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4650|回复: 51

转帖 佛陀教你不生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1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niwota.com/submsg/5843571

第一章 改变愤怒的自己

源自内心的新气象
 

  新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贴上了新的春联,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大家见面的时候都会互相恭贺新喜、新年大吉,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世界充满了新气象。不过,贴新春联、穿新衣,这些就是“新”的真正含义吗?

  有一位虔诚的女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她每天都勤于修理,所以枝繁叶茂、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寺院的住持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以花供佛,一定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女士说:“只是每天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得到宁静与清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禅师说:“是啊!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女士又说:“但是回到家我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
  禅师说:“花瓶里的花,如果不护理,很快就会凋谢。你知道该怎样让花保持新鲜吗?”
  女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继续吸收水分,花朵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改进自新,才能保持身心清净啊!”
  “新”应该是改过,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更新,所谓“新衣新面不如新其心”。对于想要彻底改变“心有怒气”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向外是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潜伏于我们的内心。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快乐的事情,不能和自己的家人沟通也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有一个年轻人,他的问题是不能和自己的父亲沟通,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五年中,他没有和自己的父亲说过话。
  后来,这个年轻人接触了佛教,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决定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而且,他想要的,是一种彻底的改变。
  一段时间里,他努力改变自己。他的内心安静下来,他开始给自己的父亲写信,把自己每天的经历告诉父亲。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直是心平气和的,他的信中写了自己感受到的快乐,每一个点滴,他都告诉了自己的父亲。有一天他要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了,他告诉自己,要冷静,他确实也做到了。由于他的父亲不支持他清修,所以在电话里说了这样的话:“你究竟在做什么?成天打坐修行呆在一起,你能得到什么呢?你对自己的将来就没有什么打算吗?”面对这样的责问,年轻人没有生气,他是这样回答的:“父亲,你知道吗?关于我自己的将来,我确实没有想太多,这是因为,目前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自己的将来,而是我与你的关系,我很想亲近你,也很想和你交谈,我十分希望我们父子能够恢复正常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关系改善了,我会非常高兴。如果我们还像现在这样无法正常交谈,我是不会开心的,即便我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我也仍然不会开心。”
  年轻人的父亲有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当他开口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你说的没错,我和你一样很看重我们的关系。”实际上,在年轻人禅修的六个月里,他给父亲写的信已经化开了父亲的心,父亲对他的感情,已经不单单是愤怒了。信里的那些美好事物,已经悄悄地改变了这位父亲,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都平和下来了,心里的正面种子也发了芽。从这之后,这位父亲几乎天天给儿子打电话,自不用说,他们的父子关系已经恢复正常了,而且,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快乐的感情。
  要寻找快乐,你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心,在你身体之外的地方,是不会有快乐的,尽管花费了很多钱买快乐,但最后你还是会发现,你买到的不是真正的快乐。关键的是,更新心灵,也意味着时时自省,涤除心内的污垢。


快乐和不快乐
 

  如今,很多身外之物成为绝大多数人追求的快乐,诸如哗啦哗啦作响的钞票、一手遮天的权势,以及高高在上的地位等,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普遍认为快乐是存在于外在物质上的,于是我们盲目而冲动地贪恋身外之物,并执着地追求它们。然而,得到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一定是快乐的吗?并不见得。追求外在物质所产生的快乐并不可靠。要知道,外在物质往往欺骗着我们的感官。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跟着外在物质的假相跑来跑去,渐渐变得迷惑而彷徨……很多人拥有多得令他人羡慕的东西,然而他们中间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快乐的,有些人的最终结局甚至是自杀。

  说起“钱”,我们都有自己的感触和不同经历。
  有一对普通的夫妇,平时生活节俭,舍不得花钱,这归因于过去的拮据生活,即便他们的生活现在已经有了好转,他们还是很节省。
  不过,虽然节俭,他们还是很懂得待人处世的礼节。有一次,丈夫的母亲过生日,夫妇俩就合计着要去看看这位母亲,而且还要多带点钱,给老人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夫妇俩住的地方离老人住的地方大概有四百多公里,可以坐火车,也可以坐汽车去。夫妇俩一想,火车比汽车便宜,于是决定坐火车去。这天早晨,他们出门去到火车站,但没想到由于铁路的某一路段出现了塌方,火车坐不了了,他们只好临时改坐汽车。
  在汽车上,这两夫妇遇到了一件事,一个男子打开一听易拉罐,发现自己中奖了,奖金是3000元。他兴高采烈地向周围的乘客炫耀手中的易拉罐,连说自己运气好,不一会儿,这个男人又说,他自己有要事缠身,根本没有时间去兑奖,所以他想把易拉罐低价卖掉。他就问车上的人,有没有谁想买,他500元就可以出卖。夫妇俩刚开始没太在意这回事,但听说只要500元就可以换回2500元,还是不免心动了,毕竟,这可以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可以给母亲更多的钱。他们把那个男人的易拉罐要过来仔细看了,觉得确实是真的,又商量了一阵子,就打算买下了,丈夫拿出钱买下了男人的易拉罐,夫妇两心中暗喜,这下可捡到便宜了。过了不久,卖易拉罐的那个男人下车了。周围的人才对夫妇俩说,他们很可能被骗了。夫妇俩慌了,又拿出易拉罐更加仔细地看,这下才发现易拉罐盖上印的中奖标签很模糊,明显是假的——他们求财心切,结果确实上当了,但要想找到刚才的那个男人已经不可能了。夫妇俩后悔极了,都很生气,接着又互相责备起来,丈夫说妻子贪心,妻子说丈夫做事不慎重。两人的气越来越大,竟然互相不说话了。
  妻子一赌气下了车,不想去给老婆婆过生日了,还说反正那是丈夫的母亲,又不是自己的母亲。这让丈夫更加生气。丈夫独自窝着火前去母亲家,给母亲过的生日也很不像样子。老人家一看儿媳没来,本来就不高兴,又看自己的儿子也那么心不在焉,也生气起来,和儿子几句话不合,就把儿子骂走了。
  而这个丈夫回到家又继续和妻子持续冷战,一家人弄得气氛紧张。
  其实,如果我们平心静气来看,这件事并不是件大事,夫妇俩的损失也并不是特别大,按理说不必弄到这个地步,但他们偏偏就想不通道理,为了500块钱,一直生气,一直不愉快。这对夫妇的问题是不好意思主动向对方求和,也许他们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和好,但这段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快乐不是就丢失了吗?
  愤怒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一个负面因素,所有人都应该明白,怎样才能避免愤怒,怎样避免承受由愤怒带来的痛苦。很多人因为某些很实际的原因而困在愤怒的情绪里,其实他们不想这样,但他们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化解自己的愤怒。比如,两个人互相不满,他们之间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是“难以沟通”,这时,他们就需要一些有用的教导,当他们正确地把教导加以理解并运用的时候,这教导就会体现出作用了:它能够把人们心中的痛苦加以转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心一体
 

  愤怒并不只是一个心理问题,愤怒和我们的身体有关,和我们的生理习惯也有关。那些影响人们的生理的事物,同样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反过来也一样,影响心理的事物也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的疾病与生理的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如果人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就需要首先考虑控制自己的身体,要充分地照顾自己的身体。
  这就要先从身体的感觉说起。举个例子,当人们感到寒冷难耐时,会希望得到温暖,当人们得到温暖时会感到舒服。然而,时间一长人又会感到十分烦热,接下来人的身体就再次觉得不舒服——由此可见,由温暖带来的舒适感也不是绝对的。再比如,当一个人坐久了,他就会感到烦躁,他很想出去走走,或是活动一下,他认为这会让他舒服一些。但是,当他走的时间长了,他的舒服感就又消失了,他又想回去坐下来。
  从这个例子我们发现,如果,人从温暖的感觉中得到的舒适感是一种绝对的快乐,那么,就算是在燥热的环境中,人也应该觉得很舒适,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要想觉得温暖使人快乐,就需要某种条件——比如开放冷气。如果想从行走的过程中获得舒适感,那么就需要一个条件——长时间久坐……否则,人怎么会产生舒适的感觉呢?可见,对一个人而言,通过外在形式而获得的舒适感通常都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要想获得永久而绝对的舒适感,还是得从一个人的内心开始,去寻找一些改变。
  当一个人处于舒适的状态时,他的情绪会相应地好起来,而生气则是一种很糟糕的状态,生气的时候,人们承受着痛苦,感觉生不如死,人们在这种时候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不否认他人的帮助是有用的,但话说回来,生气的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去转化自己的怒气和痛苦。
  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带着怒气,那可能是因为他正在承受某种痛苦,这痛苦可能是由于愤恨而引起的,过于激烈的愤恨使得这个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他把自己的怒气向外发泄。我们都知道,人在表达自己的时候,首选的方式是说话,而带着愤恨情绪的人说出来的话,肯定也就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怒气。虽然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平静地听一个正在生气的人说话,可是一点也不容易,毕竟,这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人人都想避开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会躲避那些正在生气的人。
  人们确实可以躲避正在生气的人,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彻底的办法。最彻底的办法莫过于让那个正在生气的人不再生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生气,这就需要人们去了解愤怒,以及如何转化愤怒。要实现这一点,人们就需要审视“怒气是怎样产生的”,愤怒来自我们的内心,虽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理因素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但还是要抓住那些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法国人把警察叫作“维和人员”,这个称呼确实指出了警察的职责和任务,但是,如果人们的心中缺乏真正的和平,维和人员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这实在值得怀疑。美国发生过多起警察殴打黑人的事件,当媒体把这类事情加以曝光的时候,人们总会有自己的立场,有的人支持警察,有的人支持黑人,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谁也不肯向另一方低头。
  那么,如果是一个有修为的人,他又会怎样来看待这样的事情呢?他应该觉得,单独站在哪一边都不完全正确,因为,愤怒在大家的心中,所以每一个人都既是打人的警察,也是被打的黑人。
  在不同国家都有一个普遍的情况,那就是年轻人往往会敌视警察,他们烧毁警车,打骂警察。警察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困难,他的家人要为他担惊受怕,他会遇到很多紧急情况,每一天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而且,一旦工作需要他们,他们就没有休息日,他们的工作确实很辛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年轻人,实际上是不懂得内心修行的人,他们真该好好地回到自己的内心,平息自己的愤怒。
  说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强调从“心”开始改变自己。在“身心一体”的这个前提下,“心”是最关键的,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和愤怒兜圈子
 

