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016|回复: 2

医道与仙道(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道与仙道(一)    

前言:
    这篇文字,是鉴于在指导禅修实践过程中,学员为身体觉受或健康之类所困扰,问及医道而开讲的一堂“精、气、神的转化”课程的核心内容,只是略去了其中静坐实践过程中,生理气机、气脉变化的现象及其原理部分,因为涉及禅修静坐的实践经验,非实践之者可藉文字能全然理解,故而此篇只重在阐述其医理部分。
    禅修,以身心为实验室,而求证生命智慧的境界,岂有能不晓医道而可以成就耶?然,纵观现在坊间充斥的中医之书籍,虽尉为大观,但皆在医术或小验上言之谆谆,言及医道之理则几无。中医之复兴,可无令人担忧乎?
    古之大医者,皆有道之士,皆从修道实践中认识生命内在之规律而约之为理,述之为文。愿有识之士,能由易理而入医理,继而从修道实践中体验之、实证之。吕洞宾有诗云:由来宝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读书在明理,岂有神仙不明道理哉!
    文中所言“仙道”,概泛指儒释道之修持,而非狭隘地确指道家之“仙道”。特此说明。


    《易经》为古代“三玄”之一,又为群经之首。《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天相应”,“人天合一”。《易经系辞》赞叹其功德是:“《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易经》是《黄帝内经》的理论依据。古人有“医源于易”之说。医之道即在《易经》之中,故唐代药王孙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易经》同时也是道家思想的根源。道家言“顺为凡,逆为仙”的得道修仙之旨,其中“顺”者,即是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规律;其中“逆”者,就是会精气神于太极。可以说,《黄帝内经》和《道德经》,是《易经》在不同领域的完美展现。如果《易经》是体,黄、老之学就是其用了。
    修行悟道必须通医理。所谓“医道即仙道”,“十道九医”也。佛经也有“身安则道隆”之说。佛教之“五明”中亦有“医方明”。

   《易经》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要想成就黄、老之用于“命”,必穷究其理、其性,切勿为一技一术所缚。
    医道与仙道,源远流长了几千年,如果从其流上去了解,则门派林立,技术繁杂,众说纷纭,各有所长而又难窥全豹。就像道家诗云: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可怜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直让人歧路多端,不知如何下足。即便从一门深入,又难以融会贯通,归根悟旨,最后皓首穷经,不知所以。《西游记》诗云: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即然医道、仙道的原理都根源于易,那么,从源头去领悟医道或仙道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易经》讲“易者,易也”,这其中至少包含“简易”的意思了。《易经》中还说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如此则“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从最显而易见的现象中去探求最精微的道理,最后即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什么是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呢?如《易经》所说的,当然是天地万物了。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人因天地而得以生,所以不能不去了解天地生化的道理。故而,《易经》讲求“人天相应”,“人天合一”之旨,其意深远。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黄帝内经》云“上古有真人者,提擎天地,把握阴阳……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这些无疑都是《易经》“人天相应”,“人天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发挥。
   佛、道的修持,与中医一样,都是效法于“人天相应”的原则,最后期望达到“人天合一”的境界。“人天相应”是因,“人天合一”是果。但人、天如何相应?却是很少有人去探究的。于此中的道理不了解,就如同现在所看到的: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能治病的却越来越少;修行的方法技巧越来越多,有成就的修行人却越来越少。于病,成了心灵安慰剂;于道,都成了现代人自我精神玩弄的工具。此只是就医与道对个人而言,这其中还不谈及“天人相应”的道理对人心、社会道德的影响与智慧的开发。
   所谓“人天相应”,简单地说,就是人生于天地间,无时不受天地能量运行的影响,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天地只是一个“大人”,就像小孩子本能地要模仿大人,学习于大人一样,人应该效法天地运行的规律,如此,才能合于道。
   那么,我们首先要去观察认识天地的运行规律,进而按天地这个“大人”的规律去生存、生活、修行,养生,治病,才能实现“人天合一”——实现每个人不同领域的成就愿望。如《阴符经》所说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人与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如何滋养人与万物的呢?
   我们依《易经》给我们的提示:“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先从最浅显易见的现象来认识。
   “仰以观于天文”——天上有太阳;“俯以察于地理”——地上有土壤,地下有水。太阳照耀大地,使土壤温煦,地下水份的特质本来是冷的,向下流动的,因受到阳光的照耀,开始变暖,并开始向上蒸腾。土壤变暖,其中的各种植物的种子便开始复苏(用现代电脑语言叫“激活”较易理解),并借助水份上升的动势,开始萌芽、生长,以至于茂盛、成熟。于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就能依赖这些农作物而得以生存,进而动物与动物之间更复杂的食物链也才能得以展开。
   假设没有太阳,无论土质、水质多好,土壤中农作物的种子品质如何优良、丰富,它们都是无法生长的,人与万物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没有生——机。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推理去理解没有水,没有种子的情况。
   天、地一直如此生生不己的生化万物——上面的阳光照耀下来,下面的水份蒸腾上去(在春、夏时节,早上的农田或是湖泊边很容易看到的氤氲之气,就是地承天气的感应),同时带动土壤中的种子开始生长、发育。古人把天比作父,地比作母,父母作合,氤氲交媾所生万物,比作天地父母的子女。很是形象。
   《易经》把天气下临,地气上承的现象,名之为"地天泰卦”—安泰、和谐之意。反之,如果天气在上而不降,地气居下而不升,名之为“地天否”卦——阻滞,不通畅;把火气下照,水气升腾的现象,名之为“水火既济”卦——成就、达成之意。反之,如果火在上不照下,水在下不升腾,名之为“火水未济”卦——不成功,没成效。可见,古圣先贤,几千年前,就把天地生成的道理洞悉入微。(其实,在先、后天的易理中,天气的下降靠的是火的作用体现,地气的上升靠的是水的作用体现。乾为离体,是先天;离为乾用,是后天。坤为坎体,为先天;坎为坤用,为后天。)

