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674|回复: 8

和朋友谈自然农业中五行的问题,(抛砖引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和浙江上虞的一位朋友用电话短信聊天的记录,其中有些关于五行和佛学观点值得深思,起因是下午我打电话给他问候他那边的情况如何了,后来意犹未尽,又通过短信谈了很多。他在上虞郊区用自然农业进行生产,他是一位年轻的居士。
前面是他的短信,后面带--的是我的回复,
---------
1,现在主要还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办法,希望在三年后,经过几十年药剂戕害的土地恢复自然平衡的状态,各种生命自由生息,万物共荣竞跃,并在这机制下不断循环;
--这件事情急不得,要慢慢的才能看到效果。
2,是呀,这个业很厉害,一时难以转过来,台州也有一些地,是山地,没有破坏,沙土结构非常好,山泉也很丰富,可惜没有去种啊,觉得人太难找了,来了又走;
3,那种地种水稻非常好,清泉凛冽,种地瓜、西瓜、花生都非常好;
--你说的问题是个事情啊,现在我也说不好,等你来了我们讨论一下。
4,今年这边种的西瓜很好,村民觉得很惊奇,因为看起来我们并没有怎么料理,但长得比旁边别人地里专业的有机西瓜还要好,可惜一夜之间全被偷走了,大得很;
--哇,这么厉害,今年我们的瓜全死了;
5,我明显觉得植物是有共荣的特征,那些破地,草长得越多的地方我们的作物长得也越好,有两个原因,一时那个地方生命机质已经激发出来了,另一方面我们周围都是水田,我们一小块地位围在正当中,非常湿漉,必须让它野草狂长去抽水,这样可能就平衡一些吧。很显然,这样的地我一锄草作物也跟着衰败;
--把这些观察资料整理出来分享给我,我的观察有些不同,要交流一下,很必要;
6;交谈应该在地里啊^_^
--嗯,我们找机会见面谈谈
7,各个地方都与不同,大气候小气候微气候,人能感应到的其实是非常粗糙的了,可能我说的都是错的;
8,而且他时刻在变化;
--我认为是心境不同造成的,很微妙;
9,是啊,心生外相,个人的感应又不同,机缘也不同,很难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你能来我这里最好,有些五行的事情要和你谈谈,我有些关注这个角度以及人的心力对农作的影响;
10,我表达能力非常差,我以前有对这方面写过一些东西,但被封杀了,现在根本找不到;
--你要整理一些这样的观察,很好啊,大家要交流这些观点;
11,福冈前辈的那一套他的子孙也没有继承下来,而走上了“有机”的道路,并非说他们没有信心,而实在是这个“道”很难继承啊,道法自然说说简单,其实微妙得很啊。有些人的心性就能得心应手,有些人理论学的再深心力也达不到啊;
--但我们不是继续在做么,他的观察不是影响了我们么,不是自然农法的种子到处发芽了么;
12,我觉得务农应该劳逸结合,要留更多时间在修养自己的心性方面,理论的东西也要系统地整理、研究发掘;
--是的,的确如此,我今年太多忙碌了,不对的;
13,福冈氏是伟大的先导。但“道”的修为很深很微妙,应该说是很难被感知的。这东西应不是技术的问题,技术只是皮毛。福冈裔农人没有继承先辈是因根器不够;
14,而我们正在探索这微妙的世界;
--是的,我想福冈很清楚这点,所以他很少提及继承的话题,作为修行者来说,道本身也不是可以靠血脉传递的,这个“道”的确很妙,我没有除草,居然虫子吧草吃掉了,我错愕不已;
15,无草吃就要吃作物了,这里稻田也有虫,但还没有吃稻;
--这种虫不吃水稻,最喜食蓼草;
16;虫的名字我都不知啊^_^
--我也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反正也也不打算研究对付它们的办法;
17;有对付心那就背道了啊;