  易喜易怒、轻言轻动的人,往往意气用事,可以说这是一种病根。想必这样的病根大家都有,想必大家也尝过这个病根带来的苦滋味,然而,这个病根却并不容易拔出。
  有个十二岁的男孩,和自己的父亲有一些矛盾。在生活中,每个孩子多少都会出一些问题。这个男孩也不例外,当他摔跤、受伤或是犯了错的时候,他的父亲从不会温柔地安慰他,而总是用粗暴的言语训斥他。比如说,“你这个孩子真笨”,“你怎么会这样”,“你真让人操心”。就算这个小男孩是不小心的,他的父亲也仍然要训斥他。这让这个孩子很委屈,也很不满自己的父亲。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可不会这么对他,如果他受伤或摔跤了,我会很温柔地照顾他,把他搂在怀里,爱抚他,帮助他,我才不会对他大喊大叫,那样一点也不像真正的父亲。孩子需要的都是慈祥的父亲,而不是粗暴和不讲理的父亲。
  有一天,男孩的妹妹和其他孩子玩吊床,一不小心就从吊床上摔下来了,头正好撞到了石头上,一下子流出了鲜血,男孩非常生气,他几乎大喊大叫起来,他想叫喊的是:“你真是够笨的,你看看你把自己弄成什么样了!”如果他叫喊出来了,那他岂不就成了他父亲那样的人了吗?还好,他没有叫喊出来,他及时地控制住了自己,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念,于是他马上有了全新的体悟,他知道,若他控制不住自己,就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走上同一条路: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情,身体和内心做出反应,于是开始按捺不住地生气。但他根本不愿意这样对待自己的妹妹,他不想成为让妹妹讨厌的人,他想成为一个能够帮助他人的人。于是,他真的做到了,他没有责怪自己的妹妹,没有粗暴地朝她吼叫,而是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了她帮助。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有一种想法:这个小男孩真的很了不起。连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却觉醒了,也做到了。这都是修行带来的好处,修行使这个男孩的心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更关键的是,这股力量是一股动力。孩子凭借着这股动力,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气,这正是他想做到的。而他的做法,不仅使他自己平息下来,同时也帮助别人走出了痛苦。
  小男孩还发现,当初父亲对自己大吼大叫的时候,不仅使自己感到痛苦,也使父亲本人感到痛苦,父亲也遭受了愤怒的伤害,很可能,父亲也并不想那样吼叫,然而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习气,父亲还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发泄了愤怒。当小男孩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不再忌恨自己的父亲,而是想把父亲叫来,和自己一起修行。男孩的领悟实在令人敬佩。
  愤怒总是能够轻易地控制人们,而且很多时候人们无法注意到自己已经被愤怒控制了。这时候,不管是语言方面还是行为方面,人们都会伤害自己,同时也伤害别人。愤怒消失后,人们又开始后悔,又开始想挽回自己所做的错事,大多数人都会请求他人的原谅,或是自己责怪自己。然而,同样的事情总在发生,不久人们又会被愤怒控制,又会做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于是很多人就认为,自我责备和请求他人谅解都是没用的。
  一个人慢悠悠地走在马路上,任凭身后的汽车喇叭叫个不停,他却仍然不慌不忙,一副很不情愿让路的样子。嘴中还嘟嘟囔囔:“你着急,谁不着急?有种就开上来吧!”
  后来,这个人坐到了汽车上,又非常讨厌那些不及时让路的步行者和骑车人。甚至动不动就出口不逊:“怎么,找死啊!”
  一个人在站牌下等车的时候,引颈翘首,望眼欲穿,恨不得让每一辆过来的公交车都在此停下,立即停下。
  后来,这个人终于挤到了车上,但他立即就喝令关上车门,并怒目而视那些仍然没挤上车的人,盼望这辆汽车加快速度,永不再停。
  同是一个人,在车下是一种态度,在车上又是一种态度。在车下的时候,看着车上的人有毛病;等到自己上了车,又反过来看着车下的人有毛病。
  忍耐一些,宽宏一些,生活中原本的斤斤计较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平时大家都有坐公交车的经历,公交车上人多,磕磕碰碰是难免的。有的人踩了别人的脚,会立刻说一句对不起,对方再回一句没关系,这也就没事了,但有的人就是会不依不饶。我就听朋友说起过这样的一个小插曲,那天车上人特别多,一个年轻人要下车,他坐在最后一排,要从人群里挤到汽车的中门去,挤着挤着,他突然就骂开了,原来,一个中年人没听到他说“让一让”,就没有挪位子。要下车的年轻人一下子就火了,认为这个中年人是在找麻烦,他一把揪住中年人的衣领,扬言要揍中年人,中年人也不示弱,说凭什么要给他让道,两边都火气不小,看样子是要打起来了。售票员赶紧挤过来劝阻他们,说这车上人太多,大家都是出门赶时间的,这又是何必呢,互相让让不好吗?不过,售票员的劝阻不仅没有平息双方的怒火,还招来双方的一致攻击,他们说他们就是爱打架,不要别人管,谁管他们就连谁一块儿打。听到这里,车上的其他乘客都听不下去了,议论纷纷,还有人把怒气撒到引起事端的两个人头上,说他们要是再耽误时间,就把他们扔下车去……一时间车上闹得不可开交,这个说要打那个,那个说要揍这个——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全是因为一点容忍之心都没有。
  谁能帮我们监控自己的愤怒呢?谁能在第一时间提醒我们控制自己的愤怒呢?难道要找一个特定的人呆在我们身边随时注意我们的情绪吗?这个人必须及时地指出我们的愤怒,然后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可是,实际情况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如果有人好心地提醒我们,我们不仅不会感激他,还会更加生气,更别说压住愤怒,你可以看到,愤怒的力量是巨大的,别人的劝告完全不起作用。我们已经彻底成为了受到愤怒控制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花园里的好园丁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痛苦,那么我们有可能打消自己想要惩罚他人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帮助他人的念头。这时,可以说,想要帮助人的人是一个好园丁,这个人的修行取得了成功。

  我们每个人是在哪里修行的呢?在我们自己内心的花园里。是否每一个人都认真地照顾着自己花园里的花呢?这就不一定了。作为自己内心的园丁,很多人都是不称职的,我们任由自己的花枯萎死去,让自己内心的花园荒废。这实在是不应该,因为你有责任照管自己的修行花园,你要知道自己花园的格局,还有它的特色,你应该尽可能地了解这个花园,努力地照料它、打理它,使它有条有理,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回复从前的美丽和安宁。而这些美丽和宁静的东西,都是属于你的,你可以尽情地享受。

  一对外国夫妇去听佛法讲座,听着听着,妻子开始小声地哭泣,这个情况被台上的禅师发现了。禅师在讲座结束后走到这对夫妇身边,对丈夫说:“你的花很需要你的灌溉。”当时,讲座的题目就叫作“选择性的灌溉”。那位丈夫很快明白了禅师的意思。后来在他们回家的路上,他努力按禅师的启发去做。他们回家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的努力明显起到了作用,因为他们的孩子发现,门外站着的母亲与平日很不相同,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整个人都显得很有精神。你看,有些事情其实很简单,只看你是否意识到,并真的去做。

  以前,之所以这位妻子难得露出笑容,正是因为她的丈夫不懂得发现她心里的正面种子,更不懂得去灌溉她心里的正面种子,相反,更多的时候,这位丈夫都是在灌溉自己妻子心里的负面种子,这当然不会起好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都不懂得修行,缺乏选择性灌溉的能力。

  人的很多本领都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来的,比如坐卧跑跳和吃饭走路等等,这些本领是在人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的。但是,当你开始佛法的修行时,你需要重新学习所有的本领。原因是佛法强调念念分明地做一切事情,无论是说话、走路、倾听,还是吃饭和呼吸,人们都需要念念分明。

  其中,说话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一些小细节也许你从前根本就没有注意过,关于如何拉近你与自己身边的人的距离(比如当对方正在和你赌气时)。有这样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让你说出三段话,这三段话的顺序是这样的,首先,你对对方说:“亲爱的,你知不知道,我真的很痛苦。”接着,你再说:“我很想解决问题,很想让自己不再生气,因为我知道生气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一塌糊涂,我在尝试向别人学习,你要给我一点时间。”最后你可以说:“亲爱的,我真的很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帮帮我吗?”这几段话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很有逻辑的,第一段话表明你在信守承诺,你在和对方一起同甘共苦,第二段话表明你的态度是诚恳而热切的,你完全应该赢得对方的尊敬,第三段话表明,你很尊重对方的意见,也很信任对方的能力。

  如果你能真心实意地把以上几段话说出来,你和身边人的距离就已经拉近了一大截了,因为你没有愚蠢地朝对方吼叫道:“我不需要你。”我不需要你——这完全是一句泄愤的话,这句话先是重重地伤害了你身边的人,接着又深深地伤害了你自己。

  如果不能做一个修行花园里的好园丁,你就照顾不好自己,如果你照顾不好自己,又如何能够去照顾你身边的人呢?



反躬自省静人心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平静与和谐,因为这是我们缺乏的东西。人人都时常经历情绪的动荡和刺激,此外还有不和谐与痛苦;如果一个人因此而受苦,他的痛苦不仅只存在于他自身,这个人还会把自己的痛苦传给别人。对于受苦的人而言,到处都弥漫着激动的气氛,因此每一个与他发生接触的人,也会因为受到刺激而变得激动。我们决不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在说起自己的祖母时,露出一副困惑的表情。她说祖母平时都吃素,还经常去听师父念经,外人都以为这个老人应该是性情平和的,但实际上家里人都很清楚,她的祖母脾气很大,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家人争执不休,家人念她年岁高,不敢和她争吵,但却深受其苦,因为老人脾气反复无常,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又变得怒气冲冲。等到她消了气,家里人小心翼翼跟她提起来的时候,她也知道自己又乱发脾气了,但这只是一时的明白,过不了几分钟又开始发作。祖母曾经对自己的孙女说,她也不想发脾气,可心里就是乱得慌,忍不住要发火。

  后来的一天,女孩陪祖母去听师父念经,鼓励自己的祖母向师父求教。师父对女孩的祖母说,虽然你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也读得很多,但你心中的杂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了,那是因为你的心里没有家里人,没有其他人。你每天都在想,别人使你心烦了,但你从来没有想过你有没有使别人难过,你不能保持平静,是由于你关于自己的好处的杂念太多,所以,假使你想摆脱目前的困境,你就需要把家人、他人装到自己的心里,用“对别人的关注”来分散你关于“对自己的关注”的杂念。这就像点一盏灯,无论你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于用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会见到自己的影子,而且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只有当你把这盏灯点在自己的心里时,才不会看到影子。

  后来再看到这个女孩的时候,她逢人便说自己的祖母年轻了很多,因为祖母发脾气的时候少了,眉头也舒展了很多,和家里人在一起都很愉快,这完全得益于一次小小的点拨。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应该自己保持平静,也应该与其他人达成平静。要知道,人类是群居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要与其他人相处。怎样才能平静地生活呢?怎样又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同时也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呢?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让其他人也过上平静、和谐的生活呢?

  有时候我们情绪很激动,如果想摆脱这种激动,就必须知道激动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使我受苦的原因是什么。当我们开始探究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只要我们的心中产生了不良的想法,我们就难免要变得激动。如果一个人心中存在着负面想法,他是无法与自己和他人平静和谐共处的。

  家庭中值得人们关注的地方很多,有的人认为大部分时候都是孩子做得不对让父母伤心,但实际上,父母让孩子伤心的时候也很多,甚至要更多。

  有位母亲颇有感慨地说了一件小事,那天傍晚,她在厨房里做晚饭,她的小儿子静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她并不知道,当她转身的时候,差点把孩子撞倒。她很不高兴,皱着眉头很粗暴地对孩子说:“一边儿去!”孩子低着头走开了,这位母亲也没太在意。吃晚饭的时候,孩子仍然把头埋得很低,没吃多少就离开了饭桌,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不懂事,她辛辛苦苦做晚餐,孩子却一点也不体谅她。不一会儿,母亲也吃完了,开始收拾餐桌,准备把一个盘子里的残渣倒进厨房门后的垃圾袋里,这时,她发现门后的一个空酒瓶里插着一束黄艳艳的野菊花,她很纳闷,想不起花是从哪里来的。

  晚上,这位母亲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突然记起,孩子下午和伙伴上山玩耍,走之前曾跑到她跟前,说如果遇见漂亮的野花,一定会给妈妈带一束回来——这么说,厨房门后的花就是孩子带回来的,他站在自己身后,原来是想给自己一个惊喜啊!

  这位母亲的内心回荡着一种声音:当撞倒陌生人,你有起码的礼貌,但你在所爱的家里,是不是太粗鲁?你没有看见孩子的礼物,没有看见他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这时候,这位母亲万分羞愧,止不住眼泪开始流淌。

  她悄悄地来到他的床边,“醒醒,小宝贝,醒一醒。”这位母亲的心中早已充满了慈爱,她轻轻说道,“厨房里的那些花是你采的吗?”

  孩子笑了,“嗯,我在树边发现了它们。我采了花儿,嗯,因为它们像你一样漂亮。我知道,嗯……你特别喜欢黄色的。”

  这位母亲感动地说:“对不起,儿子。今天妈妈不该对你那么凶。”

  他说:“哦,没关系,不管怎样我都爱你,妈妈。”

  如果我们对待身边的人时不能用正面的念头去揣测对方的心理,这将会使多少“爱”遭到忽略和误解啊。

  在我们的心中,负面念头是怎样产生的呢?不断地探究之后,我们会知道,如果某人的行为是我不喜欢的行为,如果某件事情是我不喜欢的事情,就会使我感到不快乐。当我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我的内心会变得紧张;当我希望的事情没有发生时,当我遇到了阻碍时,我的内心也会变得紧张——这时候,我的内心开始打结。然而,在人的一生中,人们不希望的事情总在发生,希望的事情则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人们心里打上的结就会变得很难解开,人的整个身心都越来越紧张,无限膨胀的负面情绪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极为痛苦。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仍然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问题,这个办法就是:让我们不希望的事情坚决不发生,让我们希望的事情全都发生。为此,人们必须发展出一种力量,或者,依靠某人的这种力量。前提是,一旦我恳求这个人,他就会帮助我,让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不发生,让我希望的事情全都发生。然而,这可能吗?决没有哪个人能够一生都万事顺心,绝没有哪个人不会遇到任何他不希望的事。相反的是,总会有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一旦问题来了,面对着我们不希望的事情,我们要怎样做才不是盲目的反应呢?要怎样才能不对自己施加压力呢?要怎样才能保持平静与和谐呢?

