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8117|回复: 19

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詩詞歌賦)- 淨空法師、蔡禮旭老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3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詩詞歌賦)- 文三篇

1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为什么?文学里头有感情,容易走向邪思。

2 所以他规定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读什么东西?读经、读史,文艺方面东西一概不可以;读诗词歌赋是在二十岁之后,二十岁之前在德行上扎根。
经典是德行、是学问,史是见识,从这上扎根。这个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

3 中国传统教学的特色就是在家庭,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没有的。可以说这种教学在中国推行了五千年,到民国初年才疏忽,渐渐不重视了,在民国二十几年之后真的断掉了。

4 中国教育从什么时候教起?小孩出生,他眼睛张开他会看了,他会听了,从这时候教起。所以《弟子规》不是小孩做的,是大人做的,大人一举一动让小孩看,让小孩听,他慢慢就学会了。所以,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凭什么?凭家教

5 你看他眼睛张开,会看、会听,他也不懂事,他也不会说话,那个印象就已经印到他阿赖耶识里去了。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这个人的德行从根就扎稳了。

6 三岁之前扎稳了根,那个根坚固,就知道他到八十岁都不会变。接触这个社会他不会被染污,他的免疫力就是从小的时候给他种下去的。这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在外国其他民族上没有听说过的。

7 所以,中国教育的根是家教。七岁上学,上学是家教的延续。七岁才开始读书,读的都是经史没有说私塾里面开始的时候,就教儿童读这些诗词歌赋,决定没有。

8 诗词歌赋一定是在十五、六岁以上,他前面底子有了,才学这个东西。康熙要求的标准高,他规定子孙二十岁之后才可以学,这决定正确,为什么?不让你有邪思。



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


感謝: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93456

1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为什么?文学里头有感情,容易走向邪思。

2 所以他规定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读什么东西?读经、读史,文艺方面东西一概不可以;读诗词歌赋是在二十岁之后,二十岁之前在德行上扎根。
经典是德行、是学问,史是见识,从这上扎根。这个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

3 中国传统教学的特色就是在家庭,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没有的。可以说这种教学在中国推行了五千年,到民国初年才疏忽,渐渐不重视了,在民国二十几年之后真的断掉了。

4 中国教育从什么时候教起?小孩出生,他眼睛张开他会看了,他会听了,从这时候教起。所以《弟子规》不是小孩做的,是大人做的,大人一举一动让小孩看,让小孩听,他慢慢就学会了。所以,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凭什么?凭家教

5 你看他眼睛张开,会看、会听,他也不懂事,他也不会说话,那个印象就已经印到他阿赖耶识里去了。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这个人的德行从根就扎稳了。

6 三岁之前扎稳了根,那个根坚固,就知道他到八十岁都不会变。接触这个社会他不会被染污,他的免疫力就是从小的时候给他种下去的。这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在外国其他民族上没有听说过的。

7 所以,中国教育的根是家教。七岁上学,上学是家教的延续。七岁才开始读书,读的都是经史没有说私塾里面开始的时候,就教儿童读这些诗词歌赋,决定没有。

8 诗词歌赋一定是在十五、六岁以上,他前面底子有了,才学这个东西。康熙要求的标准高,他规定子孙二十岁之后才可以学,这决定正确,为什么?不让你有邪思。
  
-- 淨空法師

                                                                                                     
净空法师:贪诗词歌赋,障碍清净心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这是读书人的毛病、习气,这些东西会障碍清净心。为什么呢?它是激发感情的。诗词歌赋引发人的感情、喜怒哀乐,这就障了道。道是什么呢?是清净心,是如如不动。所以佛教诫初学守持八关斋戒,就清清楚楚教导我们,不可以唱歌、跳舞、看戏,这是绝对有碍道心的。诗词歌赋跟这个是一类的,所以不可以贪着,这是妨碍正法,要把它舍弃得干干净净。如果是没有学佛之前学的,在学佛之后拿它作为接引众生的工具,这个很好,未尝不可。以前没有学,现在出了家,再去拼命学,那就大错特错了。弘一大师的艺术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的,出家之后他用书画来接引大众,跟众生结文字缘结得很深,这个可以的。为什么呢?它已经不妨碍道心了。所以这情形我们一定要晓得。我们过去没有学,现在就不要再学了,一心一意去读经、念佛,这是我们的正事,这是正法

文章来源:净空法师《晚晴集讲记》

        





                                                                                                         
蔡礼旭老师:康熙皇帝为什么不让未满二十岁的皇子、皇孙读诗词?



