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0264|回复: 70

正确爱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7岁了,作为独生子女,就是教育的实验品,不管好坏都是父母的成就,我总想,虽然这个也很让我得意,但要是再生个孩子,一定比第一个带得好,再生第三个也一定比第二个带得好,再生第四个… … 哈哈,国情不允许,所以,把实验成果写下来,以享后来者吧。
父母爱孩子,是不可否认的铁律。但仔细想想,你真的爱他吗?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没有真正爱他们,我们常常把他们当成了实现自己荣誉的工具,当成了自己的面子。所以,不断地以"为你好"为借口,强制孩子们按自己的意志来生活和学习。孩子表现不如人,让我们很难堪。
我们不爱孩子,这话让人很难接受,但扪心自问一下吧!!
人,作为万物之灵,本身就具备完美发展的原动力,这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尊重孩子,尊重他成长的方式吧!他快乐,你也快乐!

一、
让孩子感到你永远和他站在一起,支持着他,保护着他,(而不是他的对立者)他会很自信,很快乐,把自己管理得很好。
女儿5岁时,一天上学路上,我上班快迟到了,而她却突然发现系在书包上的一朵塑料花掉了,非得返回去找,我说等下班回来妈妈再做多多的给宝宝,我说那朵不漂亮再换朵漂亮的,我说......她就是不肯,哭了起来,我心里的火马上就要窜起来了,突然灵机一机,拥抱着她说:宝宝心爱的花掉了,
真让人伤心,不知哪位小朋友,在路上走啊走啊,突然发现了你的花,他开心极了说,啊,是谁留给我这么好看的花呀,真开心呀........我一边说的时候,自己也一边笑了,好像自己就是捡到花的小孩,不用说,宝宝也破涕而笑了,不仅不哭了,而且比以往更开心地上学去了。
(这朵花,对大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孩子,这朵与任何一朵都不一样,这朵上或许饱含着她诸多想象和愿望,找不回来,她很伤心,但是,她留给了后来的人,后来的朋友喜欢她的花,与她有共识,她更开心。这就是孩子。)
现在,上小学了,放学回来,作业多,又想玩,我见她坐那儿不想写,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抠抠手指,就说:今天作业可真不少呢,辛苦宝宝了,睡觉时间都快到了,真让我着急。她倒安慰起我来,拍拍我的背说:妈妈别着急,看我的,我写数学最拿手了。”  你看,孩子很容易上当。当然,一会儿写好了,你也得表扬一下,哦,比我预想的提前了十分钟呢。不要直接说孩子真棒”“你真优秀,这种空洞的赞赏,让孩子觉得不自在,也没效果。
(其实,作业多,孩子自己也很着急,很无奈,如果,你还对她发火,责备她的话,她可能就正好找这个台阶,不做了!
总之,孩子觉得你是和她站在一起的好伙伴的时候,她会急你所急,想你所想。
     

二、夸奖的艺术

上面的故事中,也谈到了夸奖要诚心诚意,有实质内容,不要空洞。
我们自己也有体会,当别人直接说“你好优秀哦”、“你好厉害哦”,我们会觉得很不自在,孩子也一样的。很多父母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能也学过周弘的赏识教育,所以,动不动就对孩子伸大拇指,说“你真棒”“你是最优秀的”。孩子对情感是很灵敏的,很快,他就能感觉你的虚伪,对你的夸奖要么无动于衷,要么逆道而行,更有甚者,真以为了不起了,目中无人。
孩子画了幅自以为有趣的画,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我看半天也没明白画的是什么,但我看得很认真,边看边问她:“内容可真丰富呢,这个是什么呀?”她就开始讲,我一边听一边哈哈大笑,觉得真的很有趣,并说,“能把它送给我吗?”她说,当然,给你吧,我还可以画好多呢,于是又去画了。
你对她作品的兴趣,就是对她最好的褒奖,你要是想要珍藏她的画,她就更兴奋了。要是你一拿起来,就马上说:“好棒哦。”孩子会很失落!因为她本来很担心你看不懂,但你反常热烈的表现让她无所适从。她给你看的意思,就是想给你讲的,而你,一句话把她的嘴给堵住了,真郁闷!
千万别说“最”这个字,不要让孩子自以为是“人上人”,我们只要肯定她本次的作为就好,以鼓励他做得更好。
再讲个故事。孩子的房间总是乱七八糟的,我说,这么个小狗窝,我都走不进去了,算了,只好不跟你玩了。几天后,她突发奇想地把房间从里到外收拾了,虽然,在我看来,还是那么乱,但好多了。我走进去,惊喜地叫起来:“哇!你什么时候干的?大变样了呢!”哈哈,有时候,表情也可夸张一下的。她得意地自己竖起拇指:“我自己收拾的,小手能干吧?”“不错,不错,是它们吗?”我拿起她的小手,“哦,告诉我,你们还会干什么?”我对小手说(幽默也不可少哈)。她就装出小手的声音说:“我还会写字、画画,洗衣服。”
等着瞧吧,这小手真的就马上忙起来了。
哈哈,有时,想想这些事,我自己忍不住开心地笑,何况孩子呢。
不要让“你真棒”,变得像花心男人嘴上的“我爱你”——没有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生气的方法——告诉孩子,你对她做的什么事很生气,不要评判她的人格。