18;土地也有阴阳之理。阳为放动发,阴为收息藏;
19;阴阳是土地及作物的根本存在与变化的元素;
20,五行是建立在这两个“气”的基础上的变化制约纹理;
--嗯,我要找个机会和你谈一下这个话题,上次你说的太极我就很收益,土地也是这样的,可我不知道如何去辨阴阳,期待你过来;
21,比如,阴气常常聚合在水和木中,阳气常常聚合在金于水中。土是中性的,常常随他们而变化;
--先记下来,还不是很明白,你写点东西吧,发给我看看;
22,可以在劳作的过程中慢慢加流。我的见解也不一定准确;
--有就很好,是一个洞可以窥见内在世界;
23,木克土,金又克木,所以于强瘠之地应以木化之。腐败淤溺乃木之精也,可克强土,又济水,可蚀金也。此为强瘠之地改造之总则。故草木应尽使之兴!
24,化工之地多金,应以木精蚀之;
--还不能完全明白如何用;
25,我们已经慢慢在这样做了,只是还没有综合到高级的方法论上,这应该就是“道”的范畴了。不简单啊,可能执以文字它又错了;
--太棒了,你一定要过来,这些东西要整理出来,很有意思,要么针对土地情况你说我来整理;
26,似乎是说不尽的,说说有觉得片面了、孤立了;
27,“道可道,非常道”。这世间实在没有一个“常”的东西啊;
--好样的,进步这么快,明白,不可执于说,随顺;
28,“技术”层面好说,这东西不好说;
--嗯。解悟和证悟亦如解道和证道,修心与行心;
29,福冈前辈似乎也没有在种植这个范畴进行最高层面(“道”本身)进行阐述。所以技术学到还没有用,后辈不会抽象演绎。可见传这个“道”也难;
30,所以搞“有机”容易,自然农法却很难学。一个是表相的,一个灵魂。即使有些人认为这两者看不出什么区别;
--如果用种子传就比较容易了,种在心田,合适的机缘自然萌发,所以说话和写字的时候用的什么心,就能传达什么心,自然有人能够解藏密,大概伏藏就是这么传法的吧;
31,哈哈,这个说法比较有积极性;
--这是我看《西藏生死书》得到的开悟,从文字中感受醍醐灌顶的通彻,感受到文字不能表达的丰富境地;
32,象种子一样,各种机缘合和过来的时候就能萌发。种子并非“道”本身,而是很多因缘聚合过来的时候这个“道”就发出来了。种子可能是某种核心场;
--而且种子不具备与植物关联的任何外相,却包含一切内涵,随机而变化成长,的确也是很深的道理啊;
33,老贾学的很好啊,敬佩^_^
--好等你过来啊;
34,大概还要一个多星期。我在你那里待两三天,之后往浙西参访自然;
--嗯,好,值得期待浙西行程;
35,我很久没有出去走了,我以前各地跑。老待在地里拼命干好像不行^_^
--有同感,我也有这样的发觉,我想去多感受不同的事情,非农业的;
36,是呀,就象种子一样,我们不能仅仅是一颗种子,别的就不要了。一颗种子要萌、生、花、实需要很多东西;
--对,是的,到处撒播,能生能长由它;
37,^_^

















[ 本帖最后由 后小子 于 2009-9-3 12:30 编辑 ]
发表于 2009-9-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9-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您们也在悟道了,佩服!

谢谢您们这些先行者,实干家,为保护土地母亲付出的辛劳!

给您们鞠躬了!

道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看看这篇文章吧,希望有所帮助。
周潜川——当代“以道成医”者
http://hi.baidu.com/%CC%AB%BC%AB ... b0f1b04bedbccc.html
发表于 2009-9-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对路子  

有意思

希望以后有机会交流,没错,不同的事业~ 到处撒播~ 自由生长~
发表于 2009-9-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5,我明显觉得植物是有共荣的特征,那些破地,草长得越多的地方我们的作物长得也越好,有两个原因,一时那个地方生命机质已经激发出来了,另一方面我们周围都是水田,我们一小块地位围在正当中,非常湿漉,必须让它野草狂长去抽水,这样可能就平衡一些吧。很显然,这样的地我一锄草作物也跟着衰败;

支持这条,我也发现了,长满杂草的地一除草就失去活性了,成了板结似的“死土”
发表于 2009-9-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不是我活你就得死的文化,而是和平共处的文化;反观西方文化,就是我活你就得死,不死,也只能赖活着。

譬如,现在的土地种植,大家都跟着西方化,打着除草剂,土地能不板结吗?
发表于 2009-9-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9-1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葺屋有感 2009-03-01 09:16  陈传管

今人居钢构之高阁,多金火之气而寡木、水、土。金、火淫则心肺厉,失木则肝气萎,失土脾蘼,失水肾枯,故今人多面黯体涩、焦躁气短,是五行之不合也。吾观外番列强多盛高阁,盖用临市工作却寡以居家,惟国人争贾高阁层楼乃为居,是为幸欤?设家居临地、多木而含水,乃臻人气,使水木以土养,以金淬之,以火考之,则五气相与生克、循而上行焉。故居家应承于地阴而感于天阳,天地交合乃活人。
发表于 2009-9-1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农村人土话讲,住小高层的人,不接地气,咋活?

人又不是鸟儿,但现代城市人都变成了鸟,天天从这个楼飞到那个楼,说白了就是飞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01:31 , Processed in 0.030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