  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人在研究,包括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研究这个问题的人都是一些聪明而神圣的人。他们通过研究,找到了一个办法: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为了避免我们自己产生愤怒、恐惧或任何负面念头,我们就需要马上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站一下,或动一动,或是喝一杯水,这可以使人的愤怒就不再增加,甚至可以使人摆脱愤怒。还有一些办法,比如数数:一,二,三,四。也可以读一个字、一句话,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咒语,比如一个神明的名字,比如某个圣人的名字;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被转移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已经摆脱了负面的念头,以及愤怒。

  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办法,它可以避免你激动。然而这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通过转移注意力,只能把让人不愉快的情绪暂时压抑住,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已经变得平静与和谐了,但压抑蓄积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天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人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悉心照料自己的内心,同时也关注他人的内心。

  有一天我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一位园艺工人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与特别照顾。

  我不解地问道:“师傅!照顾花草,您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从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那个园艺工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起来长得很繁茂,但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除去它们的枝蔓,摘掉它们的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第二,把花连根拔起植入另外的盆中,是让花在肥沃的土壤里生长;第三,特别地浇灌那些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起来像是已经死了,但实际上还活着;第四,松土,是因为土里还有种子,还会发芽。”

  我一听这位师傅的话,就想到,这不正和教育孩子一样吗?

  剪枝,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移栽植物,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灌溉枯枝,是在提醒人们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对他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松土,则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有新机会茁壮成长!

  人们几乎不会在自己生气的时候静下心来,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反省自己。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人们愤怒时,呼吸会变得没有节奏,身体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气伤身体,这可是一点也不假。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但是,如果你经常训练自己,那么你完全有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并积极地调整自己。

  人们心中的不同思想和情绪,会与人的呼吸和身体感受产生联系。呼吸和身体感受表现人的思想和情绪。正因为如此,如果你注意观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等生理状况,那么你也就观察了自己的内心状况。如果你的内心有问题,那么你是不应该逃避的,只有认真地观察自己,反省自己,才会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把自己的愤怒消解掉。这时候,你就可以说自己已经摆脱了愤怒,既然愤怒没有了,快乐自然也就来到了。

  还有这样一个男人,他由于一些事务要处理,不得不到外地一段时间。他离家的时间不短,在他走之前,他的妻子已经怀上了他们的孩子,不过他还不知道,等他回家时,妻子已经生下了孩子。这个男人疑心很重,他觉得孩子不是自己的,很可能是邻居与妻子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而留下的,这个想法一直扎根在他的心里,整整十二年都没有拔除。这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他本人对此事怀恨在心,他的妻子也因此而痛苦不已,男人对孩子的怨恨,更是使无辜的孩子忍受了十二年的痛苦。有这么一天,男人的弟弟来到他们家,这是弟弟很多年来的第一次造访,男人的弟弟在看到小男孩的第一眼时就说:“你们的孩子真像你啊!简直就是你的再版嘛!”弟弟的话说得很自然,而且也确实是真话,然而,男人却在十二年后才突然拔出内心的怀疑,就是弟弟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消除了他们一家十多年来的痛苦,因为男人认识到自己的怀疑是错误的,这些年来,他一直被自己错误的想法折磨着,还有他的家庭,也被他的错误想法所折磨。

  你能说自己就是绝对正确的吗?很可能当你仍然固执地自以为是的时候,你就已经伤害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因为到头来你会发现,你当初确实错了。

  所以说,内省是一种好办法,它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人们身外的现实状况是原有的,不可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是自己应对这些外在现实的内心。很多人很长时间以来都不了解自己的内心,而使人愤怒的最根本原因又恰恰是隐藏在人们内心里的,而不是来自身外的,我们觉得有些事情让自己高兴,有些事情让自己不高兴,这种盲目的心理,造成了我们的愤怒。

  觉察自己的呼吸和内在变化——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招,它对于保持心的平衡很有好处。这是一种回到自己的途径,你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继续关心使你愤怒的事情,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使你愤怒的身外之物就丧失了对你的作用力,你再不会对它们的刺激有所反应,你的痛苦也因此而渐渐减少,最终,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很清爽,你的状态不仅恢复到了生气之前,甚至还变得更加安适。

  一定要多多练习观察自己内心的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尽快摆脱自己的负面念头。当你的内心变得纯净,变得没有负面念头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生发爱心,你不仅爱自己,还会爱大家,你的爱会变得广博。不纯净的心无法爱众生,也不会慈悲地对待他人,不会对别人所遭受的苦难感到痛心,这样的人也不会分享别人的快乐。人们应该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这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根本所在。

  有两兄弟感情深厚,但哥哥很为弟弟担心,因为弟弟有个缺点,从不反省自己平时的行为,哥哥总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开导弟弟。这天哥哥说要熬糖浆给弟弟喝,他舀了一些砂糖汁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到火上去煎熬。炉子里的火很猛烈,糖浆放上去不久就沸滚了,这位哥哥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浆上用力扇,但他似乎忘了把小锅子从火炉上拿下来,因此虽然扇了很久,糖浆还是在沸滚。哥哥看上去很着急,弄得满头是汗。弟弟在一旁看了觉得很好笑,对哥哥说:“你这样是做是白费气力的。锅子下面不停止烈火,上面怎能扇得冷呢?”

  这时,哥哥对自己的弟弟说:“是啊,我犯了个愚蠢的错误。平时我老是说别人这不对那不好,从来就不想想是不是自己不对,就好比熬糖浆,不把火灭掉就吃不到糖浆。我不去想自己哪里不对,又哪儿有资格说别人不对呢?”听罢这话,弟弟的脸一下子红了。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保持平静的心,那么他的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不管是在哪一方面,这样的人都不会给其他人制造不愉快的事情。更进一步来说,平静的心能够使一个人心平气和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能影响周围的人,使他们也变得心平气和,这样,到处都是平和的氛围,人们又怎么会动不动就生气呢?

  如果上面的弟弟能够很好地领悟哥哥要给他讲的道理,那么他应该知道,在指责别人之前,他应该先指责自己,他要先指责自己总是怀着一颗不自省的心,总是事事都要比较,看别人是否对得住自己,那么他自己呢?他是否又对得住别人呢?既然要挑剔别人,就首先要挑剔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原谅,又谈何去获得别人的原谅呢?

  只要能从始至终都保持内心的平衡,那么,在对待身外事物的时候,人的心胸会很博大,有一种超然的风度。但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可以以此为借口而冷漠对待身外之物,而且,超然决不是冷漠的代名词,超然的人不会逃避问题。如果是一位修行非常深厚的师父,他不仅不会漠视他人的痛苦,相反,他还会以超出常人的敏锐感受体会到他人的痛苦,接下来,他不会不理不睬,他会想方设法帮助对方,使对方渐渐脱离痛苦,对于受苦者,他的胸怀是宽广的。这样的人,是一个慈悲的人,也是一个满怀着爱的人。这些都能够使他比别人更加冷静和沉着,于是,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就更强,如此一来就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圈子,使人痛苦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世界上能够多一些这样的人,那么,将会有多少人能够成功地消解自己的愤怒啊。

  人们一定要了解自己,而不应该仅仅只听从他人的意见,别人说的,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或是可行的。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候他人的劝告是没用的,甚至是误导的,如果我们真的很了解自己,就不必因为不知道该不该听从别人的建议而发愁了,你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出主意。

  接下来人们应该做的是,学会控制自己,比如在某一个时间里,把意念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你不一定要调整呼吸,但你一定要集中意念,仔细观察自己的呼吸,你的呼气是怎样的,吸气又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关注,在这个关注过程中,我们的心会变得平静,激烈的东西会少很多,你的敏锐程度是与你的专注程度成正比的。一旦你的心彻底静了下来,你就可以更敏锐地关注自己了。

  人们都不妨试试以上提到的办法。没有一个人能够逃避痛苦,痛苦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而消解痛苦的办法,也大体是相同的,痛苦也不分人,不管是哪个种族的人,哪种宗教的信徒,所有人的痛苦都是痛苦,所有人的愤怒也都是愤怒,愤怒会让人们变得激动,所有人的激动也都差不多。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消除人们的痛苦和愤怒,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做一个小总结,我们会发现,消除人们的痛苦和愤怒的办法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审查自己的内心。只有当每一个人都主动维护道德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和谐和平静才能得以实现。能够控制自己的内心是一件有益的事,因此很多人都对此持赞成态度。既然审查自己的内心能够实现我们最初的目标,那我们为什么要持反对态度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的内心
 

  一个人的内心是否宁静,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自身的修为。苦心孤诣地规劝别人不做错事,效果并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即使是在别人要求的情况下提出忠告,也有可能自讨没趣,因为这项忠告也许根本不合别人的胃口。有人说:“当别人要我提供建议的时候,我会想个他听得进去的意见告诉他。”提供让人听得入耳的建议,或许很适合拿来处理不太重要的问题,但是遇到比较严重的问题,可就有弊无利了。许多丝毫不愿承认自己陷入窘境的人,其实都只希望听到顺耳的建议。

  真正的悟者,是那些明白了本性究竟为何物的人,只有当一个人的本性不变的时候,一个人才能叫做他自己。普通人的生命,不属于他们自己,他们完全是在跟随环境而打转,仅仅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折磨自我。

  某个美术学院举办一次特别的书画比赛,看谁画得出最能代表平静祥和的意象。很多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送去参赛,有的画了黄昏的森林,有的画了宁静的河流,小孩在沙地上玩耍,彩虹高挂天上,沾了几滴露水的玫瑰花瓣。

  院长亲自看过每件作品,最后只选出两件。

  第一件作品画了一池清幽的湖水,周遭的高山和蓝天倒映在湖面上,天空点缀了几抹白云,仔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湖的左边角落有座小屋,打开一扇窗户,烟囱有炊烟袅袅升起,表示有人在准备晚餐,菜色简单却美味可口。

  第二幅画画了几座山,山形阴暗嶙峋,山峰尖锐孤傲。山上的天空漆黑一片,闪电撕破乌云,降下了冰雹和暴雨。

  这幅画和其他作品格格不入,不过如果仔细一看,可以看到险峻的岩石堆中有个小缝,里面有个鸟窝。尽管身旁风狂雨暴,小燕子还是蹲在窝里。

  院长最后公布,将首奖颁发给第二幅画,他的解释是:“宁静祥和,并不是要到全无噪音、全无问题、全无辛勤工作的地方才找得到。宁静祥和的感觉,能让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维持心中一片清澄。宁静的真谛就只有这么一个。”

  我想,很多人对院长的话都会颇有同感。的确,宁静不是在世外桃源中才有的,宁静是一种心态,宁静是一种自我的情怀,宁静不是要别人为你创造才出现的氛围,宁静也不是要你在世俗生活中整个地脱离遁世,做一个隐士。宁静是人的生命,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个人想要寻找快乐,就应该回归真实的自己,这种回归会让你明白,快乐来自你的内心,而不是身外世界的刺激。宁静也是家庭的生命,家庭中真正的宁静,是建立在家庭成员的沟通之上的。

  一个家庭主妇在打扫卫生,她打开了衣橱,打算好好地清理一下厨柜。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她在衣橱的一个角落里摸到了一个盒子,这是什么?她怀着好奇把盒子拿出来。这是一个老的饼干盒,一直静静地躺在衣橱的角落里。女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但又不确定,毕竟,她已经很久没有碰过这个盒子了。她打开了饼干盒,看到了信,信有很多,由于放在盒子里,并且深藏在衣橱里,所以它们一点灰尘也没有沾染上。女人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打开来看,顿时,一排排既熟悉又陌生的字句跳进了她的眼帘,她知道,自己正在看的,是情书。写情书的人,正是她现在的丈夫。那些字句多么温暖和体贴,现在读来仍然令人心跳,它们饱含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深情。女人很快就看完了最上面的这封信,她的心颤动得越来越厉害。她把饼干盒拿到桌边,坐了下来,又拿起了盒子里的另一封信。就这样,她一封接一封地读了下去,直到把所有的信读完,大概是四十六封,她没有停顿就读完了。

  过去的美好时光在她的眼前再现,她记起在谈恋爱的时候,她和丈夫都认为彼此是自己最重要的人,是这一辈子都离不开的人,也是使自己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人。那时,他们是那样的默契和甜蜜,丈夫的每一封情书都是那样的动人,字里行间全是深深的爱意,即便很久以后的今天再次读到,也仍然令人心潮迭起。