感謝:http://www.xuefo.net/show1_32720.htm
                                                                                                                                                   

        
   
《唐诗》,我们比较不鼓励先背,因为诗里面有太多的情感。在康熙皇帝的著述里面,他二十岁以前的皇子、皇孙,不让他读诗词,为什么?人的理智不知道要几十年才建得很稳固,但是人的情感不用教都自己来。我也在课程里面讲过,自己没有谈过恋爱,唱情歌还可以让底下的人在那里掉眼泪,不用学就很会。所以明明就没什么苦,被那些歌曲一影响愈来愈苦,触动了很多那种情绪的部分,触动多了就容易感情用事。所以我们看看现代年轻人怎么样?
  以前看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直接把他们当地现在在唱的歌拿来听一听就知道。所谓「移风易俗,莫善於乐」,音乐可以移风易俗,音乐也可以败坏社会风气。所以现在的社会如何?请我们去看看排在前十名的歌曲是唱什么,那就知道了。为什么必须在小学的时候就教他们如何判断好的对象?因为上了初中以后,一大堆情歌一唱下去就没有理智,所以先打预防针。所以《唐诗》并不是在读古文的安排的前面。
  我们看《四库全书》,经、史、子、集,集是属於文学类,文学都是排在后面。最重要从哪里下手?经典。再来历史,因为历史是经典表演,所以我们才读《德育故事》。再来「子」,这个「子」是对经再进一步去发挥。因为经书都已经传了几千年,所以各个朝代的读书人都会在那个朝代再下他的注解。现在让你去看宋朝的注解,你看懂不懂?有点懂,可能又不会太懂;但是你假如看清朝的,可能就更亲切一点。
蔡礼旭老师 的弟子规问答汇集  蔡礼旭老师 主讲  (第一集)  2005/2/23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节录自细讲《弟子规》52-116-41)  档名:52-359-01



发表于 2010-6-1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诗经》可以读,“思无邪”?
发表于 2010-6-1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可不知道哪里查的史料。
乾隆10岁的时候,就把他爷爷写过的诗大部分都倒背如流。
这也是康熙特别欣赏乾隆的一个原因。

不知道上面那段话是不是净空法师说的。我觉得有点离谱
发表于 2010-6-1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些道理,我也是很容易收到诗词歌赋感染的人。
发表于 2010-6-1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庆锋老师把此文转贴至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有朋友回复,我代为转贴吧。

http://bbs.gsr.org.tw/cgi-bin/to ... eplynum=last#bottom
【周喻仁 】  发帖:

現在不象話的和尚們歪編的。

一從歷史上看

康熙蝗帝,是什麼人?牠懂得文化與教育?牠一生对中国文化和文明有巨大的毀滅作用。

二從理上講

在這些不象話的和尚們眼中,凡人性所具有的一切,特別是感性的自然生命與情感通通都是壞得不得了的惡劣的東西,必須得去掉。他們要求全人類都要跟著他們去學涅槃清淨。所以這些和尚們一慣就是反人性、反人類的。詩歌與文學從正面上講人性、感性、感情之美好,就這是他們要堅決反對的。莫要說詩歌與文學,就是孔子喝點酒、吃點肉、唱點歌,在他們和尚看來,也是大為不恥的,也是壞得不得了的邪思邪行。所以和尚們,可以休矣,自古以來,這個世界就不關和尚們的事。科學、教育、文明等,就讓和尚們走開吧。人類不需要他們,他們可以去涅槃了。祝他們成功。


據我所知,古人習字很大成份就是由詩歌與文學而來的。

吾國之文明,從來就是理性的,有我們偉大的禮教與詩教的傳統。自從佛教在五胡亂華時代大舉入侵以來,我們這個民族就變得有點不那麼理性了。和尚們現在無恥的想毀掉我們的文明?須知和尚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於華夏禮教之蔑視,他們現在又想把華夏之詩教去掉,這簡直令人不能接受。

和尚們根本就不懂得,感性本身不是惡。性情、情感亦不是惡,這些都是人性所涵有的不可少的豐富的內涵,讓人類毀棄這些,無異於不讓人活。


以上所論,表示我對現在的和尚很反感。當然, 我對佛教是了解的。並非一味否定,只是現在的這些和尚們太不象話了,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麼真正的佛教,他們只是愚昧無知的亂搞一通。


在網上打字,我一般都是直接而出,所論也是散亂的。。。

【赵升君】发帖:
不要矛盾:如果私塾小时候都不读诗词就可以清净的说法成立,为什么这些清净的读书人长大了写出这么多不清净的诗????


私塾就历史而言,以读经为主,但顺序各有不同,譬如曾国藩虽是清朝,四书权威已经确立,但他仍是从五经开始。诗词老师是会教一些的。所谓:三百千千,最后一个千就是千家诗。

《诗经》开首既是关雎,这是感情诗的祖师。就诗经而言,讲男女之爱的似乎当胜过《唐诗三百首》,《易经》上经之首是乾卦,下经之首是咸卦,既是讲男女。

王阳明也是倡导让孩子唱诗的。

就感情而言,不是早学或晚学诗词就可以斩断,佛家亦说:感情是俱生烦恼。岂不闻佛家女人和老虎的故事。

进一步:如果古代私塾小时候都不学诗词的说法成立,但读书人并没有因此断了感情,所以小时候不学诗也没办法清净。满清皇帝可都是三宫六院,据说顺治是为了董妃出家。

当然,我没有评论佛家的教理。
发表于 2010-6-1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讨论就不转贴了,太多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http://bbs.gsr.org.tw/cgi-bin/to ... eplynum=last#bottom
发表于 2010-6-1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转一些吧!希望大家踊跃讨论呀!

