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960|回复: 25

喜悦啊喜悦(续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心情愉悦,大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壮怀感慨。
原来想清楚了一个道理,是这么的喜悦。
是如此的喜悦。是如此的喜悦、

今天要出去帮朋友做点事,所以没有时间整理出来了。
争取明天贴出来。
曾仕强先生说,明白了道理,过往不咎,改过自新。就是“夕死可矣”的意思
但我真觉得, 明白这样的道理。对我来说人生足矣

------------------------------------------------------------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第二天写,但是第二天第三天接连两天都在外地,有时候连第二天要做什么都不能把握,方显人生本真无常。
那份喜悦的是什么呢,现在来告诉大家我的感悟。
自打从王凤仪先生那里听闻了“如如不动的本性就是佛性”,知道了人应该让心静下来,无论面对外界任何变化都不要妄动性子。如果人家一批评你,自己就光火,是先动了恼怒傲慢的心,如果听到批评之言,转念去想,他为啥要批评我,这件事的起因因果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么一合计,心态就平静了许多。大多数时候能安静的听下去了。
事情能静下来,就能进能退,就知道,应该让对方先顺了心,自己才能顺利通过,就像前面一个小胡同,迎面过来一头“牛”(当我们一生气,一定看对方就像不讲道理、横冲直闯的蛮牛,别人也这么看我),这个时候,不顶牛的办法,就是退让一下,让对方过去。你让对方顺了心,对方一定也会体谅你的难处。在和老婆大人的相处,我发现这么做果然有效,和阿松,老焦他们相处,也如此。所以我感慨,如果早些年明白这个道理,不用和父亲对峙我一样能走到这条道理上来。
但最近我为另一些事情困惑。有一些朋友、朋友介绍的朋友来谈合作的事情,或者希望在某些点上进行合作,这应该是高兴的事情,但我却觉得里面有些东西在阻碍着我。让我放不下心来。
下面我就讲讲,这件事情是如何缘起和化解的。
谈合作,通常都会按照股份制,讨论股东权益。接受现代西方管理思想大家都认为应该创造股东利益最大化,所谓股东权益,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目标,以至于事情的开端,一定会讨论投入产出和回报。这绝对是一个死胡同。
那么钱和人的关系又当如何呢?以前认识一位种菜很有名的朱老师,找他合作的人大把大把的,大家希望他技术入股,但怎么算,双反都很难真正满意。对我而言也存在这样的困惑,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算,我值不值钱、值多少钱?又是一个陷阱。
这次新米出来后,老焦和我吵了一架,因为我主张宁可受损失,也一定要维护信誉,先满足订单用户的要求;老焦认为应该把米卖给所有能关心、认可他劳动辛苦的人,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就应该平均分配,这件事后来我做了妥协,但彼此之间依然有些别扭。对于他的想法我一直不接受,直到现在才明白了,回头就可以真正的和他道个歉了。从合同上来讲,我觉得他没有信托责任,从感情上来讲,他觉得我缺乏人情味。
夏天的时候,小沈我们几个人经常围在一起讨论成立自然农法联盟的事情,但讨论来讨论去,大家就是无法达成共识,例如关于回报率问题,我曾说过一句匪夷所思的话,我说:“个人而言,一年两万元钱我就够花了”于是老婆和小沈都痛斥我,不考虑老婆孩子的生活质量。我心想,我顾的啊。后来我又解释说:“我也想有很多钱,这样才可以事。”他们认为我自相矛盾。我心说,我不觉得矛盾啊。现在看起来这句话应该解说为,我希望先做到能乐,然后在快乐的基础上做事。
一些朋友也会跑到莫干山去找我们谈合作的事情,问我们是否会考虑到他们的农场去种水稻。我们很一致的否决了。我还有两个朋友,孙敏和李梦章,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也希望一起来做,谈了很多很多次规划设计,谈到都没有感觉了,这件事也没有成,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我想大概他们都太商业化思维了。最后我这么认定。
前一段时间,上海的公益机构绿洲希望我能参与他们合作一个健康农业示范的事情,推动社区支持农业拓展。我觉得太好了,正是我希望的事情啊,谈了几次下来,事情越来越深入,内心却由喜悦变得忐忑不安起来。那里出了问题了呢?
这让我想起一位学佛的师兄,立志要做良心产业,做健康农产品的推荐和经营,发起了智耕农有机绿色联盟并立邀我去做生产厂家的督查者,因为是个增长见识的机会我欣然答应了,但第一次正式会议后,因为工作态度我和她有大的分歧。所以我选择退出来。还有一位回国从事有机农业的严建业先生对我也是厚爱有加,他热爱农业为了传承他的经验,可我也望而生畏。我考虑因为自己缺乏职业素养,无法忍受严格的等级制度,也不甘心像员工一样做事。
来上海之前和阿松合计明年的工作计划,来上海之前和阿松合计明年的工作计划,阿松主张不再接受订单,避免把生产和销售捆绑的过紧,要给生产者自由,我完全接受他的看法,今年为了完成生产,大家劳动的很辛苦。前些天徐楠对我说,她更喜欢用订购的方式支持我们,她的意思是不计算回报的订购,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很感谢她提醒我,对的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还有情感因素存在。不应该简化为单纯的买卖行为。因为我内心也有这种诉求。
最关键的人物出场了,就是智耕农的那位朋友推荐她的会计给我认识,这位施会计很希望在家乡崇明岛做健康农业的事情。并约好一起去崇明看地。一路之上,她和我滔滔不绝的讲了很多她的想法,她做人的原则,其实半天下来,看地花了十分钟,一直都在听她讲啊,讲啊。
咦?突然间我觉得:土地不重要;资金不重要;人脉关系不重要;如何规划不重要;这些统统不重要,但一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决定了我,因为我却认定这件事可以和她一起做。
我很奇怪啊,和她认识不过几个小时,她的规划想法也没有本质上的创新,她不是有钱人,甚至她说的话能够做到我都不能担保。为什么我就断定这样的人是可以合作的呢。这是大大不合常理的事情啊。
回到家里我反复的想,反复的考虑,老婆也问我这个问题,她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想着想着我就想明白了。
原来这位施姐啊,她一路上都是快快乐乐的,什么事情都能从中找到乐观的一面,做农业她抱着快乐开心的心态做事,她能感受到愉悦并享受它,似乎为此付出努力辛苦她不会觉得苦,想反她愿意做的开心才好,她是唯一一个很轻松的和我说农业话题的人,这种轻松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对于任何可能的情况都愿意接纳的从容淡定。
我栽倒在这种人手上了,她居然比我都轻松,她的心态能感染我,我宁愿与这种人一起讨论,所以我一下子明白了,之前所有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和我们谈合作时,我体会不到他的快乐。他们出于帮扶、利益、自己、或者工作方式上不能够够轻松快乐起来,我希望所有和我共事的人能够轻松快乐起来。是呀是呀,人就应该轻松快乐的活着,应该以彼此都能快乐作为合作的基础,和调整的标尺。
所以我这么写信给她:
很高兴认识你,昨天的谈话很出乎意料的顺利,非常好。现在还有点没回过神来,所以呀,必须沉寂两天,消停一下沸腾的想法。让我好好总结一下。对了,还要向你表示感谢呢。非常感谢昨天能和你在一起聊这些话题,因为非常的投缘。但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多朋友说过要和我合作的事情,我最终都放弃了呢。这一次虽然和你认识的时间不长,却觉得很多事情似乎已经可以敲定了呢。回了家我和尚英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我突然醒悟到。因为和其他人比起来,谈投资农业时你整个人显得更轻松,更愉悦。噢,我一下子明白了。我要找的人也是要像我一样能够淡然笃定的面对困难,并享受轻松愉悦生活的人。我走到农业生活上去,其实就是要把整个人生变得更轻松更愉悦,享受在其中,体会生命的真谛。所以之前有很多商业上考量可以挣钱的机会,我丝毫没有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啊。而且发觉除了种地之外,与人合作也应是这样的,彼此之间都能享受这项事业,能给对方带来快乐,不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想明白了这点,我就已经下定决心,以后无论与什么人合作,我衡量的标准不再是商业模式中的利润率回报率。这两个数字根本不能与我快乐的内心相提并论。我要考虑的是,做这件事大家是不是都快乐,怎么做才能让彼此感受到轻松舒适,这是首要先考虑的。其次大家的责权义务,彼此关系,应该脱离股金投入,劳动时间长短的数字统计方法,懂得家庭文化,能够如同兄弟姐妹一样相处的人,能够基于亲情和信任的人我才与之合作。我愿意像家族企业一样共同经营,平分股权。以上两点缺一不可,否则事情就会出现挫败。
因为以利益为需求的合作,会让手足兄弟反目成仇;以利益为基础的感情融洽一定是短暂和虚假的,快乐也是经不起考验的。兄弟姐妹之间如果没有快乐,那也谈不上合作了。所以我要感谢你,因为你让我把这么重要的问题想明白了。其实我一直在向这种生活靠拢。但一直没有想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无论如何是通过和你谈话,启发的我。不管以后我们会不会合作在一起,都要记住这件事同时也要记住:人与人交往应该基于快乐和信任。
老贾
-----------------------------------------------------------------
    看到你神情沮丧,情绪低落。我衷心的祝福你身体安适,生活富足,事业有成,然而却不希望你立刻得到,因为这一切都是努力奋斗的结果,何况得到后也不一定真的快乐:
      为它们,我们丧失了谦虚、纯洁和善良;为它们,我们饱受折磨;幸福和悲惨并不依赖这些东西是否出现;我们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人类生活的改善,还是正相反。