    当然,这只是是简单直观的认识。其实,天地生化的道理还是很复杂而精微的。比如,天地交互还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下天地间能量(气)的风、寒、暑、湿、燥、火的邅变,一年四季中二十四节气的能量征候,乃至一天之中也有如同四季、二十四节气一样的微妙变化等等。
但是,“物有本末”,“但得本,不愁末”。只要抓住了根本原理,其他更深更细微的规律都会洞若观火般地清晰呈现。

[ 本帖最后由 光明心 于 2010-2-17 09:2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道与仙道(二)

         人的生命运化也是一样的情形。
    心主神明,在上,像阳光的照耀功能一样,心识有觉察、分辩的功能——喻为太阳;肾藏精(《内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华之谓,也可理解为生命动力的原材料——喻为水。脾胃(尤其是胃,胃主接纳,脾主运化),盛装食物,运化食物成为营养,提供整个生命机体所需——喻为土。

    心神存照肾精,肾精温煦向上升腾,脾借此温煦向上的力量消化胃中的食物,食物变成成机体所需的营养,输布全身,生命才得以正常存活。

    (当然,身体的运行规律一样也是很复杂而精微的。比如,肝气的上升作用,肺气的肃降作用,包括人体与天地一样有四季、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变化等等。)

    在此,古人有几个专有名词要简要说明一下。

    心识的活动喻为火,在卦象中用离卦代表,在道家和中医把心的功能又称为神。“神”,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注意力、觉察力、脑力,它是有别于思维、分辨、判断的一种体验、感受、直觉、本能的作用。同时是指心识的功能神奇、伟大又玄妙难测即可,绝不是指上天有形、无形的神祗。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医或修道中所谓的“神”,可以把它初浅地理解为“注意力”,“心力”,“觉察力”,“观照力”等。)

    肾藏着先、后天之精华、精粹(不仅是男女媾精的那个精),这种精的功能表现通常以体液的形式,故喻之为水,在卦象中用坎卦代表。

    其实,广义的“精”,泛指一切身内的体液。比如,宋代曹文逸的《灵源大道歌》云:“休论涕唾与精血,达本穷源总一般。 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 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纵横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

