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460|回复: 4

净土法门行人如何发菩提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5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慈法法师讲《安乐集》之四:净土法门行人如何发菩提心
5月29日


佛的威德在自己身上展现出来,磨难就会褪失。要不然就不相应,相信业力不相信佛力。

一切众生就象佛一样自性光明,没有得失。我们本来没有善恶、罪和痛苦,但我们染著于过去的业力时就会有业力带来的痛苦,而如果我们用法无自性的心来念佛的时候就会得到佛清净光明的安慰和庄严,如是因如是果,念佛成佛,心中念苦念业力口中念佛是无意义的。此处要确定决定下来。

有的人说我没得到念佛三昧,这一句话就把凡夫众生抹煞掉了,为什么呢?我没得三昧。所以心念不乱,一念最重要,佛的功德我们心念就生起喜悦,这一点上我觉得藕益大师他老人家是最不可思议的,“一切众生能往生的心就是大菩提心”藕益大师这句话特别贴切,一直震撼着我。有人说坏人不能往生,那是他心中有众生相,有众生相就不能往生。愿一切众生往生是清净的无上菩提心。“一切众生咸得往生,”这是净土法门历代祖师的清净传承,你千万不能小看这句话,你说我念佛没念到三昧不能往生,就是谤佛。

能往生心就是菩提心,一切众生能往生就是大菩提心无上菩提心,这是历代祖师给我们的清净加持,亲证功德。善导大师说:“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这个同字了不起,这个同字太了不起了,消了我们的凡心凡业,同是智慧,就是无对。有对就是与佛作对,就落到分别上去了,会危害我们的。以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的心为恼害我们的有情念佛就欢喜啦。

一切众生咸得往生,这样信佛念佛就是正信法界信,一般人会在此生怖畏心,认为我不相应,没有工夫,没有成片,没有一心不乱,我还有很多业障很多烦恼,这样念的不是佛,不是皆共成佛道,念的是不能同生极乐国。不发菩提心念佛,念的是颠倒,尤其是那些恶愿的心,尤其是说不如何如何便不能往生。用不能往生的心先遮蔽自己再来念佛,这样的人是无信的人,无信人靠什么行愿呢?


要知道一个祖师清净的法义有别人不能描述的东西,这是他现量的亲证,无机不收就是菩提心,就是咸得往生,就是愿一切众生往生的心,这看着很容易,但在这个地方真正确定下来,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传承力,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是古人印证下来的东西。深信切愿是愿往生之心,是不会动摇的,是确定的,它是顺性而发的,是顺佛的成就、果德而发的,这就是传承,怎么能说是生灭的呢,一会信一会又疑了那不是信,不是一心。。。

守护佛法,戒律本身就是守护,守护的本身就是智慧。你能清净守护佛法,你就不会假设、有对。你在清净守护过程中本来就贴切地相应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法法师讲《安乐集》之八:发无上菩提心念佛

。。。从法性上谈我们要顺性发心,我们的生命就有一个清净的依止,圆满的开端。从报德上谈,我们的生命还有理事二障,依正二报不圆满,在世间承受着三途八苦、身障业障的遮蔽、冲击、困扰。我们能否真发心往生,能否真正安住于往生的利益之中呢?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若顺应法性我们每个人现世就可接受、体会、运用阿弥陀佛清净圆满的报德,使我们现世就有一个智慧展现的人生。因为无始以来在六道轮回中,无有慧目生活在三界火宅中。现世的安乐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教诲、阿弥陀佛恩德的庄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摄化和回施,来自于菩提心的熏习。


发菩提心让我们破除邪见、疑见,不然疑见、疑知、疑法就会让我们动摇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往生的信心。三辈往生莫不以菩提心为根,声闻有声闻的菩提心,菩萨有菩萨的菩提心,诸佛有诸佛的菩提心,在念佛法门中,唯择无上的菩提心,即成佛与成佛的回施这样的大菩提心。念声闻念菩萨的心都不是念佛的心。


