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貞觀 于 2011-6-20 00:14 编辑
用没有入声的普通话来吟诵古诗是很难找到感觉的,而且很多很多原本压韵的字都不压韵。
推荐用具有四声八调的闽南语文读(又叫雅言,河洛话,台语)来吟诵古诗词。
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 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 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目前的北京话,乃是汉语在五胡乱华以后,受到北方胡人以政治、军事力量之影响与压迫而改变音调的结果。南北朝时,北朝统治者是以鲜卑语为北齐之国语,唐代以后,五代十国期间,胡人大量移居中原,北方胡汉杂处通婚 以致音调、语法越变越烈。到南宋偏安时期 中原已成「胡汉语」天下,换而言之,变种汉语已成定型。辽、金、元三朝代皆以北京为国都 北京官话渐渐形成。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北京话已成为汉语系中胡化最深的一支,后满人入关,满人虽习汉语,却使得北京话成为满大人官话,西洋人称为Mandarin ,清代汉语与唐代汉语相比亦即完全走样,音调不仅大变汉字意义亦多不同。以音调为例,唐代汉语之入声(竹dek、日jit、入jip) 在北京话中完全消失。汉人受到胡化结果带来反舌声母「ㄓ、ㄔ、ㄕ、ㄖ」,真是汉语族之悲哀,正统汉语(河洛汉音)反被无知之辈讥为粗俗土语。汉人自己侮辱祖先之语言而不自知,更是可叹可悲之极。有人称为这是语言上的「认贼作父」。
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台湾,故称河洛语。
闽南、台湾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正是我们现在习称的“闽南语”,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两汉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中原标准音。
由于日语主要来自于迁徙到现在日本的中国汉族的古汉语、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马来人语言融合而成,所以今天日本人诵读佛经,呤唱诗词时,与闽南人用闽南语古代汉音诵读佛经,呤唱诗词在发音上几乎是一样的,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语却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师常常感叹,闽南语汉音之失传对诵读佛经的人是极大的损失。
所谓河洛,就是指河水(今黄河)和洛水(今洛河)之间的土地。河洛语指的是存在于上古夏商周时期的雅言,是今天汉族诸语言的主要源流。河洛语在汉语言的地位相当于黄帝在汉民族血统的地位,是被奉为正朔的。
闽南语和河洛语的关系:由於各种历史原因,古河洛语已经不在原本的河洛地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胡腔”的吴汉混合语言,也就是今天的普通话。而闽南语是沿自西晋永嘉之乱士族南迁和唐初军队南下开发所带来的河洛语,由於福建地理和历史上的原因,成为保留河洛语素最多的汉语言方言,被称为“现代的河洛语”。
由于闽南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原的河洛地区,外人多把闽南人称为“河洛郎”,因此,传统上的“闽南语”一词,渐渐被“河洛语”取代。这个名词的运用,最先是发生在台湾岛上。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河洛语区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启动,重新考量“闽南语”在汉语中的地位的呼声,日见高涨。发声者以青年学者居多,主张以“河洛语”替代“闽南语”的位置,并将之从闽语中重新独立出来,成为“河洛语区”,与北方话、吴语、粤语等并列为汉语八大(或七大)方言之一(注意:此对祖国统一极其有利)。在文献里,“河洛郎”并不是什么新词,但在语言学里,“河洛语”绝对是新生名词,对于它,一般可以表述:
当今的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
闽南语的发音主要特点有:1、多数古浊可平声字,今读音时不吐气;2、念知、登等,有时保留破裂音,成[t]、[ť];3、无轻唇音[v]、[f];4、有韵尾[-m]、[-p]、[-t]、[-k];5、声调七类,以上为主,与古代声调系统不尽相当。此外,在闽南语中,文、白语言区别较大。白读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较久远的源头,据研究,它是秦汉及其以前中原汉人南迁所带来的汉语与当地闽越土著(少数民族)的语言相结合就开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音体系;文读音则是本地方言与本民族权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语、近代的官话、现代的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向权威的共同语靠拢的表现) .