  但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糟透了,他们都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彼此不愿意相处和交谈,感情也非常淡漠,谁也说不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事实就是他们谁也不能使对方满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充满了矛盾,他们总是解决不好,到后来连解决的心意都没了,大家都开始逃避。她的丈夫经常出差,就在她发现这个饼干盒的前一天,她的丈夫出了门,说要去另一个地方处理一些公务,她给自己丈夫的回答是:“去吧,只要有事你就去处理吧。”本来今天丈夫是应该回来的,但她接到了他的电话,说还得过一两天才能回来,她没说任何多余的话。这种默认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她的丈夫希望在旅途中寻找到一点点的快乐,因为在家里他根本不快乐;她也一样,丈夫回不回来都不重要,因为就算他回来她自己也不快乐,两人不在一块儿的时候,似乎彼此都更轻松一些。

  可是,今天,就在她发现这个饼干盒的时候,一种变化悄然发生了。她安静地坐在桌边看信,一股股的爱流涌进了她的内心,她那饱受痛苦煎熬的心,突然间得到了一捧甜美泉水的灌溉,于是她整个人都舒展开了,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幸福过了,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四十多封老情书,这些情书把她带回了她和丈夫曾经悉心呵护的爱情里。难道曾经那样灿烂的爱情就真的没救了吗?在看信的三个小时里,她的内心豁然开朗了,她决定做一件实际的事情。可以说,看信的这三个小时就是她的一种修行,这次修行终于使她明白了自己最需要的是爱,是对自己和丈夫的观照。

  她把饼干盒推到一边,拿出信纸和笔——她要给自己的丈夫写一封情书。这时,我们可以说她的修行已经成功完成了,她获得了快乐,现在,她要把快乐传递给自己的爱人——她的丈夫。她非常认真地写信,花了大约五十分钟,她怀着一种愿望来写这封信,那就是她想怀念她和丈夫曾经有过的快乐,她想把他们的快乐找回来,而且,她在信里确实也是这么写的,她希望他们都开始善待对方,都努力去灌溉对方心里的快乐之根,而不是总给对方心里的痛苦之根施肥。

  写完信后,这个女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她觉得自己获得了解脱,虽然丈夫还没有看到自己写的信,但希望已经燃起了,她似乎预感到了这一点。她把信放到丈夫的桌子上,在信封上,她写下了这样的字:写给那个给我写了饼干盒里的情书的帅男人。

  女人的丈夫回到了家并上了楼,他看见了自己桌子上的信,他打开了信,于是他看到了以下的一些字句:我们曾经痛苦,对此,我们都应该担负责任,而我们也失去了应有的快乐,让我们试着再次沟通,让我们努力找回我们曾经拥有的和谐和快乐……这个丈夫花了很长时间才把信看完,可以说,看信的过程就是他修行的过程,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了,但快乐的泉水已经悄然灌溉了他的内心。实际上,他和自己的妻子有着相同的感受和想法,今天,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把他们的爱重新连接了起来。

  一个老饼干盒,使很长时间里无法沟通的夫妇抓住了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创造幸福的机会。如果这样的内心观照能够早一些时候出现,那他们的痛苦还会持续那么长时间吗?

  使人真正快乐起来的,不是世界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和刺激。新鲜的东西和刺激的东西不长久,来自这些东西的快乐,不可能成为永恒的快乐,就像看戏一样,再精彩的戏也有结束的时候,一旦这个时刻来临,不管你多么舍不得,你也必须看着幕布落下,片段不可能成为永恒。

  我们应该知道,内心的宁静是不可缺少的,宁静的内心能够洞察人自己的想法,还会知道世界的常态就是变化的。宁静的心不惧怕困难,懂得如何保持自在之心,懂得消解烦恼,这样的人就属于会生活的人,生命只属于这种人。

  郊区有个农人,逢人便诉苦,他说自己倒霉透顶了,十二头牛全部跑掉了,他老是问别人有没有看到他的牛。他还说,他有两亩芝麻地,都被虫子吃光了。他觉得他是这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找到一位师父,要师父帮他解脱,这位师父看着他,只是微微地笑了笑,说:“幸好我没有十二头牛!”师父的意思是很明确的,不拥有某种东西,自然就不会有失去了这种东西的烦恼。当然,要求人们什么也不拥有,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人们就只能在失去了某种东西后,尽量调整内心的平衡,就当作自己从来不曾拥有某物。

  我们经常说对症下药,世界上有很多种疾病,也有很多种药,但一种药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然而,对于人的心所生的病而言,需要的药却永远都是一种,那就是人的慈悲与智慧。

  当你不再忙忙碌碌,也不再为了一些表面的目的而操劳,你自然就会在自己的心里遇到“平和”。可见,“平和”不是外在的,而是藏在人们心里的,你也不用着急去找它,它只要安静地去发现就可。

  很多人在想要寻求内心平和的时候,选择了远离城市的深山,然而,家庭、社会和城市,并不是真正阻碍人们的内心变得平和的原因。平和是心内的,而不是心外的,所以,在心外是找不到人们想要的平和的。

  曾经有一次,很多修行佛法的普通百姓从不同的地方赶到一个寺庙,听一位师父讲经。在开讲之前,这位师父问大家:“你们一路上好吗?你们这些年是在寂静和团结中生活过来的吗?你们有过什么缺乏支持的感觉吗?”

  有两姐妹说:“师父,我们俩的情况并不好。彼此对对方都非常气愤,我们的肺都要气炸了,哪还有什么寂静!”接着,她们各自申述了自己的理由,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原来,姐妹俩都喜欢给对方提意见,同时她们的脾气又都很急躁,几句话不合,要么就互相咒骂,要么就动手动脚,有时候甚至由于怨恨对方而几天不说话。

  听完她们的话,这位师父说:“她骂了我!她打了我!有这种思想的人,仇恨怎么能消失呢?任何时候仇恨都不是用仇恨来结束的,只有靠爱才能办到,这是一条老规矩。”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妹俩听了这位师父的话,都安静下来了。她们认真地思考着,最终发现自己犯了很愚蠢的错误。其实她们彼此是情感深厚的,但往往由于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争执不休,言语过激,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实际上,这样做一点也没有意思,就算在话语的争锋中占了上风,她们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而且还使可贵的姐妹亲情一再受到破坏。总的问题只有一个:她们说话的方式很不对劲。哪怕是给对方提意见,也应该怀着爱的心理,用宽容的态度说出来——如果她们真的这样做,又哪里会产生对对方的仇恨呢?

  内心没有平和的人,是永远找不到平和的,不管你走了多远,花了多少时间,你仍然远离自己内心的平和。快乐的出现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心中装着快乐,那么你不用走任何一步路,都与快乐同在,如果你的心里本来就没有快乐,那么你也就与快乐无缘了。还有祥和与智慧也一样,一颗祥和的心,总是欢喜而逍遥的,一颗有智慧的心,能从世界上的每一棵树、每一只鸟那里看出真理来。

  有一个幼儿园的园长想要整修幼儿园,他托人去找画技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幼儿园的墙壁装饰得更加美丽。但同时也有人建议他让幼儿园里的孩子给自己的幼儿园画一些画。

  设计师看起来很忙很疲倦,但还是答应了园长的请求,愿意为孩子们画一些画。幼儿园的孩子一听可以画画,高兴坏了,忙着拿画笔、找纸,一派热闹的景象。

  过了一个多星期,园长去找设计师,设计师一拍脑袋,说自己把这事儿给忙忘了,但他许诺三天后就交出所有的画。园长答应了。三天后他又去找设计师,确实也拿到了画,他把设计师的画拿回幼儿园,和孩子们的画放在一起。

  设计师不愧是设计师,每一幅画的构思都很巧妙,用笔也很讲究,而且还考虑到了孩子的兴趣所在,颜色搭配也非常的到位。园长和其他老师一起,细细地看眼前的画。

  看来看去,大家都发现了一个问题,设计师的画固然很优秀,但和孩子们的画比起来,好像缺了点什么。园长让大家说说,到底缺的是什么,老师们还在琢磨的时候,幼儿园的厨师刚好路过,也进来凑热闹,他一看那些画,就指着右边的画说:“这些画多好啊!快乐极了!轻松极了!”厨师说话很直,听起来很不专业,但却一下子说中了要点——设计师的画缺的就是一份轻松和快乐,这种情绪不是可以假装的,设计师忙于事务,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轻松和平和,而孩子则不一样,他们想的很简单,内心也很快乐,有什么就画出了什么,所以,虽然他们的画比较粗糙一些,但却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的一种表现。他们根本不懂得颜色的搭配技巧,但他们的画简单朴素而又透露出天真的气息,这是设计师做不到的。

  园长突然明白了:孩子们的心,是多么的平静啊。而这,正是真正的美。

  绚丽的色彩,看起来会很美,但不一定最动人心;宁静之景,却一定会搅动人们内心那个极乐世界的微风。如果用宁静的心去观照,没有什么不是美丽的,处处黄花,皆是般若,丛丛翠竹,都是法身。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倘若心灵美丽,当下就是极乐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灵的秘密
 

  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心到底是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过去不可把握,未来不可猜测,看起来,“心”像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如果始终弄不明白这些问题,当你走到生命末端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懊恼。而要使自己的心稳住,就应当自觉自察,悟透自己。

  一个人若没有德行,又不认识这个心,他的心就会走样变形;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染上尘埃,又像太阳被乌云遮蔽,无法看到事物真实的面貌。

  人生、宇宙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须透过修行、修心来体证真理。

  那么,什么是心,我们又要修哪一个心呢?

  你也许感觉到了,你要走的路有很多意外之处,还有很多离奇古怪的因缘,每一件事情都有原因和结果,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人很容易丧失方向,要么走崎岖而错误的路,要么干脆就没有路可走。

  似乎怎么想也想不出答案。但答案绝对是存在的。如今有一个谜摆在我们面前:出生是为了什么?死去又是到哪里去?

  有一位教授,是学术界的泰斗。这位教授有一个儿子,由于他很想让儿子长大后也和自己一样有成就,于是就亲自教导儿子,为此他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然而,事不如人愿,他的儿子和先前一样愚笨,没有任何长进。这个事实使得教授极为难过,他说:“我的才华世人可以见证,但为什么我的儿子会那么愚笨呢?人生真是没有意思啊。”后来,教授不再强行管教自己的孩子,而是任由他自由发展,结果却令他很意外,他的孩子很受人们的喜爱,原因是,这个孩子本性非常善良,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替别人着想,虽然这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和成就,但似乎比他那声明显赫的父亲还受欢迎。教授对此深有感悟,看来,生活的答案并不是仅仅是出人头地,以一颗没有功利目的的心去生活,恐怕还会获得更多的东西。

  可以说,目前的很多人都是这样,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忙忙碌碌,有很多东西要追求,不管是想要考上大学,还是想成立家庭,抑或是当官……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人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有的人花了很长时间才实现,有的人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目的,那么,人们是否想过,一旦目的实现了,自己又该去做什么呢?或者,目的已经没有希望实现了,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只能无奈地换一个目的。既然没有目的是一定要去实现的,人就会放松下来,回到本真的自己,这时候的人,脑子是最清醒的。

  并不是只有某些人才会顿悟,每一个人都拥有顿悟的能力。举个例子,刚开始看书的人,看不懂书上在说些什么;刚开始做题的人,往往不能得出答案,但看不懂书的人和做不出题的人,却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就看懂了书、做出了题,我们把这种经历叫做“悟”,悟可以分为很多种:悟出了世界上的某种道理,是一种悟,此外还有小悟和大悟。“悟”更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本心的悟”。

  人的心念刹那间就发生变化。我们现在不可能拥有未来的心,我们现在这一刹那的心同样是过去的我们不可能拥有的,那么我们真正的心是什么呢?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真正的一面。德山祖师看蜡烛的明灭时,悟出了一个道理:光明和黑暗都不是恒定的,都是在变化的,如果能够察觉到这一点,并超越了光明和黑暗的变化,那么你就进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

  旅行的人总是在流浪,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目的地,他们在世界上来来去去地走着,从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只有那些住在屋子里,不四处走动的人,才是主人;灰尘在空中漂浮,难道空间会随着灰尘的飞舞而动荡吗?绝对不会。如果想要知道主人究竟是谁,就一定不要错误地把客人当作主人。

  以此推理,我们就可以明白,就人自己而言,变化的身体和心念是客人,你要想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就先要明白哪些不是自己的心。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心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你的心,它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作用,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的心能够作主,那么你的人生就是自在的。人们应当相信,很多问题都是人自己造出来的,因此转变自己的心念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因缘的转变,也关系到你的人生逆境和痛苦的转变。智者往往能够抓住机会创造转变,从而使身外的条件变得适合自己,此时,他们的心也更好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位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那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帐单,那位太太发现比原先谈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