    “气”,是指神与精的交互作用产生的能量(《黄帝内经》把这种正常的交互作用称之为“精神内守”)。这其中主要有二个方面。第一,是指肾水在心阳(火)作用下开始发动、气化,向上薰蒸的动力;第二,是指脾藏在肾气升腾的推动下对胃中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而产生的营养。俗称“阳气”。

    简而言之,心为父,肾为母,父母结合,产生的能量、营养就是气。比方说,修行人,静坐下来中就有明显的热感,因为静坐时,心神不再外驰而是收回来,自然本能地成就了心肾结合的功能,就产生了“阳气”这种能量。这个热感,就是“阳气”的功能表现。

    “气”于生命的重要性,《黄帝内经》这么说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精、气、神这三个概念,是道家修持中非常重要,同时又是非常合乎天道规律的精炼比喻。

    中医对这三个藏器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心为一身之主宰,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胃为五脏之本。

    这其中,心神的作用尤为重要。道家所谓:上士养神,中士养气,下士养形。又说:得神者生,失神者亡。以此看来,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现代人只是关注饮食,营养品,补品,只是关注形体的保养,真是堪称下士了。

    中医里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肾比作炉灶,胃比作锅,心比作火。没有火的引燃,炉中的柴不能燃烧,锅中的原材料就烹熟不了,成为不了美味的食物。

    我们对人体取法于天地的规律来生存的模式作一个综述。

    身体要正常存活,要靠营养(气)的输送、敷布;营养的产生有赖于胃中的食物的消化;胃要得以消化食物为营养,须赖脾的运化作用;脾要能运化胃中的食物,有赖于肾气的上升与策动,中医所谓”脾得气而能化”;肾气的升腾又终须以心神下降来温煦、激发。最后,心神的正常活动又须以气的充沛来支持……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己。

    人就这是样与天地一样同步地运行变化着,其内在变化的规律竟是如此的一致。

    我们来看:如果没有阳光的普照,水气不升腾,万物就能不生长,人就不能存活;同样的,如果人的心神涣散,不能温煦肾藏,肾水不能化气,脾得不到肾气的策动,就无能力消化胃中的食物,无论你吃什么美味、补品,都无以转化成为营养,身体的健康就受到威胁,各种疾病就此产生。

    而心神涣散,正是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所在。失神—失去生命中太阳煦照的功能,是现代人疾病隐藏的根源。

    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外在的种种诱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巧妙,勾起的内心的欲望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错误价值观的宣传,使得追逐这些欲望的借口越来越体面,手段越来越高明而丰富(不择手段)。人的心识每时每刻都在疯狂地向外追逐,神光在疯狂地向外耗散、发射。心神越来越没有力量“回光返照”肾水,肾水寒凝,不能气化升腾去推动脾胃的消化吸收……

    而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人们的健康却越来越坏的原因。

    健康不好了,我们没有从根本的心神耗散找原因,只是更疯狂补充各种营养品,加强补品,保健品,吃更高营养价值的食物等等。结果,脾胃只能装载,不能消化吸收,只会堆积在胃肠中腐烂变质,反而成为肠胃的负担,如雪上加霜般更加深重地将健康推向难以挽回的境地。

    这就如同大自然一样。冬天,阳气收敛了。这时你播多好的种子到地里,也长不出庄稼一样。最后种子只能死亡、腐烂于土地之中。

    由此引发的各种疾病,我们没有深入探究它的根本原因,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拒狼进虎,久治难愈,此愈彼起……这又正是当今医生越来越多,医院越来越多,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而先进,但能治好的病越来越少的现实写照。

    即使你得到了昂贵的好药,得了名医的方剂,如果没有回神静养,那些药在你胃里,就像食物一样,照样得不到温煦气化而产生药力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像能解决问题的药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升级的“效药”,更是越来越伤害机体——因为只着眼于病症,而不知其病因 所在。中医师们也觉得经方己不像古人书中写得那么灵验了。

    殊不知古人生活的时代,外在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内心也没有现代人一样多的欲望,所以几剂药下去就能豁然痊愈。古人一再强调的“调摄修养,药石次之”的垂训,已经被现代人舍本逐末地忘在脑后,如此,又怎么能仅凭药力就能回天呢?

