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434|回复: 20

如何认识中医中药(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涯论坛看到这篇文章,或许有人已经看过了,其中点评值得看,分享给大家!(太长了,建议大家打开网址看)

作者:sq63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03463.shtml
刚刚注册,就是因为看到有人在这里诋毁中医药,心中颇感悲哀,不得不说几句。
从开始学习中医至今有近三十年了,中间曾有过几年的冷落,但近五年来几乎是手不释卷地研读经典,却一直没能很好地理解中医。然而,越是深入地学习中医,越是感觉到中医理论的伟大与神奇。同时,令人遗憾与悲痛的是,真正的中医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正在把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抛弃,不只是中医,还有更多优秀的文化。其中的原因,我不说大家也是知道的。
     有许多概念,其实我们并没有认真地去分别清楚,比如:中医、西医、现代医学等等。我想,可能不同的网友会给出不同的定义。为了简明一点地讨论,我们不妨把讨论范围限定在两种医学理论之中,即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
     这里所谓的现代医学就是指我们现在医院所实行的那种医疗体系,说的白一点吧,人有病了,就去医院,挂号、检查、打针、吃药、做手术等等。支持这一套诊疗体系的,其实就是现代的医学理论。
   这是所谓的中医是指我们传统的那种靠大夫望闻问切做为检查手段,用按摩、针灸和汤药为治疗手段的那种医疗体系。
     现代医学理论起源于西方,所以我们叫他是西医。据我了解,西医最早可以说是经验医学,就是从生活中积累了一些除病的方法,十分简单原始,没有理论体系。后来,有人为了弄明白人为什么有病,就想着去解剖病人,瞧个究竟。于是,解剖学奠定了西医的理论基础,然后,化学工业成就了现代药学,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医学检查手段带来了方便。但现代医学理论却一直是在建立中,是进行时,至今没有完善。
     而中医则不同,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成就了完善完美的理论体系,中医并不是象有些人说的是一种经验医学,他绝不是来源于生活经验,而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经络——人类至今无法看到且难以理解的一种客观存在。现代科学证实经络的存在,也承认针灸的作用,却不知道经络是什么。
   中医理论的基础是我们华夏先祖朴素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很简单,就是说,我们既然能生于宇宙中,便具备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便应该遵从宇宙的规律。我们华夏先祖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才是我们民族最值得骄傲的财富。

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可以说是中医的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治疗学,而《神农本草经》则是中医的药物学。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则是相对比较近代一点的医学专著了,他与前两部相比还是有概念上的差别:前者是医学理论,后者则是临床应用。严格地说来,《伤寒论》并不包含在我前面所说的两千年前就已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中。但《伤寒杂病论》不仅保留了失传的古代方剂著作中的部分内容,还教给了我们许多具体的辩证与治疗法则。

  不知道有多少网友读过上述几部中医经典?如果你认真地读过,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神奇与伟大。在没有纸张的远古年代,祖先写成如此完美的作品并有幸留传至今,实在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就让我们回到那远古的年代,从那个原始的角度去领略一下我们先祖的智慧吧:
    黄帝经常坐在大殿,与歧伯 讨论医学。一般都是黄帝向歧伯请教一些人的生理与病理知识,还有诊疗方法。歧伯一一作答,令黄帝茅塞顿开,听到妙处,黄帝总会说,我要沐浴之后,将先生您说的这些知识,刻到玉版上,藏在金柜里,留给后世。

    黄帝从歧伯那里学到了医学知识,然后他也会去教导雷公。这一天,雷公问黄帝关于经络的知识。黄帝说:经络这东西太重要了,它能决定人的生死,能致病也能治疗人的疾病,不能不懂啊。

    我先从肺的经脉说起吧:肺的经脉是从人的胸腹中间那地方开始的,然后向下走,与大肠发生联络,之后又调头向上,经过胃的上口穿过膈,布于肺和气管,然后又横着走向腋下,沿着上臂前侧走到肘,再走到手腕,沿鱼际走到大拇指端。它还从手腕后面一点的地方,分出一支,沿着中指走到前端。
  这条经络若是不正常了,就会发生一些诸如咳嗽,肺部胀满,哮喘等疾病。根据情况你只要针刺这条经络上的一些点,就可以消除上述的疾病。

    现代技术证实了黄帝所说的这条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也证实了黄帝所说的治疗效果。可我们的问题是,那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发现这条经络的呢?
现代医学至今弄不懂这些经络,解剖,也找不到这些经络通道。因为经络既不是神经系,也是不淋巴系,它又象是血脉,却又不同于血管,但多种方法都能够证实这些经络线的走向与黄帝描述的完全一样。现在世界上有许多西方国家也承认中医针灸的疗效,准许针灸师从业,并且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针灸,研究经络。而我们,做为黄帝的后代,更是绝对不可以将如此珍贵的东西抛弃的。

    我要强调的是,我说的完美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是指《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我们构建的,而并不包括此后任何的中医理论,并且不包括伟大的《伤寒杂病论》。至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类的医药作品,虽然很了不起,但那完全是后人的理解。
    如果有网友是在研究了中医经典之后,发现了中医理论的荒谬,并从临床上否定了经络的存在,那我一定尊其为师。如果在没有认真地研究中医经典理论,而只是将目前的流行中医当做我们先祖的智慧,那就错了。
    前面说过,真正的中医离我们已越来越远,这也难怪许多人会否定中医了。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弄混了概念,错把郎中与黄帝混为一谈了。

    说白一点,汉代张仲景,以一部《伤寒杂病论》传世,被人称为医圣。但他也只是在伟大的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的中医大夫。而我们今天的中医从业人员已经是难望其项背了,想想看,我们已经偏离中医有多远了。
  医者水平分为神、圣、工、巧。工中又分上工、中工、下工,张仲景算是上工或者是圣了,那我们很多人连下工连巧都算不上,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呢?
传说有这样一种事情,我们的古人曾发现了许多先进的东西,但他们知道,这种东西一旦流传开来,将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破坏,于是,他们将那些伟大的发明付之一炬。

      要理解中医,对于现代人是有困难的。因为现代人热衷于发展,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能力,这是以自身享受为动力的。而中医理论产生并完善的年代,人类还比较纯朴。但与上古相比较,用黄帝的话说,也已经堕落了许多了。
    所以,如果你热衷于高楼大厦、飞速的机器、大规模杀伤武器、资本巨大的敛财能力,那么,你将很难接受中医理论。
    如果你学习了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但却并不具备科学思想,反倒是迷信科学;如果你接受了许多年的左的教育,几乎变成了政治人,那都同样难以理解中医。本人不建议你继续读贴。
在这里讨论一下中医药,我真心地希望能有人从中受益,是从中医药中受益。少花点冤枉钱,少一些病痛,多一份快乐。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中说过:当今在世的人们啊,就是不肯留意学一些医药知识。学些医药知识,一则可以用之治疗父母和亲人的疾病,二则可以救助那些贫贱百姓,三则可以保养自身,以延年益寿。而人们只知道煞费苦心争权夺势,贪图名利。这真是抢了芝麻丢了西瓜,名利是末,健康是本,没有了本,你要末干吗呢?
  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有了病,这才感觉到事情严重了,害怕了。然后就低三下四地去求神拜佛,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财,托门求人地把钱财和生命一同交付那些庸医们,任其摆弄。悲哀啊!

