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696|回复: 14

不出恶言,不骂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题字

  这个世界,随时随地可听见骂声,可看见骂人的事件。骂字两个口,这是祖宗造字时就有的,想必有其用意。骂人是两张嘴对着骂,骂人者自会得到被骂者的回应,其实也就是通过别人骂自己。

  骂人,大家都觉得是不文明的行为,可是,还是有人忍不住要骂,看来是缺乏安忍的定力,用佛家的话讲,就是犯下恶口罪业。佛家的口业分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恶口是骂人的坏话。恶口骂人,会报应自己。

  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尊爱。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食物,虔诚的供养佛徒和僧众。佛驮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钵具。猿猴接过佛钵后,速去速来,并且在钵中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俸给佛陀。佛陀接受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佛报,猿猴看了,欢喜跳跃。

  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所有的食具都装满蜜糖。师质夫妇觉得奇异,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胜。

  光阴如箭,岁月奔驰,一转眼过了几年,蜜胜已长大了,他厌烦尘俗,要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高兴的答应了。得到父母的赞许后,蜜胜到祗园精舍投佛出家。因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的证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着佳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修的是什么佛?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呢?”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和僧众吗?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身为人;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

  佛陀说过以后,比丘又问到:“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追升为猿猴呢?”

  这时佛陀的四周,已围着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们后,才说到:“蜜胜会坠为猿猴,他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个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因此犯了恶语的罪,所以他坠落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免坠地狱之苦,并因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修成了正果。”

  佛陀讲完以后,诸比丘们都知道了,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戏言和恶口,因为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当中说,有一位侍奉他的小妾,讲她祖母很会骂人,后来祖母没有任何疾病,忽然舌头烂到喉咙处,不能饮食,说话,痛的翻来覆去,几天之后便死去。这位祖母唯独舌头会烂,可见她恶语业很重,她骂人的时候,能以势压人,别人都怕她,但是这个女强人最后坏在舌头上。舌根和语业关系很大,譬如口不妄语,说诚实话语,舌可覆面,如果说恶语,说妄语,舌会萎缩,糜烂。

  《无量寿经》上教人:“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是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佛偈云:“慈悲口,方便舌,有钱无钱都是德。”你在口头上不骂人,不说粗言暴语伤害他人,这也是功德啊
发表于 2010-8-1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警醒!
发表于 2010-8-1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0-8-1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1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1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开车时,忍不住骂了一句恶语,罪过罪过!我缺乏安忍能力。
发表于 2010-8-1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8-1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1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9-9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随便翻一本书的时候,看到: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发表于 2010-9-13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题字
发表于 2010-9-1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的时候,日本鬼子残害我同胞,该不该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koook


     佛因解救阿难说了一部楞严经,可以开启人的智慧,所以修持楞严咒的同学一定要读楞严经,其重中之重是“五十种阴魔”和“四种清净明诲”章。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的今天,学明白了这两章,任何邪师都欺骗不了你,无论他带着什么样的光环,多么高的名望,都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 我建议你请一部宣化上人讲述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既易懂又无误,适合大众阅读理解。 我持楞严咒十几年了,一般定在早课时读,也有时晚课时读,时间充裕时持诵三遍,时间少持诵一遍,是酌情掌握的。 至于你问怎样速入菩提,先要明白什么是菩提,就知道怎样去入了。菩提即是觉悟的意思,不觉悟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就会做错事,就会有烦恼。明白了就不烦恼了,不烦恼不就觉悟了吗!比如你是婆婆我是儿媳,你不喜欢我,我也厌烦你,你到处讲我不好,我必然四处说你不对,矛盾就越来越深。由此还会影响到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等种种问题,烦恼无尽。假如有一天我(或者是你)遇到了一个明白人(善知识),给我讲述了释迦佛前生做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割截四肢而心中不生瞋恨心,结果手脚立时恢复如初。而且正是由于歌利王当初的残忍霸道,而没能动了忍辱仙人的心,才使得释迦牟尼早日成佛,成佛后又按当初忍辱仙人的愿力(感激歌利王用割截自己四肢的暴行成就自己成佛)第一个度憍陈如(当初的歌利王)做自己的大弟子。佛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就是开示我们,魔尽管都是在对你做坏事,在害你,可是如果你能够以德报怨,一丝儿也不动瞋恨心,就成就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出现在你的身上了。所以说: 魔是磨真道,修道必受魔; 无魔修佛道,如梦于南柯。 由此,我们再回味一下“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别人要骂我,心中自说好,别人要打我,我先自躺倒,你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知道此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里边的“骂我”、“打我”、“涕唾”在凡人看来,全是烦恼,婆媳矛盾更是烦恼无尽,而在修行学佛的人看来,全成了自己修道的助缘,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 相信了佛和祖师们的教诲,烦恼就转成了菩提,恍然大悟! 真的明白了道理,就会即知即行当下离苦得乐,烦恼即变为菩提,所以说烦恼既是菩提,这就是速入菩提的妙法——读经明理,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又好比用手背接东西抓不住,你心生烦恼,其实将手反转过来不就抓住了吗!就这么简单,可是却难倒了数不清的修道人,到处跑山拜庙,到处求高僧摩顶,或者依赖于经、咒、佛号加持,而不知道在心地上下功夫,转变自己。结果修了几十年,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就像我一样,老是看别人这不对那有毛病,这本身就是自己的烦恼,在障碍自己修行,而不知道找自己的毛病,试着改变一下自己。永嘉大师修道歌中“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如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印光大师的“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不都是速入菩提的方法吗? 能够逆来顺受,以德报怨了,就是“销融”,能够销融了,即是入了菩提。不可思议的奇事巧事就出现在你身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敌我矛盾,则另当别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 14:07 , Processed in 0.0388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