  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一点儿谢意,因为他使我不会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她丈夫的推崇,使她淌下眼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抑或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到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毕竟: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使我们产生怒气,变得生气,但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很难改变身外之物,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内心。因此,我们要转化自己内心的愤怒。

  密切关注自己的心念,可以及时地打断一种消极的意念,而使人们遭受痛苦的,往往就是这些消极的意念。在同样的情况下,正视一个人和仇视一个人的理由同样多。假如人们真的静下心来修行,同时密切地关注着自己的内心,那人们应该表达的意念,就会宽广得多,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些使人快乐的意念。就算整个世界对我们来说都是敌对的,我们也仍然可以与世界和他人达成友善关系,当然,前提是我们已经具备了控制自己的心念的能力。

  自觉控制自己心念的能力,是人们身上的一种宝贵能力,这种能力能够给整个世界都带来安详。困惑的人不再困惑,不断制造问题的人也不再制造问题,人们将觉得这个世界安宁了许多。

  勇猛的将军有足够的能力带领军队打胜仗,但他不一定能够平息自己的烦恼。因此我们才会说,最大的敌人不在你的前方,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有的人夸大了自己与世界的对立,包括与他人的对立,以及与所有事物的对立。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战场,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成为了我们要战斗的敌人。实际上,哪有这么尖锐呢?当你的心不听你的使唤时,你才是遇到了最强悍的敌人。如今,人们普遍赞同一个观点:危机和竞争是使人顽强生存下去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动力,人很可能难以继续生存,出于这样的考虑,人们疲于奔波,总在为自己和家人的前途而操劳,把生活当成了一次战争。

  想要战胜自己的心,是多么的困难啊!得意便忘形,失意便自暴自弃——这是一般人的表现,也就是说,一般人都没有战胜自己,因为,战胜自己的人是不会在乎身外成败的,不管他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他的心都保持逍遥自在。

  环境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个驯兽师,很多时候都让我们跟着它转,不知不觉卷进了烦恼的漩涡中,此时,自我排解与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战胜自己呢?你只有约束自己、安定自己,使自己的情绪平和下来,否则,你将丧失处理事务的能力,就连最简单的事情,你都会给自己找很多的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痛苦
 

  当一个人想要转化自己的愤怒时,有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总的来说分为三步:学习,反省,改过。可以多读一些经典,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方向。当你掌握了基本的常识后,你就可以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对于那些带着怒气的言行和举止,要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在晚上睡觉之前,你可以想一想自己一天中的言行举止,细细地思考,最好能够记录下来,这样,你就会发现哪些地方是需要改正的。只要努力学习正确的修行,每个人都是可以转化自己的生活的。

  想要不愤怒,想要快乐,就要减少自己的痛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说了一些让我们生气的事,或是做了一些让我们生气的事,这时,我们本能的反应是变得愤怒,同时产生反击的心理,通过说话或做事,让别人也生气,似乎这样我们才会好受一些,才能把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然而,人们应该知道,这样只会使情况越来越糟糕,因为两个人都在增加对方的愤怒和痛苦,结果两个人都变得更加愤怒,更加痛苦,谁得到了好处呢?谁也没有。有人就曾经说过:“不要忘记,在我头痛发作的某些时刻,我曾极想痛打另一个人的额头的同一地方,让他也受苦。”

  有一对夫妇,两人都是聋哑人,丈夫每天在街角摆摊修车,妻子则在家料理家务,婚后的一段时间里,两人互相照顾、体贴,生活很和谐,因为他们都有同样的身体缺陷,难以和正常人交流,但他们之间可以用手语交流。可是没想到,一年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丈夫在外劳作一天回到家里,妻子不但不表现出高兴的神情,反而不断找麻烦,为一点点小事就摔门砸东西,做丈夫的非常生气,心想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本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更何况自己出外摆摊,那么辛苦,都是为了维持家庭的开销,但妻子一点也不理解,实在是太蛮横、太不讲理了。这状况越来越糟,最后竟发展到两人要谈论离婚的事情了。

  有一天,男人的修车摊迎来了一个客人,这人正好是他当初就读于聋哑学校时的老师,偶然的相遇,使老师和学生都很高兴,闲聊之余,男人不禁摇着头说起了自己的家庭矛盾,这位老师很想帮助自己的学生,毕竟,两个身患同种残疾的人能够走到一起是不容易的,他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对夫妻走到最后一步。于是,当天晚上他就和学生一起回了家。看到丈夫带回客人,妻子没好意思做出不礼貌的事情,但她的态度依然很冷淡,这位老师立刻感觉出学生家里压抑沉闷的家庭气氛。他决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对夫妇。这天晚上,这位老师没有多说什么就走了。

  第二天,这位老师估摸着学生已经出门摆摊了,就来到了学生的家里,刚开始,学生的妻子不太配合,不过,这位老师的和蔼和耐心逐渐赢得了她的好感,她慢慢开始用手语和这位教师交流。经过一个上午的交流,这位老师才明白,学生的妻子之所以烦躁而粗暴无礼,主要是因为觉得丈夫很少关心自己的感受,她成天独自呆在家中,没有人说话,好不容易把丈夫盼回了家,丈夫还一副不愿搭理自己的态度,她开始只想用发脾气的方式引起丈夫的注意,但她发现丈夫不仅不理解,反而嫌她烦,这一来她就更生气了,渐渐地,她居然养成了发脾气的习惯,似乎只有向丈夫发一通脾气才过得下去,而她越是想引起丈夫的注意,就越会招来更大的争执和吵闹。情况一天天变坏,最后已经完全失控了。她很痛苦,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这时,即便她想和丈夫和解,也做不到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这位老师又找到自己的学生,语重心长地和他谈了一次话,用适当的方式转达了那位聋哑妻子的意愿,最后这位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心平气和地想一想,他是否还在乎自己的妻子,是否还在乎他们的家庭,是否还愿意积极地挽救他们家庭。

  男人低头想了很久,哽咽声越来越大,看得出来,他不想失去自己的妻子和家庭,他也从来没想到,原来妻子发脾气是因为自己太冷漠了。刚结婚的时候他倒还记得关心妻子,时间一长,就把这一点忽略了,妻子发脾气暗示自己,但自己却丝毫感觉不出来,还以为妻子只是在向自己发泄生活的不满。他们两人就这样互相刺激、互相撒气,心里的怒火越来越大,痛苦也越来越深。

  所以,生气时,人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愤怒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别人让你感到痛苦,那么你就需要回到自己的痛苦当中,认真地面对自己的痛苦,这时候最好的做法是,不说任何话,不做任何事,这是因为,由于怒气还未消散,人很容易做出过激的事情,这就会造成更大的痛苦,不仅对别人而言是痛苦,对自己来说也是痛苦。但这样做并不容易,因为人们更愿意抓住别人不放,用各种方式刺激和抱复别人。

  如果你遇到一起抢劫事件,有一个人受了伤,劫匪逃跑了,你首先应该做的当然是救人,如果你把受伤的人丢下,跑去追劫匪,那很可能当你一无所获地回来时,受伤的那个人已经死了,你会发现你的行为非常不明智。两个人针锋相对地赌气时,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回到自己的内心,不能明智地思考,却非要再骂对方一句,或是再打对方一拳,那你就丝毫也没有抓住重要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是,你要使双方都平静下来,特别是使自己平静下来,否则,你比上面那个事例中的劫匪好不了多少,因为你使事情变得更糟,而不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照镜子法
 

  有一些小窍门可以迫使人们知道,生气确实不好,比如在生气的时候照一照镜子,这时人们会发现镜子中的自己非常丑陋,脸上的肉扭曲而痉挛,眉头紧皱,脸色阴暗,简直就像一个陌生的面具,你甚至会质疑:这是我吗?我怎么是这个样子?一点也不错,“生气”就是会使一个人变得畸形,变得让周围的人觉得陌生。所以,对于怒火难消的人来说,镜子就是一个正在发问的“我”,这个“我”是无声的,但这个“我”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希望自己丑陋的。既然“生气”会使人变得丑陋,那么,当人们正视丑陋的自己时,就会产生一种愿望,这就是改过的愿望,人们不希望自己继续丑陋下去,于是就会采取实际行动,好让镜子里的自己变得好看一些。当然,变得好看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调整呼吸,平和心情即可。

  就算是不生气的时候,人们也可以常常照镜子,镜子会告诉你,你在什么时候是最好看的,还用问吗?一个人最好看的时候,当然是这个人微笑的时候!只有那些心里没有负担的人,才能露出平和的微笑,生气的人心里非常沉重,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照镜子,把内心的重负释放掉,那他们的面部表情就会发生变化,他们会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变得明亮起来了,脸上的肌肉也放松了。

  照镜子固然是个好办法,不过,人们仍然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转化自己的愤怒。大多数情况下,愤怒的爆发是突然的,这就更加考验人。人们应该完全沉入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加以分析,立刻压制愤怒并不容易。

  可以做一个比喻,煮饭的时候,如果你把生米放进锅里,加上水,打开火,并把火调到最大,在几分钟之内,你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把米煮熟的,足够的时间是把米煮熟的一个必要条件。转化愤怒也一样,在瞬间内完成愤怒的转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仔细去分析它的起因、成分,找到转化的突破口,才有可能完成转化。

  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里面有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是他常常动火发怒,第二是他做起事来很鲁莽。”不料所说的这个人刚从门外经过,这些话被他听到了,立刻怒气冲冲,走进屋内,用手打谈论他的人,并说:“我在什么时候曾经动身火发怒,什么时候曾经做事鲁莽?”当时许多的人都对他说道:“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你的恼怒和鲁莽了吗?”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强调,当你愤怒时,你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寻找愤怒中的负面因素,在一个相对缓和的氛围内,慢慢化解愤怒的能量。愤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转化自己的愤怒。人们甚至可以用一种友好的态度走近自己的愤怒,当你不再惧怕它时,你才会深入地了解它,并控制它。

  这样一步步地转化愤怒,看似教条而繁琐,但实际上,我们把这整个过程变成了慢镜头,也就是说,一旦你养成了这种转化的习惯,你就不会感觉这个过程是教条和繁琐的,而会觉得这个过程很自然。事实正是,“转化愤怒”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习惯,不管会花费多长的时间,这个习惯都值得培养,因为它非常有用。

  当一个人拥有了转化愤怒的习惯时,他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会发现,自己的痛苦正随着愤怒的消散而减少,痛苦减少了,快乐自然也就增加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倾听他人
 

  很多有修养的人,实际拥有的物质财富并不多,也许只有一些很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连这些必需品都是简陋的,但他们却是快乐的。是什么使他们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是“自由”,自由是人最宝贵的东西,佛陀也教导我们,只有当你拥有了自由,你才会快乐,可以说,自由是一个人保持快乐的最基本条件。

  这里所说的自由,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自由。只有当你消解了心里的负面情绪时,你才会接近自由。不好的情绪都属于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和嫉妒。当你的内心还存在着这些有害的情绪时,你是不可能快乐起来的。

  对于我们内心的负面情绪,我们不能逃避,我们要面对它们,并关照它们,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办法了解这些情绪,然后合理地引导这些情绪。

  要真正了解并转化愤怒,我们就要学会倾听,并且是以一种慈悲的心态去倾听,倾听自己,也倾听别人。观音倾听人们的痛苦,她是慈悲的。如果我们真的想做到倾听自己和他人,就应该像观音一样地倾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对自己有益的指导。

  然而,光是倾听是不够的,你还不能为自己和他人减轻痛苦。就算你的内心满怀善意,你还是需要训练自己,如何去倾听?倾听后应该怎样做?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倾听的时候,你一定要投入,包括身体和心灵的投入。在和人交谈的时候,你的细微变化瞒不过对方,如果你并不专心,对方会很快就发现,这样的倾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对方受了你的影响,已经没有办法完整地讲述自己的痛苦了。而如果你非常投入而专心地倾听对方所说的每一句话,那么对方也能够进入讲述的状态,把自己内心的痛苦一一说出。这就是你的功劳了,你的目的不正是要让对方释放痛苦吗?

