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9513|回复: 21

般若波罗蜜多辩证法——摘自一行禅师的《与生命相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1-1-25 00:02 编辑

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我们将会拆除我们的精神范畴之间的诸藩篱,从而明白"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也即互摄互入的本质。这是为什么在《金刚经》里,当佛陀回答他的弟子须菩提的提问时,使用了解脱的语言的原因。在《金刚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句子:"所言菩萨者,即非菩萨,是名菩萨"。这种讲话的方式被称做般若波罗蜜多辩证法。它是佛陀教给我们用以使我们从名相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工具之一。

  让我们试着去理解一下般若波罗蜜多辩证法吧:所言茶杯者,即非茶杯,是名茶杯。所言我者,即非我,是名我。当我们深入地观察我们的观察对象"A" 一只茶杯,一个我,一座山,一个政府 时,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非A"因素。事实上,"A"完全是由"非A"的因素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说"A"即"非A",或"A"不是"A"。父亲是由非父亲的因素构成的,包括孩子。如果没有孩子,怎么能有父亲?深入地观察父亲,我们看到了孩子;因此,父亲不是父亲。同样地,孩子、妻子、丈夫、公民、总统、每个人、每件事物也都是如此。

  在逻辑学里,同一律认为:"A"是"A","A"永远不可能是"B"。为了把自己从名相概念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超越这个规律。般若波罗蜜多辩证法的第一个规律是:"A"即"非A"。看到这个,我们就明白了"A"的良好状态依赖于诸"非A"因素的良好状态。人的健康存在依赖于大自然中"非人"因素的健康存在。当你对"人"有了正确认识、知道人是由"非人"的因素构成的时候,用人类的真实名字来称呼人类是不成问题的 诸如树、空气、女人、鱼或男人等等。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佛。佛是由非佛的因素构成的。开悟是由非开悟的因素构成的。法是由非法的因素构成的。菩萨是由非菩萨的因素构成的。上述这些陈述句存在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它们是练习第二个解脱门 无相解脱门的方法。

  如果我们只是学习三解脱门而不付诸实践,它们对我们来说就没有任何作用。为了打开无相之门,进入自性、实相的王国,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觉照。观察每一件事物,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互摄互入的本质。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总统是由非总统的因素构成的,包括经济、政治、憎恨、暴力、爱等等。深入地观察那个作总统的人,我们就可以明白我们国家和世界的真实状况。每一种与我们的文明相关的事物都可以在他的身上找到 我们爱的能力、恨的能力以及一切。每件事物中都包含着其它所有事物。我们应当接受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总统,因为他们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现实 我们思考和感觉的方式,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当我们知道"A"不是"A"时,当我们知道我们的总统不是我们的总统、他是我们时,我们将不会再责备或谴责他。知道总统只是由非总统的因素构成的,我们就明白了该往何处使劲,以便改善我们的政府和总统 我们必须照顾好我们心中和我们周围的一切非总统、非政府因素。这不是一个用来讨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里的这句话突然间变得清晰起来。在我们深入地观察事物的真相并发现它互即互入的本质之前,我们一直被名相概念所愚弄。当我们看到诸相之无相本质的时候,我们就是见到了佛。在我们看到了"A"的本质 即"非A"之后,我们才算触到了"A"的真实面目。在禅宗里有人这样讲:"未修行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初修行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修行有素之后,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不难理解的。

  名相概念,即使是关于佛和法的名相概念,也是危险的。一位禅师很反感"佛"这个字,因为他知道很多人误解了它。一天,在一次讲法中,他说:"我讨厌'佛'这个字。每当我不得不说这个字的时候,我都要去河边漱口三次。"满座大众寂然无声,直到有一个人站起来说:"师父,我也讨厌'佛'字。每次我听到您说起这个字,我都要到河边洗耳三次。"这个公案意味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文字和名相概念,进入无相之门。"佛来佛斩"是一个夸张的表达方式,意思是说我们必须斩掉有关佛的名相概念,以便为真正的佛创造机会。