   当然,尽量不要生气,伤人伤己。我们不妨想想平时是怎样对待成人朋友的,一位同事或邻居,不小心打破了你的杯子,你一定不会暴跳如雷地喊:“你怎么搞的?这么笨!一个杯子都拿不好!”你一定会很和气地说:“没关系,没关系,不就是个杯子嘛。”可是,我们对孩子呢,往往采取了前者,不是吗?
   我们有时很累,很乏,孩子再做错事时,实在忍不住想发火,那就发吧,让孩子体会到别人也会有情绪也是重要的一课。怎么发,举个例子:
   下班回来,忙着做饭做菜,累了一身汗,结果,孩子嘟嘟嚷嚷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你又气又急,于是,大叫起来:“我忙半天很累了,希望你吃得香一点,可你这样子,我很生气,很生气!”这样,孩子会明白,妈妈为什么生气,妈妈此时的感受是什么,希望是什么。孩子学会了理解别人,也学会自己遇到不开心时,该如何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哭闹。成人有时发脾气,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你的脾气成了无理取闹,那孩子也就学会了无理取闹。
   我宝宝吃饭很成问题,我这样生气时,她刚开始,会很不知所措地埋头吃饭,边吃边偷眼瞧我。后来,遇到这种情况,她会把她不喜欢的原因说出来:“妈妈,我觉得这个菜咸了点,我只吃那个行不?”“我只是觉得这会儿太烫了,等温了我再吃。”有时,我不用生气,她看出我累了,自己会夸我:“妈妈,你今天做得可真不错呢,好香啊。”你看,孩子学得很快,她知道了妈妈需要认同,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见。
   但是,如果你这么生气,“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一点都不孝顺妈妈!”把单独的一件事,提到了否定孩子人格的高度,孩子即不明白,又愧疚,又难过,自己又解脱不出来,长久就会产生恨。很多妈妈不明白,为什么我对孩子那么好,孩子大了却对我恶狠狠的?孩子是大人的影子啊。
  当然,只是个例子,吃饭时最好不要生气吧!

四、给孩子分享的机会,多和孩子聊聊天。

   孩子呀呀学语时,一般父母都会很热心地跟孩子啊啊哦哦地说话,等孩子真会说话后,那份热心却没了,特别是到了中幼以上,孩子可以自己玩儿了,父母就不耐烦听孩子叽叽喳喳了。
   曾有些时候,把孩子从学校接回来,孩子就开始围着我转,“妈妈,… …”“妈妈,… …”我要么想着公事私事等一堆未解决的麻烦,要么忙于家务,总是打断孩子说:“自己玩去,妈妈忙!”孩子于是到一边自己玩,吃饭时,又想说话,我又说,吃饭不许说话。等会儿,我就发现,她干什么都若有所失的样子,写作业也不专心。原来,孩子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想说出来,可是硬生生给堵了回去,不爽啊!
   后来,经常听她说说,听听她的趣事,和不开心的事,即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又让她有所宣泻,心情愉快。每每让她说个够后,她写作业,或干其他事时,都会专心得多,和她讲道理,也明理得多。孩子有时会说得哈哈大笑,有时会说得委屈地哭。
所以,我们经常在吃过饭后,不洗碗,母女俩坐那儿聊天。同事们听说我和小女儿聊天,觉得很逗,其实,和孩子聊天很好玩,不信,就试试吧。