  投入地倾听他人,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比如,你是否真的怀有一种慈悲的心态?保持慈悲的心态并不容易,要想时时刻刻都保持慈悲之心,你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训练,这就是我所说的修行。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当你倾听他人的时候,你就只需倾听,用不着评论,也不要责怪对方,即便对方的某些说法是不正确的,你也应当静静地倾听,因为,你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让对方释放自己的痛苦。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的一个朋友正在向你倾诉,很可能他(她)说的事情是完全与你无关的,是你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但你绝不能表现得不耐烦,你应当进入角色,而你的角色就是“倾听”,这也是考验你们友情的时刻,如果你的心里真的有这位朋友,那么无论他说什么,你都应该是乐于谛听的。因为,当你在意某个人的时候,你自然会进入他的生活,他的事也变成了你的事,他的烦恼也变成了你的烦恼,他的痛苦也就是你的痛苦,这时候,对于你的这位朋友,你会很自然地抱以同情和关注,这就是一种慈悲,只不过,由于朋友的情谊,你不会明显地感到自己是在付出慈悲之心。

  如果你能够保持着慈悲之心去倾听他人,而且你的表现是值得认可的,那么,只要很短的时间,你就有可能使对方的心灵得到安慰,从而使他摆脱痛苦。在这整个过程里,你扮演的角色看起来是无私的,是一个慈悲的倾听者,但实际上,你也得到了好处,你学到了不少东西,你会明白,转化痛苦对一个人而言是重要的。帮助一个你所爱的人——不管他是你的亲人还是朋友——走出痛苦,同样会使你的心灵得到慰籍,当你需要别人倾听你的痛苦的时候,才会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帮助你治愈自己的内心。在不知不觉中,你所爱的人转化了他的愤怒,你也得到了转化自己的愤怒的机会,这种转化难道不是好事吗?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沟通工具多种多样,资讯的传递也变得空前迅速,这看起来会有利于人们互相交流,但实际情况又不是这样的。你会发现,你与亲人和朋友的沟通存在很多困难,有时候甚至是不可沟通的。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你远离自己的父母,过了一段时间,你给他们打电话,但在电话里,你们说的不外乎最近做了什么,学习怎样,工作怎样,或是其他一些很实际的事情,当你放下电话的时候,仍然觉得似乎什么也没说,因为你打电话的初衷是感受亲情,然而,电话里的交流没有给你太多的帮助,有时候还会让你觉得失望。问题在于,电话是一种迅捷的联系方式,这种沟通方式根本不能与“交谈”相提并论。在打电话的时候,人们看不到对方的眼神和表情,而这些都是“倾听”所不可缺少的,这也使人们的交谈变得空洞,变得有距离感。这时候,电话交流就是一种没有用的交流,是一种困难重重的沟通,而这直接危及到了我们的快乐,因为我们需要释放痛苦,需要有人面对面地倾听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愤怒得到转化。所以,对于现代人而言,当务之急是重新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否则,我们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愤怒当作一个孩子
 

  愤怒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同时,愤怒也是软弱的,它就像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它需要你的关心,这并不是说你要扶持它,而是说,你要关注它,引导它,削弱它所附带的恶的力量。试想,一个婴儿正在大哭,那你会怎么办?让他更大声地哭吗?当然不是,你肯定想让他停止哭泣,可是,即便你抱有这样的愿望,你也不一定能够做到。你应该细心找出婴儿哭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寻找让他不哭的办法,如果他是饿了,就给他吃的;如果他冷了或热了,就给他加衣服或脱衣服;如果他想睡觉了,就哄他睡觉;如果他的尿布湿了,就给他换尿布;如果他想有人抱,就把他抱起来……总之,大多数时候,婴儿哭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那些原因很实际,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愤怒也一样,一定要先找到愤怒的原因,而不是任其肆意发展,从而引发不良的后果。

  没有人愿意愤怒——这是一个好的愿望,然而,人们也会发现,愤怒是一个很难控制的孩子,有很多时候他是任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他没有丝毫的办法。人的身心对正念有着极为敏感的反应,所以,人们需要用正念来关照自己的愤怒。这听起来有些深奥,但其实并不深奥。如果你觉得无从下手,那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那么你就需要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愤怒,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开,使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从而来倾听自己。人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化解愤怒并不是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的,普通人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平息自己的怒气,关键要看,你是否能够认真地聚集正面的力量,是否能把这些力量用于关照和引导自己的愤怒。

  用一颗善意的心去拥抱自己的愤怒吧!不要把愤怒当作一个仇敌,你要把它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既然它属于你,你就要对它负责,当它发作的时候,你有义务照管它,并最终把它转化为善的力量。

  更贴切的比喻是,你的愤怒就是你的孩子。对一个孩子而言,最了解他的人是谁?当然是他的母亲。所以,最了解你的愤怒的人,当然是你。也因此,你的愤怒应该靠你自己去转化,就像一个孩子应该由他的母亲去照管一样。当你遭遇病痛的时候,最体贴你的人是你的母亲,她会温柔地照顾你,周到地满足你的需要,让你在病痛之中感受到温暖,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你的康复。那么,当你的愤怒发作的时候,你也应该很快地进入角色,以真切的慈悲和爱去靠近你的愤怒,找出你的愤怒中隐藏的问题。一个从小缺乏母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埋下一些心理隐患,而且,这些隐患一旦埋下,就很难消除。同样的道理,一种缺乏引导和关照的愤怒,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最终的结局可能会很糟——相信没有人愿意这样。就像母亲都应该尽量成为好母亲一样,对于你的愤怒,你也应该尽量成为好的照管者。这需要不断地训练自己,使自己最终能够彻底地了解自己的愤怒,以及这愤怒的发作规律。

  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你首先需要做的是,靠近你的心灵,靠近你的愤怒。你要把好的力量灌注到你的愤怒中,以此来化解愤怒的力量。如果你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呼吸等生理活动,并促使自己微笑,那么,使心灵从怒气中解脱出来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痛苦源自内心
 

  很多人觉得,自己并不喜欢生气,他人才是使自己生气的原因。这样想的人,很容易就会开始憎恨他人,埋怨他人,也会产生一种不好的想法——要让别人对自己的痛苦负责。

  但,他人真的是造成自己生气的原因吗?你痛苦,是因为你的心里藏着愤怒。你可以和别人互换一下位置,当别人处于你的境况之下时,他们会和你一样的生气吗?很可能别人根本就不会生气,或者不会生那么大的气。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原因吗?为什么有的人总是那么冷静呢?每一个人的心里都隐藏着愤怒,但,懂得关照自己的愤怒的人,和那些不懂得关照自己的愤怒的人,在同样的使人不愉快的事情面前,会有不同的表现,前者的生气程度会比后者浅得多。

  一般来说,一个从不讲修养的人,他心里隐藏的“恶”比“善”强大,所以,我们才要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而修行也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实际上,修行是一件艰难的事,是一件与人的内心活动息息相关的事。人们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正念力量,这样才能尽快得发现一个真理:人内在的愤怒是导致人生气的主要因素。只有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才会把谴责的矛头对准自己,而不是别人;他也才会知道,他人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使自己生气的主要因素。

  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种很深刻的洞察,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然而一旦你有了这样的洞察,你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回报——心灵的解脱。在你获得解脱之后,你会感到很舒畅,很多以前会让你大发脾气的事情,都不再会使你生气。这时候,你就应该走出自己的世界,去帮助更多需要解脱的人。

  人们在面对自己的痛苦时,往往措手无策,他们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痛苦转移到他人身上。也许你也会这么做,这并非不可理解,但我们并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它不是消除痛苦的最根本做法。我们要关心的是,怎样才能在原地把痛苦枪毙掉,而不是任由它继续产生不良作用。

  我认识一对老年夫妇,他们只生了一个儿子,而这个孩子在二十岁时不幸得了绝症,百般医治无效死了。老夫妇悲痛欲绝!儿子火化后,老夫妇将骨灰保存在银瓶里,供在桌子上,每到初一、十五,都在桌上摆满各种瓜果和佳肴来祭奠,并且痛哭哀号,希望自己的儿子显灵。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了很久,而且,夫妇俩由于悲伤至极,甚至没有心思过正常的生活。亲戚朋友来看望他们,也必须说一些虚假的话,诸如“你们的孩子肯定会显灵的”,否则,夫妇俩就会很不高兴,不愿意和人说话。如果有人好心劝告他们,不要这样极端,人死是不能复生的,夫妇俩就会生气,会很不客气地把来客请走。老夫妇的极端情绪越演愈烈,后来已经发展到不能容忍别人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快乐了。

  夫妇俩有一个侄子,年龄和他们的孩子差不多大,这个年轻人和自己的表兄曾经相处融洽,表兄的去世也使他很难过,但使他更难过的是看到表兄的父母执迷不悟,深深陷入不正确的悲伤情绪中。他很想开导一下夫妇俩。后来他去请教一个师父,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下,这位师父教了他一个办法,他打算试一试。

  一天,他来到老夫妇家,一进门就表现得很悲伤,他说他心爱的狗死了,他的怀里确实抱着一只死狗。夫妇俩见状,又勾起了对儿子的思念,忍不住掉下眼泪来。年轻人把狗放在地上,从口袋里拿出一块肉,往死狗的嘴里塞,塞进去又掉出来,但他还是不停地塞。夫妇俩看到他这样做,就说:“孩子,你可真傻呀,狗已经死了,又怎么可能吃你喂给它的东西呢?”年轻人就立刻说:“那你们不也每天都给我表兄留着饭菜吗?”这时,夫妇俩突然醒悟了,回想过去的一年多时光,他们不知道让多少的亲戚和朋友难堪、难过,这实在是没有道理啊。

  一个正常人,通常都会希望,自己所爱的人是幸福而安康的,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安稳。所以,他也不会希望自己使身边的人受到伤害,尤其是不要受到自己的怒气的伤害。但事与愿违,由于人的情绪难以控制,虽然人们不希望伤害身边人,却总是会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做出一些伤害身边人的事情来,因为,快乐、愤怒——这些都不完全是某一个人自己的东西,很大程度上,这些情绪和状态都会进入他人的世界,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独自生活,他必定会与他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如何适当地对待自己的痛苦,也就因此而变得重要了。

  面对自己的愤怒而不知道怎么办的人,其实是很可怜的,因为他是无助而茫然的,并且会变得痛苦,不仅自己痛苦,也使自己身边的人痛苦,这又更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愤怒。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能阻止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循环就会不断地持续下去,人的愤怒和痛苦也越积越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就糟透了。所以,一定要及时地指导愤怒的人,就算他的某些行为不合常理,并使你生气,你也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要处罚他,面对这么可怜的一个人,又何必再加剧他的痛苦呢?那还不如帮帮他,使他得救,也使他身边的人得救,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你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如果陷入愤怒和痛苦的人,正好是你身边的亲人好友,那么,很可能不用别人教你,你都会主动去帮助他们。你与他们之间的爱促使你走近他们,同时也走近他们的愤怒,但你并不因此而烦躁,你是甘愿走近他们的,而且,你不会产生惩罚他们的念头,这是因为,你把他们的事情,当作了自己的事情,你已经成功地把“慈悲”运用于生活了。

  想要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或是洞察事物的能力,你就需要坚持内心的修养。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洞察力,一个人才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也才能想得更高更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愤怒;洞察能力较强的人,往往在对待他人的时候,能够更加平和,因为他会对别人充满了体贴和关爱,不会为了一点争执就生气;他能够跳出狭隘的圈子,看到处理矛盾的关键所在,并及时行动,倾听自己的同时也倾听他人,这类人不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自己的愤怒,还能把他人的愤怒也转化掉。

  你要像了解自己的愤怒一样,去了解他人的愤怒,在这之后,你才能对他人的痛苦有切实的体察。这会促使你打消你对他人的怒气,并产生想要帮助他人的欲望。

  如果把人的心灵比喻成一座房屋,那么,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房屋里。假如,你因为怕麻烦而不清理自己的屋子,那么,也许,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你确实免去了一些麻烦,但最终当你回到自己的屋子时,屋里的脏乱会使你不舒服,甚至烦躁不堪。这只能怪你自己,如果你不想继续难受下去,你就必须立刻动手,给你的房子做一次大扫除。房子的格局你是清楚的,清洁工具你也是熟悉的,打扫这间屋子对你而言并不困难,只要你肯做,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够完成一次初步的大扫除。之所以说是初步的,原因在于,你还没有美化你的屋子——这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而且,由于你已经很久不打扫,想要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你坚持定期打扫你的屋子,直到你完成每一个角落的清扫工作。随后就可以考虑美化房屋了。当你做完了这一切,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明亮了很多,不仅你自己从这种清扫中获得了愉快,你身边的人也同样会感到愉快,因为,你的行为会因为心灵的明亮而变得美好,变得友善。