    如上张仲景所说的现象,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们崇尚现代医学,却不知道现医学早已堕落。当今世界,资本控制了整个社会,无处不充斥着钱的味道。自古,有谁听说医生和老师发了财?而今天,医生和老师是两个收入颇丰的职业。
  你若去医院瞧病,医生为了判断你的病因,会为你开出一大堆检查单,你的钱大都先花在这里了。这些检查手段,则不过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实这些科技成果它并不只属于西医,很多的治疗设备也可以用于中医。若是我们抽掉了这些科技设备,那么现代医学体系则立刻变得空洞无物了。

  而中医,在不使用那些科技设备的时候,也是完全可以自成体系,完成诊断与治疗的。可惜,这样做就没钱赚了。如此,中医能不没落吗?
  有时候我在想,用现代的3D技术去描绘黄帝所说的经络走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有了那样一个模型,学习经络该有多么直观清晰。可惜,人们会花精力去做精彩的网络游戏,却不肯做一个3D的经络模型。
那么,中医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医学呢?
    我想试图用大白话来描述一下我所理解的中医,水平有限,大家讨论。

    一、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理论并不神秘,就象我们说的矛盾差不多,是指事物的两种状态。古人将纷繁杂乱的自然事物,概括为两大类,这是很科学的分类方法。比如:白天为阳,晚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阳有阳的规律,阴有阴的规律。阳的东西偏于动,阴的东西偏于静。阳偏热,阴偏寒。阳向上,阴向下。等等。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去分类,古人又把事物分为五类,叫做五行,用水木金火土来表达。这五种性质的物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又用相生与相克来表示。
  这没什么迷信的,请注意不要将后来运用阴阳五行分类法去算命的那些东西跟阴阳五行理论等同起来。

[ 本帖最后由 爱子心切 于 2010-5-5 11: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水这种物质很润,它有向下走的特性,所以中医说水性润下。火呢,则叫火性炎上,是有热的性质,有向上的趋势。金呢,坚硬,质量较重;木呢则有生发生长的性质,有曲有直。土呢,性情敦厚,能包容很多。在地球这个我们生存的环境中,金木水火大都包在土中。这还是一种归类方法,请再次注意。
    在此基础上,很多东西都可以根据上述这五种物质的特性规律进行分类:声音分为五类,1、2、3、5、6。如,颜色分为五类,红、黄、黑、白、青。
    再分到人体:心、肝、脾、肺、肾。古人称这几个器官是五脏。这是重要的脏器。古人并没有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去研究人体,因为当时也没有那个条件。但古人却知道这五个器官很重要,这和经络的发现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不理解。和脏相对的是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古人认为,五脏具有收藏的性质,所以过去的脏字就是藏字或者月旁加个藏字,而腑具有仓库一样的性质。
    用五行分类方法,心与火同,肾与水同,肺与金同,肝与木同,脾与土同。
  五色中,红与火同,黑与水同,白与金同,青与木同,黄与土同。联系起来,则心与红属火,肾与黑属水,类推。于是,中医的望诊中,便通过看五官部位的一些异常颜色来推测五脏的病变,比如,面有黑色,便是肾的异常,面有红色是心的异常,面有白色则是肺的异常等等。这是简单的说,其实还有很多相互的关联,包括了经络的关联,十分详细。但用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思维逻辑,很容易说这是不科学的。
    二、脏腑的功能与经络
中医的脏腑分类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略有些区别,这个我们一定要大大地注意了,不然会钻牛角尖的。
  中医的五脏,心肝脾肺肾,既是指某个脏器,同时也包括了一些相关的功能,不能认为就是那个解剖意义上的心肝脾肺肾。比如说,中医的心,既主管血脉还主管神明,就是说既有现代所说的心脏的部分,还有现代大脑的部分。再如脾,现代医学中的脾,其实是淋巴系统中的一个最大的淋巴结,而中医的脾,则包括了整个淋巴系统,甚至还有现代的胰腺等。这是比较专业的东西,我们尽量不去深入讨论。
  反正五脏主管了我们身体的最重要的功能:心主血、肝主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肾主骨。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喜、肺悲、肝怒、肾恐、脾思。等等。我们常说魂飞魄散、神魂颠倒、意志不坚,而这些其实都是来源于中医的。
  正因为五脏很重要,所以人体对五脏被保护得也相对较好,如果人有病,一般是先病经络,再病腑,而后才病脏。但一旦脏病,就难治了。在了解中医的情况下,当病在经络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就好了,病在腑的时候,针灸一下或是吃点汤药,也就好了。而病在脏,黄帝和歧伯说,那就是半死半生了。
  你看现代人,常发生一些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等的病,那大都是病到五脏了。而这些病其实在之前是有征兆的,只是由于人们不重视,没能在病经络和病腑的时候及早治疗,才一步步发展成了大病。
  中医一直是强调人们要注意养生,注意小病及时治疗,不要等到大病的时候,再治疗就晚了。现代医学也是同意这种观点的。张仲景的书中甚至说,晚上有了病,要马上吃药,不要等到天亮。养生和预防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
前面网友问过,为什么人见到美食会淌口水,我用中医解释一下先:
  口水也叫涎。在中医里,按五液分类是脾所管的,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脾脏与胃腑是一对,主管运化,就是相当于消化食物,产生并输送营养的。胃主消化,脾则运输。想不想吃取决于脾,能不能吃取决于胃。脾不振则虽然饿但没有食欲,因为你消化了我送不出去,那我脾就告诉胃,你别消化了。胃不好则想吃却吃不多,脾想运送营养,胃说,我干不动。这是大概。
  在正常情况下,人饿了才会见到美食淌口水的,那就是脾气至。脾气至就是脾的功能调动起来了,所以他所主管的涎,也随着就多了。口里装不下,就会淌出来。
  有两种情况会淌出来,一种是脾对涎的管理能力正常,但涎出来的数量太多,则会淌出来。另一种情况是,涎出来的数量正常,但脾的管理能力不够,口水也会流出来。比如我们常会见有的小孩子总淌着口水,中医见了会说,这个小子脾虚。就是这个道理.
三、致病的因素
  中医认为,致病的因素有这么几大类:
  第一类,自然界的一些气候因素:风、寒、湿、燥、署、火(热)。这里必须要说一下正常气候和不正常气候,不正常的气候多会令人生病,而正常气候则不容易让人生病。正常气候就是春天是由寒渐暖、夏天由暖变热、秋天由热转凉、冬天则由凉转冷。冬天该冷反热,我们叫暖冬,那是不正常的,人就容易生病。春天该暖了,可天气还是很冷,那也不正常了。中医说该至而未至,就是该来的还没来。还有不该来的来了,都是不正常。不正常有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
  这些不正常的气候会让人容易生病,但能否生病,还取决于个体的身体状况,现在叫免疫力,中医叫正气。外界不正常的气候,中医称为邪气,正邪对比,邪胜则人病。
  第二类,情绪:
  过喜会伤害心,过怒会伤害肝,过悲会伤肺,过于思虑会伤脾,过于恐惧会伤肾。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喜伤心的例子,思念或思虑太多,不爱吃饭,就是思伤脾的例子。总爱生气的人,肝功能爱出毛病,大家都能找到例子。受了惊吓有人会尿裤子,那是因为恐伤肾,肾控制膀胱的能力不足了。这些都是过度的例子,如果不那么过度,但天长日久,慢慢地损伤,最终会导致五脏发生病变。这也是大概,由于五脏之间还有相互作用,所以病因病情会比这复杂得多。那是专业问题,不做过深入的讨论。
  第三类,饮食劳作与外伤:跌打损伤、虫蛇咬伤、酒色、劳累这些因素同样会伤及经络脏腑。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四、防病与治病
  在我们了解了人体以及致病的因素之后,那么自然而然地,我们首先应该躲避那些致病因素,这就是中医理论中关于养生与预防的部分,这是中医的重要内容。有许多工作人在讲这方面的知识,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做到。
    做不到养生,再加上情绪和外伤之类的因素的作用,人就有病了,那么如何治疗呢?中医有一整的方案,我们叫做理法方药。
  理,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些,生理学病理学的东西;
  法,就是治疗的法则。什么法则呢?就是纠正偏差,恢复平衡。人体也分阴阳的,前面说的脏及以其经络就是阴,腑以及其经络就是阳。中医说的气是阳,血是阴。致病因素中,风属阳,寒属阴。火属阳,湿属阴。如果气受了病,那就叫阳受病,如果血受了病那就叫阴受邪。腑受病,是阳病,脏受病是阴病。如果受了风邪,就是阳邪,如果受了湿,就叫中了阴邪。邪是不正之气的意思,不要和迷信的东西混了。人体中的阴阳原本是平衡的,受了邪以后就不平衡了,那么我们根据不平衡的状态和程度,给予调整,使之恢复平衡,人就不病了。具体法则如,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平为期等等。
  方,就是组方,用药也好,用针也好,都要拿出个方案来,这就是方。
  药,中医把药物也分了类,分类主要是按味道来分的,苦、酸、甘、辛、咸五种味道,也分属五脏。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同一种味道又按寒热的特性再分,分为寒、凉、温、热。这样一分,使用起来就很方便了,如果受了热邪,那我们就用寒凉药物,反之,则用温热药物去调整平衡。而五味归属五脏,你就可以针对五脏的虚实进行补与泻。大概如此。
前面说过,《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体系中的药物学专著。传说是神农所作,我宁愿相信。这本书里所记载的药至今还是中医治病的主要药物,有人说,这些药物的功用是劳动人民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来的,我不信。我相信它和经络一样,是由特殊的方法发现的。
  在这个论坛有人诋毁中药,说中药是按五行学说推出来的。我相信他对中药很无知。如果你读了《本经》,你会发现,他绝对不是推演出来的。比如说,中药认为,水蛭可以活血,大家起初都容易理解,然后又会有人先是理解而后反对。开始理解是因为水蛭是吸血的东西,为了不让被吸血的生物血凝,水蛭要产生一种破坏凝血的物质,那么说它活血当然可以理解了。然而,转念一想,那水蛭入药的时候都已经死了,再经过煎煮,什么抗凝血的物质也被破坏掉了,所以又会反对。事实上,水蛭的确是中药中的一种极具活血能力的药。
  吸血的虻虫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说是推演来的,似乎有情可原。那么,桃仁呢?以我们的常识,如何理解桃仁活血呢?外观差不多的杏仁却不能活血,而是主治咳喘。让我们读一下《本经》原文吧:
  桃核仁味苦平主瘀血血闭(徵)瘕。杏核仁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
  
