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5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说一个“机”字,小柴胡在应用中确实体现出调“机”的功效,“机”的作用就是以小搏大,象钥匙之于锁,象可控硅之触发极,象刹车和油门踏板之于汽车。对此我有些隐约感觉,却还是没有恍然而悟。
经方针对病“机”,所以方小药简而效宏。若不得到此“机”,中医便不再神奇。
小柴胡汤在这一点比较有代表性,本人一直在用心体会,也希望大家交流心得。
我有开玩笑说过:怪不得张仲景用药如神,因为他姓张名机啊。
药方图片看到了,有些药不认识,大概为:生地、熟地、银花、黄芪、黄芩、栀子、连翘、大力(牛蒡子)、土苓、旱莲、滑石、紫草、紫花地丁、牛角粉?等,有两味没看出来,看出来的也可能有误,但大致知道大夫是什么路子。
用现代中医药说法,此方清热、解表为主、兼有利水和补气益精。
上面是6张方子,从8月17号的那张后2天,19或20日开始出现,起大包,疼痛的问题。
----------------------------------------------
后来的几张方子改加了如首乌桑椹子白茅根荆芥蒲公英牡丹皮等,思路相同.
我覺得我們的討論漸漸走到比較專業術語了,開始會出現很多“黑話”,也許初學者或者對中醫感興趣的人會覺得比較枯燥乏味。當然我們也都是在這條路上探索的學習者,如果讓造詣深厚的大醫來講,也許能用很淺顯的語言就能講的很清楚透徹。
---------------------------------
本意一直是想用大白话说一说中医药,当然做不到那种智者大医的以简说繁的境界,所以偶尔涉及到术语,尽量做些解释就是了.
还是以宣扬中医药为目的.
不过你提的是按现在中医药的说法,但你好像更推崇完备的中医理论,主要指三大经吧,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能解释为什么吃了前4付方子没什么变化,但第5付吃后2天脸上就起大包,硬的,疼痛,没有看见脓点,颧骨,脸部,下吧都起,解表怕不是这么解吧?
而且你能否判断那人是否为庸医呢?如果不是,那么是否为中医?我为什么此后一直对中医反感、不相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从我自身的例子,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到底中医如何,或者某些人不能代表中医,或者为什么某些人就不能代表中医呢,等等问题,大家可以自己去判断。
---------------------------------------------
后来的图片我也打不开,不知道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前面的三四个方子的药物已如上所说,只是主次有所变更,有以清热利湿为主,有以解表为主的,总的可以说是清热解表的思路。
在分析之前,先强调一下,只是就事论事,针对整体中医药状态而非针对某个大夫。而且,这只是我个人看法,供参考。
我从反方向来分析吧:如果方子有效,作者democracy不死 便不会想要批驳中医,好在网友深明事理,勇于求证,不然,中医又会挨一棍子。这说明,整个治疗效果在病者看来是不好的,而且还有了副作用。
那么,可不可以说,这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现象呢?就是说,如果坚持下去,就会云开见日出?我依据所学,认为是不成立的。似这种病情,个人感觉,若辩证用药得法,应该是有好的感觉,或许疗程会长一些,但是不会出现不适的。
既然我们断定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先说辩证吧:颈部出现包块,假设是瘰疬(前面已有网友批过我,且不争论),目前的中医界多会认为是痰核作怪,必定是会用化痰
之品,比如说半夏,白芥子,还有软坚化结的昆布,海藻等,但方子不见此类药,这说明大夫不认为是瘰疬。
那么,从药方中用药推论,大夫认为是火热之气与湿为患,所以才有清热之品,和利水之品(如土苓滑石等)。大夫用荆芥、牛蒡子,连翘等品,这在现代中药学中多定为辛凉解表之品,就是说,用它们是要清除存在于体表的邪气,如风热之邪。
然而,事实上,没有谁明确地告诉过我们,这些药物就可以定向地去除聚于表络的湿热之邪,且不论是否真的是湿热之邪。但现在的中医的确会如此使用这些药物,在外感病时,效果也许好一些,但对于青春痘样的皮肤病变,效果不得而知。而大夫们会认为,青春痘样的病变,使用紫花地丁和蒲公英类的清热解毒药也许效果更好,这也是现代中药的定义。
至于加上地黄,生地黄属清热凉血药而熟地黄则为补血补精药,由此可以看出大夫的思路,还是清热,再加点补益品。桑椹子在现代中药中被认为可以养血凉血乌发,但其寒凉之性较重,用多了容易溏泄。也许网友有些白发?不然不知道为何大夫还加过首乌。
上面就是外人即可以看得出的大夫的思路,但结果是,思路清晰而疗效不佳。正相反,伤寒的许多方子,我们看不出思路,但却是效如桴鼓。说到这里,不知道聪明的网友是否有点明白了?