[這篇文章最後由美索在 2010/06/14 05:43pm 第 3 次編輯]

康熙不說了,他的孫子乾隆作出那麼多垃圾詩,還喜歡到江南去亂題字,在好好的古畫上亂蓋章,是令人無法容忍的。康熙的子孫的人品實在不敢恭維。可見與教育大有關係。
发表于 2010-6-1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篇文章最後由趙升君在 2010/06/14 05:40pm 第 2 次編輯]

请讲经的人尊重历史。

就历史而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改名《弟子规》。但《弟子规》流传是清朝后期的事情。那时候清朝已风烛残年无足可观了。

所以历朝的家教都不是学《弟子规》而来。

当然我不反对弟子规,但读书人要尊重历史。

就世道人心而言,历史上,梁武帝时期佛法大胜,但是天下大乱。残唐五代,禅宗是如日中天,但国家是破乱不堪。所以,佛教并不负责世道治乱兴衰,夸大其教义是佛之罪人。
发表于 2010-6-1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帝王教育子女, 是不希望他们有感情的. 我们不一样. 另外, 我也反感清朝的皇帝, 拿他们做例子有反效果.
发表于 2010-6-15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燕果 于 2010-6-14 22:53 发表
帝王教育子女, 是不希望他们有感情的. 我们不一样. 另外, 我也反感清朝的皇帝, 拿他们做例子有反效果.


帝王也是人,也有情感,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是有情感的人。
如果一个人无情无义,却凌驾于百姓之上,这时候百姓就遭殃了!国家就衰败了,帝王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康熙更懂这个道理。

所以康熙皇帝就没有这样事,不可能禁止20岁以前的子孙读诗词。在事实的教育中,康熙的子孙也都是自幼诗词歌赋全能。

拿一个自己杜撰的历史来说明自己的错误观点,是可恶的。

对历史文化缺乏基本了解(不要很多,只要基本)的人,去评论儒释道,也是可笑的。

如果这些话真的是净空法师所讲,那么我可以确定净空法师对儒家文化和对古代帝王,甚至中国历史是缺乏基本了解的。一个对历史没有概念的人,对传统文化也谈不上了解。从这里,我们就应该重新审视这个人,以及他所讲的法了。
发表于 2010-6-15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mamtfkx 于 2010-6-13 02:22 发表
再来「子」,这个「子」是对经再进一步去发挥。因为经书都已经传了几千年,所以各个朝代的读书人都会在那个朝代再下他的注解。现在让你去看宋朝的注解,你看懂不懂?有点懂,可能又不会太懂;但是你假如看清朝的,可能就更亲切一点。


如果真的是蔡老师所讲的话,就可见蔡礼旭真的是真的没看过四库全书总目。对经史子集的具体含义缺乏基本的了解,还乱讲。
佛不妄言,学佛的人,怎么能妄言呢?

经部,特制十三经。包括十三经的原文,也包括历代注释家的注释。所以,注释不是在子部里,而是在经部里。

子部包含什么呢?比如: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淮南子、兵法、佛学、数术、医药、艺术。都是子部里的。这些书,有先秦的著作,也有历代各个家的著作。所以子部并不是对经的解释和再发挥。甚至子部中的很多书是反对十三经的。比如:《墨子》。也有些是十三经里没有涉及到的,比如:相术、医药、艺术。

真希望他们能够对中国文化有些基本的概念和了解之后,再来宣讲文化的问题。
他们自己有很多问题,我们读他的书和讲座,更要自己去明辨,决不能偏听偏信。偏听偏信就是迷信。
自己去下点功夫,稍微了解一下,就不会上当了。
发表于 2010-6-15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升君回答: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可能孔子指的“小子”是有确定年限的人。
发表于 2010-6-1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山回答

如果老法师和蔡礼旭讲的诗歌是指唐诗宋词,我觉得是勉强可以接受的:最好别让孩子先读.
如果此诗歌也包含<<诗经>>的话,恐怕就讲不通了:我们决不能说孩子二十岁以后才能读<<诗经>>.
王阳明在<<训蒙大意>>中,极重视"歌诗",把它作为与考德\习礼\诵书并列的一大内容,每天都要进行.
马一浮认为诗最能感发一个人的仁心,"六艺之教,莫先于诗.于此感发兴起,乃可识仁."
发表于 2010-6-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普通人而已,拿帝皇的境界来要求普通人,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庸》:天命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并不是要求人只要理智不要感情,而是要发而中节。过度地强调理智而忽视感情最终只能导致变态的人格。
发表于 2010-6-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WUHU

经史也文学哦 有时也很Y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6 15:27 , Processed in 0.0227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