  传说神农尝百草,有传说神农的肚子是透明的,他为百姓尝药并写下了《本草经》。我想,传说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也许神农氏真的具有特殊的能力,他亲试草药,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药物学专著。
  
  我不否认,后来的药物学,越来越偏离了《本经》,许多药物的确是经验得来或是推演而来,确有疗效,但由于对这些药物的理解不够准确,以致于是有效有不效。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

但如何处方治疗,则要寻一好中医,四诊合参,然后处以汤剂,辅以按摩或针灸等。说到这里,顺便讲一味草药,我想网友曾经或今后的处方中必然少不了它——术。
  《神农本草经》称为术,现在有白术与苍术之分。《伤寒杂病论》中用白术的方子非常多,且大都是以神农本草经为药理依据的。
  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我们再看看现代中药学的白术:白术分类为补虚药中的补气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如果我们只学现代中药学,那么一旦我们认定某人气虚脾虚,想必一定会用白术,当然也是要有湿证为主了。但在张仲景的方子中,正虚一般是用人参和甘草,因为这两味药是甘味的,中医认为,甘味属脾,所以用之补脾土。脾土乃后天之本,在伤寒论中处处都考虑顾护人的脾胃之气,也就是人的正气。中医常常提到胃气,也是正气,如脉要有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白术味苦则入心,如其止汗功能是因为汗为心之液,心为少阴,肾也是少阴,故白术与心肾的关系更大。伤寒论中多处用白术也是以去湿为主,但与现代中药学的药理有很大的区别。
  中药学经演变至今已是面目全非。
  
  这里有两个张仲景用白术的著名的方子:
  理中丸(汤):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例)寒病,腹满肠鸣,食不化,飧泄,甚则足痿不收,脉迟而涩,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汤主之。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
  肾著汤:甘草(炙)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例)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月国)痛,肾著汤主之。
说到方剂了,从上面两个方子看,每张方子只有四味药,很简洁。伤寒论中的方剂一般都只有七味药以下,最少的只有一味药,很多只有两味药,但其用药非常有针对性和兼顾性。现在的中医大夫开的方子,一般都要十几味,多则几十味。为什么呢?
  我想,我们现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得不够准确,而对中药药理的理解又有误,所以很难开出小方,难以做到药精而力专而效宏。结果是药多也不见效,害得病人花了钱受罪。而张仲景的方子被中国人用了两千年,事实证明,只要你主证切合,确实能做到“效如桴鼓”,中医叫做“一剂知,二剂愈”,甚至是“覆杯而愈”。当然了,如果你已是慢性病,就是中医认为病入五脏,有积有聚有结了,那就要用丸药图缓,也就是中医里常用的“消法”,比如桂枝茯苓丸,在如今用于治疗某些症型的妇科子宫肌瘤,非常有效。(强调: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去应用,而绝不能是把中药直接去对应现代医学体系中的病名和病型
前面说到过“正邪虚实”,这是中医辩症的重点,不可以一带而过,我们再讨论一下:
  假设我们将人的体质的正常水平(平均值)也就我们说的正气水平定为“10”,邪气的强弱水平用“十”来表示,此时,正邪相当,相安无事。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体正气不足了,变为8了,而邪气(如低温或者说在低温下生存着的细菌等)水平不变,那么人就容易感受外部邪气,如感冒发烧,流涕咳嗽等。
  如果人体正气水平未变化,但由于气候反常(前面说的五运六气即是),外部邪气水平增至十二,那么,正气为10的人可能也要感冒了。
  降低人体正气水平的因素很多,如生气,上火,思虑,伤食、劳累、纵欲等等,这些因素不仅降低人的正气水平,而且还可以产生内邪,如生气导致肝气横逆或郁结,逆而伤血,结而化热等,伤血可以导致内出血即中医所说的肝不藏血,血若不归经,则瘀阻经络。若化热则会热伤络脉,内生痈疡。肝气本该顺行,若横逆,轻则冲击胃的经络,人就吃不下饭或者胃痛,这很常见。
  中医中常用:平、太过、不及来表示三种状态。我们需要平,如果太过,则要去除,如果不及,则要补上。去除和补上达到平的状态,就是“以平为期”。中药处方就是在正确了解了人体的太过或不及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去去除或补上,使之恢复平的状态。这样说来,用药是不可以大意的,如果用错了,那就是毒,用对了才是药。谁说中药没有副作用呢?中药如此,那西药呢?天然药物如此,那合成药物呢?想想看,是不是挺可怕的?
  然而,我们祖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三类,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药性情平和,接近食物,所以可以长久地吃,而中品就算是我们理解的“药”了,不可以常服,下品就更是不可滥用了。
  对于用药,黄帝内经还有强调:
  黄帝问歧伯: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用无毒的药去治病,也就是去其九成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靠人体的正气来消除,靠比无毒的上品药还平和的食物来养护。为什么呢?因为,怕用过了,伤了人体的正气。你看,中医是何时等的严谨?如果我们不学习这些东西而仅凭那一点现代教育来的观念对中医妄加指责,那也太不公允了吧!
<神农本草经>中有些现代人认为有毒如铅汞之类的药物被列为了上品,于是有人便以此为例加以指责,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就算是错误,你也要明白,这部奇书的原稿早就不见,传抄千年,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是要从中去寻找也许是还没有文字的年代我们祖先发现的东西,它们有幸通过这部书传留了下来。而不是去挑剔,去批判,因为,我们还没有资格。
  西方人曾有批评过《伤寒论》,因为这部书中有“胃中有燥屎五六枚”的句子,于是西方人就笑话我们说,你看,中国人多有意思,胃里怎么会有燥屎呢?他们不知道,张仲景说的胃,是源于六经的,胃是足阳明经,大肠是手阳明经,二经都是阳明,阳明病就是说大肠和胃的病,这里的胃指的是大肠,大肠和胃被张仲景称为“胃家”,“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就是说,阳明病的要点是什么呢?胃系统邪实也,燥实也,胃和大肠有热并因此缺水啦,如果热在经络,那你吃点白虎汤吧,如果热在胃呢,你吃点调胃承气汤吧,如果大肠干燥了,你吃点小承气汤吧,如果燥的太厉害,那你吃大承气汤吧。但是,大承气汤太猛了,要小心用啊,如果你弄不明白,那就先给他吃一点调胃承气汤,看他吃了以后肠子里面有没有气,有气才可以吃大承气汤,没有气千万不可以用大承气啊。
  这些,外国人当然不懂啦。好在他不懂,不然,岂不要来抢?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再贴下去占用网络资源,建议大家看原帖