  怎样熄灭愤怒之火呢?佛陀给我们的教导是,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行为,勇敢地面对自己或他人的愤怒,深入地认识愤怒的本质,不仅要认识自己的愤怒,还要认识他人的愤怒,看到自己受苦的同时,要看到他人也在受苦,明白自己需要帮助的同时,要明白他人也需要帮助。

  如何调整自己的呼吸呢?在呼吸的时候,你应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和空气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把你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呼吸,这会使你感觉到,你与身边的事物紧密联系,你和它们是分不开的。不管你在做什么,你都应该下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注”习惯,这是一种有用的修行,这种修行使你有可能转化自己的愤怒,进而转变自己的生活。

  最根本的修行是内心的修行,你必须身体力行,把学习到的教导应用于实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具备转化不良情绪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真正停止受苦,同时也帮助身边的人停止受苦,从而使自己和他人走向快乐。

  有一个年轻人坚持吃素,但他的父亲根本不理解。他们产生了矛盾,家庭气氛一直很不和谐,年轻人想说服家人和自己一起吃素,但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是不可能的。

  后来,年轻人从外面带来一卷录像带,他态度诚恳地邀请家人和自己看片子,并说别人告诉他这个片子很不错。他的家人坐下来和他一起看了,片子拍的是屠宰场宰牛的过程,画面很逼真,拍得也很好,但血腥的画面却震动了年轻人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他们以前从未意识到,当人们大快朵颐的时候,很多生灵都在承受着不堪形容的屠戮。从这一天起,年轻人的家人不仅不再反对他吃素,而且还和他一起吃素。吃素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慈悲之心,但更重要的是,“素”字指的是清净、简单、朴质的意思,所以,“吃素”就是指人们应该吃清静、简单、朴质的食物。吃素者的心如果不清净,那么他吃的素就是白吃。

  如果人们想说服身边的人和自己一起注重修养,光凭嘴说是没用的,一些具体而生动的方法更容易让人们认识到问题所在。

  我们说,在转化愤怒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善恶的区别,那么这区别是什么呢?关于善恶的定义,有位大师认为,对他人有害的做法,最终也会对自己有害,总的来说就是,对他人和自己都有害,这样的行为就属于“恶”;对他人有好处的做法,最终也会对自己有好处,总体来说对他人和自己都有好处,这样的行为就属于“善”。同时,做那些对他人有好处的事情,一定就是善举,这样的行为是明智的;而做那些对他人有害的事情,就肯定是恶的举动,这样做事的人,可以说是愚昧的。一个人行善还是行恶,取决于他的心,因为,心是善恶的根源。

  把“善”和“恶”的区别弄清楚之后,我们就会明白,不能以“个人利害”来评判善恶,因为“个人利害”的范畴很狭小,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往往看不到他人,也看不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许你会说,这些和转化愤怒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是有关系的,当你要向别人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你就应该立即想到,你发泄出去的愤怒对别人是有害的,它会导致对方也陷入愤怒的情绪,既然你做了对别人有害的事情,就说明你是在行恶。想到了这一点,你就不再会蛮横地认为,你发怒是因为自己受到了伤害,正在承受痛苦。相反,你会认识到,你把自己的个人利害扩大化了,毫无道理地附加到了他人的身上,而他人是不应该因为你的个人利害而受到伤害的。

  由于心是善恶之源,所以,只有当你的心能够正确地区分善和恶的时候,你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是明智的。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回到自己的内心,冷静地转化自己的愤怒,而不是把自己的愤怒外化。否则,你的行为不但不能平息自己的怒气,还有可能激化自己的怒气。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养离不了善意的监督
 

  上面提到,照镜子可以使一个人看见自己愤怒时的样子,从而意识到,自己应该改变自己丑陋的生气模样。同样,他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他人表情的变化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的态度是否能够让别人接受。

  很多时候,你身边的人并不会逐一察觉你的各种情绪,但他们会十分敏感地察觉你的怒气,甚至在你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察觉到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千万不能认为,别人是在存心和你过不去,如果要追究起来,答案也很简单——他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站在你的对面,而你则无法站在你自己的对面。一旦有了怒气,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带给别人一种压迫感,压迫感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而对于不舒服的感觉,人的感受是很灵敏的,所以,你身边的人会比你更早地察觉出你的怒气。

  你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这一点,你身边的人比你自己更清楚,正因为这样,你可以很好地借他人来敦促自己。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匹马,而你身边的人就是马鞭,你没有被鞭打,说明一切正常;你被鞭打,则说明有一种力量驱使着鞭子打你,这种力量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不满情绪”,而不满情绪是不会凭空产生的,既然这种情绪是针对你的,你就不得不想一想,自己是否对他人产生了压迫感,从而导致别人还击自己。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就已经算是前进了一大步。接下来该怎么做呢?再简单不过了,让那鞭子停下来,但这绝不是说要把鞭子夺下,放到脚下踩碎——你见过哪匹马把打在自己身上的鞭子夺下并踩碎吗?肯定没有,马只会出于本能奔跑,只要鞭子不停,它就一直跑,而且越跑越快,那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在这里,我们真的应该效仿马的本能——向前跑,尽全力前进,直到驱使着鞭子的不满情绪消失为止。对于马来说,它的全部任务就是跑快,而对于我们来说,任务就是进步。被鞭子抽打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挖掘自己的自控力,从而使鞭子停下来——也就是说我们要消除他人对自己的不满情绪。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不是地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

  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自己不懂,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每个人都点头笑了,对这餐馆增加了许多好感。往后的日子,他们每次见到这位服务小姐,都想起她“理直气和”的理论,也用他们的眼睛,证明这小姐的话有多么正确……他们常看到,那位曾经粗鲁的客人,和颜悦色,轻声细气地与服务小姐寒喧。

  我们往往欣赏“理直气壮”,却往往忽视“理直气和”的绝妙之处。常言到:有理不在声高,更何况你是否有理呢?反过来,对于别人的无知、粗鲁,我们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好呢,还是“以柔克刚”好呢?别忘了:要用气和交朋友!

  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你可能就会无形中感觉到气愤,而生气又会给你带来什么呢?生气的背后是什么呢?

  当我们自己成为那个敏感、易怒、无理、情绪失控的人的时候,我们也应意识到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曾经受伤,而伤口尚未愈合。若我们能了解自己心灵里面尚待医治或解决的问题,再对症下药,必能成为情绪稳定、别人喜欢接近的人。不快乐不是别人造成的,乃是自己心灵里面的问题。

  生活中真实的情况是,朋友和敌人没有差别。可人们总认为,朋友是亲切和和蔼的,遇到自己的朋友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遇见敌人就完全不同了,敌人只会使人反感、痛恨。一般的人,肯定都无法忍受脾气恶劣的人,但你不该把别人的坏脾气当作坏脾气,而是当成一种训练工具,以便时时刻刻训练自己的忍耐力。所以,当你听到最不中听的话时,千万不要火冒三丈。你完全可以把别人的话看作一个切入点——发现自己和训练自己的切入点,而且,往往是最难听的话,对你而言是最有帮助的指引。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错误
 

  严格来说,愤怒也是一种错误,尤其是向他人发泄自己的愤怒。但是,谁都会以错为对,以善为恶,就连圣人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肆意愤怒的借口。

  无恶意的犯错固然不是罪,但有一些道理还是应该注意的。比如说“虚心”,很多人善恶不分,也不考虑事情的因果关系,至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就更不用提了。可是,圣贤却不会这样。就连圣人贤士都这么虚心,我们难道可以自满吗?

  一个中年人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却突然退出了商场,他说他已经厌倦了商场。后来,他专程到一座寺庙去要求出家,他向师父说:“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禅师说:“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中年人又说:“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禅师说:“慢慢再说吧!”

  中年人没办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拜佛。禅师一见到他便说:“你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这个中年人说:“我为了灭除心头的火,特意一大早就来拜见你。”

  禅师就说:“你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子背着你和别人偷情吗?”

  这个中年人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他终于忍不住说:“你讲话太伤人!”

  禅师这时说:“你看,我只是稍微试探你一下,你就生气了,你怎么可能消得了内心的火气?又怎么可能放得下一切来出家呢?”

  对自己的错误,人们多少都会有些迟钝,本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地超越了某一条修持之线,却只在别人的一个小小测试中败下阵来。

  做错了事情,就应该被人谴责,掩饰自己的错误。只能错上加错。当你蛮横地向别人发泄愤怒,你就应该遭到别人的谴责,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候你绝不应该为自己开脱过错。你应该认真地对待别人的谴责,并接受别人的批评。

  当然,人的本能是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可是,能够及时认错的人,却会展现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气质。如果人们都能以恕己之心待人,则别人的毛病过错自然显得微小,不再不可原谅,而对方对自己的感激和赞赏也就相应增加,彼此有了宽容和欣赏的心态作支撑,这份交情自然牢不可破。

  也许你会说,愤怒只是一种情绪,难道人们连表露这种情绪的权利都没有吗?人确实有权利表露自己的情绪,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别人也有权利反感你的愤怒,更何况,你是在蛮横地发泄自己的愤怒。

  相应的,用责备别人的心态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过错便处处皆是,这样,自己的悔改之志立刻萌生,以此为诫,过错自然日少。

  从前,一个官员去拜访一位师父,他看见师父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师父住在树上,太危险了!”师父回答说:“先生!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这个官员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现在好好地当着官,有什么危险呢?”

  师父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这个人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义?”

  师父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官员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小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师父说:“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八十岁的老人未必做得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说来容易,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强调的是同时性,既要行善,又要不做恶,而且,尽管你知道你应该怎样做,却不一定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行善的同时也作恶,就好比一个人扫地的时候,边扫边扔东西,想必在生活中,你是不会看见这么愚笨的主妇的。

  我认识一位老人,他从二十岁时起,就开始反省,花了很大的功夫,他发现自己每天都有缺点应该改进,可是当他到了五十岁时,仍然还发现了自己四十九岁时的缺点和过失。可见,一个人的错,是很难改完的。可是,不做恶、不犯错、不断行善——这些是改造命运的前提条件,所以,那些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的人,应该努力去做。

  也有一些人认为,没什么过失可以改,这样想的人,大多没有思考过,什么叫做错误。由此一来,明辨善恶就显得很重要了。

  人们都知道,种地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做锄草。新苗长出来了,杂草也长出来了,我们要的是农作物,而不是杂草,因此我们需要去除杂草。人们心中的恶就像农田里的杂草,是一定不能忽视的,不认真锄草的农夫,到了收获的时节,会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收成。而不认真发现并纠正自己错误的人,正好就像这样的农夫,他们也会在生命终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品质是值得称道的。

  很多为人师长的人都会教导别人检察自己的心念、行为和语言,他们不仅教别人这样做,他们自己也坚持这样做。比如,我就认识一位教师,他每天反省三次,还有另外一位老先生,每天晚上都要点三炷香,把自己这一天所做的事情说出来,凡是不敢禀告菩萨的事情,他就绝不敢做。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有点麻烦,但坚持下去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经常反省自己的内心,才能及时制止恶行,发现善举。哪些是善的,就努力保持,这可以叫做锦上添花;哪些是恶行和错误的做法,就坚决不做,这可以转祸为福。

  我们经常说夜长梦多,纠正自己的过错也一样,改得越及时越好。就算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也要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期限,这是在鞭策自己。否则,拖拖拉拉会使人的意志慢慢被消磨掉,想要纠正错误就变得困难了。

  另一个时间问题是,纠正自己的错误永远不会晚,所以,即便你曾经犯下非常可怕的错误,或是做了一些极为罪恶的事情,你也不应当放弃改过。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仍然有改过的机会。

  忏悔就好比把你心中有毒的东西都挖出来,放到太阳下,难道,在阳光的暴晒之下,你的“恶”还能存活吗?所谓放到太阳下,也就是指忏悔时要勇于公开,这样会更有效果。私自忏悔虽然也是忏悔,但由于你面对的是自己,就总是会有所放松,可能在你还没有发现的时候,就有一些恶的余根留下了,那么,不管你哭着颤抖着,叫着神灵的名字,又或是喊着自己的祖先,你也不会收到忏悔的最佳效果,罪恶之根在你的心里向下钻,长得越来越紧,直到你用尽吃奶的力气也拔不出它。这不是在吓唬人,而是在呼吁一种公开的忏悔。

