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263|回复: 9

社稷:五谷为养之脾之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素问》云:五谷为养。
《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史记》云:民以食为天。

训诂:
养字小篆上为羊下为食,取羊吃草之意。
生字小篆上为牛,下为一;或云上为草,下为土。一为牛行地上,一为草生土中。
谷通榖,有生养、保养义(高亨 《老子正诂》卷上、《老子》河上公注)。谷神即藏于五谷种子中的可以留种再生的生生不息之气。

可见养生离不开土地和草种,而五谷就是五种颗粒饱满的草种。草种正是一切生命力的来源,没有了种子,也就没有了生命。

中国古代凡以五数类分之事物大多皆与五行相应,如五运、五常、五方、五色、五气、五味等。五谷为稻、黍、稷、麦、豆,自然也当外应五行,内合五脏。

五行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稻属金应肺,麦属木应肝,豆属水应肾,都没什么争议。分歧在于黍与稷,有以稷为黍为高粱者,这样稷与黍就混为一谈了。

古代社稷与江山并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可见社与稷相类。稷也就是粟,俗称小米,因其色正黄,又与土神并称,故五行属土,为众谷之神,合于脾胃。

最后剩下的黍就只能与心火相应了,高高在上红色喜阳的高粱不正是一团烈火之象吗?

谷神不死说的正是小米种子之中蕴藏的绵绵不绝的生气。得到了小米谷神的滋养,后天的脾胃就可以生气不竭,源源不断地补充先天,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了。

五行之中土居中央,斡旋四旁。在人为脾胃,如中轴带动肝心肺肾的升降,而轴心的转动力就来源于谷神的运化。脾胃之谷——粟,小米,也就是人身的社稷之本。

当年八路军根据黄土高原,能以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夺取天下,实际上正应了占据江山社稷之象,小米之生气与黄土高原之土气正是社稷的象征。而在淮海战役中立了第一功的总指挥的名字恰巧也叫粟裕,巧合之中似有天意。

《礼记》云: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小米最适合煮粥,米粒成形养阴,米汤化气养阳。因为生长在旱地,小米比水稻的大米蕴藏更多的阳气。所以,过去中国妇女在产后坐月子时,每天都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以恢复生产消耗的血气。这是国人祖传的生活经验,类似姜汤治感冒一样属于普遍的常识,可惜现在信奉的人已经不多了。

过去每家都有很多孩子,母乳往往都不够吃,而能代替母乳的就只有粥汤,喝粥汤长大的孩子往往筋骨硬实,能吃苦耐劳,这是禀赋了生生不息的种子的力量的表现。而现在的孩子,母乳不足通常以激素催大的牛奶或各种添加的奶粉代替,大多长成了虚大蓬松的形状,所谓的缺钙缺锌,不过是筋骨松弛肌肉懈怠的表现而已。看似高大上了,实际上是松垮散了,花钱买病,实在可悲!

过去的农民虽然大多很瘦,但都是精壮有力的汉子,大多都有二三百斤的力气,虽然有常年体力劳动的因素,但与高能量的饮食也应有很大关系。现代人静多动少,再加上吃被化肥农药除草剂催化污染,甚至转基因的不能再生的非种主粮,身体普遍比过去虚弱,且疾病丛生。再用化学药品对抗治疗,往往越治越重 。

《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云:“大毒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以毒药治病,虽能衰其大半,自损亦重。未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平和无毒之品养生,不攻邪而邪气自退,以正邪不两立,正气充实一分,邪气即退却一分也。

病生于失养,能养生气,则正气自足,邪不可干。如果每天早晨七八点钟能喝一碗天地自然所生的淳厚的小米粥,脾胃想生气不足恐怕都很难。当然,要不加化肥催化,不加农药除草剂污染的非转基因的传自上古的老种子,才能禀赋谷神不死的生气!

问题是,现在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小米呢?或者,天地间还有这样的种子存在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qoweer 发表于 2018-9-1 16:37
半夏北秫米汤,  北秫米是大黄米, 是不是也可以归到土气,也算小米一类

大黄米比较黏,湿性偏大,虽属土类,偏性较重,没有小米平和,故能入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乐 发表于 2018-8-31 18:13
真巧,我这两天也在思考五谷的五行属性问题,尤其是南方水稻一年两季的种植方法,是否早稻、晚稻有区别?今 ...


南方人习惯吃米,米的辛金之性与南方的丙火合化为水,可生精益智,故人体质偏于阴柔,多流动灵活,而缺乏稳重。而习惯吃小米和面的西北人气质就比较粗犷阳刚,偏于静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非得黄土高原上的才能禀赋厚重的土气。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北的小米粒比较大,差不多有高粱米大了。前些年孩子小时,专门从孩子姥姥家要得煮粥喝,每次都熬一个多小时。

本地超市有内蒙小米,米粒相比陕北小的多。知常家的压塌楼小米也是黄土高原上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1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巧,我这两天也在思考五谷的五行属性问题,尤其是南方水稻一年两季的种植方法,是否早稻、晚稻有区别?今天上午还在网上一番搜索,但还是有疑惑,心想或许先生有过更精辟的论述呢,于是就上论坛就看到了此贴。

话说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做成粥、饭,岂不是有偏凉性?但是现实是,我个人的感觉好像习惯了要吃米,若两天不吃米就会感觉不舒服。莫非是由于大米属金,而南方属火,火克金的大格局削弱了大米的凉性、也削弱了火的热性,而得到某种平衡,所以南方吃米才正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市场上小米倒是不少,价格不一,就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放心的小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夏北秫米汤,  北秫米是大黄米, 是不是也可以归到土气,也算小米一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 1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起床煮小米粥,看来我的努力方向是对的,小米我选简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喜欢做稻米粥,偶尔也会做点小米粥,看来要平均一下,南北中和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2-1 17:53 , Processed in 0.0353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