  中医除邪,原则上是因势利导,常用汗吐下法:邪在表,汗解之,邪在胃,吐法,邪在大肠,下法。另有更细致的八法,如清法,消法,补法,和法,还有温法和上面三法。
  迷路的猴子,你应先找大夫辩明寒邪与湿邪哪个为重?邪是经络肌腠还是已伤及肾府?正气是否因久病而已虚?然后才可以对证处方。
  在这里只是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路,大家可以讨论。
  如果寒湿之邪尚在经络肌肉,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做底方,以汗法为主。如果寒湿之邪已深入少阴,则可加细辛。如果肾气已虚,则需加炮附子。如果湿邪重,则加白术、茯苓。如果寒邪郁闭,令汗不得出,则可加酌加麻黄。
  上面的桂枝汤和麻黄,算是汗法了,附子细辛白术可属温法,附子茯苓还可算补法。若有其它虚的症状,当然可以适当加参,另外,桂枝汤中的大枣,甘草均有补虚作用,大枣在本草经中有助十二经之用,这也是为什么张仲景的方子里大枣要用十二枚的原因了。
  桂枝汤方现在用药量如下:
  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生姜10g大枣4枚。
  桂枝汤并身并没有明显的发汗作用,必须在服药后喝一点热稀粥并盖被子发汗,而且发汗也有要求,不能大汗,只能是全身潮润微似有汗。桂枝汤被称为天一第一方,药味平和,口感也不错,功能是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即调和营卫,使之同步。以桂枝汤为底方的方子特别多,很多时候,挺痛苦的病,只用桂枝汤系列就非常有效。记得好象是武汉健民有一款“龙牡壮骨冲剂”作为补钙药的,其实就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虚汗遗精早泄很有效。
  假设上述辩证成立的话,可以将桂枝,白芍,甘草,附子,细辛,白术、茯苓、桑寄生,杜仲等药制为蜜丸或散剂,坚持服一阵子,服时用姜枣水送。这是本人治病的思路。用桂枝汤全方为君,调和不同步的营卫之气,并有健运脾气之功用,附子细辛白术茯苓共为臣,温散寒湿之邪。桑寄生和杜仲主腰痛,可补益精气即肾经之气而为佐使。随证可加减一些药味,如无汗加麻黄可发汗解表,杏仁可下肺气,调节大便不至于过于干燥。加蜜可以补不足,调和百药。如果因久病而有郁热,则可加清热药等等。就如张仲景所说的“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注意,请让大夫四诊后处方,此处仅是提出一种思路供讨论。)
上节说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虚汗遗精早泄有效,但绝不是说这个方子有性药的作用。张仲景的原文是这样说的:在论述虚劳病的前提下,“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用现代分析法,会测出龙骨与牡蛎中含有许多钙质,补充人体钙质,也会改善许多相应的病况,这是现代医学的思路。而中医不同,中医认为龙骨和牡蛎一个味甘一个味咸,二者是不一样的,其作用机理也不同,虽然我们常见到二者配伍在一起,但各有各的作用,同中有异,中医称相须为用。
  龙骨为龙(恐龙之类)的骨化石,有镇摄邪气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心神。而牡蛎,牡即是雄性的意思,是阳的意思,可以补充肾的阳气,以抵消心气对肾气的干扰。那么失精与梦交的病机是心神在邪气的作用下失去了约束,睡梦中去干扰肾气,扰动肾气。所以要用龙骨镇心气,牡蛎强肾气。这种情况下,营卫也有不同步,脾气也有不足,所以还要用桂枝汤去调和营卫,补益脾气。
  中医正是用这种理论去分析病证,并用同样的理论去选用药物并组合方剂,而用现代理论去应用中药方剂,就不合适了。
  这个方剂所治的虚汗症,其病机是营卫不和,但究其再深层的原因,为什么营卫不和?则主要是因为心神浮越,相对地造成了营气弱卫气强的结果。如果是是受了风邪,同样是汗出,则只用桂枝汤就够了,不必加龙骨和牡蛎。中医理论很深奥,我们需要认真去学习,在能够继承的前提下再去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盲目地“创新”,所谓中西医结合,那更是荒谬。我认为,应该将现代技术引入到中医中去,而不存在与西医结合的问题,因为,西医根本不可以与中医相提并论,就好比,中医是爷,西医是曾孙曾曾孙,或者中医是师而西医是徒。
上节说,中医是师,西医是徒,一定会有人反对。那让我们来看看,中医都发现了些什么,而西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去验证中医吧:
  首先,中医的理论是建立在经络基础之上的,中医发现了经络,而西则不知道经络为何物,直到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找不到经络。这个差别我们说过几千遍了,可许多人就是绕不过这个弯来。
  那我们举几个小例子:西医发明了疫苗,疫苗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这是功劳,但其中的原理则很简单,疫苗是灭活或弱化后的病毒,实际上就是降低了能力的邪气,这种邪气的强度人体可以承受,不至于致命,然后的正气就可以抵抗,这个原理大家都可以理解,属于常识,而不论中西医。
  但其中有个问题不知道西医如何解释,弱化了病毒且可以算病毒,那么灭活了病毒还是病毒吗?不是病毒了,那它靠什么侵害人体呢?用中医的气,则可以解释,中医认为气可以被改变,比如中药之气(味),经过炮制,就是改变药物的气。中医还认为,气可以存在于生命之外,比如前面讲的水蛭活血,中医不知道水蛭素,但知道其气。比如龙骨,龙虽死其威摄之气仍在。比如牡蛎,牡蛎已死,其壳体仍有牡阳之气,如果说钙,那蛤蜊、猪骨、石灰都含钙,但中医药理论中,这些东西各有用途,但绝对不是只钙的问题。小儿易惊,可以补钙,小儿发稀少,可以补钙加维生素加太阳晒,夜晚腿抽筋,可以被钙。这些西医发明的治疗方法,都是建立在钙质如何作用于人体的某某处,然后改变某某项的基础之上,但这都不是中医理论,而中医理论却对此可以作出极佳的解释。
  西医发现了干细胞,干细胞可以化生其它人体所需细胞。这是多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啊。可是对于中医来说,那不过就是人的真元之气罢了。你看,西医发现,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之中,脐血之中,这在中医看来没什么可奇怪的,真元之气先天之气就是通过脐进入胎儿的,也藏于髓海。西医只是在验证中医。
  再说点稍专业的吧:中医说咸多伤血,因为咸为肾味,为五行水。血为心所主,为五行火。水多伤火,即伤心血。西医则发现,咸味的盐中是氯化钠成份,氯化钠溶于水中则变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好,我们现在问个问题,就是按有些人说的那种微观模式的思路来问一下,咸味是氯离子的作用还是钠离子的作用?肯定二者都不是。因为,如果是钠的作用,那碱类为什么不咸?如果是氯离子的作用,那盐酸为什么不咸?那么是氯化钠的作用吗?可二者已经分开。我们按这种思路去研究医学其实没什么必要,你做化工还可以。
  继续,现代医学发现,钠离子进入血液中,会与血中的水分子结合,我记得好象是一个钠离子可以结合五个水分子,并带着它们渗出血管。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西医也没弄懂,于是就给个名字,称这种现象为“钠泵机制”。于是,西医很多给药治疗的方法都从类似这种“某某机制”来的,一种方法对这种机制有好处而对另一种机制有坏处,于是就再加一种药,西医一直是在做这种试验,其实我们现代人大都是现代医学的试验品,而中医不是,再次强调,中医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试验医学,虽然有许多后来的药物来源于经验,但中医药整体理论和方法却不是用人体试验出来的,而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在发现了经络之后,用中国人的哲学方法总结出来。这个理论早已成熟且十分完美,我们应该为之自豪且多加珍惜,而不能够再糊涂下去了。
前面我也说过,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只发展了烟花炮竹,而西方人却造出了枪炮,再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既然我说了,当然我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我们的不同,在于我知道历史后面的东西,你不知道,我知道人类未来的局面,而你不知道。这就是脑残和不脑残的区别。
  中国人发明了阴阳,是用来分类事物的,如果你认为计算机是因为阴阳(或者1,0。或者通、断。反正都是阴阳大法。)而发明的,那么就可以说,这种分类方法是正确的,是先进的。如果不正确,那就不可能用它来“发明计算机”了。
  至于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不发展枪炮,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中国早就有火枪和火箭还有火炮,只是不善于应用于战争杀戮而已。同样是在黄帝内经的那个年代,孙武的《孙子兵法》对战争就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兵是凶器,不到万不得已是可以用的,尽管他的书中讲的就是兵法,但这些兵法有一个前提,就是反对战争。
  介绍并推荐《孙子兵法》给这位网友读一读,这也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圣贤书之一,他书中说,你靠兵力打败了别人那不是什么高明的事情,当然了,你被人打败了,更没什么意思,高明的,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奥,请这位SB网友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读几年祖先的圣贤书以后再出来参与讨论。
我读某中医教授的《金匮要略方论讲稿》时就发现有这样的问题,在金匮要略第十七有一条文:“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到底是小便利者死还是小便不利者死?至今小便利与不利尚无定论,生死之征竟模糊如此,能不感到悲哀吗。这且不论。
  再看教授讲解:额上汗出为虚阳之越,为阳虚;湿家小便当不利而反利,这说明阴液伤了,如此阴阳两伤故曰死。
  ——这样的解释我怎么也看不懂:他说的是因为小便不该利而利,因此伤了阴液。在这里,小便利是因,伤阴液是果。但小便为何利?不得而知。小便利根本不算死证,这是以因为果,以果为因,看来教授也是糊涂的。
  
