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事件”的根源在于
中医丧失了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
(录音版全文)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
附 事先提交的采访提纲:
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历史渊源
2、“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独特的思想吗?国外有无类似的传统?(请举例)
3、当今社会关于养生的说法、做法乱在哪里?造成这种“养生乱象”的原因是什么?
4、“张悟本们”的所作所为会给中医养生界带来哪些危害?(例如公众对中医失去信任,混淆药物与食品疗病的界限等)
5、如何防范“张悟本”们卷土重来?如何防止“张悟本现象”愈演愈烈?
养生包括食疗,但食疗并非养生主要内容
记者:养生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林中鹏(以下简称林):吕氏春秋里面谈到一个最早的关于医学的定义,就是生生之道,第一个生是动词提高,第二个生是生命能力,道是根本性的规律。医学就是提高人的自康复或者自组织能力的学问,或者叫提高生命力的学问,所以它不是疾病的医学,不是现代西方医学所认为的疾病医学,它是提高你的自康复能力、或称自组织能力以后,把病给消除了。所以说整个中医是广义上的大的养生学。
在《黄帝内经》里面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就是黄帝和他的老师岐伯在谈到瘟疫的时候,黄帝说几乎无论老少全都得了同样的症状,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得不了病?(“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疫,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这是在描述整个瘟疫的症状,这说明《黄帝内经》对瘟疫、传染病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但是后面一段话写的为什么有些人就不得病?岐伯就告诉他,“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什么意思?自康复能力,你的自组织能力强了,外邪就不会干扰。
狭义的养生学是指通过非药物的方法达到提高自康复能力的学问,和疾病医学是不一样的。养生的概念最早被官方认可——在民间,从公元前,从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养生的概念——是在公元610年隋朝的时候,是由当时的卫生部长,也就是所谓的太医令巢元方正式确定的。他写了一本书,叫《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里面一共有一千多候,也就是一千多种病,一千多种病。(书里)没有写药方,药方都是另外写的,(这本)书里面就说(开药方的办法)以后再告诉你,只有一个(治病)方式写在里面,叫养生方、导引法,也就是养生,怎么样使人康复,一共有是213种。
记者:不用药物,通过养生的方法来解决疾病。
林:这个事情就说明到那个时候已经把养生跟一般的中医之间就剥离开来,实际上一共是279种养生方导引法,把重复的刨去是213种。……整个中医药体系就是从刚才我们讲的《吕氏春秋》和《黄帝内经》时代开始,(实际上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伏羲时代)。
(养生)最成熟的、表达的最清楚的应该是汉武帝的叔叔,就是淮南王。他组织了一批专家跟学者,写了《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的。他对养生之道有一个描述,认为人体生命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形,形是什么?就是物质系统,对人体生命的物质系统。
第二个要素是神,人的自组织能力、自康复能力。
第三个要素是气。他的原话是这么写的,“形者生之舍”也,物质基础就好像生命的物质,就是房子。“气者生之充也”,就是充实在房子里面,第三个是“神者生之制”也,也就是主导者是“神”,那么气是沟通神与形之间关系的一个使者,所以形、神、气是这样的概念。因此整个中医学来说,实际上就是这三个要素组成的,而且老大是神,也就是你的自康复能力,老二是你的物质基础,老三是气,也就是沟通神跟形之间的使者。后面这两句话很重要,“一失位,则三者俱伤矣”,就是老大、老二、老三位置不能调换,如果老三变成老二,或者老三变成老大,那么对身体就会产生危害,所以中医是这个原则。小的、狭义的养生之道也是这个原则。