闽南语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被海内外语言学者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闽南语的发展,对保护、弘扬中国古代语言遗产,研究中国其他语种以及古代闽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资料
关于雅言与胡言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129.htm
大家來吟詩–傳統八音再現
http://cls.hs.yzu.edu.tw/300/All/media/poem/poem.htm
新漳腔闽南语 声律启蒙 一东
http://v.ku6.com/show/rzdFRHEYEFq6m0Bk.html
普通話(國語) , 因不像臺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話保有傳統漢語之入聲, 吟誦唐詩宋詞不合古時唐宋聲律格律, 無法動聽吟誦。
普通話
“普通話”一詞,是朱文熊於1906年首次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說法,並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明: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範,確定標準。 “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國務院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1956年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56年2月6日).於2009年6月27日查閱) “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據說普通話的興起是近代三、兩百年的事(另種講法是: 元朝已有普通話)…滿人入關,占了漢族地區,滿請皇親國戚、貴族功臣,坐鎮北京城內。統治中國,需學漢語,因漢人生活地區的各種复雜事物,不能以只可交流簡單游牧生活的滿語表達(詞匯不夠),且漢族人多,漢人又多不曉滿語,於是滿人便學說北京的城內話。他們不曉發漢語的入聲,說時又帶滿語口音,由此這沒了入聲、帶滿語口音的北京城內話,先在北京城內的滿人中流行;漢人要求功名,要在滿人統治下生存,又只好學他們那种腔調說話。至使這種話慢慢地擴散開來,成為今日的普通話。總而言之,普通話是帶外族口音、沒有傳統漢語之入聲、由外族創造的漢語。(陳國明穗, 熟讀唐詩三百首 北人依舊不會吟,5//11/2008美西版之「星島日報」)
現今似是整體滿族人都講漢語–普通話了,滿語近乎失傳。人數遠遠少於漢族、文明程度又大大低於漢族的外族人以武力征服漢族,到後來反而會被漢族的文化征服,會被漢化。此是又一例子。東北地區是滿族的發源地、根據地、主要活動地,所以東北地區的人多能說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廣東、福建等地區,因山高皇帝遠,受滿語口音的影響較少,故此這些地方反而能保持住有入聲的漢語…… (陳國明穗, 熟讀唐詩三百首 北人依舊不會吟,5//11/2008美西版之「星島日報」)
國語
在台灣,現代標準漢語的正式稱謂是國語,國民黨戒嚴時期,台灣各族溝通也由日語變化成國語(與日治時期推行日本語言的政策,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所謂「國語家庭」(國語の家)如出一轍),教育部門則多稱中華民國國語文。由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規範與推廣。國立編譯館主編、正中書局出版的部編大專用書《國語》內所解釋,國語分廣義和狹義來說,茲改述如後:「對外國語來說,則國內各民族的一切語言和文字,可統稱為廣義的國語;在本國,對方言來說,則指國家選定以北京地方的現代音系為標準音的標準國語,為狹義的國語,對內用以通行各地,對外作為國家語言的代表。」(國立編譯館 編:部編大專用書《國語》.正中書局.)
