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925|回复: 1

率真书斋赠送《圣学梯航》刘沅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沅简介

      刘沅(1767-1855),四川双流人,清中叶儒家学者。祖籍湖北麻城刘家沟,先祖于明末迁蜀,先居眉山、长洲、温江,后迁双流。刘沅生在双流,至嘉庆丁卯(1807)迁居成都南关纯化街。因刘沅在双流和成都的书塾中均有一株古槐,故世称刘沅为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之学。


  双流刘氏自曾祖刘家珍开始,四世研经,三世习《易》,其家学以先天易学为特色。祖父刘汉鼎,幼年丧父,“至孝,喜读《易》,兼习文武事,于是遂为瞿上望族。”“日以读《易》为事,……作《易蕴发明》一书,为人窃去。嗣欲补辑,而适患毒疮,遂卒。先君子犹记其一二以训沅等。有云:‘乾坤坎离,是一是二。乾坤在天地之初,阳健阴顺,即是太极之体。乾坤在坎离之后,阳施阴育,即是太极之用。先天后天,止一太极。理、气、象、数,绎之万端,括之浑然。’其语至精,惜不复覩其全书矣。”刘沅的父亲刘汝钦继承和发展了刘汉鼎的先天易学。史称“父汝钦精易学,洞彻性理,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实天启圣人以明道化,不仅在数术也。伏羲主乾南坤北,文王主离南坎北,即先天后天所由分。且《连山》首艮,《归藏》首坤,艮止坤藏之义,即《大学》止至善、《中庸》致中和之学,文王之缉熙敬止、成王之基命宥密胥不外此。”刘氏家学是刘沅学术的重要渊源。


  少年时代的刘沅一帆风顺,很早就中了举人,然而在30岁时他的命运却发生了逆转,会试三试落地,返蜀后又连遭厄运,一连串的打击使得刘沅身心疲惫,极度衰弱,常有朝不保夕的感觉。恰在此时,他巧遇了野云老人。刘沅随野云潜心性命双修之道八年之久,其后,他不仅走出了生命最黑暗的时期,而且还创造了许多传奇。在59岁的时候,刘沅因学问、教学、德行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列贤书之荐,……截取正选知县”的殊荣。60岁以后,刘沅连得八子,堪称传奇。刘沅“在京数月,当得天门县知县,念捧檄愿违,改授京职而归。”此后,刘沅一直在成都隐居教授,直至咸丰五年以88岁高龄去世。


  刘沅幼承庭训,生逢清代学术鼎盛时期,复遇塾师徐十樵、静一道人、野云老人等名师,且其一生遭遇坎坷,又把学问实用于人生,这使他的学问很有个性特色。刘沅一生著作甚丰,现存著作逾200卷,《槐轩全书》收录了《大学恒解》、《中庸恒解》、《论语恒解》、《孟子恒解》、《周易恒解》、《诗经恒解》、《尚书恒解》、《礼记恒解》、《仪礼恒解》、《周官恒解》、《春秋恒解》、《孝经恒解》、《子问》、《又问》、《槐轩约言》、《正讹》、《俗言》、《大学古本质言》等刘沅的主要著作。


  刘沅一生长达70年之久的教育和学术活动影响深远。这主要表现在:1、刘沅身后形成了一个以刘沅槐轩之学为宗的槐轩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刘咸炘、刘咸荣、刘咸焌、颜楷、钟瑞廷、刘芬等。2、刘沅身后形成了一个民间宗教派别即刘门教。3、作为一个教育家,刘沅的槐轩书塾规模很大,经常求学的学生有三百人以上,师从刘沅学习的学生有数千人,此当清季即有“川西夫子”之称,为一代塾师之雄。今人张舜徽、南怀瑾、萧天石、肖萐父、吴天墀、李学勤等都对刘沅的学术有过关注。早先,马西沙、韩秉方先生对刘门教作了开创性研究。最近,台湾中央研究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已开始了对刘沅生平和学术的系统研究,这些研究可望使得这位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学者重现于世人的视野。


联系方式  QQ:229465474
                博客:http://xixiazi.blog.163.com/

率真书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10-4-1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先生有刘沅医学方面的书吗?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6 21:17 , Processed in 0.0328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