如果用经方体系的六经辩证,可能会根据你脸上病变部分和形状直接确定某一条经络有问题,这些都是要依据《内经》的理论。我想如网友的年龄,一般说来必定是病在浅处,即在经络。只针对此经络用药则必是简单一些,而面部,只有阳经所主,与阴经暂不相干,就是网友说的三阳经,太阳、少阳、阳明。若病在太阳,经方体系会用发散药,在伤寒论中就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本是用于瘀热身黄,而治皮肤病也有效,关键是病机相同。若病在少阳经脉,则不宜汗,用小柴胡汤的思路。若病在阳明,则用石膏胜过紫花地丁类。经方体系中有许多奥妙,我们尚未得全解,我现在只是在求索中,想找到那把神奇的钥匙。所以只能说出这样的一些浅显的理解,希望你能从中体会到现代中医药的方向性错误,并知道,原来还有真正的中医需要我们去继承。
至于后来起大包,硬的,据用药推测可能是用药寒凉伤了阳气,如太阳经既有足膀胱太阳经也有手小肠太阳经,小肠经从耳部交到两个眼角,包含了颧骨部位,而胃和大肠阳明经则环口夹唇,在面部分布更多.如果真是阳热性病变,一般是红肿,化脓.如你所说,则推论是津液不化,聚沫为痰.手足太阳二经正主津液所生病.
这只是推论,为的是演示用六经辩证的思路,供参考.
由于年轻,不正确的治疗所带来的损害则不明显.但用药过于寒凉,重者伤及胃阳,再伤脾阳,再就是肾阳了,那就是由腑而至脏了.所以说,错误地运用中药也是有危害的,这些,在前面都有特意讲过.
楼主问了白发的事情,这个可以很明确的说,我的头发是很黑的,已经过了5年我的头发还是很黑。没有白发现象。
我深刻怀疑是吃他开的药出的问题。
另外,10多种药在一块煎熬,我现在觉得非常危险,药和药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产生可能对身体有害的东西么?
而且10多种药是否也反映他的诊断不准呢,干脆30种药放一块,什么都包含进去。
-------------------------------------
刚才跑过去看上面的链接__<药势>了,以前有读到过,比较认同.但对于不学中医的人有些不好理解.
现在回网友的话.
经方的配伍是有其逻辑的,这个,我们现在不是很懂,所以也配不出那样有效的方子,读<辅行诀>后有了解到一些配伍的法则.
现在的医生如果不去用心于经方,则会习惯性地按我们上面说的现代用药思路开方子,必然是会方子很大,药味很多.但这不说明药多不可以在一起煎煮,而是错在没有章法.经方中也有大方,却繁而不杂.
我见过的方子经常是二十多味药,很少有少于十味的.记得我给家里人开过麻黄汤加减的药,去药店抓药时,因药味太少,被坐堂医嘲笑了一番,说"这哪叫药方啊",于是重新把脉,开出了百合固金汤化裁.本来是发散寒邪的思路,变成了补阴的路子,本来只几块钱的药,换成了几十块的药,记得用了川贝母,最贵的贝母了.
有位亲属吃中药,把药方给我看,我计算了一下,单味药一般为10~15克,总重量超过500克.
。
楼主问了白发的事情,这个可以很明确的说,我的头发是很黑的,已经过了5年我的头发还是很黑。没有白发现象。
我深刻怀疑是吃他开的药出的问题。
另外,10多种药在一块煎熬,我现在觉得非常危险,药和药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产生可能对身体有害的东西么?
而且10多种药是否也反映他的诊断不准呢,干脆30种药放一块,什么都包含进去。
-------------------------------------
刚才跑过去看上面的链接__<药势>了,以前有读到过,比较认同.但对于不学中医的人有些不好理解.
现在回网友的话.
经方的配伍是有其逻辑的,这个,我们现在不是很懂,所以也配不出那样有效的方子,读<辅行诀>后有了解到一些配伍的法则.
现在的医生如果不去用心于经方,则会习惯性地按我们上面说的现代用药思路开方子,必然是会方子很大,药味很多.但这不说明药多不可以在一起煎煮,而是错在没有章法.经方中也有大方,却繁而不杂.
我见过的方子经常是二十多味药,很少有少于十味的.记得我给家里人开过麻黄汤加减的药,去药店抓药时,因药味太少,被坐堂医嘲笑了一番,说"这哪叫药方啊",于是重新把脉,开出了百合固金汤化裁.本来是发散寒邪的思路,变成了补阴的路子,本来只几块钱的药,换成了几十块的药,记得用了川贝母,最贵的贝母了.
有位亲属吃中药,把药方给我看,我计算了一下,单味药一般为10~15克,总重量超过500克.
花了几个小时看完LZ的帖,虽然看不懂的地方很多,凡是关系到古文的地方都没看懂,但有些东西真的能够意会。但是心中也有些许疑问,望LZ能解答。LZ对现今的中医教学不大认同,而重返2000年前的中医理论。确实有道理,以前的人就是靠中医来治病救人的。而现在的中医确如LZ所说,十有八九都只是略懂皮毛。以前的古人的真传应该更有效更值得深入学习。但是现在和2000多年前可说是大有不同。现代人经常接触电子产品经常呼吸有污染的空气,经常食用不明方法培育的蔬菜和肉类,还有生活方式等等,都和以前不一样。应该体质也和古人有很大区别。那是不是还能适用以前的治病救人的方法呢?另外欧美人是否和中国人一样的,就是在中医角度看,经络,皮肤,器官等等。为什么他们长期食用高热量食物确根本不用吃一些清热泻火之类的药物呢?