发心最为重要,学一个法则,要有一个系统的熏习、思维、修持、行证。愿往生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愿成佛的心,因为能往生就能成佛,愿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就是无上的菩提心,藕益大师这样的说法非常亲切清净,这样就在净土法门中的法则上有别于其他法门的教化,容易让大家区分而不至于混淆,因为各宗各派对菩提心的立意是一样的,表述则有别。“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在净土一法中,发菩提心是发无上菩提心,即发使一切众生都往生的心,决定使一切众生成佛的心。若离开这种心智,想学习、修证净土法门,便成空中楼阁。

菩提心是决断生死的心,决断轮回的心,不愿沉沦愿往生的心。菩提心广大、方便、究竟、长远。离二乘障,若为自力熏习归于寂灭亲证有余、无余涅槃,慈悲心就无从 展现了,退失菩提心,行持一切法、行一切善业亦成魔业,昧失菩提心,打着佛教的旗号,念着佛名,或做所谓种种相似佛法,若非为发菩提心为本、为观照,所行皆为魔业轮回之业。一切法随顺无上菩提心的行持,则一切法皆是佛法。


净土一法是因赅果海、果彻因源的,因果同时,以佛的果地觉,即以阿弥陀佛已经成佛的果地觉悟的内涵回施给我们,使我们有情当下安住于此因缘为起步,或者说用这种生命意识,用佛的报德来启发自己未来的生命和修持、展现未来的修德。性德本具,是清净的本源,可以通过报德彰显,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假修证的,非因果法所摄。非因非果第一义谛,空净不增不减故。报身菩提为修德,性德与修德的串习,需经常的如理思维,有正思维才会有正行,佛因地立大愿,以修德彰显清净国土,用报土摄化这类惧空有情,这样就不会为第一义谛空怖畏,不落断灭。也不会为修德的漫长而怖畏,漫长者,法益日日增新、日日增上。愿生者必生,报德可以使我们消归自性不生怖畏,得现前清净安乐。这样就可做一个无挂无碍心志清明的学佛者。。。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三种清净心入无上菩提门

“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
先离是指忏悔、改过或舍离违菩提门的心法和心智,象《往生论》这样的论著是对法的论述或称法卷,法是可以运用的法则,不是现代通常所认为的一种知识理论,是通过提示给你一个运用的法则。

“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种依智慧门,不求自乐。云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法无自性,自然超出了我和我所的染著,得见或得入智慧门。诸有情因有我执和我所执而造轮回业,所以称违菩提。现在学法的人中,一发心就违菩提,为自己的安乐贪著自身,在我、我所上强化自己,产生骄慢、伤害、诋毁,违背了智慧门,所以要返照自己,是不是心无污染,是不是真正运用了法无自性,明白了智慧门,就会平等地感知世间,在法无自性上生决定的依止,依清净、平等的自性,就会远离骄慢、下劣、伤害自他的业缘。


拔一切众生苦是真正的慈悲心,用一颗无自性、无对的、无有善恶择取的心智来面对一切苦恼众生。一切有情,在我知、我见、我所上纠缠与强化是很痛苦的,犯过错的人本身就很痛苦,更应该给予帮助,而不应该去残害和诋毁他们,或者是侮辱、甚至厌弃他们。通常会厌弃那些恶孩子、恶有情或者无缘有情,背离了慈悲门。在声闻教中,远离心和出离心是第一位的,在波罗蜜乘的教法中,智慧和慈悲则是应该等持的,要在善恶、亲疏两种因缘中平等对待,没有智慧的慈悲没有广大究竟的利益,会堕入人情知见。


有三种清净心,
一是无染清净心,无染清净心就是智慧门,
二是安清净心,安清净心是拔一切众生苦,就是大悲心。
三是乐清净心,就是令一切众生成就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心,乐就是清净快乐,毕竟解脱。