  我的解释是:如果说小便利(或不利)者死,则小便利(或不利)应为果,其因则是肾气绝而不固(或阴液伤),故曰死。
  此条应该是湿家下之不得法,则湿不去而徒伤津液,阴大伤而阳亦去。但这不能因此而断为死证。
  额上汗出微喘,这应该是肾精不足之证,肾不足则心气无所依附而上越,故为额上汗出;肾不纳肺气,故微喘。若小便利,则为肾气已不能藏不能固了,下利不止也是肾气不能关门的原因,故曰死。这里的重点只能是肾气竭,不然不能是死证。这是我的体会。
  现在解伤寒的书中,这种情况很多,初学的时候遇上这种书,不迷惑才怪。现推荐网友几部书吧,免得也走我那样的弯路。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内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本草疏证》(此书最近才有出版)。
  刘渡舟的书中有很多病例,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讲解也通俗易懂。
  范中林的医案不多,但书中整个转载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别有用意的,因为现在市面上几乎买不到古本,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出版。
  〈本草疏证〉也是多年不见出版了,最近才发现有卖。这些能还中医本来面目的书恰恰是没人出版的,而出版的伤寒著作,大都你抄我,我抄你的,没什么意思。
天涯里有一篇《关于阴阳五行》贴子,我抽空看了看,没细看,但感觉挺不错的,那些是我想说而没敢说的东西,一是自己水平不够,二是不想引起争辩,所以只在这里交流一些学医的心得。
  
  中国古典的东西,对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记得小时候就是感觉繁体字美,所以就拿字典学繁体字,初中的时候,我的作文全是用繁体字写的,而且写的是叙事诗。班主任把作文给了校长,校长找我谈话,说台湾才用繁体字,意思是要我认识到用繁体字是个立场问题。
  文革时期没有诗词的书可读,手头只有一本毛主席诗词选,可我偏偏只喜欢《咏梅》后面所附的陆游的《卜算子》,那时候,我也只有十一、二岁,受得全是红教育,但却由衷地被传统艺术的美所吸引。这是题外话。
  
  
  还说中医药吧:
  当人体感觉不舒服了的时候,我们就说有病了。医学的目的也就是让人从不舒服状态,改善为舒服状态。这首先就要求我们能诊断出为什么不舒服,中医和西医都要诊断。诊断之前,一定要知道人体的正常状态是什么。
  西医为了弄清楚人体的正常状态,就去解剖人体,分析人体,可惜人体太复杂了,所以西医到现在还是在解剖和分析中,正因为如此,病人中有一大部分成为了西医的试验对象,当然了,也有一部分病人是西医已有解剖和分析成果的受益者。
  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发现了经络和脏腑和气血的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由于她的体系不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之上,所以,从理论上讲,病人不会成为中医理论的试验品,但不否认的是,病人还是要成为医生的练习对象,因为医生也是需要一步步地熟练。这一点上,中医和西医没有区别。
  
  西医的诊断方法,我们都比较熟悉,看起来还是挺先进的。相比之下,中医就太老土了,所以大家都很不屑。更多的人甚至认为中医的诊断就是把脉,学中医的人知道,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其中切就包括了脉诊,但切还不只是脉诊,还有切尺肤、还有按痛点,按胸腹等。这样说来,脉诊只是占了四诊中的八分之一不到。但就这八分之一不到的脉诊,学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我几乎买到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所有关于脉诊的书,一遍遍地读,却越读越糊涂。特别是比对张仲景的《平脉法》时,清楚地感觉到后来的脉学与伤寒论中的脉法是大有区别的,可惜,我没弄懂。
  
  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而切而知之只是“巧”,这把脉看病的层次竟然如此低下,我以前很不理解。直到最近才忽然有所领悟,望而知之和闻而知之是可以做到的,但这还是要源于阴阳五行及经络脏腑理论。
  引一段内经原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大家可以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一下:中医认为,外感邪气,邪气在表的时候一定要先解表,反之为逆,就是顺序错误。同时,如果里气不足,则当先救里,反之为逆。为了你的健康,请重视中医的这些建议。
我们还是说说道家的丹术吧,不理解的人会想到采阴被阳的御女之术,或者是铅汞类的化学炼丹,那都不是。道家修炼术,说白了,是一种让你可以感受到古人发现的经络以及在这经络里通行的生命之气的一种方法,你不仅可能感受到,看到,并且可以用意识去调整它。
  古人如何发现经络我们不知道,但道家却保留了一种方法,让你也可以去见到它的存在。但这还是一浅层次,更有一层深的东西,说了又会挨批。
  这深一层的是什么?是修炼神魂魄意志的。神魂魄意志是什么,是与五脏对应的五种东西,我说不好,但内经里有定义,我摘录一下: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常人的神魂魄在肉体死去之后便消散了,而道家要炼的,是要达到神魂不散的境界。神不散,便是长生,这里的长生不是指肉体。说到这里,一定会有唯物主义者要批驳我了。
  爱因思坦的相对论,不管懂还是不懂,大家已经接受了。说实在的,我就不懂,相对论的弯我至今也转不过来。霍金的《时间简史》我也尝试着去了解,还是不懂。
  我一直弄不懂宇宙为什么没有边界,没有边界的东西我没法理解,在我的脑子里,宇宙还是个大球,可球的外面又是什么?我想象不出来。我的思维方式局限了我。
中医病证里有(症)瘕积聚,有结有瘀,有痈疡,这些都是现在说的器质性病变了,处理这样的病,中医也认为可以切除,但由于技术的限制,过去做不到,所以中医就更多地采取“消法”。
  现在的误区之一就是,大家总把手术归为西医。其实中医一直有手术,中医有外科,有伤科,而且都是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的。常见的例子有,宫庭里的阉割术,这在内经中就有论及,应该是在讨论有关冲脉的时候提及到的吧,中医认为,人的奇经八脉中有一条冲脉,但男女冲脉不同。男人冲脉之气上到口唇处,故男人有须。而女人的冲脉则不到口唇,因为女人冲脉气血充盈后会去养胞宫,所以女人会有月事。中医望诊,若见男人须重,会断定此人冲脉气盛,反之,则冲脉气弱。男人被阉割后就会伤了冲脉,故有须者会脱落。
  中医治鸡眼,这很常见,也就是用刀剜去疔肉,再抹一些生肌的药物。中医的经络学中,不仅只有经和络,还有皮部和经筋,这些理论都在指导着中医的外科。所以说手术,不该被归为西医。前面反复说过,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手段,中医也是要采用的。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人有病了去西医院,治不了最后去找中医,死马当做活马医,这就让一些水平不高的人钻了空子,反正病人和家属也认了,医不好也没什么,能赚钱就好了。这种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太多,他们正在不断地伤害着中医。
  
  如果我们能以中医药为主导,让现代医学所拥有的那些手段为辅助,那将是百姓之福。百姓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多一些养生概念,注意防病,不让小病变成大病,那是最经济的。一旦养成了大病,需要开肠破肚,就用现代技术切去(症)瘕积聚,瘀结和内部的痈疡,就象我们为生病的花草剪去枯枝烂叶一样,因为这一切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那何来中西医之争?
  