   《金刚经》的这些教导与《了知捕蛇的更好方法经》中的教导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要被任何东西束缚住,即使是被佛陀的教导束缚住也不可以。就如《金刚经》所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如果你认为法的概念是危险的,那么你可能会喜欢非法的概念。但是非法的概念甚至更危险。这就是佛陀说下面这段话的意思:"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了得到真正的法意,你必须将法与非法一同斩掉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修行的最好方法是根据无为的精神,不去执著任何形式。假设你坐禅坐得非常好,大众都看到了,知道你是一个精进的行者。你的坐姿无可挑剔,这时你开始感到沾沾自喜。当别人都睡过了时间而没能及时赶到禅堂时,唯有你一个人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如果心里带着这种感觉,你从修行中获得的法喜将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认识到你在为每一个人修行;即使整个团体都睡着了而只有你一个人在坐禅,你的坐禅也将对每个人有益,此时你的法喜将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应该以这种方式修禅 以无为的精神,不拘于形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几何时,甚至就在几个月以前,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是块能看佛经的料。
一个师姐(大学师姐)得知我在看佛经,很担心我,提示我——没有慧根的人,不要看啦,可别走火入魔~~呵呵
但我与佛经的缘分,还是如期而至。
谢谢一行禅师,让我觉得,那些曾经的遥不可及的佛经,如此的平凡切实,甚至,起身坐卧都可以去实践。
佛经,真的很平易,或许,一行禅师可以让你明了到这一点。
发表于 2011-1-2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1-1-25 08:30 编辑

这是使用的唯识里面的五法三自性里的依他起观察法,也没什么新意。
是一种好的观察法。会有很大帮助。
不过,若是这样去解构《金刚经》,释迦佛怕又要喊冤了。
若是这样就是一多互入互摄………………
法师,禅师…………
好多。
发表于 2011-1-2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既然喜欢思辩,或许可以读读宗萨仁波切的东西。
我说的不一定对,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1-1-25 11:37 编辑
楼主既然喜欢思辩,或许可以读读宗萨仁波切的东西。
我说的不一定对,供参考。 ...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1-1-25 09:50


谢谢寻版
宗萨仁波切的书我也买了,南师的,一行禅师的……
家里现在书不少,看书也得排队,呵呵
南师的书杂糅的太厉害了
好像没有点儿基础,看得很累
一行禅师的书很适合我这种入门级别的小同志
不然,直接去看大部头,真的很费解,甚至会被吓跑
所有的,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
可能现在我还不能像你一样分辨什么是对的,法师禅师大师之间到底有啥区别
但至少,他因材施教,能让像我这样的一张白纸明白一些佛陀的教诲

把这段文字摘出来
是因为我觉得好多像我一样的小同志都会被《金刚经》中的句型吓跑
这段文字,会帮助我们平易地理解这个句型,这种辩证方法
这仅仅是摘抄了一段文字,并不意味着一行禅师就是如此解读《金刚经》的

或许若干时间后,我再回头,看我今天的文字,也许会点头,或者摇头
但它们的确是我在那个当下的想法
是一颗让我爱上学习的种子
认真地埋下这颗种子,等待它发芽,长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完楼上这段话,竟然流下眼泪……
发表于 2011-1-2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对不起。
发表于 2011-1-2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1-1-26 09:20 编辑

