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557|回复: 1

灵岩山寺了道法师往生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怀西行者 于 2015-4-13 14:26 编辑

了道,字心慧,江苏崇明人,早岁出家,曾遍礼诸名山。在崇明,倡组崇明莲社、启东佛教会,兴葺云林讲寺。因积劳成疾,乃闭关云林,藉资休养。道初住灵岩,曾为印光大师所器重。其后复从妙真之固请,再至灵岩,任都监职。一番规划,颇著勋劳。未几,以色力不胜,遂偕弟子古若,重返云林。舟车劳顿,疾作。道欲勿药,重以弟子坚请,不得已,服一剂,未见效。因语古若云:‘人生只如此,吾愿可究竟。’后三日,病可瘳矣。迨至三月(三月二十五日),晨兴,忽曰:‘后三时,吾将西归,尔等好好修行,勿作世俗态。’已而命设香案于寝处,并嘱悬三圣像,令弟子同念佛号。迄十时三十五分,合掌含笑,于念佛声中,安祥而逝。(宽律法师《近代往生随闻录》)
      又根据弘法法师讲述,据老辈人说,了道法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坐化往生之事轰动崇明,因为了道法师临终前还与弟子们说法,说完后,问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弟子们无人发问,乃当场坐化。坐化后抬老人肉身游行三天,令大众睹此奇事。(注:了道法师为弘法法师剃度师父广愿法师的师父)



http://www.fjblog.cn/user1/15/archives/2007/35418.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记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念书时,有幸接近一些曾经亲近过印光大师的老修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性寂老法师,老人家平时话不多,念佛精进,身体健康,神态慈祥,做人谦卑。

说到谦卑做人的实例,真是令人感动,如每逢路上遇到任何一位初出家的小沙弥还是出家多年的长老,他都是必恭必敬的站在路边合掌念佛,等着别人走后,老人家才随后举步,甚至来山上旅游的游客也是一律对待,每天中午在厨房取饭菜时,老人家非常温和文静的站在旁边念佛,先让大家取了饭菜后,他才开始走近饭菜桶取饭菜,多年来如一日,在他心里没有自我,只有别人存在的重要;从老人家身上找不出一丝的我慢、傲气,给人见到的只有柔和、安详、庄重的仪表和气质。最后老人家往生时,一切后事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非常安祥的、自在的、没有痛苦的离开人世,在火化时,更是示现了不寻常的功夫,老人家身体所烧出的全是晶亮亮的琉璃和五彩缤纷的舍利子。坐禅功夫相应得力,所表现出的仪表、行持那样的谦卑、慈祥、从容、洒脱,使人敬佩不已。

(摘自云外独步《坐禅的心理效应》)



专精念佛 得生净土

——性寂法师往生记实


  灵岩山性寂法师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解放前同住苏州报国寺时,常蒙教益。师毕生崇仰印光大师,其修持用功悉遵印公教导,专一念佛,求生净土。一生不做执事,行、住、坐、卧念佛不绝。时至功圆,毕竟得遂往生之志。师俗名关玉璋,辽宁人,毕业於东北大学外语系,任教半年。九一八事变南来,拜见印光大师,蒙开示,即发心出家,时年二十六岁。其衣单皆由印公成就之。常住灵岩山,一心念佛,精勤无间。

  师于病终前,将生平积馀安排三百元助印《净土十要》,馀款供众结缘。并预写遗书四封,嘱於身后寄发亲友。书中有云:“境界现前,我要去了。”今年(1983年)农历十月初八起,师畏寒卧床,连睡四日,体力渐弱。饮食减少。於第五日,大泻一次,腹内排泻清净。我往访时,问要否请众助念,或用念佛录音磁带。答:“不需,我自有把握”。自是闭门不接访问,一心念佛。於第七日,即十月十四日上午十一点另八分吉祥而卧,身无疾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预知时至,安祥西逝。享年七十七岁,僧腊五十一年。往生后,均按《灵岩饬终》规定办理。由常住委派八名师僧,日夜轮班助念。於次日下午四时入龛时,面目如生,四肢柔软。火化后,灵骨入塔时於骨灰中捡出大小不同之各色坚固子、舍利花、琉璃珠等数十颗,有大如花生米者。师友捡骨者均有所获,我亦捡得一粒如花生,小者数粒,并捡得如黄豆大琉璃珠二粒。瞻仰者莫不称叹!

  综观师的一生,以曾受高等教育的人,一闻法音,即便脱俗,且甘愿一生默默无闻,绝不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也不攀缘世俗,求知于人。五十余年,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离身心,试问非有大宿根、大定慧者能如此乎?其临终前遗书中称:“境界现前,我要去了。”并坚定自言:“不需助念,自有把握。”是何等功德成就!按净土一宗,善导大师明专、杂二修,印光大师赞念佛专修。性寂法师,可谓是持名专修,决定往生的楷模了!故我乐为记实如此。

  (本文原载《佛教文化》2005.3合订本,查佛教文化电子版,未找到,又载黄念祖居士《净土资粮》附录:当代往生记实等十例)

性寂,俗姓关,辽宁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外语系。九·一八事变南来,拜见印光大师,蒙开示,即发心出家,时年二十六也。其后五十余年,常住灵岩山,一心念佛,精勤无间。一九八三年农历十月初八时,畏寒卧床,连睡四日,体力渐弱,饮食减少。朱智超居士往访时,问:‘要否请众助念?或用录音念佛磁带?’答:‘不需,我自有把握。’自是闭门不接访问,一心念佛。于第七日,即十月十四日上午十一时零八分,吉祥而卧,身无疾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安祥西逝。年七十七,僧腊五十一。往生后,按灵岩饬终规定办理,由常住委派八名寺僧,日夜轮班助念,于次日下午四时入龛,面目如生,四肢柔软。师于病终前,将生平积余三百圆,助印净土十要,余款供众结缘。并预写遗书四封,嘱于身后寄发亲友。书中有云:‘境界现前,我要去了。’火化后,于骨灰中捡出大小不同之各色坚固子、舍利花、琉璃珠等数十颗,有大如花生米者。(宽律法师《近代往生随闻录》1987年)


http://bbs.fjdh.com/showtopic-28.aspx

[ 本帖最后由 怀西行者 于 2007-6-17 13:5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 14:22 , Processed in 0.0296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