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943|回复: 2

素质教育的关键 [王正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前言


我国的精神文明工作能否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关键在于必须对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性及其关系,应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并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能充分利用其特点和功能来“对症下药”,才能顺利地开展精神文明工作,才能更有力地促进我国各项经济建设稳定、快速地发展。以下是我在此问题上多年的思考、体验与心得,谨此记之。
基本理论概述



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大脑如何思维,性情在人体中所处的部位等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而我国古代圣哲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对此有了透彻的认识,创造了系统的理论,即“阴阳”、“五行”以及“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天人合一”等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国家的治理和传统医学等各领域,且由历史证明了其先进性和科学性。直至今日,这些理论仍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大脑主思维记忆,脏腑主情志欲望。如:心藏神,在志为喜;肾藏志,在志为恐;脾藏意,在志为思等。
例如:将刚出生的双胞胎分开抚养,保证互不往来,50年后见面时,许多动作习惯依然都是极其相似的。因为脏腑功能和性情都是先天具备的,而大脑思维必定是后天培养的,所以说:
大脑藏记忆,身体藏个性

【注意】:以下所说的脊髓、脏腑、大脑和小脑,都是特指其所主的功能而言,不是专指器官,所以,都加“引号”作为区别。
在人体中,各脏腑处于胴体内不同部位,而维系、统摄脏腑各自功能的器官是“脊髓”。脏腑所藏的是各自的功能和情感欲望(如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谋虑指生发精气的功能而不是大脑思虑)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在声为呼(情欲)。肺─宰相之官,治节出焉(治理调节的功能);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在声为哭(情欲)等),脊髓的功能是将各脏腑的功能协调统一。“脊髓”对各“脏腑”可以直接指挥,不受“大脑”控制,属于“自然”状态;而“大脑”不能控制“脏腑”活动,却有干扰脏腑功能的作用,属于“非自然”状态。

所谓“自然”和“非自然”的概念,是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而确定的。“自然”是指古人所说的天无私覆、日月无私照”,绝无感情和造作之举。在自然界中,大地和太阳会无私地养育一切生命,不会有所偏执,从而使自然界生机盎然,它就是宇宙的运行规律,这就是“自然”状态;而人类对自然界的任意改造和破坏以及污染等,都是“非自然”状态。在人体中,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会依照人类天生所特有的规律进行活动,不会夹杂思维和情感,从而使人幸福长寿,能够维持这种规律的器官就是具备这种功能的脊髓。如:脏腑器官的活动是不会被大脑所控制的,这就是“自然”状态;而因大脑的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因欲望不能被控制)所造成的情绪波动,会对脏腑的活动起到干扰阻碍作用,从而导致人的行为发生扭曲并使脏腑发生病变,这就是“非自然”状态。
精神文明工作的关键就在于以“整体观念”的理论,克服每个人的“非自然”状态,恢复“自然”状态,从而使社会恢复“自然”状态,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下面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说明:

[ 本帖最后由 水调歌头 于 2010-3-5 14:4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脏腑的特点与功能:各脏腑有各自的功能,其形态是各就其位,其表现为专司其职的、自私的情感行为,是各自欲望的所在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在食欲方面:如肾喜咸、肝喜酸、脾喜甘等;在声欲方面:如肾为呻、心为笑、肝为呼等;在酒色名利等方面,则是各“脏腑”共同发挥欲望的复杂过程,在此暂不赘述。“脏腑”可以驱使“大脑”来指挥行为以满足其欲望,而“大脑”却不能用思维来控制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如:人不能用思维使心脏停止跳动。但可以对脏腑的功能活动产生严重的“干扰作用”。如思虑过度会伤脾,生气着急会伤肝并致癌等。同时,环境和行为也可以引发欲望。如烟酒和其它各种享受等。若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极难战胜欲望的!



第二、小脑在人体中的特点和作用:“小脑”主管人体的运动系统,其形态近球形,居于大脑与脊髓之间,其表现为精确无误的动作行为,是技巧与本能的所在。比如学骑自行车:人们先应接受控制自行车的正确的、简单的方法(并不需要说明这种能使自行车不倒的原理),然后经过反复不断地练习和跌碰,才能自如地驾驭自行车。此后,在自行车发生不平衡的情况时,人会不假(“大脑”)思索地将此状态进行修正。这里要说明的是“大脑”在接受了简单的行为规范后,指导身体各部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协调,并逐渐将此程序固定在小脑中,在以后的骑车过程中,则全部由小脑来控制平衡。而自行车不倒的原理,在练习的整个过程中是根本不起作用的,此时若用大脑略加思索原理,将事与愿违。若技能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且可以终身不忘!


