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416|回复: 3

预防和养生是道医学的灵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预防和养生是道医学的灵魂
熊春锦
四川新都养生论坛 摘要
2009/10/26

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我来自德国柏林,非常荣幸参加第四届的中国养生盛会。
谈到养生,我觉得是中国文化的光荣,是中国民族的光荣。所谓“养生”,重在一个“生”。老子的《德道经》当中,就曾经提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这个“生”,我们如何去养?这关乎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社会的一生、宇宙的一生、地球的一生,关乎到我们的健康,关乎到我们世界的和平和安宁。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对这样一个“生”的观念、对我们人类是一个终极的关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在老子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和健康的学说。这个学说,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
非常感谢组委会安排我做一个发言。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把非常多的内容再压缩一下,讲一下“预防和养生是道医学的灵魂”的观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个题目,就是西医、中医、道医之间与养生的关系。岐黄源于道,中国的医学早期并不是治疗,而是养生。养生的观念,在《黄帝内经》、《黄帝四经》当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养生是一个最初始的关怀,是谋之于未动之先的一个自我防护、预防和保护,它具有强大的作用性,但是常常又容易被人们所遗忘。
我们中华文化中的这个养生之道,可以说初创于伏羲的易道文化当中。伏羲以河图演绎的方式,表明了人、天、地这个三才如何在各种自然环境下进行演绎和展开一个生而健康和持久的客观规律性。一部《易经》里面不仅谈到了天地的终极关怀,也讲到了人的终极关怀,也论到了人的一生当中,包括个人,包括夫妻,包括爱情,包括社会之间的层层积极的养生之说。只是要展开就比较多了,我们很多研究《易经》的大家,可能都已经从中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
其次,就是轩辕的文化。黄帝的文化,不仅仅是《黄帝内经》为代表,其中还有《黄帝四经》,还有我们的《祝由十三科》等等,都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的思想当中,包括了如何治身来养生,如何治国来养生,其中的内容极其丰富。
大概两千五百年前,就发展到了老子的时代,老子是运用德道文化思想。有了德,就有健康;有了德,就善于养护自己的这个三生万物,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灵、健康的生命、肉体。
所以,我们追寻历史的脉络,可以看到中国五千年的伟大文明史,是我们养生学的一个基础、一个灵魂。我们在研究养生的时候,只有把握住了文化之根,才能使我们各行各业各种学说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和认同,发挥出我们养生学的最大生命力,把这个文化源泉在我们的事业当中加以接续。我们中华文明、我们的养生学,可以说远远优于西方文明,在文化领域来讨论这个养生,我们可以看到:在养生这个系统当中,西方的文化主要是诞生在智能文明时期,整个西医的研究只是研究了太极的一半,就是有质有形。而我们的中医,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诞生了。两千五百年以后,不但形成了丰富的中医,其中就研究到了有质有形的肉体、生命,而且我们的中医也同时把握住了老子所强调的“知其白而守其黑,恒德不二,恒德不二以归于无极”。
中医研究的是精、气、神,也研究我们的血、肉、骨骼,这两个三都把握住了。精、气、神,是一个“三”,三生万物,我们有质有形的命体当中,有血、有肉,有骨骼,也是一个“三”,只有这两个三组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三生万物。我们具有生命,但这里面就有一个暗物质在操控着我们有形的生命和无形的精神这两大系统的同时平衡运转。如果我们不把握这个中央的“德”,宇宙的根本无极,那么我们的健康可能永远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平衡,就会在阴阳的交织状态当中永远纠缠不休,健康就会离我们比较遥远。
在两千五百年以前,老子的思想当中就包含着如何整体把握住精神健康和命体健康这两大系统的平衡问题,提出了一个生命真相的揭示:“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所以,我建议我们的专家、学者和我们的中华跟文化实践者,要始终把握住老子的“三生万物”思想,来进行养生学说的研究。这样,也许会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以根文化为龙头带动养生的产业也好、事业也好、文化也好,尽快走向世界。因为我在海外进行讲学,推广中国这些文化,深深地了解西方在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健康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养生的时代,我们共同迎来了这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中华民族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佛学文化,其中的精华必将成为近一个百年期世界文化的主流。健康养生的展开,也同样会是这一阶段的一个总趋势。我们的生命,一定要真实地承认性命双重的复合体:一个是性体系统,我们把它称之为精、气、神系统;一个是命体系统,命体系统就是有形有相、肉眼可见的血液、体液、肌肉、软组织和骨骼系统。