如何来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在《淮南鸿烈》里面也讲的很清楚,第一,“将养其神”;第二,“和弱其气”,因为你是做沟通的工作,你不协调行吗?而且为什么要弱呢?就是说你不要超过老大的地位,甚至你也不可以超过物质基础的地位;第三个是“平夷其形”,这点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谈到养生之道的时候,现在大量的炒作,都认为就是食疗了,好像养生就是食疗、就是药膳,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个只是放在第二位的。所以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中国养生之道的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假装不知道有神的存在,假装自康复能力好像不存在,所以拼命地去炒“形”,因此才会有这次的所谓食疗跟药膳的大起大落,实际上养生养什么?就是养“神”,或者说养“心”,或者说养“性”。
这个三个“或者说”有它的历史渊源,在汉以前叫养“神”,到了隋以后,因为养生这个问题变成了很专业的一个概念,因此把养神改为养心和养性,是用到个人的;反而把“神”跟“形”这一对词用到社会上,所以一个社会如果健康不健康,看他物质基础怎么样,看他的社会道德的面貌怎么样,这个就是社会的“神”跟“形”,然后作为个人的养生之道反而变成另外两个词了,叫做“性 ”和“命”的关系。所以我们今天在报上面看的乱哄哄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只谈到“命”的问题,没有谈到“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谈到最主要方面的问题。所以养生之道的概念实际上养两方面,一个养“形”、一个养“神”,今天我们媒体上渲染的养生之道只谈到养形,没有谈到养神。这个就是整个中国养生学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今天讲的食疗、药膳,只是养生当中的一部分,而且并非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它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我们需要讨论它,因为它对人类生命来说太重要了,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它,而是说它不是第一位,第一位的是养神,第二位才是养形,所以这一点是应该要清楚的。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否回答清楚了,你看看有什么问题。
中医与营养学
记者:刚才您讲的药食同源,这是咱们中国特有的吗?别的国家有这个吗? 林:没错,药食同源是养形当中,就是刚才我们讲中医当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做了一项工作,药食同源是和西方医学当中药食分开是相矛盾的,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所以现在的问题,药食同源之所以会引起质疑,是引起什么质疑呢?是引起了西方医学人士的质疑,当然外国的西医不会质疑,只有部分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医学以后,认为西方医学是在医学问题上唯一的标准。这是一个老问题,我们一百多年来,或者说更远一点,两百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全盘西化。所以我们的标准、价值观完全是西方的,在医学上面,或者说中国医学的主流价值观是西医的价值观。因此,他对药食同源的概念就产生了这样的看法,认为就是不科学。 应该说今天因为谈到了药食同源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恢复中医药价值观的话,这个药食同源就形同虚设,药食同源你如果不确立的话,就产生我们目前在饮食方面的尴尬的局面,这种尴尬的局面是什么?比如中央二台“食全食美”栏目,(旁边)一定要有一个营养专家,这么一来这个东西是很奇怪的,为什么?这个东西吃下来有没有“营养”,以这个作为准则,因为如果是世界上就只有一个营养学的标准的话,那(吃饭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我这样说起来好像很绝对,但是实际上你想想就知道了,营养学几个标准?糖、脂肪、淀粉,这是最早的三个要素,后来加个微量元素、维生素,现在又加个第6项——纤维素,好了,所有的食品都把含量分的很仔细、很科学,但是你发现这个东西很好,好在什么地方?这里有糖多少、脂肪多少,什么什么多少,都有个含量,这个叫科学。但是问题就来了,既然它是科学,我吃它们就行了,我就把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配起来,我不要吃饭了,就吃那个药丸就行了,很便宜,而且非常方便,一合成不就行了吗,花那么多时间去搞农业干什么,花多少多时间去搞多样化是为了口味?如果是为了口味,各种香料都有。 