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747|回复: 0

转贴:张其成《中医文化的命运》(二)---很好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2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根求源:中医文化的魅力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中医说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就是调和阴阳。病治好了就是阴阳调和了!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中医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那就是“太极图”。“太极图”集中体现了阴阳和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汉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足鼎立。如果用太极图来说明三家,那么白的部分是儒家,儒家崇尚的是阳——刚健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道家崇尚的是阴——柔弱居下、清静无为的精神。当然儒和道不是截然两分的,而是像太极图阴阳鱼一样交互在一起。再看从古印度传来的佛家,如果用这张太极图来说明,在什么位置呢?我问过很多人,有人说在两个点,有人说在中间,也有人说在外面一圈,可能都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佛家的。这里不多讨论。我要说的是儒、道、佛三家都是讲“中”,都讲“和”。
    其实,传统文化里面还有一家,那就是医家。医家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哲学。中医是崇尚阴还是崇尚阳呢?其实中医是讲阴阳平和、阴阳不偏的。可以说中医是阴阳哲学的最佳体现。中医说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就是调和阴阳。病治好了就是阴阳调和了!有人攻击中医就说一个阴阳太简单了!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中医是一种阴阳中和的文化!应该在我们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汉以后的中医还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除了儒道佛共有的中和观念、儒道共有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以外,中医从孔孟儒家那里还接受了伦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医德规范。中医有一句话说“医乃仁术”,这个“仁”就是儒家的“仁”。那么道家呢?中医从老庄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虚静柔顺的养生思想及其方法对中医影响重大。当然反过来,中医对儒家、道家乃至佛家也有反影响,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单方面的。历史上就有儒医、道医、佛医。如果再往前推,《周易》的阴阳哲学就是中医理论的渊源了。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说到底就是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可以用两张图来说明,中医采用的是太极图,而西医是矛盾图。共同点在于都有黑和白,然而结构不同、关系不同。中医对待疾病采取调和性治疗,西医采取对抗性治疗。在西医看来,一定要找到疾病的原因,然后将它杀灭。中医不是这样。我有一个朋友是中医肿瘤专家,他说中医不是以杀灭癌细胞为目的的。如果以杀灭癌细胞为目的,那么中医的疗效肯定赶不上西医的放疗、化疗。中医是改变产生癌细胞的身体环境,让癌细胞不发作。所以中医治癌症虽然没有杀灭癌细胞,但可以延长存活期,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德国前年有个报道,有一项研究是寻找癌症在放化疗之后反而扩散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是主要的癌细胞被杀灭以后,那些为辅的癌细胞原本是不发作的,这一下都跑出来了。可想而知,这种治疗并没有改变产生癌细胞的内环境。而中医的主要治疗思路就是改变内环境,提高自治愈、自修复的能力。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不是西方二元对立的理论可以解释的。人是有可以自我治愈的能力的,中医就是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去激发这种自我治愈、自我调节能力。
    再看中医是怎么对待健康的?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标准就是,是不是和谐。要达到三个“和”:人与自然要和谐,这叫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要和谐,这叫人我合一;人自己心身要和谐,这叫形神合一。达到这三个层面的“和”,才是健康的人。《黄帝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理阴阳,“以平为期”,就体现了阴阳和谐的理念。
森林和树木:中西医文化的异同
    有人说:“中医是治人,西医是治病。”也有人说:“中医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西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尖刻,但中医重视整体、重视宏观,西医重视具体、 重视微观,倒是事实。
    有人说:“中医是治人,西医是治病。”也有人说:“中医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西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尖刻,但中医重视整体、重视宏观,西医重视具体、重视微观,倒是事实。
    SARS,新世纪人类遭遇的第一场瘟疫灾难。当它突如其来的时候,中医和西医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智慧勇敢地面对。西医采用微观、精确的方法寻找SARS的病原体,现在找出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然后运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一病毒进行测序,接下来就要筛选、开发能杀灭这一病毒的药物;中医则用宏观的、辩证的方法,不管它是什么病毒病菌,都是一种邪气,“非典”属于温病范畴,根据症状、体质等信息,就可以辨别出不同的“症”。然后对“症”下药。西医采用对抗性治疗,需要找出敌人,然后制造出针对性的杀伤武器去杀灭敌人;中医用药物增强体内的正气,调整人体的自组织能力,让机体的正气——自组织能力营造出一个病毒不能生存的内环境。
    西方人用分析还原的方法看待问题,中国人用整体思辩的方法看待问题。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整体。人体内部的各结构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各功能之间是互相协调、互相影响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中医历来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重视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人体的影响。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东方思想。这种整体思想贯串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治疗和养生等所有领域。
    对待疾病,中医学是辨别“症”,西医学是辨别“病”。“症”是整体的、宏观的“森林”,“病”是具体的、微观的“树木”。过去,中医在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精密检验仪器的情况下,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辨症”。首先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收集病人反映出来的客观信息,然后根据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对脏腑、气血以及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以寻找病症的根源和病变的本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这一过程,中医称之为“辨症”。根据辨出的“症”,然后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剂。
    神医华佗曾给两个都患了头痛身热、症状完全相同的病人看病,在给他们开方时,一个用了泻下药,一个用了发汗药。有人大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同样症状却要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华佗说:“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内实症,一个是外实症,所以要用不同的治法。”到了第二天,两个人的病全都好了。在中医看来,不同的病症,可以是同一个“症”,也就可以采用同一治疗方法;相同的病症,可以是不同的“症”,也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症论治的临床医学经典。它系统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症论治原则,其中以六经辨症治疗伤寒,以脏腑辨症治疗杂病的,使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辨别病“症”是不是准确,直接关系到用药处方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9 20:35 , Processed in 0.0214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