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544|回复: 0

翻新“快时尚”能否得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仍将大行其道,而Esprit等老牌略显颓势。我们在为老牌扼腕叹息的同时,在网友的评论中发现,国人对于ZARA、H&M们这个快时尚品牌的态度从一开始的狂热变成了冷眼旁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其实,武汉专卖店装修设计国人想获得平价消费的“快感”从未消退,主要原因还在于国人对于“价格与品质”的需求凸显。但是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这只能表明一个问题,国人还想找到“价格与品质”都令人满意的品牌。这个问题又开始萦绕在国人的脑海里,还会诞生像ZARA、H&M们这样的公司吗?还有重要的一点,品质也要好。
  这么看来,中国是一个必须细心笼络的市场。虽然快时尚品牌让国人对服装的认识转变为“不再是天长地久,而是只在乎曾经拥有”,同时国人对于“价格与品质”的态度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挡一些品牌试图翻新“快时尚”的步伐。
  刚刚在沈阳亮丽登场的西班牙品牌GASALA在6月9日转战北京,打出“快速时尚和平价奢华”牌,要抢“鲜”中国市场的投入态势渐露端倪。从以往一些标榜快速时尚品牌的发展经历来看,武汉展柜设计
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快时尚品牌的经营模式似乎已经很难被翻新,它依靠平价才能流行开来,如今还要加上奢华,这似乎更像是背水一战。GASALA是不是“疯”了?是不是对自己太“狠”了?
  不,看看大部分目标消费群追逐潮流的需求,ZARA、H&M们对于一线城市的密集占领,销售旺季的争夺……你就知道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战场,大幕才刚刚拉开。
  首先要说的是,人们消费服装的心情越来越浮躁。因此,摆在GASALA面前的首要难题,不是别的,而是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心。GASALA能否顺利翻新“快时尚”?
  有一点非常明确,ZARA、H&M们的快速是牺牲了部分品质。这个问题从新浪网友的评论中就已经凸显出来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以很低的价格就可以拥有名设计师或者明星设计的衣服很值得,如果质量好那就更超值了。但从企业来看,快速时尚品牌的经营模式就是“快速、少量、多款”,人为造成缺货。
  同样是定位为快速时尚品牌,它们有何差异?GASALA会面临怎样的命运?GASALA在中国是否有一套新的营销战略?这些显然有待深一层的分析。
  就以ZARA为例 ,ZARA的目标是15天完成产品从设计、采购、生产到全球各地专卖店上架销售(国内服装企业一般补单都要超过30天),24时小内配送到欧洲大部分店,48小时到达美国,48-72小时到达中国和日本。这让ZARA年销售额过百亿欧元。
  事实上,在这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快时尚繁荣背后是整个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专卖店直销一体化的快速反应系统,这种快速而强大的商业链系统才是ZARA、H&M们赚“快”钱的真正支撑和保障。而GASALA快速赚“快”钱的本领如何?会不会盲目追求速度而不顾质量和风险?
  在GASALA的战略版图下,中国二三线城市是GASALA的目标城市,它要主动避开在一线城市与ZARA、H&M们的正面交锋。
  “第一,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独道的股东合作回报模式,与中国的知名企业深度合作,集中整合了从采购、设计、生产、物流到销售的各种资源。因为‘中国制造’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我们的目标是在10-15天实现新品上架,30天未售出产品撤柜,100%调换货,并考虑发展电子商务。第二,重点集中体现在价格上,199-599元是服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主流价格。GASALA品牌产品包括男装、女装、童装等,均以中国市场为起点渐次推行到其他地区。第三,作为西班牙品牌,GASALA所坚持的快买、快变、快流行策略,这一切都将在中国推行品牌的过程中得到体现。”GASALA大中华区总运营商上海格萨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大力用了一系列的排比来描述优势。
  这种类似于捆绑式的合作,似乎印证了不少业内人士对GASALA翻新“快时尚”的洞察:GASALA与ZARA、H&M们本质差别不大,只是推行的市场战略不同以及品质方面的追求不同。
  笔者认为,要想领军就是要率先垂范,就是使劲拉高水平,让其他品牌跟着自己走,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就看你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相关的主题文章:

  
   浴室玻璃门频繁自爆,旭晖专家教你如何预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6 06:52 , Processed in 0.0199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