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会产生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多数是因为我们在(食品方面)客观指标全盘西化的结果。(中华原创医学对食品)不这么认为,中医为什么认为可以药食同源呢?药食同源实际上在《黄帝内经》就已经讲了,我们的医道是干什么,是“聚毒药以攻之”,什么意思?就是不是“聚药以攻之”,我们治病不是光吃所谓的药,而是把毒也放进去,只要对人有好处,这个毒也是可以用的。现在我们按照西方医学,药是不可以变成食品的,食品是不可以入药的,这个是1995年我们在制定保健食品法的根据。因此这个保健食品法一公布以后,全国上下原来的我们已有的知识就跟这个法律产生了抵触,为什么?维生素A是保健食品,深海鱼肝油为什么是保健食品?因为它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E,有保健因子,因此它是保健食品。这个概念是从西方来的,但是西方又没有保健食品这个概念,所以我们现在的法律是偷梁换柱,本来西方的这个东西是功能食品的概念,你现在叫保健食品是告诉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凡是有功能因子的就能保健,有功能就能保健,将保健食品与功能食品完全等同了。这个东西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概念,但是已经形成法律。 记者:保健应该是中医概念? 林:对,保健原来是中医概念,但从1995年以后就不是中医的概念了,这是第一。 第二个,现在我们老百姓都知道,像绿豆汤,大夏天的喝绿豆汤清热、解毒、消暑,那么现在这个是很有保健作用,谁都知道,但是现在不行了,它不能当做保健食品,为什么?清热因子在哪儿?解毒因子在哪儿?消暑因子在哪儿?你得找出那个物质基础,找不出来,对不起,你不是保健品。因此我们全国百姓都是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实际上是处在“全民违法”的一个局面中)。假定这个法律是对的,又假定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的东西是存在的,这就是两层皮:我可以既要听他的,也要保持我们传统的东西,这样是不能长久的。这里面是什么原因?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因为我们保健食品法是运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衡量中国的食品概念,1995年以后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摩擦,实行了15年以后大家才知道,这个法是对中华文明,中医药学的养生文明是很大的冲击,冲击在什么地方?就是除了营养学的标准以外,就是所谓的保健品,还有没有别的标准?中医有自己的标准,叫性、气、味。性、气、味里面最关键的是性,这个是温的还是凉的,比如说绿豆汤是凉的,但是作为西方医学来讲,就认为这种讲法怎么能叫科学,什么叫凉?凉的因子是什么?我们说在冬天的时候吃一点桂圆温补一下,那也不行,温补因子在哪?根据什么?他们不知道,(记者:那应该是经验的东西)不是经验的东西,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包括中医界人士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说自己的判断标准是标准,现在我们在谈养生的时候,经常是这么说的,“西医是这个说法,我们中医是这么说的”,而不敢说我们中医的标准也是标准,这样就引起了目前的很多问题。
《宪法》第21条(指中西医在学术上的平等的条款)到今天为什么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行政上不能执行下去?就是因为他们在思维当中认为西医那个有定量的是科学的,中医这个东西是经验,经验能作为标准吗?不能。实际上,中医的性、气、味不仅仅是可以作为标准,而是从科学的角度,从现代科学前沿的角度,它是研究复杂生命的过程当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我们曾经做了一幅图,这个图就是说明西医的标准是科学的,中医的标准也是科学的,但是西医的标准有他的缺陷,中医的标准有他的优势,所以这两种东西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现在强势的是西医的价值观,而把中医的价值观抹煞掉,这个是目前我们出现的关于食疗、药膳为什么迟迟到今天不能普及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你只能用西方医学的价值观。比如说牛肉、羊肉、猪肉,你要吃什么?西医很坦然告诉你,分析一下,哪一个蛋白质好我们吃哪个,对我们来说没有哪一个可以吃,哪一种不能吃的;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是很明确告诉你,猪肉是中性的,但是微微有一点偏凉,牛肉也是中性的,微微有一点偏温,羊肉是大温大热的。在冬天吃的时候,所谓的药膳就是当归羊肉汤,当归、甘草、羊肉,没有说喝当归猪肉汤的,什么原因?