关于小学的说法,很多人都搞不清。实际上我们自以为的小学连学都不算。打个比方就容易明白了。真正的佛法就像摩尼宝珠,无价之宝。真正的善知识会让你找到这个摩尼宝珠。而且这个宝珠本来就是人人都有,所谓本有家珍。但这个宝珠现在外面盖满了泥垢,一旦你时时认得这个宝珠,你就有了最锐利的去掉泥垢的工具。但即使你不认得这个宝珠,如果福报够的话,善知识这会在跟你交流的过程中,让你在去这块宝珠的泥垢,你不知道而已。此时才谈得上小学的问题。如果碰不到明白人,让你认为另外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宝珠,以为就是这个宝珠,在那拼命搞,挖三大阿僧祈劫,也是“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正如《圆觉经》云:“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根本谈不上小学的问题。宁愿不要学,好好踏踏实实把人做好。
发表于 2011-1-2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遇不到善知识也没关系,抱住《圆觉》《楞严》《法华》等了义经典抱本参究,结合平时起心动念的反省,必然慢慢明白佛经在讲什么。大概我们都太急了,习惯快速了,就想哪个“善知识”给我们一讲我们就明白了。又或者我们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读不懂佛经,怕难吧。浪费了我们自己这个宝贝。
发表于 2011-1-2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也是善知识。我们习惯高推圣境,就是信不过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也是善知识。我们习惯高推圣境,就是信不过自己。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1-1-25 17:37

寻版你说的对,我真的信不过自己
我几乎一首完整的歌词都记不下来,除了小孩子会背的那些极其普及的唐诗,我几乎别的唐诗都不咋会,四书五经几乎一点儿也没看过,所有的中文阅读经验几乎都是白话文……这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的,身边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谁肯捧上一段文言文来读一读呢?更甭提像《金刚经》这样充满奇怪句型的文言文……像我师姐那样叱咤学海商海的人,听说我看佛经,都担心得不得了……
南老一再痛心疾首:中国传统文化要断代了
咋整?这不争气的现实
谢谢寻版,我明白你的苦心了
佛经是最大最根本的善知识,不要舍本逐末,我会谨记
发表于 2011-1-2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1-1-26 09:18 编辑

寻错了宝贝,不仅做无用功。最麻烦的还在于认为那个就是,那样轮回永远无法解脱了。
见地是第一位的,错了非常麻烦。古代 有禅师说:错误的知见接受之后,如油入面,牢不可出。
不如拣一位有缘的佛或者菩萨的圣号或者咒语,如愚夫愚妇般一门心思念。那样反而有用。
又或者我们自认为比较聪明,喜欢搞理论思想,不屑于干如此这般愚夫愚妇的事情吧,那恰恰很可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我们从来都是人不知,我们就要愠的。能做到《论语》所谓“人不知而不愠”,有几人欤?
真观察到自己和满世界的人起心动念都是爱显摆的,那么就真赞叹,孔老夫子是大菩萨了。那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有真东西。才明了,平凡不容易。
水平不流,人平不语。
我们,都是不甘于平凡的。你,从自己的起心动念里面注意到了么?
发表于 2011-1-2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置顶的古国治先生所写的《什么是皈依》或许可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寻错了宝贝,不仅做无用功。最麻烦的还在于认为那个就是,那样轮回永远无法解脱了。
见地是第一位的,错了 ...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1-1-26 09:16

发现了,这两天才刚刚发现的:
之前在三七网无论发帖还是回帖,自己觉得写的不错的时候,常常关了电脑还会美滋滋地回味
和众妈妈在小区公园溜达的时候,不断地blabla地宣讲“爱和自由”。
素食以后,跟好友大声宣布:我开始素食啦!
我不留意地告诉他们:我和你们不一样。
我的确不觉得自己平凡。
我有点儿晕了,平凡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啊?
上善若水吗?
宗萨仁波切的书可以看看嘛?他的见地是对的吗?
发表于 2011-1-2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拣一位有缘的佛或者菩萨的圣号或者咒语,如愚夫愚妇般一门心思念。那样反而有用。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1-1-26 09:16


我现在就像愚夫愚妇一般,整日持准提咒呢。
不求别的,就求智慧,没办法啊,笨人就做笨事。发现以前自以为聪明,现在还自以为聪明,于是干脆持个咒吧,反正咒语你懂不了吧,不会再猜了吧。
只管持,越念越灵,多多益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8:20 , Processed in 0.0214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