標準漢語的發展演變。(維基百科, 現代標準漢語, 21/Mar/2010)
上古漢語 | 周代
前1000年–前200年 | 爾雅,引申為雅言。 | 秦漢時代
前200年–200年 | 雅言,也稱正音、通語 | 魏晉時代
200年–600年 | 雅言,也稱正音、通語 | 中古漢語 | 隋唐時代
600年–900年 | 切韻(隋) | 唐韻(唐) | 兩宋時代
900年–1276年 | 廣韻(北宋) | 平水韻(南宋) | 近代漢語 | | | 元代
1276年–1368年 | 中原音韻(元) | 明清時代
1300年–1900年 | 洪武正韻(明) | 京音(清) | 註:標準音 切韻、唐韻、廣韻、平水韻、洪武正韻都是兼顧南北的,而中原音韻和京音都是北方話。故灰色表示兼顧南北,紅色表示北方話。 | (維基百科, 現代標準漢語, 21/Mar/2010)
入聲
在普通話裡,只有平聲有陰陽分立,沒有入聲,因此除輕聲外共有四個聲調: - 陰平(標為「-」,聲調值55)
- 陽平(標為「ˊ」,聲調值35)
- 上聲(「上」讀作shǎng,標為「ˇ」,聲調值214)
- 去聲(標為「ˋ」,,聲調值51)
中古漢語的入聲,在普通話裡被划入各種聲調裡。這點與絕大多數漢語方言不同。(維基百科, 現代標準漢語, 21/Mar/2010)
入聲是漢藏語系的一些語言所具有的一類聲調。一般入聲是短而急促的,但亦都有例外。粵語、壯語、越南語、客家話、閩南語、贛語以及漢藏語系的其他一些語言中,入聲字音節以輔音[p]、[t]、[k]作結,發出明顯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節聽起來有一種急促閉塞的頓挫感。湘語、吳語、福州話、江淮官話、一部分西南官話地區以及華北官話中黃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區現在的晉語也保留入聲,但只帶一個弱喉塞韻尾[ʔ],甚至沒有入聲韻尾只具有特定調值。大部分的漢語官話方言中入聲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它是從什麼時候消失的,歷來都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從元朝開始消失的,但是也有人認為直到17世紀入聲還沒有消失。(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以現代北方漢語為基礎的的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台灣國語)中不存在入聲。以失去入聲的官話方言為母語的人,包括以基於官話方言的普通話為母語者,不經過訓練不能分辨入聲字。
漢字大概於隋、唐時代傳入日本,當時的漢語具有入聲,因而日語將入聲的痕跡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獨立成另一個音節(通常為ka行、ta行、wa行([p] → [ɸ] → [w] → ø)的音節)。相較之下,韓語、越南語漢字的入聲發音,則較為接近現代南方漢語的發音。
在無入聲調類的北京官話中,中古的入聲字被分派入平聲、上聲、去聲中,此現象稱為』入派三聲』。如何分派有若干規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1.全濁聲母字派入陽平或去聲(如: 薄 奪 續 寂)。 2.次濁聲母字派入去聲(如: 落 弱)。 3.清聲母字可能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任一類,無固定規律。(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漢字 | 推定中古音
(IPA表示) | 普通話 | 江淮官話
洪巢片合肥 | 閩南語
(文 / 白) | 吳語 | 粵語 | 贛語 | 客語 | 日語吳音 | 日語漢音 | 韓語 | 越南語 | 合 | ɣɑp | hé | [xɤʔ] | hap8 | gheh | hap9 | hop | hap | ガフ (gapu→gō) | カフ (kapu→kō) | 합 hap | hợp | 十 | ʑip | shí | [ʂəʔ] | sip8 / zap8 | zeh | sap9 | sep | sip | ジフ (jipu→jū) | シフ (sipu→shū) | 십 sip | thập | 佛 | vɪuət | fó | [fəʔ] | hut8 / put8 | veh | fat9 | fut | fat | ブツ (butu→butsu) | フツ (putu→futsu) | 불 bul | phật | 八 | pat | bā | [pɐʔ] | pat4 / peh4 | pah | baat8 | pat | bat | ハチ (pati→hachi) | ハツ (patu→hatsu) | 팔 pal | bát | 易 | jɐk | yì | [iəʔ] | ek8 | yeh | yik9 | ik | yik | ヤク (yaku) | エキ (eki) | 역 yeok | dịch | 客 | kʰɪɐk | kè | [kɐʔ] | khek4 / kheh4 | khah | haak8 | khak | hak | キャク (kyaku) | カク (kaku) | 객 gaek | khách |