五、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PK “ 兴趣班  ”。

   很多兴趣班都标榜“提高孩子创造力”“丰富想像力”等等,但是,上过兴趣班的家长们,你们觉得孩子创造力和想像力怎样了呢?
   我宝宝很喜欢画画,小的时候画画都是大手笔(米汤里调上颜料,用手画,哈哈),看她喜欢,上了美术班,后来,她怎么也不画了,画的时候,一张大白纸上,总是从小角落里起笔,整副画也画得小小的,很不自信。总说自己画不出来,画不好。后来不上了,渐渐地,又开始画,我买了几套名家画册(缩小的)给她看,时常带她到公园里,看到什么自己觉得可爱的东西,回来就画。她又成了一个多产“小画家”。她的画里有你想象不出来的动植物,想象不出来的人物表情,更有想象不出来的故事,总之,那种灵性,是你在兴趣班作品里看不到的。还有各种手工,我有时很佩服她,从外面拾回些枯树枝,几张小卡片,几个小盒子,几块小布头,她却变出了很精致的大篷车,车里还桌椅床,应有尽有,当然还有小主人。
    不要制止孩子从外面拣“破烂”回来,你的“垃圾”,就是她创造的资源。我时常有意识地把些瓶瓶罐罐,丢进她的“宝箱”里。
    她也上过一段时间舞蹈班,没兴趣,没学了,学了两年,问她舞蹈是怎么来的,干什么用的,她说不知道,我就跟她说舞蹈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等等。后来,有一次,我们有些纸被水打湿了,我说,最早的时候,人们就是把棉麻等东西用水和了,捣成浆,压平,干了就成了“纸”。要不,我们把这些湿纸再造一次纸吧。于是,拿来小桶,拿来两根棍子,我们开始捣起来,捣得“咚咚”响,捣着,捣着,就扭起来,还“哼哼哟哟”地唱起来,于是,我们的“造纸舞”就形成了,到现在,还偶尔跳呢。很好玩!孩子也深刻地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用来愉悦生活,绝没那么神秘。
   到大自然中,就更好玩了,有一次,我只准备了鱼钩,就带她到海边钓鱼去,之前在小树林里,找枯树枝做鱼杆,找风筝线做鱼线(附近有放风筝的,经常有断线掉地上),用树叶做浮标,用石头做坠子,最后,缺鱼饵,到处找蚯蚓,最后得出结论:城里的土地里没有蚯蚓!于是,捉了只蚱蜢。等一切准备就绪,大半天已过。坐在草地上吃了干粮,躺了会儿当午睡,出发了。到海边,能看见清澈的海水里,鱼儿游来游去,可就是不上钩,急得直跳脚,最后又得出个结论:海鱼没见过蚱蜢,不敢吃!于是,我们就坐在海边,边看鱼边谈论海里的故事,快乐的一天就过去了。
看到这里,您是觉得生活的兴趣赢了呢,还是兴趣班的兴趣赢了呢?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话就是冲着父母的虚荣心来的!明智的父母动动脑子吧:人的一生的任何阶段,其潜力都是无尽的,为什么统统盯在了孩提时代呢?我也知道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就像你一天中胃经开的时候胃口最好,消化吸收也最佳,难道你就把一天的食物全在这个时间吃掉吗?

六、选好故事和书籍。
  我其实很不喜欢某些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我家孩子也不是很喜欢。里面大多是公主,王子,钱权富贵,这容易教会孩子虚荣,势力。故事里对后母的偏见对孩子很不利,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精典童话故事》,《阿凡提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等等都很好,还有《柳林风声》是孩子的最爱,连我都爱不释手。当妈妈的,仔细对比一下,和《白雪公主》意境很不一样。

   有很多内容要写,先到这里吧。
   妈妈们都来吧!把辛苦得来的经验晒一晒吧!
发表于 2009-6-1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09-6-10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个好妈妈,学习了!
发表于 2009-6-1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楼主不错哦。呵呵,鱼儿钓不上,干脆不钓,买条鱼放放回水里吧,估计会快乐更多更多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要多放生才是!
本意也不是为着钓鱼去的,不过是想让孩子学会就地取材解决问题,并享受其中乐趣罢了。
发表于 2009-6-1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写的真好!
发表于 2009-6-1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给我上了一课   太谢谢了
发表于 2009-6-1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的确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对各位有所帮助,我就太高兴了,其中有些方法是受益于《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等书。有兴趣的朋友可拿来看看,我教育的书一大柜子,最喜欢的属这两本了。
发表于 2009-6-1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要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买来看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我也很喜欢,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发表于 2009-6-1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希望再看到您更多更好的经验!赞叹!
发表于 2009-6-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请问楼主方便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和《柳林风声》的出版社告知一下吗?
发表于 2009-6-2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家每个周五晚上,都会有个烛光故事会,昨天,我讲了大学时候踢足球的乐事,老婆讲了十八岁过生日第一次吃生日蛋糕的乐事,儿子讲了昨天在学校的顽皮事.家庭的沟通非常重要.
顶.
发表于 2009-6-2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19 10:25 , Processed in 0.0285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