因为羊肉是温补的,那现在问题就来了,你这个羊肉是温补的,你根据什么?没有根据,他认为没有通过化学分析的,没有经过营养学分析的都是没有根据,不科学的东西。 比如谈到牛奶的问题,现在到底要喝牛奶还是喝豆浆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不是中国人提出的,是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种健康饮品当中提到了豆浆,没有牛奶,这本来是很客观,这个是西医的概念、西医的观念,不是中国人的事,结果(就在)中国人(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已经脱离开学术问题了,一部分专家说牛奶比豆浆营养要好,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豆浆比牛奶要好,但是从中国医学价值观的角度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用性、气、味去看。如果从营养学来比较,是1斤黄豆(中含有的蛋白质)相当于11.7斤的牛奶,但是牛奶的蛋白质是短链蛋白,也就比较容易吸收,豆浆是长链植物蛋白,不太容易吸收,有这个区别,因此,主张要喝牛奶的就谈到了一系列的理由,甚至两边的专家就吵起来。 这里面我认为应该这样,首先第一个要排除利益集团的因素,别因为我们有很多牛奶公司,你一说他豆浆好,豆浆又便宜,那我的牛奶还卖给谁,所以我们希望专家心平气和,从科学的角度对待这个问题。这些专家们主张牛奶好的也没有错,因为刚才我们讲了短链蛋白是容易吸收,但是从中医的性、气、味来说,它是偏寒的,中医的性、气、味的标准点是什么?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大多数的中国人作为衡量它的标准,如果对大多数人吃起来没有问题的都叫“中性”,比如说五谷杂粮,咱们起码几十万年了,吃起来对人都没有让你偏左偏右,或者偏寒偏热的毛病,因此它是性中的,黄豆是性中的,因此豆浆是性中,很适合于人服用,他是从性、气、味的角度,不是从营养学的角度。赞成西方标准的科学家,认为这里是短蛋白,但是对于85%的中国人来说,喝牛奶都有反应,什么原因呢?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偏寒,但是对比如说像蒙族、藏族,他没有这个问题,他们很适应,所以这个标准谁对谁错,我看都对,1斤黄豆等于11.7斤的牛奶,他都能分析出来,你说他科学吗?很科学,从蛋白质的角度;但是从性、气、味的角度来说,你吃进去肚子都不舒服,虽然你喝了那么多的蛋白质,因为他不舒服,抵制你,你就消化不良,你就吸收不了,起不了11.7斤的作用,甚至还把你吃下去的别的东西泄掉,但是能不能改变?能改变,改变什么?就是如何发酵一下,变成酸奶,我看到张悟本那本书里说酸奶不能喝,这是一个误会,他可能说的是勾兑的酸奶,我们天然发酵的酸奶,是当牛奶发酵变成酸奶以后,只要没有杂质,发酵出来的酸奶是不会发臭的,天然发酵的酸奶它的性已经改变了,已经不那么寒了,而且很容易吸收,从性来说已经变得靠近温了一点,改变了原来的凉性。 所以这个问题本来如果你两种标准都采纳的话,你就不会出现去争。你看看《红楼梦》里面讲,在喝奶的时候喝的是羊奶,没有人去喝牛奶,什么原因?是因为羊奶偏温,牛奶偏寒,对身体比较虚弱的,像林黛玉之类的喝羊奶比较合适,但是从西方的角度来说,用营养学来分析的话,羊奶只有牛奶营养的90%,同样里面含蛋白质,羊奶还少一些,但是中医从古代从性、气、味的角度已经有了定论,认为羊奶比牛奶性温。因此我们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围绕一件事,就是中医药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它揭露了一个什么问题?揭露了今天整个中医衰败的原因,很难救起来的原因,是放弃了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所以刚才您问的那个问题,大概就是这样,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存在,本来东西方各有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在医学上不可以互相取代,但是可以互补,这个互补实际上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方向,这个是很积极的。
中医:“康乾浩劫”而非“盛世”