另外说下,我认为LZ的水平高于windbunny,没别的意思,就是比较喜欢LZ那种淡泊,从来不急于证明自己的水平,这一点很难做到,也比医术更重要。在如今中国这种社会里面,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也许LZ比较谦虚,也许真的还比较欠缺,但是有这种心态,何愁不能成大师。
-------------------------------------------------
非常感谢zqf19780228花几个小时读完贴文,也谢谢你的过奖之言。本人希望能做到淡泊,因为已有所理解“淡泊以求明志,宁静方可致远”的内涵,只是,要做到真正的淡泊还是很难的。但我会努力。
外国人和中国人在生理结构上大致是一样的,这从中医和西医看来都是成立的。中医称人为倮虫,与介虫之属等相区别,且与五运六气相关。但同时,内经对人也按五行分为五类,即木型水型金型火型土型,如果熟悉五行属性,则对其人的性情可知大概,具体内容在内经中有,可查《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如: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
西方之人,与东方人种一定是有区别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国内不同地域人的不同体征就可以知道这种区别,更何况中外之别了。
在我印象中,西方人(以欧洲人为例)个体高大肥硕于东方人(以汉人为例),且肤白面红,以肉食为主。可能这种人的食肉能力强于我们东方人,但过食肉类同样会体内有热(这是我们的想法,内经还认为东方海边之人食鱼多而生内热,故肝胆病多,且不讨论),则同样需要清热,清过多之热。如果有过热而不清,则同样会生内热之病,比如,面红即是阳明热多的一种表征,还有许多疾病也与内热有关。这在读了内经之后会有很多感叹,由于我对此尚未用心,所言未必正确,但可以引此而启发一种思路,那就是人和人一定有所区别,有共性亦有个性,中医理论分析了共性也同时承认个性。所以中医诊病治病,很有针对性,如伤寒论中常有“强者服多少”之言,是说身体强的人可以加重某药量。
从而也可以认为,针对各有差别的人体,中医药的模糊之处正是其精确之处。
另外,现代人的体质与古人有区别,现代的许多致病因素也不同于古代,但由于中医理论是以大自然的规律为基础的,所以,只要大自然的那种规律不变,中医理论所总结出来的方法也不会失效。同时,也需要现代的中医能够在深刻理解中医理论之后,针对现代的病因创造出更有效的方剂。但这并不意味着将电磁伤害,定义为五行之外的六行,将化学品伤害定义为五行之外的七行。张仲景说过“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于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另外再回一贴,特别说明一些问题:
一、本人在此贴文,全是一字一字现场所敲,个别引用除外。目的即是想以大白话谈一些个人体会,而不计较文字。所以,贴文中常缺乏连贯性,严密性,均勿介意。
二、中医中有许多玄的东西,本人持赞同观点,但在此并不着力宣扬。也不建议网友过多地探究,因为可能有害。本人十岁前即背诵过《麻衣神相》,《止血咒》等,有些句子于今尚能脱口而出。后来也涉猎过《周易》占卜,四柱算命,气功和丹道等。也有听过国内现代名医讲医与易,医与道,观点认同,但对其医术却不敢认同。所以还是想同意“没有如果只有但是”的观点,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学问,不敢夸夸其谈,误人误己。本人比较欣赏刘渡舟教授。
三、内经与伤寒论的东西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因此,贴文中更多地是讲一些欣赏和神往,而不敢做定解,只是想通过浅说,引得有人去自己读经典。
我对经典的领悟能力很差,这是真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对我大学同学现在多是教授博导们说,你们这些人若是用心读中医,也许中医的现状会好得多,可惜,现在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很少读中医啊。因为如果一个高考状元去报中医,学校和老师都不同意,除非是真心喜欢,但现在的中学生,哪有机会接触中医呢?
四、如果能修改贴文的话,那我会在首页加上这样一句话:“请网友一定要避免在这里学到具体的中医药知识。”
说几句中医药之外的话题:
曾经有一位叫曹雪芹的清代人,写了一个故事叫《石头记》,后来又叫《红楼梦》,讲的就是一个家族里的人和事。据说这本书没写完曹先生就故去了,然后有一个叫高鄂的人根据曹先生的前文给续写了后一小半。
曹先生没有上过大学,也从未读过世界名著,可这本书写的实在太好了,因为后来的人都这么说。
人们都去研究曹先生和他的《红楼梦》,研究的人多了,研究的学问就成了“红学”,研究“红学”的人就是“红学家”,红学家们的红学著作也要汗牛充栋了。可是,如果你想要知道曹先生写的故事,那么,你一定要读他写的《红楼梦》,不过是个故事而已,如果你被故事中的人物打动了,那就是你的“红学”了。如果你只读别人的“红学”著作而不去读曹先生的原作,那就上当了。
如何认识中医中药--无忧看帖 转载自:http://51kantie.com/read/8-70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