这两大系统,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命,生命的能量来源也必定无疑是两种。这两种物质,《黄帝内经》当中揭示了“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搏而生者也”,这就说明人生在天地之间,能量的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天给予我们的能量;第二个,是地给予我们的能量。天给的能量,称之为“德”;地给的能量称之为“气”。只有这两种能量进入我们体内,其中的天德养我们的精神系统,而地气养我们的命体系统,这样才使我们的生命有活力,这两种能量在我们体内的交互、转化、融合、敷衍开来,推动我们有形的生命活动,使我们的生命富有勃勃生机。否则,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其中某一部分,都会给我们的生命系统带来健康的问题,疾病就可能随之而产生。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国内进行保健或者是养生产品的开发,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一个研究的方向和认知的方法,就是以我们老祖宗的学说,以我们自己的根文化,以伏羲、黄帝、老子的文化,来认识我们的文化和展开的养生学说和各类学说,尽量避免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上去论证东方的文化。因为这两种文化,不在一个台阶上,不在一个平面上。西方文化研究的是太极白境里面的内容,虽然已经进入了微观世界,但是还没有进入太极黑境的环境之中进行生命的研究,它缺了一半。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知其白而不进行守其黑的研究,应当是把两种学说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既研究有形有质的物质,同时也研究有质无形的物质,真正地去恪守老子早就为我们揭示出来的知其白而用其黑,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文化重新走到文化根蒂和源泉当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使我们的文化再来一次道德根文化的更换和复兴,再重新迎来汉朝“文景之治”那样一个盛况,迎来唐代“贞观之治”那样一个被世界瞩目的辉煌时期。在那种辉煌时期,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健康水平一定会获得最大的提升。
在这里简单提一下,道医学与中医学稍有不同。因为道医学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或者是第三只慧眼,来观察生命本质中的本因。在论健康、亚健康、疾病时,要通过自己身体的格物致知和第三只慧眼,或者心眼,或者掌眼——手掌当中的眼睛,眉毛当中的眼睛,以及心胸膻中部位的眼睛,来认知人体太极黑当中的精气神状况,所以道医与我们传统中医稍有差异,它是抓住本因论病。而中医是抓住了内因和外因论病,并且以精、气、神来论证我们的血、肉、骨骼这三大系统,其中就是以“德”为中间的一个控制系统,认为人只要注意道德,平时注意修身养性,那么养生就能进入较佳的水平。通过象、数、理、气这四大元素,运用我们的后天智识和先天的慧识,通过这个德的中气以为和的能量调平衡,使我们的本因、内因和外因都得到平衡性的转换。
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旋极图(图示),它没有阴阳的高峰,没有低波,没有峰谷,在中央这个德的控制下,始终会是平衡的旋转,而不会发生太极阴阳的变化,这个现象就不会产生。而要保持这种状态,我们通过众多的方法,使我们的五脏、五行、五德获得丰富的营养,保持心身的健康、灵魂的健康,远远胜于肉体的健康。灵魂的不健康,一定会迅速导致肉体疾病激化,有时甚至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命体的健康彻底击垮。例如,中医及道家学说所谈到的“惊恐伤志”,会伤我们的肾脏,使我们的肾气迅速下降。忧思过度,就会使我们的肺部的通气量、氧气的吸入量急剧减少。过思、过怒、过喜都会引起精气神的重大变化,产生不利的一些气机变化。
养生有很多方法,我们自己调动身体内部能量的养生,运用一定的饮食养生,甚至包括药物养生。当然,药物养生,在古代是不会轻易使用的。例如在《黄帝内经》当中,可能还很难找到一个处方,中药处方基本上没有,早期最主要用的是针砭,就是用针灸的方法。其它最高级的养生,可以说就是自己调节自己精气神的养生方式。这个方式,我们打印了一份材料已经发给了大家。“其未兆也,易谋也”,就都抓住了事物未产生之前的这个时机,进行很多的把握。
在这里,可以向大家推荐一个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自我调整方法。可以说,非常地简单,因为古代人在研究生命,特别是慧观内照自己的肉体内环境的时候,发现人体看不见的能量主要是精、气、神组成。而精、气、神的组成,它需要原材料,需要能源转化成能量。能量之中,又分了三大类,是最佳能量。是哪三大类能量呢?第一个就是“气”,生物能量之气。虽然现在西方科学还没有捕捉到它,只是从一些照片当中可以发现它,实质性的研究还未能做显态的分析,但是气是一个生命的重要能量体,天用德的方式布输在宇宙之间;而地气以长养万物的态势滋养着我们的身体和生命,共同构成我们身体的双重营养。第二个营养源,就是我们的音、气、光三种物质和方式,是使我们获得养生最精炼的方法。
当然,其它有形的,我们在这里暂时不讨论了。其中,音是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这个声音的“音”,主要是我们通过诵读经典就能够产生音频震荡,而获得自然的能量,使我们每个人细胞当中的一种善性的因子——“善因子”,能够放出生物光来,激活我们的DNA。我通过多年解读老子五千言的实践,发现老子早在五千年以前已经用我们祖先的方法对现在才发现的DNA进行了命名。比如说,DNA双螺旋结构和细胞,我们的老子把细胞命名为“”(上)+“心”(下),把双螺旋结构的一个螺旋体叫“朴”,另一个螺旋体叫“素”,而且这个中间还有一个中轴,这个光态的中轴啊,我是自己用电脑合成的,这个中轴在西方的科学当中还没有发现,但是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当中确已经标明了这个中轴又叫“众(亻+父)”。它虽然属于科学界现在还没有发现的一个结构体,但是它却在我们每个人的细胞当中主持着能量的调节和传输.