  你没有必要专门开设一个会场,或是找一个广场,来作为自己忏悔的场地,只有公众人物才需要这样的忏悔场地,普通人的公开忏悔,主要指的是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忏悔。有个年轻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着一群朋友沉迷于享乐。后来他反悔了,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他就给自己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他的父亲什么也没说,无言地原谅了他,这使他更加自责,也更加想要改过自新。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很正确的,他没有盲目地苛责自己孩子,这表现出了他对孩子的信任,因为他知道,孩子已经有心要忏悔了,那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他就应该积极地作出反应,而他不加责备的反应,正是一种最好的反应,这可以帮助他的孩子进一步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要想不再做恶事,就必须学会忏悔,因为忏悔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恶行到底有多坏?对此,你应该有所认识,当你产生了对恶行的憎恶,你就会萌发改正它们的欲望了。

  伐木工坎树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顺序,比如,先把一棵树砍倒,再接着砍下树的枝叶;也可以先把树的枝叶砍下,再把整棵树砍倒。怎样砍一棵树,就看实际情况的需要是怎样的。纠正自己的过错也一样,你可以先从每一件事抓起,也可以从自己态度抓起。

  怎样才能改掉坏习惯呢?首先要将道理搞明白。例如,一个人要改掉杀生的习惯,就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杀生不好?怎样才能避免杀生?生命是多么珍贵,我为什么要扼杀生命?想通了就不会再杀生了,免得今天宰羊、明天屠狗、后天杀鸡……一日一日在滥杀中变得麻木。

  当你不执著于争辩的时候,你的心自会慢慢地变得明了,而如果你争辩不休,那么事情只会更严重。话语的交锋只会使人的怒气再度升级,而这原本是你想避免的。如果你有得罪他人的地方,你理应心生愧疚,此外还需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悔过,这时候,根本就不应该再考虑会不会没有面子,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失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的过失大都是由不良的习惯引起的。坏习惯人人都有,若不加以改正,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根深蒂固。而当他人认识到他自己的错误时,我们又应该对他们保持宽容,宽容是一种修养,反映接物待人的最高境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意见不同或者立场敌对而发生龃龉,有时甚至是细节的问题,也会导致很要好的朋友误会对方。懂得以涵养包容别人,宽恕别人的错失,甚至包括别人存心为难而故意犯下的过错,那么对方自然能够体会到关怀而放弃戒备与敌对,这正是古人所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一个坏习惯往往会带来另一个坏习惯,坏习惯由此日渐增多,积重难返。比如,一个人会为他的懒惰找借口,把没有完成某项工作归于外在的原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办事拖拉,甚至只说不做的性格。受这种性格的影响,他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不会顺利,前途令人担忧。

  一个人不仅要正视自己的坏习惯,更要不断反省,这对改掉坏习惯很重要。反省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回到自己的内心,仔细思考自己一天的行为和言谈,从而发现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

  为检点自己的行为,有的人想了一个办法:每做一件好事就在缸里放一颗红豆,每做一件坏事或起了一个坏念头就在缸里放一颗黑豆,以此来反省自己。随着缸里的红豆变得比黑豆越来越多,他反省的效果便达到了。

  在现代,心理医生们也常采用类似“反省”的方式来引导、改善病人的行为。曾经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二十三个犯有贪食、咬指甲、讲话粗鲁、爱吃零食等坏习惯的高中生。

  首先,医生为这二十三名实验对象量身定制了一套行为目标,如规定一周最多吃多少钱的零食,每天把自己的行为改变情况写在纸条上等,让他们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周中哪天吃的零食最多,一天中什么时间最馋,为什么以及最爱吃什么零食等平时根本觉察不到的情况。

  然后让他们定期聚会总结经验、交换意见。实验结果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因此在心理治疗领域和不良行为矫正方面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这一实验的成功,正是“反省”方法的成功应用。

  善于觉察和不断反省,可使坏习惯不医而治。有位男士爱用脚打拍子,特别是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但是他自己并不觉得,别人也从没跟他说过。所以这个坏习惯一直没改。

  有一次,同事跟这位男士聊天,看到他的脚一直在动,就开玩笑地对他说:“您的脚还会随说话的节奏打拍子,很有韵律感呢。”男士尴尬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从那以后,大家发现这位男士用脚打拍子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因为同事的一句玩笑让他觉察到了自己的这个坏习惯,以后也就有意识地进行了改正。人们的不良习惯一旦被察觉,第二天出现的机率就会明显降低,如果有意识地进行改正的话,一个星期就可以改掉了。

  有个姑娘胆小而又很内向,一次,她在报纸上看到连续强奸杀人案的报导,于是惶惶不可终日,总感觉有个人跟在她背后,或者躲在她们宿舍窗外,经常一晚上要起来检查门窗好几回。她这种疑神疑鬼导致的无意识行为让她的舍友有些受不了,终于忍不住提醒她今晚门窗已经检查许多遍了,不会有问题的,如果还不放心就陪她彻底再检查一遍。这个姑娘经舍友一说,再加上彻底检查后一无所获,终于让她释然。以后她也再没无故检查过门窗。

  所以,觉察并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将陋习的害处罗列清楚并充分了解。了解得越多,改起来越容易。关于吸烟这个习惯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在美国就有一间可供学生参观的开放教室,这间教室有项很有趣的规定,欢迎学生在教室里吸烟,但是敢在这间教室吸烟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原因是教室里的仪器设备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吸烟时,自己身体里的各种脏器对烟的反应和受到的伤害。

  借助于精密仪器,用事实来说话,这对让人们正确认识吸烟的害处是最直接有效并且印象深刻的。

  根除一种陋习,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对其产生厌恶情绪,只有认识到它的诸多坏处才会对它深恶痛绝,因此充分了解陋习的害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个人曾就个人健康问题征询一位医生的意见。医生建议他戒掉烟酒,然后说:“这次看诊收费三元钱。”这个人回答:“我不付钱,因为我不接受你的建议。”

  根据过去的经验,你可以发现大多数人也和上面那人一样不听别人的忠告,无论那建议有多好。如果有人愿意听从你的建议,这建议才能发挥用处,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接受将来会给他们制造麻烦的意见。因此,给人忠告不但白费时间和力气,还可能吃力不讨好。

  许多人犯了过错或染有不好的陋习羞于启齿,但放在心里只会让它生根发芽,越发茁壮,这对改掉坏习惯是很不利的。如果抛开世俗,鼓足勇气说出来,便会觉得豁然开朗,并且以后也不会轻易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还要时常忏悔和自省。在有些人看来,这种行为似乎愚不可及,岂知我们的人格却可在每天的忏悔和自省中日臻完美。

  对不同的人做忏悔,其效果也各有差异。总的来说,听你忏悔的人越多,与你的关系越亲密、越受你尊敬,效果就越好。因为话已经说出口,这么多你在乎的人看着你、监督你,你便很难重蹈覆辙,再犯以前的错误了。

  我们不妨来假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烟民,你为了达到三个月戒烟的目的,向父母、朋友、老师、同学都表了态。这些人几乎每天都与你生活在一起,时刻监督你,如果哪天烟瘾上来了,被他们发现你又吸上了烟,那你在他们眼里将变成一个失信的人,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我相信每个人一想到这里,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未及点燃的烟坚决地扔到垃圾箱里,不会去再看一眼。

  采用逐步改进的方法,好处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会让人有压力感和自虐感。但它也有缺点,就是时间长、见效慢,对于那些急于达到目的的人来说容易因长时间未有明显成效半途而废。所以想用这种办法改掉坏习惯的人,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如果你觉得改习惯太难,那不妨变成培养好习惯,用一种良好的习惯取代陋习。

  改坏习惯要选好时机,说改就改,培养好习惯也同样要说做就做。

  针对一些想养成良好习惯的人来说,选择适宜的时机容易事半功倍。比如要养成冬泳的习惯,从冬天开始是不行的,一是会对突然的环境改变不适应,容易打退堂鼓,二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应该从夏天就开始坚持游泳,如果坚持不间断的话,你的冬泳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了。

  有的好习惯是无需选择时机来培养的,但需要说做就做。如:想学英语,马上订制学习计划开始学;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现在就动笔……

  同样,根除陋习,也要说改就改,只要脑中有这个念头出现,马上付诸于行动,光想不做是什么都改不了的。

  有一种说法是:“一有了革除坏习惯的决心就应马上付诸行动。因为有了决心和好的情感而任它消逝,不产生实际行动,远比失去一次机会还糟糕。这会妨碍到将来决心的强度和情绪的正常发泄。”这样说还是很有道理的,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只是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没有督促孩子立刻改正,实际上,这就给了孩子继续犯错的机会。不光是孩子,成年人也一样,应该珍惜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

  把“生气”当作一种过错来加以改正,这说起来挺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所以很多人屡改屡犯。这就需要人们保持虔敬的态度,始终把转化愤怒当作一件大事,并认真地思考相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自己给自己找到一些启示,从而有所改变。

  可以说,当你诚心要转化自己的愤怒时,你会感到自己的行动像是如有神助一般,变得容易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谦虚和包容
 

  有一句话是“谦受益,满招损”,“谦”即谦虚、谦和。具有谦虚美德的人,易于被人接受和喜爱。做到“谦”也许不难,但要做到“容”却并不容易。这里所说的“容”即用心包容。世上无完美的人和事,如果不学会用心去包容,执拗于分清是非对错,只能是自寻烦恼。太阳表面有黑子,但是它发光发热;璧玉上嵌有瑕疵,可它却价值连城。大肚弥勒能容天下事,所以他笑对世人。用心包容一切可包容的,这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幸福美好。

  “满”即骄傲自满。我们要摒弃自满,保持谦己下人、虚怀若谷的态度,才不会招致厌弃,留住所修之福。骄矜自满的人大家都讨厌他,谦虚的人却大受人欢迎。谦虚是一种态度,应对人事时不显露锋芒。只有不重自身,不骄矜傲物,懂得适时合度地谦虚退让,才能赢得正直者的尊重,避免狭隘好妒者的嫉恨。

  有两个女孩子,不管是才识、素质、容貌,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不多,两个女孩子住得很近,周围的邻居也都认识她们。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两个女孩子,因为她们年轻、有活力,心肠也好。不过,时日一长,人们对两个女孩子的态度就有所不同了,对其中的一个女孩子,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欢迎,但对另一个女孩子,人们就有些避让了。受冷落的那个女孩子感到很委屈,她觉得自己不明不白就被大家排斥了。她是不知道,人们之所以避让她,完全是因为她太自傲了,说出来的话好像总是带着刺,让听的人很不舒服,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用笑脸迎接她了。而另外一个女孩子,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她懂得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和面子,说话有分寸,而且很谦虚。

  谦虚有利于身心的修养。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喜欢背后议论、批评别人的人,他们就不具备谦虚、宽容的美德,谦和的人从不对别人的对错得失妄加评论,也不会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已的成绩,他们总是善于以客观、谦虚的态度学习别人的长处,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弥补自己的欠缺,从而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提高。

  相同的世界,在不同的人眼里却大不一样。如果你总是批判身边的一切,那么你的世界就充满了不公和罪恶;在厌世者眼里,世界是黑暗和令人窒息的;而在智者眼里,世界上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事物无处不在。在独处和与人交往时,智者往往知道何时要守住自己的心,何时该管好自己的口。

  即使一个乞丐或一个醉鬼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即便是个蛮不讲理的人,你也能从他那儿学习忍辱之道。蛮横的人并不是每天都能遇到,一旦遇到,就应该以欢喜之心对待,因为他为你学习忍辱之道提供了机会。

  忍辱并不等同于生闷气。很多人在与横蛮接触时都会生气,这是因为他的嗔(怒)心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嗔(怒)恨,如果我们心中无嗔(怒),纵然横蛮百般刁难,也会无动于心,甚至可以将他当成是你发了癫狂的亲人,那么在你的眼里,横蛮就不再是横蛮了。

  失去自我的大敌是发怒,当你对别人发脾气的时候,失去的自我便被别人掌握在手中,于是你就成了无心之人。所以为了做自己的主,请先学会主宰自己的心。

  当你真正成为了你的心之主宰,你就不会因为受别人的影响而勃然大怒或痛不欲生了,那些将喜怒哀乐寄托于别人的人,是非常愚蠢的。

  没有人不爱听表扬,也没有人喜欢听批评,这是人之常情。但实际上表扬虽好,却容易让人虚浮;批评虽然难听,却有利于人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将批评当成是不断进步的动力,将批评我们的人当成良师益友来对待。相反,若受到了表扬,无需高兴,不断反省自己,切忌骄傲自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2:20 , Processed in 0.0282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