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176|回复: 5

健康通论补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健康通论讲了“脾胃虚寒,太阴不开,通道闭塞”的情况。那有没有“脾胃热,太阴开,通道畅”的情况呢?有。

       胃热了,通道畅了,升降调了,睡眠好。这是正常健康人的状态。病态的也有,但是极少。有两个情况:
1  胃热过度了
       这个就是伤寒论里的阳明证【经证】。表现为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四大症”
2  胃热的同时,水分还不足,导致便秘
       这个就是伤寒论里的阳明证【腑证】。不一定有“四大症”俱全,但必定有其中一二,同时有便秘。

       用至简论来说,就是能量不足——阴的物质基础能量不足,阳相对太过了。还是在至简论范围内。但是不在《健康通论》所讲范围内——这个就是容易被误会的根源。健康通论所讲的是:太阴不开通道不畅导致的疾病范畴。对应的是以理中汤为内涵的两个方子【及其几个变化处方】:小柴胡加姜附汤和加味生脉理中汤。胃热的情况,对应的是另一个处方:生脉熟地枸杞饮。

       阳明证本质,就是阳热太过,补阴即可泄阳。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大承气汤。生脉熟地枸杞饮就不可以代替吗?我认为还是可以的。这个方子就带有增液汤的含义。你火再大,我相应加大水的剂量就可以把火给灭了。只不过,效果没有伤寒论的方剂快。

       大承气汤效果好不好啊?很好!对证者一剂知。但是用来推广普及合不合适啊?
首先,阳明证极少见。至今为止,我只见过一个阳明腑证案例。东西再好没机会用啊!
其次,效果越快越好就意味着偏性大。病了,就是身体偏了,处方就是纠偏,偏凉或者偏热。就容易伤到人了。
所以,大承气汤较之生脉熟地枸杞饮,不合适于推广。

       所以,伤寒论较之于至简论,不合适推广。

       我之前说过,伤寒论的处方,是个性化,针对性最强,疗效最好的。而至简方,是大众化,普适性最好,疗效最安全的。两者作用层面不同。不是高低的对比,而是方向的不同。所以,拿针对性的理论来衡量普适性的理论,是很不合适的。讲共性,并不是就反对讲个性。这是基本的逻辑常识,本不需要多加解释,但是犯在这里面的人还不少,“你搞这么久,我一剂就可以搞定!”“白虎汤证你倒是给我用小柴胡加姜附汤还是理中汤啊?”

       我不是不知道阳明经证用白虎汤最好最快,但患者能够记住伤寒论那么多处方吗?你强调的是作为医生的专业精准辨证,我强调的是患者的自我简易辨证保健。创建仅有的3个处方,就为了便于掌握记住。你希望医生高明,我希望患者高明。两者并不矛盾嘛!患者解决不了的,不还有你医生吗?遇到一个懂医理的患者,对你医生来讲,岂不是更方便吗?在现在现实背景下,全国有多少中医可以为患者服务?其中又有多少是悟道的中医?在这个背景下,多培养懂道的患者,比培养懂术的医生更快捷!更有利于改变僧多粥少的现实。

      这是讲治病。

       至简论的更大意义,是讲养生,讲预防,讲如何不用吃药!高明的医生,通常患者门满为患——还有时间讲养生之道吗?根本没有!那就沦为治病的救身的医生了。中医为何沦落?治未病的高明患者看不懂啊!也体现不出医生的高明,医生赚不到钱也没有动力去讲。于是,治未病的上工少之又少!治已病的下工多之又多,于是,医道沦落。
我现在做的,就是弘扬医道!通过刻意的淡化术的神秘与复杂,来显现道的至简和高超。

       现代的生活淡化了道德的教育,更不用说养生的教育,基本就是空白。没有多少后代还记得姜枣汤可以治感冒。这才是导致疾病重生的根源。古代的传播途径没有现在好,但是教育做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和为贵”这些道德常识还普及到每一个家庭、家族。道德也是养生的核心内容!所以养生之道借助于道德的规范,得以共生共存。所以基本小毛病都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大多都有一手治病的秘诀。

       但是现在的网络,从传播途径这块方便了医道的传播,这是现代化诸多坏处里的一大好处。最方便的法门产生于最乱之世,其中深意,有缘者可得。

       关于至简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是表达我的一个说法。你可以参考,不代表绝对正确,也不强求你一定认同。也欢迎提出建议,或者指责亦可。只要有实际内容,我很乐于解答。只有这样锤炼,至简论才可以不断的完善!就像本文,就是应答之作,触发了我的灵感,所以我要感谢给我这个机缘的朋友。真心的感谢!



关于阳明病,我再讲讲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阳明病少见,但是阳明病方不少用。三阴病体质的人,容易出现“阴实”的情况。就是阳虚的同时又有大便秘结。通常出现在癌症病人身上【肝硬化,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等】。这时候可以用到大承气汤,但是是在加用附子或者干姜的基础上使用。所以,不是说阳明病就用阳明方,或者阳明方就用阳明病。不能死搬硬套。能理解这个,就可以理解至简方的普适性的理论基础了。

还有一些人,每天只睡觉3~4个小时,精力依然非常旺盛,没有任何一点不舒服的症状。旁人谓之强人。实际上,这些人是透支精力,身体元气没有机会去处理体内垃圾。问题就不表现出来。有这种情况的人通常都是先天体质特别好。他们是金卡会员,透支额度比常人更大而已——但出来混,还是要还的!他们也还是在病人的范畴。只不过要好几年后,他们才会认为自己病了。

    我是激情之人,灵感来了,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写下此文。养兵千日用于此时——所以请不要因此责备我不懂养生哦!


[ 本帖最后由 悠然子 于 2009-7-7 10:14 编辑 ]
发表于 2009-7-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种情况的人通常都是先天体质特别好。他们是金卡会员,透支额度比常人更大而已——但出来混,还是要还的!
----------------------------------------------------------------------------------------------------------------
悠先生比喻的真好,我就是金卡会员,从西医的角度看还壮得很,其实生育后,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感觉了。
发表于 2009-7-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好多!
不过我还很浅,特别不知道如何去分辨阴还是阳。希望自己能尽快提高!
发表于 2009-7-8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听老师的高论!谢谢!
发表于 2009-7-8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发表于 2009-7-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7 22:11 , Processed in 0.0336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