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与仙道(一)
前言: 这篇文字,是鉴于在指导禅修实践过程中,学员为身体觉受或健康之类所困扰,问及医道而开讲的一堂“精、气、神的转化”课程的核心内容,只是略去了其中静坐实践过程中,生理气机、气脉变化的现象及其原理部分,因为涉及禅修静坐的实践经验,非实践之者可藉文字能全然理解,故而此篇只重在阐述其医理部分。 禅修,以身心为实验室,而求证生命智慧的境界,岂有能不晓医道而可以成就耶?然,纵观现在坊间充斥的中医之书籍,虽尉为大观,但皆在医术或小验上言之谆谆,言及医道之理则几无。中医之复兴,可无令人担忧乎? 古之大医者,皆有道之士,皆从修道实践中认识生命内在之规律而约之为理,述之为文。愿有识之士,能由易理而入医理,继而从修道实践中体验之、实证之。吕洞宾有诗云:由来宝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读书在明理,岂有神仙不明道理哉! 文中所言“仙道”,概泛指儒释道之修持,而非狭隘地确指道家之“仙道”。特此说明。
《易经》为古代“三玄”之一,又为群经之首。《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天相应”,“人天合一”。《易经系辞》赞叹其功德是:“《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易经》是《黄帝内经》的理论依据。古人有“医源于易”之说。医之道即在《易经》之中,故唐代药王孙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易经》同时也是道家思想的根源。道家言“顺为凡,逆为仙”的得道修仙之旨,其中“顺”者,即是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规律;其中“逆”者,就是会精气神于太极。可以说,《黄帝内经》和《道德经》,是《易经》在不同领域的完美展现。如果《易经》是体,黄、老之学就是其用了。
修行悟道必须通医理。所谓“医道即仙道”,“十道九医”也。佛经也有“身安则道隆”之说。佛教之“五明”中亦有“医方明”。
《易经》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要想成就黄、老之用于“命”,必穷究其理、其性,切勿为一技一术所缚。
医道与仙道,源远流长了几千年,如果从其流上去了解,则门派林立,技术繁杂,众说纷纭,各有所长而又难窥全豹。就像道家诗云: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可怜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直让人歧路多端,不知如何下足。即便从一门深入,又难以融会贯通,归根悟旨,最后皓首穷经,不知所以。《西游记》诗云: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即然医道、仙道的原理都根源于易,那么,从源头去领悟医道或仙道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易经》讲“易者,易也”,这其中至少包含“简易”的意思了。《易经》中还说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如此则“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从最显而易见的现象中去探求最精微的道理,最后即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什么是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呢?如《易经》所说的,当然是天地万物了。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人因天地而得以生,所以不能不去了解天地生化的道理。故而,《易经》讲求“人天相应”,“人天合一”之旨,其意深远。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黄帝内经》云“上古有真人者,提擎天地,把握阴阳……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这些无疑都是《易经》“人天相应”,“人天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发挥。
佛、道的修持,与中医一样,都是效法于“人天相应”的原则,最后期望达到“人天合一”的境界。“人天相应”是因,“人天合一”是果。但人、天如何相应?却是很少有人去探究的。于此中的道理不了解,就如同现在所看到的: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能治病的却越来越少;修行的方法技巧越来越多,有成就的修行人却越来越少。于病,成了心灵安慰剂;于道,都成了现代人自我精神玩弄的工具。此只是就医与道对个人而言,这其中还不谈及“天人相应”的道理对人心、社会道德的影响与智慧的开发。
所谓“人天相应”,简单地说,就是人生于天地间,无时不受天地能量运行的影响,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天地只是一个“大人”,就像小孩子本能地要模仿大人,学习于大人一样,人应该效法天地运行的规律,如此,才能合于道。
那么,我们首先要去观察认识天地的运行规律,进而按天地这个“大人”的规律去生存、生活、修行,养生,治病,才能实现“人天合一”——实现每个人不同领域的成就愿望。如《阴符经》所说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人与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如何滋养人与万物的呢?
我们依《易经》给我们的提示:“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先从最浅显易见的现象来认识。
“仰以观于天文”——天上有太阳;“俯以察于地理”——地上有土壤,地下有水。太阳照耀大地,使土壤温煦,地下水份的特质本来是冷的,向下流动的,因受到阳光的照耀,开始变暖,并开始向上蒸腾。土壤变暖,其中的各种植物的种子便开始复苏(用现代电脑语言叫“激活”较易理解),并借助水份上升的动势,开始萌芽、生长,以至于茂盛、成熟。于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就能依赖这些农作物而得以生存,进而动物与动物之间更复杂的食物链也才能得以展开。
假设没有太阳,无论土质、水质多好,土壤中农作物的种子品质如何优良、丰富,它们都是无法生长的,人与万物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没有生——机。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推理去理解没有水,没有种子的情况。
天、地一直如此生生不己的生化万物——上面的阳光照耀下来,下面的水份蒸腾上去(在春、夏时节,早上的农田或是湖泊边很容易看到的氤氲之气,就是地承天气的感应),同时带动土壤中的种子开始生长、发育。古人把天比作父,地比作母,父母作合,氤氲交媾所生万物,比作天地父母的子女。很是形象。
《易经》把天气下临,地气上承的现象,名之为"地天泰卦”—安泰、和谐之意。反之,如果天气在上而不降,地气居下而不升,名之为“地天否”卦——阻滞,不通畅;把火气下照,水气升腾的现象,名之为“水火既济”卦——成就、达成之意。反之,如果火在上不照下,水在下不升腾,名之为“火水未济”卦——不成功,没成效。可见,古圣先贤,几千年前,就把天地生成的道理洞悉入微。(其实,在先、后天的易理中,天气的下降靠的是火的作用体现,地气的上升靠的是水的作用体现。乾为离体,是先天;离为乾用,是后天。坤为坎体,为先天;坎为坤用,为后天。)
当然,这只是是简单直观的认识。其实,天地生化的道理还是很复杂而精微的。比如,天地交互还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下天地间能量(气)的风、寒、暑、湿、燥、火的邅变,一年四季中二十四节气的能量征候,乃至一天之中也有如同四季、二十四节气一样的微妙变化等等。
但是,“物有本末”,“但得本,不愁末”。只要抓住了根本原理,其他更深更细微的规律都会洞若观火般地清晰呈现。
[ 本帖最后由 光明心 于 2010-2-17 09:2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