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中‘读’手记” http://blog.sina.com.cn/u/1273035131
作者:天涯在小楼(方哲萱)
公告栏的一段:择其善者而从之
2006年6月,我开始了对读经教育的全面关注。之后,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孟母堂”事件。一时间,读经教育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到底是全面开发智慧,还是抹杀孩子的天性?那些流传数千载的典籍,究竟是枯涩的读物,还是郎口的美文?在半年的游走中,我几乎每一天都得到新的启示。
我会在这个博客里公开我的调查结果,尽量作到客观,但不一定尽善尽美,依然希望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我为什么花费精力、花费时间、花费金钱做这么样一件事情?套用王财贵先生的一句话“不为任何的目的,知识分子的良心”,套用孔子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套用陶渊明的一句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引言
大学毕业那年,偶然的机会,于报纸一角读到国学班招募志愿老师的消息,次日便冒失的闯入那间不大但明亮的雅舍,听到琅琅读书声之后,竟局促不知所措,在老师的指引下懵懂坐到临窗的最后一排,又将老师递过的一沓纸接在手中,那是孩子们正在读的《老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才醒悟孩子们“道德经”都快背完了,而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是他们上学期乃至上上学期的课程。
面对这些三到十岁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才是个小学生,整堂课下来,脸红心跳不止。
这便是我今生来到的第一个读经课堂——天津养正学堂。它的创办者王逸夫先生卖掉家中收藏的字画,购下一套房产做教室,并且聘请教员,免费教孩子们读经,推广古典文化。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孩子们可以如此聪慧而具有灵性,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孩子们可以如此好学,宁可冒着风雪也要缠着爸爸来参加每周一次的读经课程。我只是不解,王逸夫先生为什么要无偿的消耗财力和精力,他想得到什么,他得到了什么?
后来,认识了笑非和河北行唐明德学堂的傅路江先生。笑非是明德的讲师,他的生活真可说是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人不堪其忧……笑非本是个数学天才,却忽然拼了身家性命似的去钻故纸堆,他想得到什么?他得到了什么?
再后来,认识苏州复兴私塾的傅奇先生,见面那天天气相当阴冷,然而走进斗室,看到古色古香的课桌椅,听到傅奇用着很坚定的语气说话,就觉得周身有股暖的气息流动。傅奇的出名是由于开了“淑女课堂”,然而淑女课堂依然分文不取。用他的话说:我想赚钱很容易,但是现在宁要贫寒和朴素的生活,我不想给自己留后路。那么他想得到什么?他得到了什么?
这不是我一个人问的问题,在悉尼读经课堂上,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一开始,她完全不信任读经,担心浪费孩子的时间,但是看到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周奔波在各个会馆之间,上午两堂、下午两堂,免费给孩子们上课,那么不遗余力的推广经典,一定是有原因的吧,所以她决定让自己的孩子试一试。一年多之后,孩子的变化令她惊喜。
我在电视上看到,合肥的小筛子读经班,一年下来费用要两万多,而男主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多,他们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拿出来做这么一件事呢,然而夫妻俩所付出的心血又何止区区几万块钱。
还有许多人,在了解读经教育的理念后,很快就辞掉自己的工作,一心去推广读经。到底是什么吸引他们?
近些年网络报刊上,许多人指责读经教育如何不合时宜;学校中,老师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被迫放弃这种教学模式;学校外,全日制私塾,甚至业余读经班,因不合某些规章制度而被迫关闭。那些反对读经教育的人们,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他们的态度慷慨激昂,他们指天誓日,说自己为了孩子好。
然而,推广读经教育的人如此做,是为了敛财吗?为了升官吗?为了出名吗?他们如此做,是为了戕害孩子、扼杀孩子吗?
难道在粗暴的指责别人之前,不该先问一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又付出了什么?
事实上,这些问题正是促使我探询读经教育的原因,而当我深入这个群体,当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烟消云散之后,我竟觉无法抽身其中,因为它使我意识到,读经教育不仅是挽救中国文化那么简单,它关乎你我的命运,还有教育的未来。
注:
本文所涉及的人物及事件均真实存在,绝无杜撰。但对他们的称谓,有些为真实姓名,有些为其网名,有些称呼字或号,还有些当时只记录了他们的姓氏,故用某老师或某先生等来称呼,另有一些采用化名。在我看来,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更重要的是,关注读经本身。
另外需要申明的是,本文中许多观点,尤其教育理论方面,大部分均有出处。其中读经理论主要来自于王财贵先生的研究,如涉及其他,我将尽量在引用时注明。由于调查过程中很少录音和笔录——当然也是为了更轻松愉悦的沟通交流——故难免出现记忆偏差,有所错漏的情况。
期间与一些当事人实乃偶然相遇,或于网络上未曾谋面的交流,因此写这篇调查报告之时,并不敢保证已经所有当事人许可,便他们的故事和观点公开发表,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在许多地方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名。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大范围和长时间的关注某一事件并形成长文,由于经验的缺乏,各环节亦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
教育是一件大事,之所以拉拉杂杂注解了这么多题外话,实是担心由于我自己理解力和表达力的偏差,更无对于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学的深入钻研——尤其是并没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无法做到熟悉所有的经典——从而影响到人们对于读经教育的认识。
我因对于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忧心,加之职业本能来关注这样一件事,如在引用或借用某些观点,或介绍某个事件时出现错失及偏颇,欢迎批评指正。尤其希望大家都能秉承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读经,无论你认为它是对的或不对的,太过还是不及,只要你真愿关注,就用心去了解和发现它,我的文字仅供参考,更加可靠的是你自己的眼睛和头脑。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9-11-21 20:3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