  以冠心病为例吧,西医叫冠心病,我想一定是指心脏冠状动脉有病吧。在这种病的初期,西医几乎是没治的。看不到动脉畸形,看不到堵塞,西医无用武之地,所以一定需要养成大病,西医才得以显示其才能。因为西医可以用仪器看到了,那就可以手术了,手术越来越先进,不用开胸破肚,用一根导管从大腿动脉处进入,到堵塞之处放一个支架,病人好了。一个支架手术好几万。如果再不行,干脆为你再造一条血管,替代那条被堵住了的。多神奇啊,所以百姓都很佩服西医。
  可是中医呢?中医从病人心慌胸闷的时候就告诉他是什么原因了,给他吃几付药就好了,如果病再重一些,有些瘀堵了,中医可以用药将瘀给化掉。如果再重了,中医也会告诉他,请手术。如果中医有手术器械,中医也会给病人支个架,搭个桥,或者给安个心脏起博器什么的,再不成,换个心脏。当然了,前提是,中医要分享科技所带来的成果。这就叫做中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同时也吸取了西医的解剖知识和手术经验。
顺便说说心脏方面的病吧。
  心脏为中医五脏之一,心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脏有一条自己的经络——手少阴心经,但在中医理论中强调,因为心是君主之官,所以就象过去的帝王一样,是不可以受伤害的,那么,就有了另一脏器,心包络。好象就是心脏的外围,由它代替心来受伤害。心包络也有一条自己的经络——手厥阴心包络经,这在五脏之外就多了一脏。
  现在很多心脏的病,都是病在心包络,只有神志方面的病,和少阴心的关系多一些。如果针灸治病,常会取手厥阴经和手少阴经两条经的穴位协同治疗。
  心脏会有哪些疾病呢?按中医理论中五行分,心属火,相对地说属于阴中之阳了。火有炎上之特性,即心的经脉之气是要向上向外的。但对于火性,是要有所制约的,那么谁来制约呢?五行中肾脏属水,用生克关系说,水克火。心肾则相互有所制约。肾也有一条经络——足少阴经,和心脏都属少阴。张仲景的六经辩证里,说到少阴病,指的就是心和肾共同的病。
  这样子说看能不能说得清楚一些:对于心脏来说,一、心本身脏器和经络可能有病,其病有过与不及两种状态。二、心肾之间相互关联,其关联不正常时会有病。关联不正常会有几种状态,一种是心强肾平,一种是心弱肾平,一种是心平肾强,一种是心平肾弱,一种是心强肾弱,一种是肾强心弱。每一种强弱程度还不一样,所以病情会有很多表现。
  比如,由于情绪波动,心经之气强(过者均是邪气,虚者均指正气),但此刻肾是平的,这时候人可能表现为我们说的上火,心经的火热之气上炎,灼伤络脉,会有疮疖,过几天就会消失,这种现象很多见。由于经络相互联系,这种火热之气还可能窜入别的经,影响其它脏腑的功能。
  另外,如果心是正常的,而肾经之气不足,那么相对而言,火还是要有的,这时候就是虚火。虚火的火和前一个火在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于中医来说,是要认真区别开来的。比如是虚火,虽然有时候用清热泻火药也可以见些效果,但最终却是要伤害到正气的。分不清楚就可能用了苦寒泻火药,分清楚了就会用滋肾的药。这两种结果大不相同,所以做医的,要小心又小心。
  
  仅从这一个小例子看,中医还是很复杂的,要做个好中医并不容易。只是心肾的相互关联就有这么多种情况,再加上心经与别的经络,肾经与别的经络的关联,情况又要复杂的多。
  为什么很多心病的症状,中医会从肾去治疗呢?就是因为,其原因在于肾,而非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bababibobu 的帖子

嘿嘿,正是需要您这般的高手们看看这里的对错哦!

多来灌水~~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到过“神魂魄意志”,其中的“神”是由心所主,“神”也寄住在心。“神”还有个外在的控制和调节按钮,就在足太阳经的背腧穴上,那个穴位叫“神堂”,同理,还有“魄户”“魂门”“意舍”和“志室”,可以说都是居所的意思。正常的情况下,五志是要各安其处,如果离了住所,那就有问题了。
  如果神不在那个位置了,人会怎么样呢?最明显的是精神病人,眼睛里没有神,这种感觉大家都有。可是,刚才不是说神住在心吗?怎么要从眼睛看呢?这是因为,上面我们说的那条心经,有一分支,是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就是说从心脏那一块出来,沿咽喉上行,进入到眼睛里。这条分支常常出现火的症状,比如,人上火以后咽肿痛,眼眵多。这都是循经的病变。神也是透过这条通道,从心至眼睛里,所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也是符合中医理论的。
  由于心火过大,神不能安然地居住在心里,人就会不平静,失眠多梦,易惊不宁。如果神彻底地跑出了心,人就失常了。有时候,别的经络的火热之气也会窜入心经,比如胃经的火。胃和大肠经属阳明经,很容易生热,生热之后会导致大便干燥,越干燥热越多,其火热之气窜入心经,神就会跑出居所,这时候人也会失常,表现为不认亲朋好友,打人骂人,脱了衣服满街乱跑,还喜欢跑到高处。这时候就不能去治心病了,因为,病在阳明胃和大肠。中医就用大黄和芒硝泻下大便(大承气汤),胃经的火消了,心经的火自然就没了,神又会回到心,人就正常了。
  这么看来,中医还是挺科学的,关键问题要看你能不能分清楚病因。
心不仅主“神”,心还主血脉。所以血脉的病,也是心的问题,这里包括了心包络。象现在的冠心病,西医可能认为是动脉堵塞,但中医辩证常常是辩出为何堵塞这个因。
  有时候是因为火,就象前面说的那些实火或者虚火,如果不能及时清泻,慢慢地会影响到血脉,血会过热。还有和火相对的,如果肾气不正常,导致水气泛滥,就会影响到心的经脉之气。还有,肾的阳气不足,人体的血脉就会变寒,流通不畅。所以,有热有火就及时清泻,水气过多,就要温化,寒气重就要补肾之阳气。中医都有成熟的方剂,比如《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专论胸痹的,很多就是当今的心脏病。
  在中医中,肺与心血,肝与心血,脾胃的水谷精微与心血,都有很多联系,仅一个心脏方面的病,中医会如上述那样去一一辩证,然后治疗。这不能说中医是在忽悠吧,问题还是要看我们能不能学好。
说个刘渡舟教授的故事吧。
  刘渡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著名的伤寒大家。他出身于师承医,背诵得出许多伤寒条文,长沙方歌还有医宗金鉴的歌诀,是民间中医传承教学的受益者。
  郝万山讲伤寒论时说过一段经历,大概意思是,有一年刘渡舟带学生去基层实践吧,恰巧当地一家工厂的化学品仓库失火,救火者因吸入化学品烟气而中毒,当地西医因不了解毒气性质也没有相应的救治经验而束手无策,闻说有北京的中医在此地,便请来一试。在去现场的路上,刘渡舟教授看起来压力很大,郝万山心想,这该如何救治呢,总不能给病人用甘草汤解毒吧?心中毫无头绪。及至现场,刘渡舟教授诊查过几个病人后,便对学生说了几句伤寒条文,如“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然后便有了处方,好象是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加减吧,便治好了所以的中毒者,包括生命垂危的。
  刘渡舟教授在讲课中也讲述过此次经历,那位中毒最深生命垂危的人员此后每年都去刘教授家串门,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这个故事对我的启示很多,因为面对疾病,我们常常会有郝万山的那种思维,如解毒便想到了甘草,或者干脆茫然不知所措。而六经辩证,则让人别有一洞天。伤寒论的妙处,岂是等闲可得。
有空说说小柴胡汤吧,这并不是因为我对小柴胡汤有多理解,而是因为我感觉小柴胡汤很神奇,正是有我期望的那种“机”的味道。
  小柴胡汤的组成: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枚十二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滓重煎有奇能。(陈修园之长沙方歌括)
  即:柴胡八两,黄芩三两,生姜三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七味药,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应该没有记错)
  解伤寒的人认为,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是以调整少阳枢机为能的,所以很多杂病,其病机若是因为少阳枢机不利,则小柴胡汤即可见效,所谓异病同治。
  那么,所谓的枢机是什么呢?就是认为,太阳经主表,阳明经主里,而少阳经主中,这个中有中轴之间,象门之轴,也就是枢。枢的作用就是枢机,其作用不正确了,就叫枢机不利。
  从人体经络分布看,少阳确是居于太阳阳明之中。少阳相比太阳和阳明,其阳气弱小。太阳就是大阳巨阳之意,阳明呢,两阳合明谓之阳明,我暂时的理解是二阳之和,也算是大了。这些东西不好理解,尚在探求中,故不作太深讨论。
  如果少阳经脉气不正常了,会出现少阳病,少阳病提纲,口苦咽干目眩。在伤寒论中有小柴胡汤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闷,干呕等。还有但见其中一证即可用小柴胡汤的说法。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这是条文,解释病机的,有利于理解小柴胡汤证。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弱气尽,可以认为是虚,所以理解了人参大枣甘草的补中作用。腠理开,邪气因入。可以理解为虚之后果,则为邪气内干。更深层地理解,则需要解释腠理。张仲景的解释是,理,是皮肤脏腑的纹理,腠,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
  结于胁下所以才有胸胁满闷不舒之感。柴胡现代中药学将其分为辛凉解表剂,而《本经》认为其主心腹结气。用后者解释柴胡除结于胁下之结比较直接,而前者则让人怀疑是将小柴胡汤的主治加于柴胡之身。
  那么生姜和半夏呢?现代中药认为生姜辛热解表,半夏化痰,若用于解释小柴胡汤则有些麻烦。此二者辛温,当除寒邪为宜,小柴胡汤却多被论伤寒的人解释为清少阳之热,因此生姜半夏在这里只能是以热佐寒,或者解释为热则生痰故加半夏,寒热往来故药亦有热有寒等等,所以我感觉有些牵强费力。
  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半夏味辛,平、生微寒、熟温,有毒。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生姜在伤寒论中多用止呕,半夏则多用于下气,即是让本该下行而反上逆之脉气下行。
  黄芩是小柴胡汤的主药,本经解释为除诸热,即去热范围广,还治黄疸等。
  大枣助十二经,且用十二枚是伤寒论方剂的通常用法。去滓重煎是调和之方的方中之法.
就这样七味药加上去滓重煎之法,便让小柴胡汤有了神奇功效。据说,日本有一家公司因欣赏小柴胡而提纯后大斯滥用,先因此而发财,后因吃死人而破产。这说明两点,一是小柴胡汤太有魅力了,二是,这家公司不知仲景还有“小柴胡汤不中与也”这话。这两点也正是说明,一是中医伟大,二是,不懂者不可滥用。
还是说一个“机”字,小柴胡在应用中确实体现出调“机”的功效,“机”的作用就是以小搏大,象钥匙之于锁,象可控硅之触发极,象刹车和油门踏板之于汽车。对此我有些隐约感觉,却还是没有恍然而悟。
  经方针对病“机”,所以方小药简而效宏。若不得到此“机”,中医便不再神奇。
  小柴胡汤在这一点比较有代表性,本人一直在用心体会,也希望大家交流心得。
  我有开玩笑说过:怪不得张仲景用药如神,因为他姓张名机啊。
说说胃病:
  前面曾说到过胃脉和胃病,我也有发现许多人胃有病,可读中医经典书却少有胃病的描述及方剂.后来才明白,原来,胃为五行土,它有个特性,就是藏纳万物,北大的"厚德载物"说的就是坤德,就是土的德,土性就是这样,什么都能容,所以它本身不怎么受病。但如果你过量地去污染它,它还是受不了。现代自然界的水土都被污染了,人的土也是随之而被污染。
  在六经辩证中,阳明病就应该是胃和大肠的病,但那里面找不到与胃炎和胃溃疡相似的症状。那里的胃肠病说的是“胃家实是也”,就是大便干燥之类,若是相反,大便溏泄,则是太阴病了。太阴是脾与肺,脾主管营养物质的运化,肺也主管水液的散布。这里有许多概念需要一步一步地去理清楚,胃炎胃溃疡那是西医的诊断,我们不管它,只管病者的具体症状,再按症状以中医方法辩中医的证才行。
  比如说,脾有问题,人可能虽饥饿而不想吃东西。胃有病,人可能想吃却吃不了,吃了难受。更多的时候,肝方面的问题影响到胃,中医常会说肝气犯胃,这实际上是经络之间的关联带来的影响。还有心肺都会对胃产生影响,比如肺的经脉中就有“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就是说,肺经从胃口处经过,发生联系,这就难免在肺病时不影响到胃了。
  用药也是为了调整经脉,针灸比汤药更直接些。反正都是要让经脉通畅,这是终极目的。
说说中药的药量吧。
  现在开中药,大家可能会发现,一般的中药,都是10克,9克,也有6 克,3克,15克,20克等等,但10克还是最常见的。
  我们以桂枝汤为例来说说看吧,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方子,原方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如果让现在的大夫开桂枝汤,一般会开桂枝10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大枣4枚。这里的10克其实就是9克,为了划价方便,约取整数而已。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好象经方的一两等于我们现在的3克。
  我们看过去的医书,里面的方子则多是用钱,桂枝汤中的桂芍都是三钱,这么来说,就是经方的一两等于后来的一钱等于现在的3克。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大枣的数量明显不同,由十二枚一下子降到了四枚,这不是个小数目。前面我们说过,大枣十二枚是有道理的,个人认为,用十二枚枣是助十二经用的,一经得一枣之气。就象经方用瓜蒌,用附子,常常是不用分两而用枚。
  