※註:「易」僅作「變易」之義時讀為入聲 [-k],餘為去聲。(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總之, 這個入聲聲調在現代漢語已經不存在,分別併入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之中。入聲字的讀音短促,現在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等省的部份地區、四川南部等地的方言還保留入聲字,因此如果無法分辨那一個字是入聲字,可以用台語及客語發音,聲調短促的就是入聲字。四川、貴州、雲南、湖北等省的多數地區,湖南西部、廣西北部地區,把入聲字讀為第二聲(陽平)。
結論
普通話(國語) 因不像臺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話保有傳統漢語之入聲,不合古時唐宋聲律格律, 無法動聽吟誦唐詩宋詞。
前人寫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此見解在北語仍有入聲之當時,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然而在今日卻未必了。因北語(普通話、國語)語音發生了變化,漢語中本有的入聲在北語裡消失了(即有些入聲歸了上聲或去聲,有部份則歸入了平聲)。古時各聲的音調現今都有些變化了…於是,以今天的普通話吟誦唐詩宋詞,語音音調不合古時四聲聲律;也不合詩詞格律之“格律節奏”( 大家接受我創的這新辭新名稱嗎?)…這就是為甚麼現時以仍有入聲的地方話(例如有九個聲調,其中有三個入聲的粵語廣州話)去吟誦唐詩宋詞,會比以普通話吟誦動聽的原因。(陳國明穗, 熟讀唐詩三百首 北人依舊不會吟,5//11/2008美西版之「星島日報」)
中古漢語的聲調系統由平、上、去、入四種聲調組成。大致來說每個漢字的聲調都是確定無疑的。(少數漢字一字多調表示不同詞義。)舉例說:“詩 shī、史 shǐ、世 shì、十 shí ”四字分別屬於平上去入。仄聲與平聲的區分很簡單。仄聲是上、去、入,剩下的就是平聲。當然,這樣說的都是中古語音,不是現代普通話的語音。平仄是詩詞韻律的概念。現代漢語某些方言依舊保留入聲。方言入聲的韻尾可能是 p t k ,也可能是喉塞音。廈門話“十” sip (文)或 tsap (白)。普通話沒有入聲。北方人要研究入聲,必須一個個去記住它。也就是說,北方話大都沒有入聲,父母不會教你學會入聲。(慕明 ,漢語聲調平仄與詩詞格律, 2008-08-30, http://ipobar.com/read.php?tid-20862.html)
例子
1.
「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 」 |
2.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用短促的入聲字(-t韻尾)作韻,以抒發其極度憤恨的情感: 「 |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 |
3.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 |
(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4.一般採用記憶一首典型的詞,然後記住每句格律。注意,最好按南方話記,因爲部份入聲字在普通話歸入平聲,將影響判斷。過去填詞是唱著填的,比較省力,就象現在改流行歌曲的歌詞,但是多數要用江南話,普通話不能唱。 平仄聲調:
字的四種聲調又可分為平聲、仄聲二種,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通稱「平聲」。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和舊讀入聲字,通稱「仄聲」。比如: |
王之涣(唐朝代)作品《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其格律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按照普通話分析,“一”字是平聲,似乎不合格律,但事實上是“一”字在古漢語和江淮、晉語、吳、粵、客贛、閩等漢語方言中是入聲。不過,成渝話中歸入陽平,也不合格律。(慕明 ,漢語聲調平仄與詩詞格律, 2008-08-30, http://ipobar.com/read.php?tid-20862.html)
5.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入聲比較麻煩,普通話裡沒有這個聲調,但是南方方言里普遍保留,比如《錦瑟》詩第一句“五十”的“十”,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言讀一下,南方很多方言都讀作入聲的,讀法接近去聲,但更要短促一些。有一個常識大家要牢牢記住:一個字在古漢語的讀音,和普通話的讀音,並不完全一致。(唐詩宋詞中的平仄押韻(2009-05-28 08:20:3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5761970100d9r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