第三、脊髓的功能和特点:“脊髓”主要控制和协调各脏腑的功能,以满足人体各部分的需求,其形态是贯穿全身,其表现为照顾全局的、无私的理智行为,是修养道德的所在。“脊髓”和“小脑”的特点是极为相似的,虽然它们的功能是天生的,但是都必须在后天的简单的行为规范下,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修养品格和技能(所谓修养,就是需要后天不断的修炼和培养才能获得)。而修养品格也是不能夹杂“大脑”思维的,如见义勇为者在奋不顾身时,“大脑”是没有思维的;又如在大是大非的原则上,也是不假思索的;凡是需要思索的就是原则下的形式和策略;而沉着镇定的气质是在“脊髓”控制住“脏腑”的情感欲望后才能做到的;如果故作镇定以求达到某种目的,便是机谋和奸诈。倘若习惯一旦养成,则极难改变!修养一旦形成,则终生受益,并可造福人类。


所以,建设精神文明的工作,就是培养人民修养品德的工作,可以分为“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种工作方式:


一、间接作用——先由“大脑”接受知识、原理和原因等因素,再经过“大脑”思维并与享受安逸的欲望相比较和斗争后,才能变成感情意志,即喜好和厌恶。若厌恶,则不可能去亲身实践;若喜好,还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实践,才能获得修养品格。在亲身实践过程中,仍然会受到欲望的干扰,以致实践中断而前功尽弃(其过程中出现两次欲望的干扰)
这种“大脑(知识—— 欲望
—→ 实践(行为)—— 欲望 —→‘脊髓修养)”的过程称为“间接作用”。这种形式只能被极少数意志坚强、自觉自律的人所接受。这种方法不适合用于精神文明工作



二、直接作用——先由修养品格极高并且能够身体力行的人,制定或规定出日常生活中各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以命令或法令的形式,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不断地反复实践,且不能告之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如此便省去了大脑思维的干扰,使之不易和欲望相比较,不易滋生好恶情感,欲望的干扰就会大大减少,在不知不觉中直入脊髓而形成修养品格(这与学骑自行车的过程和原理极为相似)
这种“(行为规范)实践
—→脊髓(修养品格)”的过程称为“直接作用”。这种形式能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用于素质教育工作
以上所述具体原理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注意箭头所指的方向及箭头注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挥




干扰左右
控制

(机能)脏腑欲望


驱使






引发
满足


(善知识)















(善行为)

大脑
直接控制习气脊髓修养←—直接转化行为

(恶知识)

         





恶行为


辅助
指令


形成
指挥


指挥

本能小脑技巧




控制



修养
←— 服务 知识
服务 —→ 欲望






图【1-4】所示为大脑、小脑、脊髓、脏腑与行为的关系及修养品格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属性


【图解】
行为可以引发脏腑的欲望,脏腑驱使大脑去指挥、控制行为来满足脏腑的欲望,如烟酒食色;大脑从外界接受的各种的知识可以直接指挥、控制行为,单一的行为经常重复就会形成技巧或本能储存在小脑中,如学习骑车;善的行为经常重复就会储存在脊髓中转化成修养,如助人为乐;恶的行为经常重复就会储存在脊髓中转化成习气,如巧言令色;大脑在指挥行为时会受到脏腑欲望的干扰,如刻苦学习时会有懒惰和放逸的心理来作怪;同时,大脑的思维受到欲望的左右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如喜怒忧思,从而干扰了脊髓的功能,并影响脏腑的机能,形成各种疾病;当大脑指挥行为时,小脑会用已经具备的技能辅助大脑完成新的行为;脊髓可以控制脏腑的机能、协调脏腑的关系;脊髓所具备的习气和修养可以直接控制大脑的思维,并可以使大脑不假思索地指挥、控制行为,如穿新鞋走老路和奋不顾身;脊髓可以指挥、控制小脑完成生理所需求的动作,如瘙痒、吞咽等不需大脑思索的动作。

知识的属性是指知识本来是非善非恶的,知识可以服务于欲望,也可以服务于修养。比如:知识在恶人手中可以制造战争,就是“恶知识”,在善人手中可以保卫和平,就是“善知识”。所以,有知识不能代表有修养。如果没有修养,知识就会全部被用于满足欲望,就会禽兽不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9 08:35 , Processed in 0.0265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