[ 本帖最后由 后小子 于 2010-1-25 13:1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楼主的喜悦!
发表于 2010-1-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着这样的语气也忍不住跟着喜悦呢!
发表于 2010-1-2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吊胃口呀老贾
发表于 2010-1-2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0-1-22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随喜
发表于 2010-1-2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喜同喜。
发表于 2010-1-25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后小子 的帖子

我衡量的标准不再是商业模式中的利润率回报率。这两个数字根本不能与我快乐的内心相提并论。我要考虑的是,做这件事大家是不是都快乐,怎么做才能让彼此感受到轻松舒适,这是首要先考虑的。其次大家的责权义务,彼此关系,应该脱离股金投入,劳动时间长短的数字统计方法,懂得家庭文化,能够如同兄弟姐妹一样相处的人,能够基于亲情和信任的人我才与之合作。我愿意像家族企业一样共同经营,平分股权。以上两点缺一不可,否则事情就会出现挫败。

老贾啊老贾啊,终于找到知音啊,俺要加入,快乐一分股权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这样。
发表于 2010-1-2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后小子 的帖子

一定喔
发表于 2010-1-27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出土地的,出劳力的,出资金的,出设备的,出谋略的,提供信息的。。。  。。。都是一个股权,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各尽所能,不分彼此,收获同享受,风险共分担,投资回报是——快乐舒适亲情,另外,才是有机粮食蔬菜,钱财是最末位置的

老贾,俺铁定支持你,你想的这个就是俺梦寐以求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本帖最后由 洞庭烟雨 于 2010-1-27 19:2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4 22:59 , Processed in 0.0352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