这三种心在佛法中应该经常地思维、交流。这里明白了,对菩提心就会有一个透视,对菩提心的相、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内涵有整体认识。有智、有悲、有愿才能饶益世间。才能真正认识菩提心的圆满心智。所以用清净心念佛就是用菩提心念佛。什么也不想不是清净心,这种知见是对清净心的认识不够清晰,这种心是无记心、断灭心、无想天心、木头心、石头心,没有正思维,没有正观察。


于人不说究竟法,使人坏失诸佛心智,即给人说法说得似是而非,让人求人天福报,反遭堕落,不能给众生带来究竟安乐,这是伪菩提心。依大义门。大义门就是令一切众生毕竟得无上菩提,毕竟大乐。
发表于 2010-2-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发表于 2012-2-2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圆觉经略说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2-2-20 18:39 编辑

转自网上资料,可能有错误,请看原书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的朋友们说发心,一般所说的发心,不外乎出点钱出点力,这是发小的心。经典上说发菩提心,什么是发菩提心?大彻大悟而成佛,这是真发心。发菩提心又叫发大悲心,真开悟了,才可以无我,才可以牺牲自我度一切众生。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体,那么,菩提心的相呢?就是“圆觉经”此处所讲的清净心。诸大菩萨虽然大大慈大悲中,自性却是清清净净。菩提者觉悟也,悟了道,得了清净心,才进入大慈大悲菩萨道。

发了清净心有什么好处

发了清净心又什么好处?可以远离诸病。什么病?头疼、牙痛、胃痛、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这些是肉体地水火风四大不调所引起有形的病,还有属于心理无形的病,诸如一切烦恼,一切希求,一切妄想,贪、瞋、痴、慢、疑....等等都是病。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病从何来?病从业生。每个人的因果报应不同,身体健康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身体健康,到了七八十岁,还步履轻便,精神奕奕;有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在病中即愁中;另有些业力重的人,没病还自认为有病,到处求神问卜找药吃。业从哪里来?业由心造。换句话说,要如何才能身心无病呢?很简单,发清净心,就可以远离诸病。

如何不堕入邪见

文殊菩萨问了菩萨如何发清净心,远离诸病的问题后,还问了另一个副题,如何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我们现在还没有到末世,到了末世末法时代,连佛像、经典都没有,只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现在是像法时代,还有佛像、经典流传,还算好的时代。到了末法时代,那就很惨了,人类互相残杀,连草木都可杀人。文殊菩萨的慈悲心顾虑很周到,请求释迦牟尼佛,设法使未来末法时代有善根求大乘菩萨道的众生,不堕入邪见中。此所谓邪见,是指不正,歪了,偏了,凡是偏离了佛法的正知正见,都属邪见;也可以说,凡是学佛修道离开了此清净心,都是邪见
...
...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称佛道。】
...

圆觉含盖了此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乃一切大法之总法,一切大法之总源。读“圆觉经”,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所有佛都是依此圆觉法门教授历代菩萨,此圆觉法门是佛法之根本大法。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凡是要想成佛,都必须根据此圆觉修法,才能成佛。

。。。

你说我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呢?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就是传法了,把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了。随时圆照观照,照什么呢?回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思想念头怎么来怎么去,要清清楚楚。记住,要圆照,不是偏照。打坐的时候观照很清楚,下了座就乱了、迷糊了,那不叫圆照。要在忙中乱中,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念头。观照念头并不是要你不想,唉哟!我怎么又去想?好像“想”与你是冤家似的。有念头来,不用怕,要知道人的思想念头是留不住的,不信,你留留看!留得住吗?人的思想妄念留不住,但是,要送也送不走。你不去想它,它偏要想,很可恶!对不对?人的思想就那么怪,注意,这就是无明。例如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咦?外面下雨了!门晓得有没有关?糟糕!妄想又来了,不应该!不应该!我们一天到晚就在后悔妄想里转,如此妄想无明如何清净得了。那么,有些人打坐,静静地坐在那里不动,是否就圆照清净了呢?一点也不,忙得很,心里想的可多呢!我坐了那么久,气怎么还没有动?是不是上了当?我怎么还没有开悟?如来大法难道是这样吗?那不叫圆照,换一个字,叫怨照,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当你察觉妄想来的时候,就是清净,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清净,本来清净,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如此一念清净下去,圆照下去,慢慢修下去,便可以永断无明,便可以成佛。