而且,这次生物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这个端粒体长度的有限性和端粒体酶的作用性,也在老子的思想当中得到了验证。我们如何养生,就相当于每个人细胞当中的这个端粒体、螺旋体,相当于一根火柴,一个细胞就是一根火柴,上面的端粒体,很多人不会养生,就像火柴点燃以后,这样垂直向下燃烧,那么很快这个端粒体就烧光了。而养生型,就是把这个火柴梗平着让它慢慢燃烧,而且采用两千五百年以前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方法,去修这个气,炼这个气,修这个音,修这个光,炼这个音,炼这个光,那么就成了修身型的火柴燃放方法。把火焰朝天,它燃烧的速度一定会处在一种最慢的状态,寿命也必然也就健康和长寿。
这是一个简单的比喻,但是它揭示了我们祖先理论的真理,和现代科学完美结合以后,产生的生命健康必须寻找到的一个最佳必然的途径,把它把握住了,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掌握住生命健康的主动权,把握住养生的主动权,使我们的生命达到一种最佳和健康的时期,并且保持旺盛的精力,使我们的事业、使我们的健康能够伴随我们的终生,我们的疾病也就会大为减少。
运用这个德性,来调控我们的心、肝、脾、肺、肾。像肝里面藏的是“仁德”,肺里面藏的是“义德”,心里面藏的是“礼德”,脾里面藏的是“信德”,肾里面藏的是“智德”,这五种能量,如果通过气的办法、音的办法、光的办法,能够把它积极调动起来,那么我们体内的能量就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补充,使我们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而离开亚健康的状态;并且,能够很好保持我们能量的来源,保持我们的生命不断地推陈出新,始终处在一种良好的状态。很多人,由于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熏陶而难以接受,看不到的就不相信;并且,以西方的方法来验证在东方就早已经产生的最科学的生命真理的结论。实际上,这个五德的能量传输很简单,也就像电视台发射的电波,由宇宙的核心、由宇宙整体的运行,而施布到我们的太阳系,施布到我们的地球表面。每个人的频谱,只要根据老子思想去修这个五德,去修这个善,修这个仁,修这个正,那么自己的频谱就调得与天德的能量同频共振,它的能量也就自然地进入到我们的体内。所以说,仁德能养我们的肝,一旦缺乏了以后,我们的性格就会变得自傲抗上,不服人管,两眼透出凶光,长生内火;而且,对人常是白眼冷对,在健康方面也就怒气伤肝,而气滞血瘀,头晕眼花,甚至胸闷腹胀。
这个仁德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像在中国很多人得肝病,肝病为什么在中国这么流行呢?其中一个就是大家的心情太烦躁。急躁的情绪,可以说这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个社会的共性情志现象,人们极为容易暴怒。暴怒,实际上是伤肝了。暴怒是缺乏仁德的教育、教化、自我熏陶、培养。不能自觉,也就不能自治;不能自治,这种能量也就匮乏。所以,年轻人容易因为缺乏仁德而走上犯罪道路,中老年人因为仁德缺乏,而过早发生中风和偏瘫,因为肝主筋,主管的就是血管。缺乏仁德,血管就会过早衰老硬化。而且,仁德缺乏的人绝对人际关系紧张,他的事业、前途发展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没有更多的人来扶助他。当然,仁德丰厚的时候,就表现得善良、宽容、忍辱,而且博爱万物,举止端庄,柔和畅达,处事也能够随和顺应。
义德一旦缺乏的话,那嫉妒心特别强,虚伪好辩,逞强于是非之中,那可以说是盲目的一种斗争,对人也非常的刻薄残忍,常常在健康上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气喘、咳嗽、喑哑、咽喉肿痛,容易犯肺部的疾病;而且,在生命的际遇上面那也会显得特别吝啬小气,爱占便宜,等等一些不良的际遇和表现。但义德丰厚的时候,就表现为助人为乐,助弱扶危,处善助缘,处事也表现得非常果断。在礼德方面,也是同样的原理,礼德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具有缺乏和丰厚时的各种表现。智德藏于我们的肾,像现在的教育,把孩子们的智德能量提前把它消耗干,所以中国人的创造力现在赶不上西方人。
这里面的生命真相之道,我在《道医学》里面讲到了一部分,当然有兴趣,大家可以研究。由于时间关系,五德我就不再一一详细叙说。
中国的养生学说,可以说极其丰富,极其庞大。在这里,只是简要地跟大家交流一点,研究老子《德道经》,研究中国文化和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这个“生”拓展看来,关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关爱我们的健康。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预祝所有与会者和你们的家庭都能获得养生和健康的持久长恒!
谢谢!
发表于 2010-3-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只是开这个养生会我咋不知道呀?亏我离新都只有10公里。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资质鲁钝 的帖子

发表于 2010-3-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3遍,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21:09 , Processed in 0.0250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