  一剂药中用十二枚枣和四枚枣,在其它药量不变的情况下,整个药的味道就不同了,十二枚枣一定是要甜的多了,药的主味改变了,那药的作用能不变吗?由此而言,这药物的用量还是大有问题的。
  
  有人考证过汉代的度量衡,认为那时候的一两应该等于现在的约15克。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郝万山教授在讲《伤寒论》时也认为这种考证结论是正确的,那么桂枝汤就应该是桂枝芍药生姜各45克甘草30克大枣十二枚。但郝教授又认为,现在用四枚大枣配桂枝9克的原因是,经方是三次服用量,而现在是一次服用量。但我听后感觉是不清不楚,吃过中药的人大都是有体会的,没见哪个大夫给你开桂枝汤,一天给你三剂药,早上煎一包,中午晚上各再煎一包。大夫给开药就是一天一剂,煎两遍或三遍,合起来分三次服用。所以说,这个问题郝教授是含含糊糊地一带而过了。
  
  本人按一两等于15克,用水量按一升等于200毫升的比例配过桂枝汤,感觉不错,大枣的重量与其它药物挺般配的,水量也合适,煎药时间合适,口味也不错。所以本人从心底是认可这样的比例的,但在实际用药时,却仍然是10克9克那么开.
接下来说说我对帕金森氏病的理解吧:
  在中医理论中,风、动、肝、筋、木等这些概念是分在一类的。外邪之风可以伤人,伤人之后易入肝,筋,会有动、颤等的症状表现。而内脏之伤,也可以生风病,同样表现出风的症状,中医中有句很常讲的话就叫“血虚生风”,还有“肝风内动”,都是这个意思。以我对帕金森病极粗浅的了解,认为帕金森病与风病症状相似,我个人一定会按风邪去展开思路的。
  但是,信中医,说中医,和行中医是不同的,说得了中医却未必行得了中医,所以,很多人相信中医吃了许多中药并不见效,这正是中医失传的结果。
  前面有讲过范中林先生用麻黄汤治肝硬化的病案,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从中可以看出中医高手治病的风采。我可以多贴几个范老先生的病案,大家体会一下,并希望你能遇到那样的中医高手,为母亲治病。
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县太和镇人。自1911年起,郑钦安嫡传弟子卢铸之先生在成都主讲“扶阳医坛”,主要讲授《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及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范中林是众多听众和受益者之一,深受郑钦安学术思想的影响。他潜心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善于运用六经辩证治疗外感及内伤杂病,对许多虚寒证,疑难病,认识独到,方药精严,疗效显著。
医案:(少阴证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于某某,40岁,北京市人。1973年初自觉眩晕。至1976年病情加重,心悸,手麻,上肢震颤。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服中药调补,疗效不显。
  初诊:1978年10月,心悸气短胸闷眩晕,纳呆,夜卧不宁,背恶寒,膝关节疼痛,肩臂肌肉时有颤抖。月经提前一周,色暗有瘀块。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病情虽错综复杂,主证乃少阴心肾阳衰,法宜温通心阳,益火之源,以桂枝甘草汤加附子生姜各30克,四剂。
    四剂后心悸头晕减,其他症状如前。原方再进四剂。
    前八剂后,心悸头晕失眠乏力均有好转,但仍面浮、背凉、关节痛,骨、肌肉震颤。前方加麻黄细辛,以散经络之寒湿。三剂。
    十一剂后,自觉胸中宽舒,关节痛减。守原法,加炮姜,血余炭,以温经逐瘀而生新。五剂。
    十六剂后,心悸头晕基本消失,余证均好转。前方再五剂。
    随访,病未再发。
    [分析:主证乃手足少阴心肾虚衰病变,病根乃肾阳不振,不能升腾上济于心。故始终以补肾气,通心阳为治。]

贴上面的病案也是想针对帕金森病一贴作讨论,如果不具备六经辩证的功底,前病心悸震颤按“血虚”“生风”论治,看似合理。则必定是大队的补血之剂补气之剂,与范中林先生的治法迥异。
  今日的补血补气之剂,免不了熟地当归白芍人参川芎白术之类,这与经方用药的药理截然不同,现代的中医理论,常常又是补血需要补气,补血尚需佐以活血之剂。完全在经方之外又立一个体系,其用药杂,而疗效差。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中医的四大经典吧:
  中医四大经典到底是什么,本人也不知道。因为有许多版本。
  一种版本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
  一种版本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
  一种版本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
  
  《内经》是包括素问和灵枢的。也有把《素问》和《灵枢》作为两部,加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称为四大经典。所以说,真正的四大经典是什么,我是说不清楚的,但,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在我看来,《内经》是一部经典,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二,《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即现在的桂林古本,而不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因为二者是不可以分的。第三部是《神农本草经》。如果一定要算四大经典,那么还少一部。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我以为是解释或补充内经的,就象现在的“司法解释”一样,你说算一部大法吗?就象老师用的辅导教材,不该算经典的。
  
