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59310|回复: 593

辛卯年运气药食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辛卯岁(2011年1月20日-2012年1月20日),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一年上中凉寒,下反热。灾一宫,北方水位受邪。

初之气(大寒1月20日-春分3月21日):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主胜客,为小逆,木克土,土克水。主气厥阴风木接去岁在泉之气疏泄更盛,水气消耗尤甚,再加客气湿土来乘,一泻一克,水何以堪。风湿流行,关节受病,腹满身重,腰痛跗肿,筋骨淖泽、小便不利之疾难免。亟当固肾,扶其坎阳以利水:药食宜苦以坚之,温以暖之,可苍术、茯苓、芍药、甘草、附子之属调之。

初之气外感发热参考方:
白芍3,炙甘草2,苍术2,茯苓2,黑附子1,菟丝子3,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
开水泡服,上午九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三剂内见好就收。

二之气(春分3月21日-小满5月21日):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两火相值,炎上宣散。前水受伤,今火又盛,肾气何以封固。“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亟当降其相火,清其君火:上宜苦降酸收而下宜温固,可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半夏泻心汤或小柴胡合酸枣仁汤、栀子豉汤、黄连阿胶汤之类救之。

二之气发热参考方:
柴胡4,黄芩2,枣仁2,知母2,川芎2,茯苓2,半夏2,党参2,炙甘草2,菟丝子3,枸杞子3,生姜四片,大枣三个
开水泡服,早七时,中午十一时,下午四时服。二剂。

三之气(小满5月21日-大暑7月23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燥气下临,木气受制,“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相火上冲,燥邪下乘,“燥极而泽,民病寒热”。上宜苦,下宜辛,可分阴阳体质以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之辈调之。

三之气发热参考方:
柴胡4,黄芩2,半夏2,干姜2,枳实2,大黄1,白芍3,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一剂。不好再服一剂。见好就收,不必服完。

四之气(大暑7月23日-秋分9月23日):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主胜客,为逆。“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慄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寒湿之气用事,土克水,水克火,火气内郁而疮疡发。当辛温以宣散之:宜桂枝理中、麻黄理中、小青龙辈治之。

四之气参考方(单位 / 克):
(立秋前)黄芪3,党参3,白术3,茯苓3,炙甘草3,干姜2,黑附子1,苏叶2,陈皮2
开水泡服,上午九时,下午一时、四时服。二剂之内见好就收。

(立秋后)桂枝3,白芍3,炙甘草2,党参2,白术2,茯苓2,干姜2,黑附子1,苏叶2,陈皮2,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
开水泡服,上午九时,下午一时、四时服。二剂之内见好就收。

五之气(秋分9月23日-小雪11月22日):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主胜客为逆:“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木气郁久而发,收气不政。又兼太阴之胜厥阴来复,“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怒气太盛,风动不止,当助水收之,苦以泻之,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可芍药甘草附子汤、真武汤之类以调之。

五之气参考方:
党参4.5,麦冬2,五味子1,山药5,茯苓2.5,熟地3,黑附子0.5,山茱萸4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六剂。

六之气(小雪11月22日-大寒1月20日):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出页)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火气宣散,藏令不举,当咸以软之,寒以收之:可以泻心、承气辈降之。

六之气参考方(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皮肤痛,齿痛,少腹中痛;恶寒发热如疟,但热不怕冷,甚至烦躁说胡话。有以上症状及发热不退者可试服此方):
黄连2,黄芩1,大黄1,甘草2,芒硝1(单位:克)
开水泡服,早七时、中午十一时、下午四时各服半杯。上热下寒者,去芒硝,加干姜1。一剂,见好就收,不必服完,如不好再服一剂。六之气间饮食可常佐以咸萝卜条。

-----------------
附:经典论述

《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膕(月耑)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秬。上临太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其主黅谷。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肉瞤瘛,目视(目巟)(目巟),物疏璺,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上应岁星。”
“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其眚北,其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谿谷(月耑)膝。”

《五常政大论》:“涸流之纪,是谓反阳,藏令不举,化气乃昌,长气宣布,蛰虫不藏,土润水泉减,草木条茂,荣秀满盛。其气滞,其用渗泄,其动坚止,其发燥槁,其藏肾,其果枣杏,其实濡肉,其谷黍稷,其味甘咸,其色黅玄,甚畜彘牛,其虫鳞倮,其主埃郁昏翳,其声羽宫,其病痿厥坚下,从土化也,少羽与少宫同,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閟,邪伤肾也,埃昏骤雨,则振拉摧拔,眚于一,其主毛显狐貉,变化不藏。”

“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火行于槁,流水不冰,蛰虫乃见。”

《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鶩溏,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颓疝,妇人少腹痛,目昧眥,疡疮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言治法云:“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出页)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

“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独胜则湿气内郁,寒迫下焦,痛留顶,互引眉间,胃满,雨数至,燥化乃见,少腹满,腰(月隹)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头重,足胫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

"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

《六元正纪大论》:“辛酉辛卯其运寒雨风。少羽少角太徵太宫太商。”

“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谷白丹,间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凓癃閟,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慄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

“辛卯辛酉岁,上阳明金,中少羽水运,下少阴火,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一宫。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发表于 2011-1-1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竟然被我抢先了哈哈,先占个座,再认真的看!谢谢先生!真及时呀,明天大寒。
发表于 2011-1-1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好感冒,但大雪前后.,能否还按照近期(庚寅小雪后)发热提示六吃药呢?
刚拿了3付药。
发表于 2011-1-19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真及时,明天就是大寒了!感恩在心中!
发表于 2011-1-1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占位,感恩先生!
发表于 2011-1-1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大德!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1-1-1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好及时啊,呵呵,谢谢先生~首页留爪
发表于 2011-1-1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一定要留一下,先生真及时,感谢先生,在此祝各位先生和各位三七网友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11-1-1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真的好有心啊!不知道小儿因受寒感冒吃了桂枝3,白芍3,炙甘草2,党参2,白术2,茯苓2,陈皮2,半夏2,干姜2,川椒2,杏仁2,砂仁2,白蔻仁2,益智仁1,菟丝子3,枸杞子3,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这个药方二剂后感冒是有所好转但是手老是冰凉的,不敢再给吃第三剂了。但是现在还流黄鼻涕,老是咳嗽听起来好像有痰的,请教先生现在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啊?????????劳烦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真的好有心啊!不知道小儿因受寒感冒吃了桂枝3,白芍3,炙甘草2,党参2,白术2,茯苓2,陈皮2,半夏2, ...
雄仔 发表于 2011-1-19 20:23



    试试初之气外感发热参考方吧。
发表于 2011-1-1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品为 于 2011-1-19 20:46 编辑

风湿流行,关节受病.呵,刚好老妈头痛,老爸脚痛风肿起(听说痛风平时常泡柠檬水喝可以治疗,真有此事吗),留言占位子先
发表于 2011-1-1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11-1-1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先生!抄下来备用
发表于 2011-1-1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先生!
发表于 2011-1-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20:35 , Processed in 0.0294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