在《内经》里将气至定义为患者脉象的改变。因此我个人观点针灸不必在乎患者的感觉,只要专注于自己针下的变化和患者脉象的变化便可。我在临床中亦反复验证,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患者是否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只要医者手下有如鱼吞勾的得气感便必然有疗效,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医者手下有了如鱼吞勾的气感同时患者也有了酸麻胀的感觉。
    二、关于留针时间的错误认识
    现在针灸都需要留针半小时,甚至有留针时间更长的,不防看看古代的针灸著作,《针灸甲乙经》对每个穴位留针时间的记载均是留几呼(一般为1--10个呼吸不等),再看后世的针灸书,对穴位留针均记载为留几呼,几呼便是几个呼吸,十个呼吸最多也就大半分钟,因此针灸在古代是不留针。虽然在《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泻手法中对补法虽要求“静以久留”但同时也要求“持针勿置”(置即放置),即要求医者在针灸过程中要求手不能放下针,半个小时不放针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古代针灸中久留最多也就一分钟。
    三、关于针刺深度的错误认识
    现在针灸穴位普遍偏深,一般穴位针灸大夫都针一寸深以上,放下成见看古代针灸著作,《针灸甲乙经》对穴位深度要求都是针几分,没有针很深的,再看后世的针灸书,对穴位的要求也是针几分,很少有用寸来记载的。而且在《内经》中反复强调针太深则邪气反入,如果仔细注意医者在施术过程中针下的的感觉,很容易在针入几分深的地方感觉到如鱼吞勾的得气感觉,这个得气的感觉便是“机”之所在,在《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要求“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最后一字“发”在古字中为“头发”的“发”,不是“发财”的“发”,两字在古字中写法不同,简化字则相同),如果找的了这个“机”绝对不能再往里深,到了这个机之后连挂一根头发的力都不可再加。我曾试过在得到机的时候继续往下一用力,病人病情马上由好转改为加重,而且此机不可失,失则难再来。“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当然大部分针灸师找不到这个机,也就很难有较高的疗效,同时也不会有太大的过失。
    以上为我临时想到的几个现在针灸师与古代针灸的几个大的不同,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小的问题无暇细写。如关于躯干穴位的归经问题,在《内经》中躯干的穴位并未归入经穴之中,为后世方便记忆或出于其他目的将经络所行的穴位归为该经中。在《内经》里只有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及络穴等特定穴归入经络之中,也就是只有这些穴位有调整该所过经络脏腑的作用。本人所写文章均为即兴所写,未做详细的文献举证,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阅文献。
发表于 2011-3-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能不能说说现代针灸中用电针起什么作用?还有头皮针,舌针,眼针,水针等可行吗?
发表于 2011-3-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前辈,如何才能学好学精针灸?
发表于 2011-3-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说的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我也给人扎,有的效果好,有的没效果,一直也迷糊.也留针.一留20来分钟.(有说人一呼.脉行3寸.运行全身大概20--30分这么留的)偷学过一位技术很好的针灸大夫,他还给我留过一小时呢.也许学针灸的真要先学好周天功,自己体会气血运行经络的本真天然状态.否则恐怕很难真正理解: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髪。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上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dnf


    人的固定思维很难改变,即使古人记载与自己的根本观点相反,还是不愿意改变,我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才改变。我以前针灸也是留针,有时还总是担心留针时间不够,经过一段时间豁然开朗之后,就很少留针了,而疗效也非往昔可比。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柳成荫


    这些针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局限性非常多,电针的兴盛彻底毁灭了针灸的手法,而电针只能起到局部的麻醉作用,而绝不可代替传统手法。我只能表达我个人的观点:这些花哨的针法兴盛,就代表着传统针法正在消亡。如果掌握传统针法,这些针法根本没有吸引力。
发表于 2011-3-6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王先生写出更多的关于针灸的帖子,以教后学,发扬传统针灸.谢谢
发表于 2011-3-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倪海夏曾说不要看大陆的针灸书,都是说的什么穴位治什么病之类,没有中医原理。
发表于 2011-3-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先生所言极是,记得北京张士杰先生曾专门撰文说道针感的问题,就是强调“如鱼吞勾”。且张老针刺深度也很浅,尤其是太溪针只有几分反而得气容易。只是末学有几个疑问:古代针很粗,从出土针具可以看出。大概相当于现今的0.8,不知先生您临床用针是否也是选用粗针?再者,当今人之病多较古为重,且古人亦有九针,针刺深度深的医生亦有临床效果好的。末学十分赞同您的针刺深度,且临床确有出人意料之效,不知您对刺深有何高见?企盼指教!
发表于 2011-3-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学习
发表于 2011-3-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内经》里只有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及络穴等特定穴归入经络之中,也就是只有这些穴位有调整该所过经络脏腑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琴韵
我亦专门在博物馆见过古代出土的针灸针,确实较粗,而且针身粗细不均,这首先是由于古代的针靠手磨,古人很想磨的很细,可是条件达不到。我个人观点认为针的粗细与针刺疗效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关键在针下是否得气与手法的补泻上。古代之九针大部分已经失传,现流行之九针已无古韵。然而在《内经》里的大部分篇章还是在大力宣扬小针之道,对于小针在《灵枢》经中进行详细的实用方法的记录,而对其他针并未详细记录,因此个人观点认为《内经》成书时期已经趋向小针的治疗范围扩大,其他针的治法很多被小针取代。尤其是《灵枢九针十二原》开章便云“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既有费他法而尊微针之意。所以对九针的其他几种针我亦很少涉足。关于针灸深浅,确实针刺深有一定的疗效,而且相比不会针灸的人来说深刺激、强刺激确实有一定疗效,个人感觉终不合经典,难达出神入化之境。若学我建议学上层、学究竟之道,勿迷小道。纯属个人观点,可能有些过激,请见谅
发表于 2011-3-10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王庸医先生
记得看过一个民国时代的人写的到日本考察针灸的文章. 说日本人的针做得很精致, 特别细, 但就是效果没有他从中国带去的粗针好. 同样的牙痛, 针同样的穴位, 用日本人的针要针很多次才能好, 用他的针基本一次就能好. 不知道到底是针的缘故还是人的缘故. 此文是在谢锡亮的书里看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燕果


    个人认为针无所谓粗细,使着顺手便好,疗效关键在取穴与手法。当然如果疗效不好又想推卸责任,可以将责任推到针上以自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砭,药,石,哪一样学好都不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23:57 , Processed in 0.0249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