记者:您昨天在电话中说中医放弃了自己的价值评估标准,这个进程大概是从清朝“康乾盛世”的时候开始的? 林中鹏:所谓“康乾盛世”要说几句话。一个就是我们今天中医出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国家现在很重视,我们历届的领导都很重视中医,建国以来哪一个领导不支持中医?都支持,投的钱很多,但是越多中医越扶不起来。新成立的一些中医院是用西方医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建立起来的),很难产生所谓的名医。因为你是用西方医学来评估,所以这个问题就非常难办。 为什么说我们现在中医界要反省,你到底要怎么做,难道你是要恢复到解放前吗?我们现在不行,你恢复到解放前,那个时候是不是中医还很好?也不好。恢复到什么?恢复到满清时代你满意吗?中医是不是就解决问题,实际上满清在中医学术上是一落千丈。 记者:那个时候是因为满清不信这个东西,他入主中原不信这个东西? 林:我们谈谈——因为这个本来跟学术没关系,但是跟学术的成因有关系,要稍微讲一下——刚才我们已经讲了,养生之道作为医学上的主流之一,从隋朝到明朝,历代的国家都有颁布,养生之道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隋开始,唐朝、宋朝,特别是宋朝,宋朝颁布的所有的经典都有养生方、导引术,甚至包括金元四大家,就是南宋、北宋以后,所谓的四大家留下的著作里面都谈到了养生的问题,都谈到了导引的问题,这说明什么?就是在金元那时候都没有改变,尽管是少数民族在统治,但是都没有改变。 到了明朝以后那是很清楚,在太医院是有导引科的,甚至他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 记者:这个导引科是什么? 林:导引是什么概念?刚才我们讲,就是在隋朝的时候把养生的概念……提出两个,一个养生方,一个叫导引法,这两个混在一起的,导引是什么概念?叫“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你看三个要素,领导的导,要让你的气变的非常和,你要心平气和,中国的语言……翻成英语怎么翻?没法翻,只能按照它的意思去翻,但是这个是养生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以“导气令和”,就是说养生的最重要的关键是让你心平气和。第二个“引体令柔”,就把你的身体关节都松开了,中国最早的医术现在我们保留的是公元前186年,吕后时代写的叫《引书》,吕后凤凰二年,这本书在荆州那个地方,就是湖北张家山247号汉墓里面发掘出来,一共是1236枚的竹简,其中《引书》部分是一百二十多枚,里面大量的导引法养生方,里面非常丰富,但是我们也很奇怪的是中国对它没有研究,最早对它有研究的是德国——张家山汉墓1984年就发掘出来了——在波恩大学里面,我参加了那个会,他们已经公布了他们对《引书》的研究结果,《引书》就是讲的养生的内容,养“性”的内容。 我们今天中医界里面一直就把刚才讲的巢元方在公元610年的《诸病源候论》这本书,213个导引法都视为是我们中医自己的,是我们医学的范围,但是这本书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人会用,只是从文字上面做一个解释,但是如何用,没有人进行研究。所以应该说我们对养生的研究现在基本失传,只有在食疗跟药膳上面做一点小文章而已,整个养生的概念已经去掉一大半,因为刚才开始我已经讲,老大(指“神”)……这幅图纵坐标是西医营养学的标准,横坐标是中医的标准……讲的就是说食疗当中的性、气、味……比如说肉都一样,什么驴肉、猪肉,如果你让一个营养学专家冒充成养生专家的话,那问题就很大了,你怎么解释牛奶跟羊奶之间什么关系?牛奶跟酸奶之间是什么关系?再一个,牛肉、羊肉跟猪肉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都是蛋白质。但是从中医角度上就(反而)分的非常细,所以不要以为是西医的标准定量做的很细,中医的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里面这种思维方式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有关系的。举一个例子,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人驾着一辆车去旅游,路中去问,我要到某某地方,人家告诉他你现在方向错了,然后旅游者怎么回答?不要紧,我这个马很结实,我这个车非常好,路人就告诉他你应该是北辕,你不应该是南辕,你方向错了,他又回答,不要紧,我这个经费多的很,旅费很充足。这里面说明了什么?定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把旅费、马匹的好坏、把车结实的程度就看成西医的量,所以西医的量如果定性不准确的话,西医的定量方法有可能会危害到最后的决策。中国很多成语里面都包含着这样的智慧。因此中医和西医的标准应该互参,而不是像现在用一种来代替另一种。所以你看牛奶的问题你说不清楚,豆的问题你也说不清楚。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关于豆的问题。黄豆是中性的,你吃多一点没关系,但是有一条,豆腐你可不能够使劲吃,为什么?豆腐磨完以后,豆腐好吃,但是豆腐是含凉的,在农村都知道,因为农村里面哪个地方买豆腐?只有家里做豆腐做一大锅让孩子吃,吃了以后孩子有的少不了,寒凉,胃疼、胃病就出来了,什么原因?做成豆腐的豆已经变成寒性。所以从西医的角度虽然都是植物蛋白,你变成更细了,把渣去掉了更集中提炼了,这个因子就出来了,蛋白质就多了,好啊,但是从中医的角度这个已经变成寒凉了。 今天我们来看,同样是黄豆,如果你把它发酵了变成豆豉,这个豆豉就是温性的。