-------------------------------------------------------------------------------------------------------------

...

接下来,佛讲用功的方法,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这一段是大乘道平时修持的法门。在修持这个法门之前,先要认定“心即是佛”。一般人学佛修道都在希求一个东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个最大毛病--不敢承认“此心就是佛”,这是众生的大病所在。人总是把佛、菩萨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测,所谓“高推圣境”。人都受幻想或回忆的宰制,就是不愿面对眼前的现实。如果能够很平实地认清平等的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若能认清这个道理,那么便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在任何时间,不起虚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么平静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这就是菩萨道,不须再念什么咒,或是观想、拜佛。这时就如苍雪大师所说的:“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什么是佛呢?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非常平实,这是真正的观心法门,正修行之路,这也就是禅,如来禅所标榜的法门。
但是,你说我做不到,还是有妄想怎么办?“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妄想来了就让它来嘛!妄想自己会走,用不着急急忙忙拿个扫把去赶走他,他自来还自去。我在“楞严经大义今释”上写了十七首诗,透露了用功的方法,其中一首: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我们的妄念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到处飘,到处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扫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一个妄念去掉了,第二个妄念又来了,你把旧的树叶扫干净了,新的树叶又掉下来,这样你一天到晚忙不完。“一笑罢休闲处坐”,不如我不扫了,不管了,“任他着地自成灰”。妄想用不着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唐代的诗人杜甫有两句诗,可以拿来形容妄想自性空,自去自来粱上燕,相亲相近水中欧。佛告诉我们第二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什么道理呢?因为你你很平静坐在那里,妄想来时,自己都知道。既然知道了,此时,妄想早已跑掉了。你能够知道妄想的那个“知”,他没有动过,他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的。

接下来,佛告诉我们第三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学佛的人往往认为妄想不对的,妄想来,我总要看住他,没有妄想才是道。佛说你错了,例如我现在讲话是不是妄想?是妄想。不要怕妄想,妄想就妄想。妄想来的时候,不要再去研究这是无明啊!因缘啊!业力啊!“不加了知”。第四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你就傻乎乎地坐在那里,听也听到了,看也看到了,很平安,很自在,坦然而住,这样就好了。你不要再去分辨这是不是清净境界?这是不是空?这样不晓得对不对?那么简单,应该不是吧?自己又骗起自己来了。什么是佛?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这么简单。一切众生何以不能明白?因为不肯平常。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伟大。一般人学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学佛的人好忙哦!这里拜佛,那里听经;又是供养,又是磕头;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连自己家人都不顾。结果,什么都没有,当然没有,因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佛说假如将来的众生听到我讲的这个法门,信,相信“心即是佛”、“平常心就是道”;解,也理解到了;受,接受;持,照这样修持。你说我有时做不到,忙时,开车时,做生意时,办公时,都要用精神,动妄想,怎么办?此时如何修持?“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这是入世的修持。等事情办完了,则“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好了,出世法与入世法都讲了。你不要听了以后认为这样才是佛法,那我吃了十二年的素,不是白吃了?又起妄想,有起后悔。吃素就是吃素,吃素与佛法有什么关系?那是你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清净心,很好。但是,可不要认为吃素就会得道。你能如此“信解受持,不生惊畏。”这样就有资格学佛了,“是则名为随顺觉性,随而顺入菩提觉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8:40 , Processed in 0.0228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