  我们这样子看,《内经》是中医的基础理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医的药物学,《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医诊断治疗学,《难经》只是内经所属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个角度去分,难经不该算四大经典。
  
  《温病条辩》可不可以算呢?也不可以,因为,它只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其实关于温病,在伤寒论中亦有论述,温病条辩成就再高,也不过是纠正时人对伤寒论的误读而已,算是老师用的辅导教材吧。
  
  《针灸甲乙经》算不算呢?它记述了经穴的位置及主治,是针灸的法典,与伤寒论用方药治病是并行的。甲乙经也是黄帝明堂甲乙经,是谁原创不管,我算它一部,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
  如果我个人选择,可能还会选择《诸病源候论》,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医的病理学,现在被冷落,实在可惜。
  
  四大经典具体是谁,真的很不重要。但如果要读真正的中医基础理论,那必然是《内经》,要学针灸那就是《甲乙经》,要学药物,一定是《神农本草经》,要学方剂辩证论治,自然是《伤寒杂病论》,要学中医病理病机学,莫过于《诸病源候论》。
  
  但是,有这么多好的经书流传,中医药千百年来,为何不仅没有进步,反倒日益衰落呢?个人提出一个看法,那是因为,中医理论体系中,还少了一部最关键的书,一本中药药理学。
  《神农本草经》只是一部药物学,它只讲主治,不讲药理。伤寒论只讲方剂,也不讲药理,但其用药精准的基础,一定是古典药理学,或者那本书是张仲景所说的《胎胪药录》也不一定。
  
  正因为少了这一环,所以后世便有人不断地想增加之,或是专著,或是杂于医书之中,然而那些理论实在无法与经典相比,因此不仅无益,反倒害人误人。更有解方剂的,以错误的药理,只能错误地解方,后人一旦学方解,则贻害更大。
  
  没有了药理,你还怎么配方?所以伤寒大家们只能是从《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中,以证测药,渐渐揣摩。伤寒大家们的成就,突出的还是通过领悟其辩证要点,正确使用经方取得的。
  
  也许有一天,考古发现会为我们带来一本《阴阳大论》,或者一本《胎胪药录》,一本《汤液经法》,让我们更近地去理解张仲景,那时,中医便不再有那么多的争论了,学中医也不会这么难了。
脾主运化,实际上是分布胃肠所产生的营养物质。现代解剖学认为,脾是淋巴系统中一个最大的淋巴结,这与中医理论中的脾是不矛盾的。你看,淋巴系统,主要集中四肢根部,中医说脾主四肢,这是一致的。
  中医说脾主肌肉,肌肉有问题,中医还是从脾论治。
  最重要的是,脾主运化,所以,脾衰弱,会导致营养不足的病,还有水病,后果很严重。
中医认为,肾主先天,是说肾决定了先天真元之气有调用。脾主后天,是后天之本,因为脾主管营养物质的输布,所以,各脏器是要由后天脾胃供养的。
  脾肾阳虚,是中医中的一个名词。脾在中医五行中属土,土涵养万物,当然重要。其实五脏都很重要,中医认为,病在腑是轻,在脏是重。所以有些病看似症状很严重,但好治,有此病,看似症状 不严重,但很要命,就是这个原因。在六经辩证中,就是三阴证。特别是少阴、厥阴证,多死证。
  
  如果辩证用药正确,三阴证可以通过治疗而转阳,是可治的。这也是我推崇中医药的原因 之一。
如果但是说的有道理,运动四肢自然人有此健脾的作用。
  现代病中,有些病是胃病,但有更多的所谓胃病,在中医中就是脾病,包括有些肠胃病。
  脾经是太阴经,行于大腿内侧前,如果你此处有压痛点,那可以按压痛处,直到缓解。
  水湿太多都会影响到脾,比如啤酒喝多,会严重影响脾的功能,所以啤酒肚就是这么回事.
我手头有一本《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说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由美国的T.Colin Canmpbell,PhD和美国的Thomas M.Campbell 主编。主要是讲膳食与疾病的关系。
  
  书中对“科学”给人们带来疾病的观点是很明确的,对现代医学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加以批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我却想起了一则笑话或者是故事,是郝万山讲伤寒论课中说的。说是有一个中医大夫和一个西医学教授,有人问他们,大豆和核桃对人有什么作用?西医教授说,“好,我回去开展研究。”若干年后,西医教授带来了研究成果,大豆和核桃中含有一种叫“卵磷脂”和“脑磷脂”的东西,对人的肾脏的大脑有一定的好处。
  而中医大夫在看了大豆和核桃三秒中后说,大豆入肾,可以被肾,核桃可以补脑。原因是,大豆形如肾,在内经中就说了,豆为肾所属的谷物。核桃长得很象脑,所以补脑。
  
  西医教授十分严谨敬业的科学精神令我们钦佩,他的成果非常伟大,人们由此可以开发出许多“某磷脂”,用于保健和治疗。而中医大夫相比之下是不是太荒唐了些?太没谱了吧?
  可中医就是这样说,也只能这样说。人参大补,中医不知道其中有什么“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就知道人参生于何处,为阴为阳或为阴中之阳,人参其形象人,人参百年不死却长不成参天大树等等,中医只懂这些,没办法“科学”。
  不幸的是,中医这般瞎说,这般没谱,却让百姓信了几千年。
  更不幸的是,中医瞎说,常常也说对了。
说说《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吧:
  我是从网上发现的,下载后用心研究了一些时日。虽说没怎么弄懂,但毕竟能感觉到一种与经方的渊源,对于理解伤寒论的方剂也是很有帮助的。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主要内容有:辩五脏之病并按虚实处以补泻之方,方有大小之分,药按五味使用,其理论基础直接引自内经。
  另外有外感天行病方,其中就有大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汤,与伤寒论中的方子可以对应,但名称不同。
  还列有二十五味中药,乃“诸药之精”,可明“五行互含之迹,五味变化之用”。
  
  书中有一图,称为《汤液经法图》,陶氏说,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贴图于下,大家可对图讨论)
  

[ 本帖最后由 爱子心切 于 2010-5-5 12:1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辅行诀》中的几个问题吧,可供有兴趣的网友参考:
  一、《汤液经法图》五角处有“除烦”、“除痞”、“除滞”、“除燥”和“除?”。“除?”中的“?”是缺失的字。有人补之为“逆”。
  《辅行诀》的最初收藏者张大昌先生曾补之为“挛”,挛急之意。但我同意现在的“逆”。或者补为“悸”。
  原因是,上述五除是可以从五脏泻方中找到对应的。如泻脾汤:救误用冷寒,其人阴气素实,卫气不通,致腹中滞胀,反寒不已。取其中之“滞”字。“除滞”正在土格的右方。其余可以类推。
  “逆”或“悸”来自于泻肾方:救误用火法,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悸)动不安。
二、图中“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和“阴退为泻,其数六,水数也。”是补泻之法,但每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
  
  本人的理解已经在上面的表格中说明了,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用味为阳,体味为阴。则阳顺时针为进,如从本位始,以大补肝汤为例,本位用味为辛,顺时针分别取七次用味,则为辛咸甘酸苦辛咸,二辛二咸一酸一苦一甘,共七味。见上表格中,同样是这样的七味。
  二层是,直接从本位取体用两味,再顺时针取两格半即可。如大泻肝汤,本位一辛一酸,左旋火位一苦一咸,再土位一辛一甘,再金位一咸。合成七味,二辛二咸一酸一苦一甘。
  
  泻法相反,取六味即可。
  
  研究此图只求好用,本人曾多费周折,浪费了不少时间,所以愿意将自己的体会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可避免再费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貼一下經絡巡行時間列表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
  丑时(1点至3点):肝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
  辰时(7点至9点):胃经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
  未时(13时至15时):小肠经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0-5-5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sq63 又是一位高人!!!

从开始学习中医至今有近三十年了,中间曾有过几年的冷落,但近五年来几乎是手不释卷地研读经典,却一直没能很好地理解中医。然而,越是深入地学习中医,越是感觉到中医理论的伟大与神奇。同时,令人遗憾与悲痛的是,真正的中医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正在把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抛弃,不只是中医,还有更多优秀的文化。其中的原因,我不说大家也是知道的。
发表于 2010-5-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sq63好象是老卧哎。
发表于 2010-5-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20:40 , Processed in 0.0212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