……还有我们今天食品的安全问题非常成问题,中国人吃不到真正的酱油。我这样说你可能说怎么没有,到处都是卖酱油的,你怎么说没有酱油呢?因为豆豉是经过发酵,是有活性的,现在我们所有的酱油都规定加添加剂,我们现在中国人一年吃的几万吨添加剂,没有人去管它,它为了防腐,但是你不知道,这里面生物活性,一防腐就防掉了,所以现在防腐防掉以后,我们现在肠胃的细菌很弱,我们人跟细菌们共生已经不知道几十万年了,这几十万年当中都共生在一起,现在你要加添加剂,要防腐,所以大家吃进去要杀这个细菌,好了,杀完以后现在在酸奶里面又增加所谓的益生细菌,一方面让你吃添加剂,一方面让你吃益生细菌,这些都使食品安全成了问题。所以今天为什么大家关心食品,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这些大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能够理解目前大家为什么对这个问题那么关注。 记者:刚才我看您讲了两个特别重要,一个是现在中医放弃了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还讲了一个就是我们对于养生的研究现在已经基本失传了,这两个有必然联系吗?是不是因为我们首先放弃了这个价值评估体系? 林:这两个是必然联系的,我现在讲一下它们是怎么回事。满清统治的时候。我现在为什么忌讳讲这个事,我们跟满族是兄弟民族了,不要谈了。 记者:民族团结……56个民族一家。 林:这个东西是非常错误、非常危险的观念,明年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了,当年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能够去说咱们以前都是兄弟,你杀了我的祖先,没关系,我们现在都是和平,是兄弟了。汉族和满族当然是兄弟,但是对满清统治者当时的行为你可不能够这么评价,否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个亵渎,毛主席、周总理在对日本友人谈话时也是这么评价日本人的,就是要把少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日本人民区别开来。 当时在康熙已经坐稳江山以后,曾经发出两道上谕,你们可以到档案馆去查的,第一道上谕说朕是不吃药的,朕的皇阿玛也是不吃药的,朕的太皇太后也是不吃药,当然这个药前面应该括弧加一个“中”字。他说这个话是可以理解的,从文化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什么?满族以前是信萨满教,有病就做做法,(满族)也有他(治病方面)的东西,但是他绝对不是中医。比如末代皇帝溥仪有一次偷吃水晶肘子,因为饿坏了,就是节食——满族有自己的习惯——偷吃了,因为一看自己从来没吃过,一把抓了就吃了,等到抢回来已经吃了一大半,最后怎么办?按照满族的规定要“蹲”,就是四个太监抓起他举起来把他摔下去,为什么?怕他囤食。这是他们的所谓的医疗方法,好不好我们不好评价,就是说这是他们的文化,所以他们不吃药。你要知道,他们是代表入主中原里三代的君王,第一代孝庄皇太后,第二代顺治,第三代康熙,都不信中医的。这条上谕是干什么?就是说你们以后不要提这件事,是教训他的臣工的,所以他就是这种态度,对医学就是这种态度。你看整个有清一代,我们的中医学基本上没有发展,但是还有个别的好东西出来,都是在民间层次,谁呢?吴鞠通、叶天士,都在满清初年,还有几位抗清的义士,像傅青主、像王清任,这都是在民间的,但是在御医里面、太医院里面没有,乏善可陈,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态度。 等到1822年,道光干脆——乾隆时代已经有太医院——跑到太医院去,从现在开始针灸取缔,这个是在太医院里面取缔,1822年,就是道光上台的第二年。 记者:那就是道光二年。 林:到这个时候满清统治者就把中医的整个体系肢解了,只留下所谓的中医……今天中医的教育基本上就是满清的思维方式。把中医,原来针灸是放成了另类。道光理由很简单,真龙天子的身上怎么能够让人家拿一个针往你身上捅呢?不是为君之道,做皇帝的是不可以让你这样,因此就把它(指针灸)消灭。几千年的文化到满清发生了大倒退,但是我们现在接受了,我们现在很多中医都不会针灸。针灸的命运是这样,“养生”的命运更是列入等外。在满清时代的所有医术,带有官方性质的医术全部把养生都排除在外,跟明以前大不一样。 因此,现在一个食疗(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爆发出对养生的热情?而且只是(对)养生的一小部分(爆发出)这种热情,千万不要认为是乱,这个说明什么?大家终于算明白过来,我们这一段时间以西方医学作为价值评估体系,对我们人体生命来说是有损害的,我们放弃我们的国宝作为一个标准是有损害的,所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不管这个现象的背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所谓的乱,我觉得这个都可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