    另外,有二个常见的错误观念需要澄清,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肾虚”。很大程度上,并非“肾虚”而是“神虚”(脑力不足,或脑力涣散不能收摄)。心神之火不能降下,无能温煦肾水,于是肾水寒凝不升,导致水火不济,上下悬隔不通,而表现出一些“肾虚”的现象。此时需要的不是补肾,而是补“神”。补“神”最好、最快的方法莫过于佛、道、儒三家学问所指示的心念专一、专注的训练。

    其二是“上火”。现代人的“上火”很大程度上不是热症,相反是寒症。是上面的心火虚浮于上,不能沉潜于下,不能化寒水,水火不济。以清热去火之药只会为虎作伥,于病症雪上加霜。只需以静心之法调养,上沉下升,自然则愈。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道与仙道(三)


    上古的医道与仙道,效法于天地间气的变化而生成万物,而领悟到生命内在的规律,对生命的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有“医道同于仙道”之说。

    我们且把上古时期代表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与代表修道的经典《道德经》作一类比。

    《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上古天真论》所论及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都属于“知道者”,他们“精神内守”,“把握阴阳”,“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的健康生命观都是一致的。

    再看《道德经》怎么说?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们不嫌繁冗地罗列了这二家的一些思想内容作个类比,不难发现,医与道,完全同一个鼻孔出气。

    无论我们出于个人修养(炼)的需要,还是对道家或是中医理论的深入探求,都不能忽略对部分内容的慎思笃行。

    如果把道家与医家比作二个圆,一定是二个相交的圆,而且相交的部分还非常的大。

    这个相交部分的核心内容,就是“精神内守”,即后来庄子在其书中所说的“形神相守”(“将神守形,形将自正”)

    如何形神相守?形神相守,就是取法天气下降,使地气上升,日光下照,水气上升,以此来成就万物生长的原理在个体生命上的修炼运用。此处的“形神相守”之“神”,可理解为“注意力”。而“注意力”绝不是思虑、观想、想像等思想的活动,而是本能的、直观的觉察、体会、感受。

    简单地说,初步,就是将一直向外追逐、投射的心神(注意力)收回来,意守全身(不是执守身体某一点,而是注意力觉察、体会、感受全身的状态),绝无有为、刻意,勿用思虑、观想,不用一切技巧。实际操作起来,确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效应。说得再形象一些,就像有些人意守丹田一样,只是这时的丹田是全身,全身即是一个大丹田。

    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把握要点.专注地远视一物,比如说远视一幢房子或山,注意力专注于看,心中不要升起理解评判的主观思虑活动.待心神不为其他事物所干扰而能专注于所视之物后,将"看"此物的注意力立刻收回,注意全身,同时像刚才视外物一样,专注不移,尽量桓长如一,不受他物的影响.




    为了使大家对“形神相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下面将庄子《在宥》中所载“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一段录于后,并将前道教协会会长陈樱宁夫子和清末仙道大家徐颂尧先生对此的评语附后,供于医于道的有心人参考。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

    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哉!”

    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

    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

    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

    陈撄宁评论:

    这段文章,把长生不死的道理,和盘托出,玄妙无伦。凡后世丹经所言,炼己筑基,周天火候之说,无不在此。黄帝为道家之祖,而广成子又是黄帝之师,其言如此显露,如此切实。奈何后世学道者,不于此寻一个出路,反去东摸西撞,七扯八拉,真所谓盲人骑瞎马,愈来愈错,越弄越糟。(摘自《口诀钩玄录(初集)、第四章 口诀之来源》)

    海印山人徐颂尧评注:

    此篇妙文,语虽短,而药物、火候、真土、采取、温养之功,长生久视之理,罔不兼赅。明·陆西星著《南华副墨》谓:“看千卷丹书,不如读《在宥》一段”,洵属知音。此道家养生之要素,长生久视之玄枢也。(摘自《天乐集》)

    (补述:后世的医家,离道日远,全赖药物的能量来治疗疾病。殊不知,草木之药性的气化作用,乃是后天五行之气,较之人体之先天元神,元精交感所生之元气岂可同而语之?其中玄旨,非实际修持者难窥其奥。“十道九医,十医九道”之说几成绝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9:41 , Processed in 0.0199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